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叔散步笔记

建筑大叔散步笔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
  • 城市漫步
  • 生活美学
  • 旅行见闻
  • 文化观察
  • 散文
  • 随笔
  • 建筑师
  • 城市生活
  • 慢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录建筑大叔持续在这五年间在网路发表的单篇漫画与各地展览展出的短篇漫画,第一话的建筑大叔散步笔记,主要针对城市、建筑与都市景观等不同面向进行不定时的观察、记录与设计发想。第二话的深水埗剧场,同时以Macro与Micro的角度,透过一种消失中的在地文化与都市的关系,讨论集体与密度、记忆与娱乐、非正式与多样性、个体与创造力等议题。第三话的家与店,以生活尺度与家庭记忆的角度,描述家庭产业如何影响着其他的家庭成员,讨论透天厝或街屋、居住与生活、更新与怀旧等议题。第四话的填满的空白,则讨论都市发展的过程往往不能避免地先满足最低居住条件,而最直接的操作方式就是空间数量化-以数字描写空间,以数字满足心理。数量化的分配结果忽略了很多其他需要被满足的面向,最基本被忽略的部分包括了空间的特质与价值到人性的生活需求与记忆。然而在追求空间数量与面积的填满之外,我们所要追求的可以是甚么呢……

  这是建筑大叔的第三部建筑漫画作品,继《Taipei 1/2:建筑大叔的城市异想》与《不用工作的城市》之后,回到建筑设计与漫画创作的最纯粹的文本,透过这些日积月累的素材,再一次找回城市与建筑给予我们的感动。

各界推荐

  李清志 建筑作家,实践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阮庆岳 小说家、建筑师
  林柏阳 境衍设计|林柏阳建筑师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
  黄明威 击壤设计|黄明威建筑师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
  黄建宏 关渡美术馆馆长

  共同推荐(按姓名笔划序排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建筑大叔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都市设计硕士,交通大学建筑硕士,东海大学建筑学士。香港出生,成长于澳门,十八岁来到台湾,现定居台北,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深感在建筑实务以外,也须以多元的角度来描绘城市与建筑,并对居住与生活的根本认知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发展出能与大众对话的建筑漫画创作。曾于2014年出版《Taipei 1/2:建筑大叔的城市异想》,2015年出版《不用工作的城市》并获得第19回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祭漫画部门优秀奖。

  这位中年大叔分享着他的建筑人生,虽然很想找回最初的梦想,又被现实不停地压抑;当他探究着城市和建筑时,总是充满各式各样的情感,却很难仅用言语说清楚,唯有把这些观察全都画下来,才能完整传达他的信念──面对「建筑」这个老人行业及其辉煌的发展历史,建筑大叔将以谦卑但坚韧的态度,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Facebook粉丝页:建筑大叔 Uncle Architecture
 

图书目录

第一话 建筑大叔散步笔记
第二话 深水埗剧场
第三话 家与店
第四话 填满的空白

 

图书序言

后记

  我在建筑漫画的创作形式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完整故事的漫画,比较类似上一本出版的《不用工作的城市》,从想法、故事、分镜、场景或建筑空间设计、持续画图、排版并印刷,从想法到发行短则需要1年,长则需要3至5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第二类是展览的创作,通常是短篇漫画或未完成的漫画,若以全新创作的展览来说,通常会有半年的时间,可以从想法、故事、分镜到场景空间的设计,而图量能画出多少数量则视乎我当时的工作忙不忙碌。我的第一本出版的漫画《Taipei 1/2:建筑大叔的城市异想》便是曾经于北美馆展览的《未明的云朵:一城七街》中先展出后出版的作品。第三类则是杂志的连载,主要是先跟杂志编辑讨论漫画主题,内容方向,再进行定期的连载,其中一个例子是曾在《台湾建筑》连载的《建筑大叔的奇想大台北》。第四类则是在网路上粉丝专页的贴文,主要是以《建筑大叔散步笔记》的名称发表,对城市中有兴趣的议题进行观察与描绘。第五类则是商业形式的接案,主题基本上是委託方指定,再来回不断提案与绘图最终得以定案,比较接近设计委託的做法。

  本书的四话分别是第四类网路发表与第二类过去的展览创作。其中第一话的《建筑大叔散步笔记》是持续在Facebook建筑大叔粉丝专页中发表的单篇漫画,主要针对城市、建筑、设计发想、都市景观等不同面向进行不定时的记录与观察。《建筑大叔散步笔记》的第一篇发表于2013年6月2日,是当天于首尔东大门逛街后,回饭店发想绘画,并以手机APP软体排版的单张漫画。经过第一篇的确定方向后,从第二篇开始便是以电脑绘图软体排版的,(本书收录的第一篇格式已修改与之后的篇章格式一致。)《建筑大叔散步笔记》是我在工作之余,比较持久的一种漫画创作方式,主要是以单篇的形式发表,主题的选择主要视乎个人兴趣与选定的地点能够到达为主,也有很大部分的主题选择正是我在当地旅行时的参访景点与感受。除了观察与记录之外,也会发表一些很初步的设计构想。由于《建筑大叔散步笔记》是一个很单纯记录与创作的方式,这样的累积往往成为了我在创作其他展览短篇漫画、长篇漫画或空间设计创作时很重要的养分。

  本书的第二话至第四话都是为了展览创作的作品,第二话《深水埗剧场》则是2017年8月在香港Soho Yard展出的展览《How REAL is real》中的创作,故事背景为一个在香港深水埗虚构的城市对街粤剧剧场,这个剧场的发想正是第三话最后一幕台南东门龙山康乐台所启发的设计,马路的一边是舞台,另一边则是观众席。本故事是假设建筑大叔到达这假设的城市对街粤剧剧场的剧团,去提案新的在十字路口的城市剧场。所以整个故事是一个在提案之上的提案。

  第三话《家与店》则是2017年6月在台南快活慢行中的《台南,树林接景》展览中曾经展出的作品,故事描述建筑大叔到台南一家经营脚踏车维修店的街屋进行提案,由于这个店的爸爸每天都在维修脚踏车,女儿在长大的过程中因为环境的关系渐渐便爱上了骑脚踏车,久了更成为了脚踏车运动的国手,经常都要离家训练及出国比赛,然而女儿又生了一个女儿,爸爸为了不要让女儿因为家庭的原因而提前放弃运动员的生涯,只好在这街屋带着孙女一起生活。而建筑大叔的提案就是给这家人提出透天厝的改建设计规划。

  第四话《填满的空白》则曾由台北当代艺术馆举办于赤峰街的【2015街大欢囍】中展出,故事描述建筑大叔在设计都市更新中垂直化的大楼,然而他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设计其实其他大部分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也是以数量最大化的方式进行着居住单元的量化,建筑爷爷此时以鬼魂的形式现身,提醒建筑大叔生活空间中一些基本的需求,并以现在仍保有一些旧有生活品质的赤峰街为例。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