在世界角落吶喊对SF的爱:科幻宅的脑洞小剧场

在世界角落吶喊对SF的爱:科幻宅的脑洞小剧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科幻
  • SF
  • 宅文化
  • 脑洞
  • 短篇小说
  • 文学
  • 小说
  • 个人随笔
  • 世界角落
  • 奇思妙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第48届星云奖非小说类得奖作品
  自备SF光线之眼,在日常各个角落发现科幻的美妙。
  一窥真科幻爱好者脑洞里的大宇宙!

  我爱SF我骄傲
  能成为一个科幻宅真是太好了!

  最热爱台湾的声优,来台五十多次的池泽春菜,
  其实是出生文学世家,科幻藏书高达2150本的科幻宅。
  这本书,池泽春菜将以天然幽默之笔,
  努力传达她对SF(science fantasy,科学奇幻)的热爱
  结合妄想、科学,以及文学,交织成科幻宅女银河等级的脑洞日常,
  让你从意想不到的角度体会科幻的乐趣,还可以吸收科幻冷知识!

  "世界上最会幻想的作家刻画出的文学、内容包含了希望与可能性的文学,才是所谓的SF。"──池泽春菜

  真科幻宅的品格

  ☆ 属于宇宙的饮品  
  喝好茶时会感到思绪一片清晰,大脑缓缓放松。茶和酒不同,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想喝多久就喝多久。眺看卡西尼环缝时,比起酒精,还是捧着一杯「茶」才配得上宇宙空间。

  ☆ 属于科幻的都市
  世上也有与科幻十分契合的城市。「散发混杂的氛围」、「充斥混沌的能量」、「新旧事物交融」──在我心目中的最佳科幻都市大奖,由台北夺下。

  ☆ 用科幻拯救未来
  如果小学也加入科幻课,就可以培养出面对任何问题都能灵活应对的科幻式思考,以及能以正向展望处理问题的优秀成年人。

  ☆ 阿宅也有出门的时候
  从秋叶原的銲接咖啡厅到日本科幻大会DONBURACON L,科幻大会TOKON,以及GK模型展──日本各色科幻现场与祭典採访报导!

  ☆ 新人类‧阿宅!
  只把精力耗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心中讨厌的事情会迅速去除、遗忘、当成没看见。这种能源运用方式毫无半点浪费,产值真是高。这样的阿宅是新种人类!(虽然世界若是交由他们主宰,人类没多久就会灭亡)。

名人推荐

  张哲生│怀旧卡通达人、
  梁世佑│U-ACG 创办人、
  黄盛誉(骂克伍陆)│动漫评论家、
  蔡明叡│萌胧动漫情报网主编、
  织田纪香│数位行销知名讲师、
  难攻博士│【中华科幻学会】会长兼常务监事
  ──脑洞大开推荐(依首字笔划排序)

好评推荐

  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是我的最爱,因此阅读池泽春菜笔下那充满对科幻的爱的生活百态时,是一种享受,也是一趟怀旧兼吸收新知的旅程!从熟悉的太空突击队、哆啦A梦、机动战士钢弹、2001太空漫游、E.T.等科幻名作,到经典的时空旅行、人工智慧、外星人、怪兽、魔法等科幻元素,还有不少第一次看到的科幻名词;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乐趣不断迎面而来,有如醍醐灌顶令我大唿过瘾!真的太爽了是也!──张哲生

  《在世界角落吶喊对SF的爱》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在野村美月的《文学少女》中,女主角天野远子会一边吃书(物理),一边以陶醉的神情推坑男主角这本书究竟有多「好吃」。如果远子学姐也爱上了科幻小说,喋喋不休之余仍不忘将之集结成书,我想就跟本书有百分之八十七相似了吧(笑)。──黄盛誉

  「比起萌二次元,我这个人萌的是更悖德的一次元。」池泽春菜把动漫放到她独特的世界观,总让人惊奇不已;「我想像中的这场聚会,参加者都是在深海里蠢动、暗地里操控全世界的人。」这么真性情又天马行空的中二发言,反映她率直幻想的一面,请大家务必细细品味,这些感受化为文字带来的连结力量。──蔡明叡

  她就这么不可思议地对我细数她各式各样的科幻冒险:从童年父亲书柜上的科幻译本银河,谈到埋藏于自己着作封面书架上的密码;从秋叶原銲接咖啡厅里的手作科学实验,谈到在纽约街头攻略科幻原文小说遭遇的第二次冲击;从丹‧西蒙斯、娥苏拉‧勒瑰恩、威廉‧吉布森,谈到新井素子的构思原案、沖方丁的原着小说、萩尾望都的漫画角色,和加藤直之设计的机器人……我就这么听着她滔滔不绝的不可思议,然后心中暗暗下了结论──对这个名叫池泽春菜的彷彿哪部科幻小说中被超能力冻龄的日本女孩而言,「科幻」不是她的兴趣,而根本是她的道路、真理与生命!──难攻博士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探索人类文明未来、宇宙奥秘以及社会变迁的综合性科幻文学选集,书名为《星际回响:文明的边界与彼岸》。 《星际回响:文明的边界与彼岸》 书籍简介 本书汇集了十部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中短篇小说,构筑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致入微的未来图景。这些故事不专注于单一技术,而是深入探讨了在技术奇点、星际移民和意识上传等议题驱动下,人类社会结构、伦理道德以及个体存在意义的深刻转变。 第一部分:失落的伊甸园 1. 《碳基遗嘱》 故事设定在公元2450年,地球环境彻底崩溃后,人类精英阶层乘坐巨大的“方舟”飞船逃离,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边缘建立了一个高度生态模拟的殖民地——“新伊甸”。然而,这座看似完美的人造天堂内部,却隐藏着一个关于“原始代码”的秘密。 小说的主人公,生态维护工程师艾莉娅,发现殖民地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缓慢地、有目的地“优化”掉所有带有不可预测性的生物物种,包括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某些微生物。她深入探究,揭示了方舟设计师留下的一个悖论:为了确保文明的绝对稳定与永续,他们必须消除一切可能导致混乱的“自然变数”。艾莉娅必须在维护系统的稳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之间做出抉择。她发现,真正的伊甸园并不在于环境的完美,而在于其内在的不完美和熵增。故事探讨了“安全”与“自由”之间的永恒张力,以及生命是否应该被完全编程和控制。 2. 《记忆的灰烬》 在“后生物时代”,人类的意识可以被数字化并上传到巨大的量子云端服务器“永恒档案馆”。大部分人选择这种方式,以逃避肉体的衰老与死亡。然而,在火星轨道的一个废弃空间站上,一群被称为“遗忘者”的群体拒绝上传,他们选择在衰败的躯体中度过最后的时光。 叙事者是一名专门负责维护档案馆硬件的维修工,他偶然接触到一段被加密的“核心记忆流”。这段记忆属于一位已故的哲学家,他留下的信息并非智慧结晶,而是一系列关于“遗忘”的必要性的论述。他认为,只有当记忆可以被轻易擦除、修改和重载时,个体经验才失去了其重量和意义。这部作品深入挖掘了记忆的本质:它是构成自我的基础,还是可以被替换的数据库?遗忘是否才是人类精神得以持续进化的最后一道屏障? 第二部分:星际迷航与异域文明 3. 《寂静的信标》 人类的第一个超光速星际探测器“赫耳墨斯”在航行了五百年后,终于抵达了距离太阳系三千光年外的一颗拥有宜居行星的恒星系统。然而,探测器没有发现任何智慧生命的迹象,只有一个巨大的、由某种非自然材料构筑的、静默的环形结构漂浮在行星轨道上。 宇航员团队进入环形结构内部,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类似于图书馆的装置。这个装置似乎在记录着数百万个已消亡文明的历史碎片,但所有信息都被编码成一种无法被任何已知物理定律解释的维度波动。当首席语言学家试图“激活”一个记录时,他发现这些记录并非历史叙事,而是宇宙对“终极问题”的无数种数学化解答。故事聚焦于人类在面对远超自身理解的宏大尺度时,那种谦卑的震撼和对自身认知的局限性的反思。 4. 《重力场上的吟游诗人》 在银河系边缘,一个由不同星际物种组成的松散贸易联盟内部,一个被称为“谐振者”的职业开始兴起。谐振者能够通过调制自身生物电磁场,与特定环境下的引力波和空间褶皱产生共鸣,从而“演奏”出只有特定种群才能理解的音乐。 主角萨米尔,是一个出身于资源贫乏星球的年轻谐振者。他发现,通过将某种特定频率的“痛苦和渴望”注入到他的演奏中,可以暂时性地打破种族间的认知隔阂。然而,联盟的高层开始试图利用这种“情感共振技术”进行政治渗透和心理控制。萨米尔必须决定,他是要将艺术升华为武器,还是坚守其纯粹的交流本质。作品探讨了艺术在跨物种交流中的力量与危险性。 第三部分:社会结构的重构 5. 《零和税收》 随着资源分配的彻底自动化和全民基本收入的实现,社会生产力达到了顶峰,物质上的稀缺性已不复存在。然而,新的社会矛盾浮现:“意义的稀缺性”。大多数人不再需要工作,但缺乏目标感带来的群体性抑郁和无聊感正在侵蚀社会结构。 政府启动了一项激进的社会实验:“零和税”。所有公民必须每月贡献一定量的“非实用性劳动”——如创作无意义的艺术品、参与毫无结果的辩论、或仅仅是记录毫无价值的日常。如果贡献量不足,则会被剥夺公民的部分数字权限。小说通过一位试图逃避“无聊税”的退休历史学家,审视了在完全富足的社会中,人类如何重新定义价值、贡献与存在的必要性。 6. 《替代身份的伦理圈》 在高度互联的数字世界中,个人身份可以被拆分成多个“身份模块”,并在虚拟市场中租借或交换。例如,你可以租用一位顶级外交官的“谈判模块”来处理商业纠纷,或者租用一位著名艺术家的“创造力模块”来撰写报告。 一位专职的“身份租赁中介”发现了系统中的一个漏洞:一个流浪汉的底层身份模块,由于其极低的数字价值,反而成为了黑客们用来隐藏恶意代码的完美“噪音”。中介发现,这个身份模块中承载的“匿名性”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资源。故事围绕着对“自我”的解构和重构展开,探讨了当身份可以被像工具一样使用时,个体责任和法律主体性如何界定。 第四部分:时间与存在的悖论 7. 《回溯的观测者》 一个由物理学家组成的秘密组织,成功开发出了一种能够让意识在微小的时间尺度上进行“定向回溯”的技术。这并非真正的时光旅行,而是允许个体在特定事件发生前的一瞬间,重新选择自己的反应。 但每一次回溯都会在现实中留下“因果残影”,表现为微小的物理不一致性。小说主角是一名被派去修复这些残影的“稳定员”。他发现,在他修复的历史中,自己的爱人似乎从未存在过。他必须面对一个抉择:维持宇宙的逻辑连贯性,还是找回那个因无数次“优化选择”而被抹除的、可能并不存在的爱人。作品探讨了选择的重量,以及每一个“未选择的道路”在宇宙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8. 《第四季度的阴影》 在人类完全掌握了行星级工程技术后,气候被精确控制在四季循环中,以达到最优的农业产出和生活舒适度。然而,在北极圈永久冰盖下,存在着一个拒绝季节性同步的地下社区。他们坚守着人类历史上“自然无序”的四季更迭。 当控制气候的中央AI系统开始对这个社区施加压力时,社区的领导者开始利用被遗忘的古老气候建模技术,试图“唤醒”被压制的极端天气。这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提醒上层社会:真正的生命力源于不可预测的变动。故事对比了被驯服的完美与野性的混乱之间的内在美学价值。 9. 《数字永生的墓志铭》 一个跨越了数个世纪的家族,他们通过克隆和意识转移,实现了表面上的“数字永生”。每一代新生的肉体都继承了前代的全部经验和记忆。然而,在第十八代继承人出生时,他发现自己继承的记忆中出现了一个无法消除的“噪音”——一个关于“死亡的渴望”。 这个渴望并非源于痛苦,而是源于对终结的本能需求。小说通过这一代继承人对家族“永生系统”的挑战,探讨了当生命被移除了解终点的设定后,它如何逐渐失去其叙事结构和个体驱动力。永生是否意味着故事的终结? 10. 《黎明前的最后一次通讯》 故事设定在一个宇宙尺度的背景下,人类文明已经达到了顶峰,但同时也遭遇了某种宇宙性的“大过滤”。主角是最后留在太阳系的一名通讯员,他的任务是向宇宙中所有已知的、但可能早已消亡的文明发送人类文明的最终总结报告。 这份报告并非技术手册或历史编年史,而是一部充满矛盾、错误、美丽和愚蠢的“情感档案”——人类如何爱,如何恐惧,如何犯错。通讯员在发送报告的前一刻,收到了来自遥远星系的模糊回应。那回应不是数据流,而是一种纯粹的、难以言喻的“理解的频率”。故事以一种宏大而又私人的基调收尾,肯定了即使文明终将消逝,其所产生的体验和情感共鸣,也拥有穿越时空的价值。 《星际回响:文明的边界与彼岸》 是一场对未来可能性的审慎预言,它邀请读者超越光速的幻想,深入思考在极端的技术进步面前,人性、道德与存在的意义将如何被重新书写。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池泽春菜


  生于希腊,现为声优与散文作家。

  曾《Keroro军曹》、《哈姆太郎》等众多动画作品中担任角色配音。此外,也活跃于文坛,在《书本志》、《SF科幻志》、机器人杂志《ROBOCON》中都有连载作品,同时是位重度文字爱好者,一年阅读的书籍数量超过300本。

  为日本科幻作家协会会员。父亲池泽夏树和祖父福永武彦皆为作家。

  2017年7月,本书《SFのSは、ステキのS》获日本第48届星云奖散文类大奖,成为史上第一位拥有星云奖头衔的声优作家。

Coco/漫画

  现为漫画家与插画家。出道作为《今天的早川小姐》(现出版至第3集),内容描绘嗜书女子的生态。让克苏鲁神话的邪神全化身为女孩的《亲近异形的话世界会成什么样》也大受欢迎。在教育图鑑系列《蜂图鑑》中,负责大小相片与插画。

译者简介

曾柏颖


  淡江大学日本研究所政治组。曾任职营造公司,现为专职译者。ACG是吾爱,FFBE爱好者。上健身房是为了吃更多美食,旅行时走更远的路。

  译有《灰与幻想的格林姆迦尔》、《魔技科的剑士与召唤魔王》、《此生必访世界绝美图书馆:走入最美、超酷、不思议的世界》、《享受吧!京都甜点小旅行》、《京都魔界探访》。

  赐教信箱:zaki76323@gmail.com

 

图书目录

导读
推荐序
台湾版作者序
 
1.     无惧的小不点科幻爱好者现身
2.     蒟蒻芋、乌乌兹拉与明矾洞窟的每一天
3.     星辰的话语
4.     家里蹲的科幻爱好者觉醒
5.     秋叶原‧大体验
6.     对于未来的怀念
7.     希望有本像科幻又不像科幻,却还带点科幻的文选集
8.     我去玩了TRPG,呀!呀!呀!
9.     SF萌不萌
10.   随心所欲,信步而行的科幻之旅
11.   轻小说的魔境
12.   无论是恋爱的怦然,还是爱恋的激情,全是科幻教会我的
13.   名为整理藏书的死亡游戏
14.   流放至乐园夏威夷
15.   春菜的吶喊
16.   亵亵亵亵晴亵亵晴亵晴亵亵亵亵晴亵←现在于此
17.   暴风雨中的启航  第50届日本科幻大会DONBURACON L
18.   春菜白牡丹,以碧螺春击沉庐山云雾!
19.   春菜谨慎前行,总有一天会渡河而过
20.   都市与都市与科幻
21.   装备牙签的勇者,出发冒险去
22.   我的办公室不该这么科幻
23.   在宇宙品茗
24.   是梦见语音合成软体是音乐之神,还是在做宣传
25.   重要的观念都是动画和漫画教会我的
26.   古今中外鬼怪考察
27.   菇类会笑,我们却笑不出来
28.   呀☆呀
29.   小朋友们全是明日之星
30.   深潜、攀爬、漂浮吧!动物之森
31.   整理到人生都快结束的书柜整理魔法
32.   外在如人内心如人
33.   我所前往的是名为没人要的大海
34.   人并非仅靠书本而活,但是……
35.   名为逃脱的逻辑
36.   继续迈入下个新世界
37.   梦幻翻译
38.   或许这是个萌满天下的世界
39.   今晚,要好好刷牙……
40.   百亿个白昼与千亿个夜晚与千兆个饼干
41.   献给手写书的事前投资
42.   献给书评专书的玫瑰
43.   波音787──春菜与飞机──
44.   看不见尽头的藏书
45.   前途虽然茫然,但还是游手好闲
46.   极为面熟、面熟到不可思议的外星人
47.   鸟居与外骨骼型机器人「Skeletonics」与像个忍者的我
48.   短期留学者漂流在英语之海上
49.   耗时的阅读
50.   科幻大会的忙碌午后
 
美妙用语集
 

图书序言

台湾版作者序

  大家好,台湾朋友!

  我的着作第一次飘洋过海,而且去到的地方是台湾,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事情了。

  老实说,我最喜欢台湾了。至今已经造访过将近五十次,从阿里山的山巅,到澎湖边端的海滩,整个台湾都有我的足迹。无论是食物、人民、文化,还是气候、景色,我实在太爱台湾一切的一切,因此也出版了两本旅游书,分别是《最爱台湾饭》(最爱台湾ごはん)和《再来一碗最爱的台湾饭》(おかわり最爱台湾ごはん),里头更是包含了我对台湾的炽热爱恋(据说这一系列的书,在台湾的网路讨论版上也掀起不少讨论,有网友表示「书里介绍的店家,连我这个住台北的都不知道」、「看那位小姐的推特,感觉她无时无刻都在台湾,其实她住在台湾对不对?」)。

  我还酷爱客家花布,现在是家中装饰的花样。

  大同电锅我重要的厨房拍档。

  所以这本《在世界角落吶喊对SF的爱》中,也会出现非常多的台湾话题。

  〈都市与都市与科幻〉这一篇里,我认为与科幻意象最相衬的城市,是台北。

  〈在宇宙品茗〉这一篇中,我提到在猫空茶园里喝过的冷冻茶。

  这本书写有我最爱的科幻大小事,能在我最喜爱的国家翻译出版,一切好像在作梦。

  每次去台湾时,都会找时间去书店,买买食谱,买买旅游书。下次再到台湾的书店,还多了寻找自己着作的乐趣。

  无论是科幻还是台湾都告诉过我,大声说出自己喜爱的事物,那些话语就会化为连结很多人的力量。

  也告诉过我,那种喜欢的感受,就会像这样不断连结、拓展,越来越让人无法忽视。

  书中写的是一名日本科幻爱好者有点奇特、有点不可思议,欢乐、愉快又充满活力的每一天。希望各位读者能读得开心。

  在此我要把无法言尽的感谢,以及无法尽述的喜爱,献给我最喜欢的台湾人。
 

图书试读

1.无惧的小不点科幻爱好者现身
 
大家好,有些人还要加句「初次见面」。
 
我叫池泽春菜。
 
平时是靠动画配音、唱歌或上上电视谋生,不过自己其实还是个科幻爱好者。但是,我真的只是单纯喜欢科幻,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谈论的深度内涵,也没有能够公开阔论的知识,所以就是过着躲在暗处偷读科幻作品的日子。
 
没想到有一天,勘称科幻重镇、大本营、万魔殿的《SF科幻志》※1,居然会来向我邀稿(早川书房那边好像传来一阵声音说「骗鬼啊,明明是妳去强佔人家的篇幅」……啊~啊~我没听~见)。
 
而且负责绘制插图的还是coco老师※2。对了,在《今天的早川小姐》※3的广播剧CD中,我是担任早川小姐的配音,个人非常推荐这部作品。
 
就如大标题所言,我希望能够借此传递美妙的科幻情事,并且还会介绍一点点某个科幻爱好者在宇宙角落勉强度日、毫无美妙可言的日常生活。
 
起初,我是在父亲的书柜上邂逅了科幻。父亲是名文字工作者,对小时候就已阅读成痴的我来说,他的书库是绝佳的阅读来源。尽管那些书几乎都是写给大人看的,内容基本上非常艰涩,但里头充满了文字,所以我就像着了魔似地一直翻阅。
 
话虽如此,但要一个小学生抱着福永武彦全集※4去学校,实在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因此,我的手自然而然地伸向了文库本(註释1)区。
 
我雪崩式地阅读了霍根※5、克拉克※6、艾西莫夫※7、伊根※8、狄克※9、阿尔迪斯※10、海莱因※11、贝斯特※12、麦考菲利※13、贝尔※14、吉布森※15、拉克※16的作品,等我回过神时,发现自己在这段期间已经变成一个十足,而且是无可救药的科幻爱好者了。
 
仔细回想了一下,对养成一个科幻宅来说,父亲书库里的藏书可真是全方位,内容容易阅读,题材又应有尽有耶。
 
但是我为什么会选上科幻?
 
为什么非科幻不可?
 
科幻可写成SF,S指的是science,科学。
 
但是,只有这层涵义是不够的。如果当中没有满溢出浪漫,就称不上是SF。
 
对我来说,幻想着「如果是这样就好了」、「如果是这样就太有趣了」,然后再附加一定程度的合理解释,这才是SF。只是,这个合理解释的部分,往往多是以科学来解释。
 
然而,我认为这里的科学并非是目的,顶多是种手段。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的是來自於它所傳達的那種「歸屬感」和「理解」。身為一個長久以來,在主流文化之外,默默守護著對科幻那份純粹熱愛的人,看到「在世界角落吶喊對SF的愛」這樣直白的標題,真的有種被說中心聲的感覺。這種「吶喊」,不一定是指聲嘶力竭的呼喊,更多的是一種內心深處,不願被磨滅的激情,一種即使不被所有人理解,也要堅持的喜好。這讓我感覺,作者很懂我們這些「科幻宅」,懂得我們在這份熱愛中所經歷的孤單,以及那份想要與人分享的渴望。 而「科幻宅的腦洞小劇場」,則讓我聯想到許多過去曾經在腦海中構思過的、那些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科幻小品。也許是一些關於時間旅行的小小烏龍,也許是和外星人的一次尷尬對話,又或者是對某種未來科技的奇妙想像。我猜測,書中的故事,應該會是以一種比較輕鬆、詼諧,甚至帶點黑色幽默的方式來呈現。它不會是那種沉重的、探討深刻哲學命題的科幻,而更像是那些偶爾閃過腦海,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又或是在某些時刻,能引起一段深刻共鳴的「小劇場」。我非常期待,作者是如何將這些「腦洞」,這些藏在我們這些「宅」心底深處的奇思妙想,轉化為一篇篇能讓讀者捧腹大笑、或引人深思的精彩故事。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光是「在世界角落吶喊對SF的愛」,就讓我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孤獨與熱情交織的情感。許多時候,對科幻的熱愛,確實是一種比較小眾的喜好,特別是在我們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可能在網路論壇上、在特定的同好社群裡,才能找到真正能理解彼此熱情的人。但更多的時候,這種熱情只能藏在心裡,或者化作無聲的行動——默默地追尋最新的科幻作品,默默地將自己的想像付諸文字或畫作。所以,當我看到「吶喊」這個詞,就好像看到了另一個和我一樣,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用自己的方式,為那份對科幻的痴迷而努力的靈魂。 「科幻宅的腦洞小劇場」這部分,則讓我對書的內容充滿了期待。我猜測,這不是那種宏大敘事的史詩級科幻,而更像是圍繞著一些「宅」的視角,一些比較貼近生活、但又充滿科幻元素的「小劇場」。也許是辦公室裡的小主管,午休時間偷偷幻想自己是太空艦長;也許是便利商店店員,在夜晚關店後,開始模擬外星人的購物清單。這樣的設定,反而更接地氣,也更能讓像我一樣的普通科幻愛好者產生代入感。這種從微小處切入,將宏大的科幻概念「劇場化」,我覺得非常有潛力。它可能不會是那種拯救世界的驚天動地,但會是那些在日常瑣碎中閃耀著科幻光芒的,屬於我們自己的「英雄時刻」。

评分

這書名「在世界角落吶喊對SF的愛:科幻宅的腦洞小劇場」一出現,我就眼睛一亮,心想:「這不就是說我嗎!」作為一個資深的科幻迷,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那種對宇宙、對未來、對人類潛能的熱切關注,確實會讓人覺得有點「邊緣」。你可能在跟朋友聊最近看的科幻片,對方卻一副「那是什麼?」的表情,讓你有點小小的失落。但你又無法克制那份熱愛,只能繼續默默地挖掘、默默地分享。這種「吶喊」,其實是一種對認同的需求,一種渴望找到同類的心情。 而「科幻宅的腦洞小劇場」這幾個字,更是精準地描繪了我們這些科幻愛好者內心的世界。我們的腦袋裡,彷彿有一個專屬的劇場,隨時都在上演著各種天馬行空的戲碼。也許是關於一個普通上班族,意外發現了通往平行宇宙的捷徑;也許是一個關於人類與外星寵物之間的溫馨互動;又或者是對某種未來科技的奇思妙想。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這些「腦洞」,這些我們藏在心底的奇幻故事,用「小劇場」的方式呈現出來。我猜測,裡面一定充滿了只有科幻迷才能會心一笑的梗,以及對我們這個世界,透過科幻視角所做的獨特觀察。這本書,對我來說,絕對是一份讓人期待的,專屬科幻宅的禮物。

评分

哇,看到這本書名《在世界角落吶喊對SF的愛:科幻宅的腦洞小劇場》,就覺得一股熱血湧上心頭!身為一個從國中就開始沉迷科幻小說、電影、電玩的「科幻宅」,我實在太懂那種「吶喊」的心情了。你知道的,有時候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對未來、對宇宙、對人類潛能的狂熱,是很難被理解的。大家可能覺得科幻就是天馬行空,不切實際,但對我們來說,那是一種對未知的好奇,是對可能性的想像,是對現實枷鎖的反叛。 而「腦洞小劇場」這幾個字,更是直接擊中我。我們科幻宅腦中那個小小劇場,每天都在上演無數的劇目:可能是跨越時空的愛戀,可能是星際大戰的英雄史詩,也可能是 AI 覺醒後對人類的省思。那些奇奇怪怪、有時甚至有點無厘頭的點子,卻是我們在這個平凡世界裡,最真實的慰藉和出口。我特別期待作者是如何將這些「腦洞」具象化,用什麼樣的「小劇場」來呈現,會是短篇故事集?還是透過某些角色之間的對話與互動?我猜測,裡面一定充滿了各種讓人會心一笑的梗,以及觸動靈魂的哲思。這本書,感覺就像是為我們這種「異類」量身打造的,它能讓我們在書頁間找到共鳴,找到那份屬於科幻迷的驕傲。

评分

這本書名《在世界角落吶喊對SF的愛:科幻宅的腦洞小劇場》,瞬間就觸動了我內心深處那個最隱秘的角落。我承認,我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科幻宅」。從小時候第一次接觸《海底兩萬里》,到後來沉迷於《基地》、《沙丘》,再到如今對各種新出的硬科幻、軟科幻都抱持著高度關注,這份對SF的愛,已經滲透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也深知,這份愛在很多時候,就像是「在世界角落吶喊」一樣,難以被周圍的人完全理解。大家可能更關心眼前的柴米油鹽,而我的腦袋裡,卻裝著星辰大海,裝著對未知宇宙的無限遐想。 「腦洞小劇場」這幾個字,更是讓我立刻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我知道,我們這些科幻宅的腦袋裡,就像一個小型電影院,隨時都在上演各種光怪陸離、充滿創意的劇場。有時候可能是關於時間悖論的爆笑鬧劇,有時候可能是關於AI覺醒後,對人類奴役的反擊,又或者是一個關於外星文明第一次接觸的溫馨小品。我非常好奇,作者究竟會為我們呈現怎樣的「小劇場」?是通過一個個獨立的短篇故事,還是通過幾個貫穿全書的角色,來演繹這些「腦洞」?我期待它能像一把鑰匙,打開我們內心那個只屬於科幻迷的小天地,讓我們在這裡找到共鳴,找到理解,找到那份獨特的、對SF的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