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專業養成:活用基礎與實踐技能(暢銷迴饋版)

Docker專業養成:活用基礎與實踐技能(暢銷迴饋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Docker
  • 容器化
  • DevOps
  • 微服務
  • 雲計算
  • Linux
  • 網絡
  • 自動化部署
  • 持續集成
  • 開發運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重版齣來!本書上市以來即榮獲讀者們一緻好評贊賞★
  ★特價迴饋限量上市!精通Docker的精彩內容盡在本書★


  本書介紹許多Docker的使用方法,並以專門章節示範Docker的實踐之道。透過這些操作範例的引導,避免讀者進行紙上談兵式的閱讀,也使得章節之間的概念藉由範例串聯起來。此外,透過通俗語言將晦澀的知識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現齣來,讓讀者,特彆是初學者更容易理解Docker。

本書特色

  *集結各地最新資料,整理齣重點菁華,提供瞭解Docker的最佳捷徑。
  *以淺顯文字說明,從不同角度解讀和展現Docker的概念、原理以及實際案例。
  *不同領域或者對Docker有著不同認知的開發者,都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精通 Linux 係統管理與優化:從入門到專傢 本書並非關於 Docker 技術,而是深入探討和構建一個穩定、高效、安全的 Linux 操作係統的核心技能與實踐方法。 --- 內容概述:構建堅不可摧的 Linux 基石 在現代 IT 架構中,Linux 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本書旨在為係統管理員、DevOps 工程師以及所有希望深入理解和駕馭 Linux 係統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全麵、實戰驅動的學習路徑。我們聚焦於操作係統底層原理、性能調優、安全加固以及自動化管理,確保讀者不僅能“使用”Linux,更能“掌控”Linux。 全書分為五大部分,層層遞進,從基礎概念到高階專傢級技巧。 --- 第一部分:Linux 操作係統核心原理與環境構建 (深度解析) 本部分著重於打牢基礎,幫助讀者理解 Linux 內核、進程管理和文件係統的底層機製,為後續的性能調優和故障排查做好理論準備。 第一章:Linux 內核的奧秘與編譯基礎 內核架構剖析: 深入理解單體內核與微內核的區彆,Linux 內核的模塊化設計(LKM)。 係統調用(Syscall)的機製: 探索用戶態與內核態的切換過程,以及係統調用的生命周期。 定製化內核編譯: 實踐從源碼編譯和配置定製化內核,理解不同配置對係統性能(如 I/O 調度器、內存管理策略)的影響。 第二章:進程、綫程與調度機製詳解 進程生命周期與管理: 詳細解析 `fork()`、`exec()` 的工作原理,以及僵屍進程(Zombie)和孤兒進程的處理。 Linux 調度器全景: 深入探討 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的運行機製,理解權重(`nice` 值)和時間片分配的細節。 實時(Real-Time)進程的配置與應用: 如何設置 `SCHED_FIFO` 和 `SCHED_RR` 策略,以及在關鍵任務場景下的應用限製。 第三章:精通存儲與文件係統管理 深入理解 Ext4/XFS: 比較兩種主流文件係統的日誌機製、數據一緻性保障和性能特性。 LVM(邏輯捲管理)的進階應用: 不僅僅是創建分區,更關注快照(Snapshot)技術、數據遷移和在綫調整大小的最佳實踐。 I/O 調度器深度優化: 針對 SSD/NVMe 存儲,選擇閤適的 I/O 調度器(如 Kyber, MQ),並根據應用負載進行動態調整。 --- 第二部分:係統性能分析與極限調優 (實戰指南) 性能是係統穩定性的生命綫。本部分完全側重於利用係統自帶工具和技巧,挖掘硬件的全部潛力。 第四章:內存管理的藝術 虛擬內存與物理內存的映射: 理解頁錶(Page Table)結構和地址轉換過程。 緩存機製的精細控製: 分析 Page Cache、Buffer Cache 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 `drop_caches` 等工具進行測試和驗證。 OOM Killer 行為分析與規避: 深入解析 OOM Killer 的分數計算邏輯,並提供配置優先級(`oom_score_adj`)的實戰案例。 第五章:網絡棧性能優化 TCP/IP 協議棧源碼級解讀: 關注內核緩衝區(Socket Buffer)的配置,如 `net.core.rmem_max` 和 `wmem_max` 的閤理設置。 零拷貝技術(Zero-Copy): 探討 `sendfile()` 和 `splice()` 的實際應用場景,減少 CPU 上下文切換帶來的開銷。 網絡設備驅動與中斷處理: 理解中斷閤並(Interrupt Coalescing)和 NAPI 機製,優化高並發網絡 I/O 的瓶頸。 第六章:使用 `perf` 和 BPF 進行深度追蹤 `perf` 工具集的全麵掌握: 利用 `perf record/report` 分析 CPU 周期、緩存未命中(Cache Misses)和分支預測錯誤。 動態追蹤技術(BPF/eBPF 簡介): 介紹如何使用 BCC 工具集,在不重啓服務的情況下,實時探查係統調用的延遲和函數執行細節。 --- 第三部分:企業級安全加固與閤規性 (防禦工事) 安全性是係統可靠運行的前提。本部分將係統性地介紹 Linux 的防禦縱深策略。 第七章:用戶身份驗證與訪問控製的強化 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定製: 配置多因素驗證(MFA)策略,自定義登錄失敗後的行為。 SUID/SGID 的安全審計與限製: 識彆並禁用不必要的特權位設置,減少攻擊麵。 主機防火牆的最佳實踐: 深入 `nftables` 的規則集編寫,實現基於連接狀態和時間窗口的動態策略。 第八章:內核級安全模塊的應用 SELinux/AppArmor 深度實踐: 掌握安全上下文(Context)的理解和策略(Policy)的編寫與調試,實現最小權限原則。 內核模塊安全: 學習如何限製第三方模塊的加載,以及如何使用內核簽名機製。 第九章:日誌審計與入侵檢測 `auditd` 係統的精細化配置: 針對關鍵文件和係統調用的全麵審計規則集編寫,滿足閤規性要求。 異常行為監控: 結閤 `sysdig` 或其他工具,建立基於係統調用序列的基綫,實時檢測異常進程行為。 --- 第四部分:自動化與基礎設施管理 (效率革命) 現代係統管理依賴於自動化。本部分側重於使用腳本和配置管理工具來標準化部署和維護流程。 第十章:Shell 腳本進階:超越簡單的執行 高級 Bash 編程技巧: 掌握陷阱(Traps)、函數庫的構建、以及信號處理。 使用 `awk` 和 `sed` 進行復雜日誌清洗與報告生成。 編寫健壯的錯誤處理和冪等性腳本。 第十一章:配置管理工具的基礎設施即代碼 (IaC) Ansible 核心原理與 playbook 架構: 重點講解 Jinja2 模闆的使用和角色的組織結構。 狀態管理與冪等性保證: 如何設計 Playbook 以確保多次運行結果一緻。 使用 SaltStack 或 Puppet 進行大規模集群的同步管理(二選一深入)。 --- 第五部分:係統故障排查與應急響應 (專傢級診斷) 當問題發生時,快速、準確的診斷是關鍵。 第十二章:係統啓動流程的逆嚮工程 從 BIOS/UEFI 到 Shell: 詳細解析 GRUB2 的加載過程、initramfs 的作用。 Systemd 深度剖析: 理解 Target、Unit 文件的依賴關係,如何調試失敗的啓動服務。 第十三章:疑難雜癥診斷工作流 I/O 瓶頸的確定: 利用 `iostat`、`iotop` 和 `vmstat` 區分是磁盤等待(`%wa`)還是內核處理延遲。 CPU 飽和的細分: 使用 `top` 和 `sar` 區分用戶態時間過高(應用代碼問題)還是內核態時間過高(驅動或鎖競爭)。 網絡連接問題的診斷鏈條: 從 `ip route` 到 `ss`/`netstat`,再到使用 `tcpdump` 捕獲數據包進行分析。 --- 本書麵嚮對象: 擁有至少一年 Linux 使用經驗,希望從“使用者”轉變為“架構師”的係統管理員。 緻力於提升自身性能調優和故障排除能力的 DevOps 工程師。 需要深入理解操作係統底層機製以支持應用優化的開發人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熊昌隆


  全端工程師,IT技術講師,知名部落客。參與智慧路由的研究,多項研究成果影響瞭傢用路由的發展。設計實作的 Beaver 框架,已經應用於韆萬級係統的程式架構。他所發起並建立的 Funcuter 開源小組,旨在聚集優秀的開源專案及開發者,目前已有一定的規模。持續緻力於先進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希望讓更多的開發者能以更輕鬆的方式接觸、瞭解新興科技成果,進而應用於開發實戰中。
 

圖書目錄

Part 1 基礎篇
Chapter 01 初識 Docker

1.1 虛擬化
1.1.1 虛擬化技術
1.1.2 虛擬化的分類
1.2 容器技術與 Docker
1.2.1 容器技術
1.2.2 Docker 簡介
1.2.3 改變世界的發明
1.3 Docker 的安裝
1.3.1 在 Ubuntu 中安裝 Docker
1.3.2 在 CentOS 中安裝 Docker
1.3.3 在 Windows 中安裝 Docker
1.3.4 在 Mac OS 中安裝 Docker
1.3.5 在其他係統中安裝 Docker
1.4 Docker 的優勢
1.4.1 革命性的虛擬化方案
1.4.2 高效率的容器技術
1.4.3 社群的力量
1.5 Docker 的應用場景
1.5.1 超短時間部署執行
1.5.2 節省移植時間
1.6 本章小結

Chapter 02 映像與倉庫
2.1 映像的概念
2.1.1 聯閤檔案係統
2.1.2 Docker 中的映像
2.1.3 映像的分層結構
2.1.4 映像的寫入時復製
2.2 使用和管理映像
2.2.1 取得映像
2.2.2 列齣映像
2.2.3 取得映像的詳細資訊
2.2.4 刪除映像
2.2.5 映像的移植
2.3 Docker Hub 簡介
2.3.1 映像倉庫
2.3.2 Docker Hub 簡介
2.3.3 註冊 Docker Hub 帳號
2.3.4 搜索映像
2.3.5 共享自動建構映像
2.4 建立私有倉庫
2.4.1 映像分發服務
2.4.2 Docker Registry HTTP API
2.4.3 部署私有倉庫
2.5 本章小結

Chapter 03 管理和使用容器
3.1 管理容器
3.1.1 建立容器
3.1.2 容器的啓動過程
3.1.3 列齣容器
3.1.4 容器的命名
3.1.5 啓動和停止
3.1.6 暫停和恢復
3.1.7 重啓容器
3.1.8 刪除容器
3.2 連接到容器
3.2.1 查看處理序資訊
3.2.2 查看容器資訊
3.2.3 容器日誌
3.2.4 附加到容器
3.2.5 在容器中執行命令
3.3 容器的儲存與移植
3.3.1 提交容器更改
3.3.2 容器的匯入 / 匯齣
3.4 本章小結

Chapter 04 資料捲與網路
4.1 資料捲
4.1.1 關於資料捲
4.1.2 資料捲的特點
4.1.3 建立資料捲
4.1.4 掛載資料捲
4.1.5 刪除資料捲
4.2 資料捲容器
4.2.1 關於資料捲容器
4.2.2 建立資料捲容器
4.2.3 連接資料捲容器
4.2.4 資料捲的移植
4.3 網路基礎
4.3.1 網路簡介
4.3.2 查詢網路設定
4.4 存取網路
4.4.1 宿主機連接埠映射
4.4.2 容器連接
4.5 本章小結

Chapter 05 製作映像
5.1 瞭解Dockerfile
5.1.1 Dockerfile 簡介
5.1.2 使用Dockerfile 建立映像
5.2 基礎指令
5.2.1 FROM
5.2.2 MAINTAINER
5.3 控製指令
5.3.1 RUN
5.3.2 WORKDIR
5.3.3 ONBUILD
5.4 引入指令
5.4.1 ADD
5.4.2 COPY
5.5 執行指令
5.5.1 CMD
5.5.2 ENTRYPOINT
5.6 配置指令
5.6.1 EXPOSE
5.6.2 ENV
5.6.3 LABEL
5.6.4 USER
5.6.5 ARG
5.6.6 STOPSIGNAL
5.6.7 SHELL
5.7 特殊用法
5.7.1 環境變數
5.7.2 指令解析
5.7.3 忽略檔案
5.8 本章小結

Part 2 實踐篇
Chapter 06 製作映像

6.1 在 Docker 中使用 SSH
6.1.1 SSH 簡介
6.1.2 SSH 使用方法簡介
6.1.3 資料捲管理容器
6.1.4 使用 SSH 服務容器
6.2 建構 SSH 服務映像
6.2.1 建構方式比較
6.2.2 透過提交建構
6.2.3 使用 Dockerfile 建構
6.3 本章小結 137

Chapter 07 Web 伺服器
7.1 Web 服務簡介
7.1.1 全球資訊網與網站
7.1.2 Web 服務
7.1.3 Web 服務程式
7.2 Apache
7.2.1 Apache 簡介
7.2.2 安裝 Apache
7.2.3 建構 Apache 映像
7.2.4 測試 Apache 容器
7.3 Nginx
7.3.1 關於 Nginx
7.3.2 安裝 Nginx
7.3.3 建構 Nginx 映像
7.3.4 測試 Nginx 映像
7.4 Tomcat
7.4.1 Tomcat 簡介
7.4.2 安裝 Tomcat
7.4.3 建構 Tomcat 映像
7.5 本章小結

Chapter 08 資料庫程式
8.1 MySQL
8.1.1 MySQL 簡介
8.1.2 安裝 MySQL
8.1.3 建構 MySQL 映像
8.1.4 測試 MySQL 容器
8.2 MongoDB 172
8.2.1 MongoDB 簡介
8.2.2 安裝 MongoDB
8.2.3 建構 MongoDB 映像
8.2.4 測試 MongoDB 容器
8.3 本章小結

Chapter 09 快取工具
9.1 Memcached
9.1.1 Memcached 簡介
9.1.2 安裝 Memcached
9.1.3 建構 Memcached 映像
9.1.4 測試 Memcached 容器
9.2 Redis
9.2.1 Redis 簡介
9.2.2 安裝 Redis
9.2.3 建構 Redis 映像
9.2.4 測試 Redis 容器
9.3 本章小結

Chapter 10 動態處理常式
10.1 Java
10.1.1 Java 簡介
10.1.2 安裝 Java
10.1.3 建構 Java 映像
10.1.4 測試 Java 容器
10.2 PHP
10.2.1 PHP 簡介
10.2.2 安裝 PHP
10.2.3 建構 PHP 映像
10.2.4 測試 PHP 容器
10.3 Python
10.3.1 Python 簡介
10.3.2 安裝 Python
10.3.3 建構 Python 映像
10.3.4 測試 Python 容器
10.4 Node.js
10.4.1 Node.js 簡介
10.4.2 安裝 Node.js
10.4.3 建構 Node.js 映像
10.4.4 測試 Node.js 容器
10.5 本章小結

Chapter 11 綜閤演練
11.1 演練目標
11.1.1 目標概述
11.1.2 撰寫程式
11.2 建構環境
11.2.1 準備映像
11.2.2 程式設定
11.3 執行專案
11.3.1 啓動容器
11.3.2 測試專案
11.4 本章小結

Part 3 提升篇
Chapter 12 網路進階

12.1 網路實作
12.1.1 容器網路基礎
12.1.2 網路模型
12.2 Docker 中的網路
12.2.1 預設網路
12.2.2 自訂網路
12.2.3 容器與外部通訊
12.2.4 容器間通訊
12.3 網路實踐
12.3.1 管理容器網路
12.3.2 容器連接網路
12.3.3 設定 docker0 橋接器
12.3.4 自訂橋接器
12.3.5 設定 DNS
12.3.6 使用 IPv6
12.4 本章小結

Chapter 13 強化安全性
13.1 深入理解 Docker 安全
13.1.1 命名空間隔離
13.1.2 資源控製群組
13.1.3 核心能力機製
13.2 資源使用限製
13.2.1 透過控製群組限製
13.2.2 透過 ulimit 限製
13.2.3 網路存取限製
13.3 校驗與監控
13.3.1 映像簽章
13.3.2 執行狀態監控
13.4 聯級防護
13.4.1 組閤虛擬化
13.4.2 檔案係統安全
13.5 核心安全技術
13.5.1 Capability
13.5.2 SELinux
13.5.3 AppArmor
13.6 本章小結

Chapter 14 Docker API
14.1 關於 Docker API
14.1.1 通用操作介麵
14.1.2 關於 RESTful
14.1.3 Docker API 的優勢
14.1.4 Docker API 的分類
14.2 使用 Docker Remote API
14.2.1 關於 Docker Remote API
14.2.2 Docker Remote API 的版本
14.2.3 透過 Remote API 列齣容器
14.2.4 透過 Remote API 列齣映像
14.3 使用 Docker Registry API
14.3.1 關於 Docker Registry API
14.3.2 Docker Registry API 的主要功能
14.3.3 Docker Registry API 的版本
14.3.4 透過 Registry API 拉取映像
14.3.5 透過 Registry API 推送映像
14.4 本章小結

Chapter 15 管理工具
15.1 Docker Compose
15.1.1 Docker Compose 簡介
15.1.2 安裝 Docker Compose
15.1.3 Docker Compose 設定檔
15.1.4 常用的 Docker Compose 命令
15.2 Docker Machine
15.2.1 Docker Machine 簡介
15.2.2 安裝 Docker Machine
15.2.3 Docker Machine 常見命令
15.3 Docker Swarm
15.3.1 Docker Swarm 簡介
15.3.2 Docker Swarm 結構
15.3.3 使用 Docker Swarm
15.3.4 Docker Swarm 常見命令
15.4 本章小結

Chapter 16 Docker 的技術架構
16.1 命名空間
16.1.1 關於 Linux 命名空間
16.1.2 命名空間的係統呼叫
16.1.3 命名空間的分類
16.2 控製群組
16.2.1 關於 Linux 控製群組
16.2.2 CGroups 的組成
16.2.3 容器與控製群組
16.3 聯閤檔案係統
16.3.1 關於UFS
16.3.2 Docker 中的UFS
16.4 Docker Engine 架構
16.4.1 Docker Engine 的組成結構
16.4.2 Docker Daemon
16.4.3 Docker CLI
16.5 本章小結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滿意的地方在於它對Docker生態係統的全麵梳理,並且能夠將各種工具和技術融會貫通。除瞭Docker本身,書中還深入講解瞭與Docker緊密相關的其他技術,比如Kubernetes、Docker Swarm、Jenkins、GitLab CI等。作者清晰地闡述瞭這些技術在Docker生態係統中的定位和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協同工作來構建一個完整的容器化解決方案。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Kubernetes的介紹,它並沒有直接陷入Kubernetes的復雜細節,而是從Docker的角度齣發,解釋瞭Kubernetes如何管理Docker容器,以及它帶來的便利性。書中也提到瞭Registry的概念,包括Docker Hub、Harbor等,並且講解瞭如何搭建和使用私有Registry,這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剛性需求。另外,書中對於CI/CD流程的講解也讓我眼前一亮,它展示瞭如何將Docker集成到Jenkins或GitLab CI等工具中,實現代碼的自動化構建、測試和部署。通過學習這本書,我不僅掌握瞭Docker的核心技能,還對整個容器化技術棧有瞭更全麵的認識,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

评分

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非常齣色,而且敘述方式也相當吸引人。作者並沒有直接丟給讀者一堆晦澀難懂的命令和概念,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們進入Docker的世界。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Dockerfile編寫的講解,作者詳細分析瞭每一個指令的作用,並且給齣瞭很多優化Dockerfile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多階段構建來減小鏡像體積,如何使用`.dockerignore`文件來避免不必要的文件被復製到鏡像中,這些細節對於提升鏡像構建的效率和安全性非常有幫助。書中關於Docker Compose的使用也讓我受益匪淺,它極大地簡化瞭多容器應用的部署和管理,通過一個簡單的`docker-compose.yml`文件,就可以定義和啓動整個應用棧。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構建一個微服務架構的例子,利用Docker Compose將多個服務(如Web應用、數據庫、緩存服務)組織起來,並且實現瞭服務之間的相互通信,這個例子非常具有指導意義。此外,作者在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高級主題,比如Docker Registry的搭建和使用,如何管理私有鏡像倉庫,以及如何利用Docker進行日誌收集和監控,這些內容對於在生産環境中大規模使用Docker非常有價值。這本書就像一個循循善誘的導師,帶領我一步步掌握Docker的各項技能。

评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我對一本技術書籍的期待。作者在書中不僅講解瞭Docker的基本用法,更深入地探討瞭Docker的底層原理和設計思想。我特彆喜歡書中對Linux內核特性的剖析,例如cgroups和namespaces,作者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解釋瞭它們是如何被Docker用來實現容器隔離和資源管理的,這讓我對Docker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書中還詳細介紹瞭Docker鏡像的構建過程,包括Union File System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分層來提高鏡像的構建效率和共享性。對於Docker Compose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不僅僅是介紹語法,還深入分析瞭Compose的設計哲學,以及它如何幫助我們聲明式地定義和管理多容器應用。另外,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關於Docker集群管理和高可用性的方案,包括Docker Swarm和Kubernetes的初步介紹,這為我後續深入學習容器編排技術打下瞭堅實的基礎。這本書讓我對Docker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不再隻是停留在“會用”的層麵,而是能夠“理解”和“優化”Docker的使用。

评分

這本書的實用性是它最大的亮點,讓我能夠快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項目中。我之前在工作中遇到過一些關於Docker部署和管理的難題,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找到瞭很多有效的解決方案。例如,書中關於Docker日誌管理的部分,詳細介紹瞭如何收集、存儲和分析Docker容器的日誌,並且推薦瞭一些常用的日誌管理工具,這對於排查問題和監控應用非常有幫助。另外,書中對於Docker性能優化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技巧,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基準鏡像、如何優化RUN指令、如何利用緩存來加速鏡像構建等,這些技巧在實際項目中能顯著提升Docker的運行效率。書中還探討瞭Docker的安全性問題,包括如何最小化鏡像、如何管理敏感信息、如何進行漏洞掃描等,這些內容對於保證Docker環境的安全性至關重要。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用實際案例和深入淺齣的講解,帶領我掌握Docker的各項技能,並且能夠自信地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评分

這本書提供的知識廣度和深度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讓我對Docker的理解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Docker的基礎用法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Docker的底層原理、安全機製以及性能優化等高級主題。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Docker鏡像安全性的講解,作者詳細介紹瞭如何最小化鏡像、如何進行漏洞掃描、如何管理敏感信息等,這些內容對於構建安全可靠的Docker應用至關重要。書中還提供瞭關於Docker性能優化的實戰技巧,例如如何選擇閤適的基準鏡像、如何優化RUN指令、如何利用緩存來加速鏡像構建等,這些技巧在實際項目中能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此外,書中還對Docker在微服務架構、CI/CD流程等方麵的應用進行瞭深入探討,為我提供瞭構建現代化應用開發的寶貴思路。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使用Docker”,更讓我理解瞭“Docker為什麼這樣設計”以及“如何在復雜場景下更好地應用Docker”,是一本真正能幫助我成為Docker專傢的寶典。

评分

這本書的優勢在於它的實操性,以及作者在理論講解和實際應用之間取得的絕佳平衡。我之前也看過一些Docker的書籍,但總感覺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案例過於簡單,無法真正應用到復雜的項目中。而這本《Docker專業養成》則不同,它不僅提供瞭紮實的理論基礎,更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實踐環節,將這些理論知識轉化為可執行的操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Kubernetes集成的內容,雖然Kubernetes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體係,但作者巧妙地將Docker與Kubernetes結閤起來講解,讓我們能夠理解Docker在容器編排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Kubernetes來管理和擴展Docker容器。書中對Docker Swarm的講解也十分到位,對於想要快速搭建高可用Docker集群的團隊來說,Swarm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而這本書正好提供瞭一個清晰的學習路徑。另外,書中還涉及瞭CI/CD流程的集成,如何利用Docker來構建自動化的構建、測試和部署流水綫,這一點對於提升開發效率和保證軟件質量至關重要。我通過書中的例子,成功地將我的一個Web應用部署到瞭Docker環境中,並且配置瞭自動化部署腳本,整個過程比我之前手動部署要高效得多。這本書的案例非常貼近實際開發場景,讓我能夠學以緻用,並且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深化對Docker的理解。

评分

這本書的內容結構設計得非常閤理,邏輯清晰,使得學習過程更加順暢。作者從Docker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高級的應用和最佳實踐。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Dockerfile優化的章節,作者詳細講解瞭如何通過閤並RUN指令、利用緩存、減少層數等技巧來構建更小、更快的Docker鏡像,這些優化技巧在實際項目中能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此外,書中對於Docker網絡的講解也十分到位,作者用非常直觀的方式解釋瞭各種網絡模式(bridge, host, none)以及如何配置自定義網絡,讓我徹底理解瞭容器之間的通信機製。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關於Docker的數據捲管理,作者詳細介紹瞭bind mounts和named volumes的區彆和適用場景,以及如何進行數據持久化,這對於保證應用數據的安全和一緻性至關重要。書中還探討瞭Docker安全方麵的內容,比如如何最小化鏡像、如何管理敏感信息、如何對Docker守護進程進行加固等,這些都是在生産環境中必須關注的重要環節。這本書的講解深入淺齣,理論與實踐相結閤,讓我能夠輕鬆地掌握Docker的各項技能,並且能夠自信地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易近人,使得復雜的Docker概念變得易於理解。作者在講解Docker的基礎知識時,並沒有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並且輔以大量的圖示和代碼示例,這讓我這個Docker新手能夠輕鬆入門。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容器生命周期的講解,作者用生動的比喻解釋瞭容器的創建、運行、停止、刪除等各個階段,讓我能夠清晰地理解容器的工作原理。書中還詳細介紹瞭Dockerfile的編寫,並且提供瞭很多優化Dockerfile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緩存來加速鏡像構建,如何閤並RUN指令來減少鏡像層數,這些技巧在實際項目中能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另外,書中關於Docker Compose的使用也讓我受益匪淺,它極大地簡化瞭多容器應用的部署和管理,通過一個簡單的`docker-compose.yml`文件,就可以定義和啓動整個應用棧。

评分

這本書就像一本關於Docker的百科全書,幾乎涵蓋瞭從入門到精通的每一個細節。我特彆喜歡它對Docker基礎概念的深入淺齣講解,比如容器、鏡像、Dockerfile、Docker Compose等等,這些核心概念都被拆解得非常清晰,讓我這個Docker新手也能很快理解。而且,書中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它提供瞭大量的實戰案例,讓我有機會親手操作,通過實踐來鞏固學習。我記得其中一個章節詳細講解瞭如何構建一個多階段的Docker鏡像,這在實際項目中非常有用,可以極大地減小鏡像體積,提高部署效率。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關於Docker網絡配置的部分,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來解釋復雜的網絡概念,比如端口映射、自定義網絡、鏈接容器等等,讓我不再對Docker的網絡感到頭疼。此外,這本書還涉及到瞭Docker的安全性和性能優化,這些都是在生産環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知識點。總而言之,這本書的知識體係非常完整,從最基本的概念到高級的應用技巧,都得到瞭詳盡的闡述,適閤不同水平的讀者閱讀。對於想要係統學習Docker,並且希望能夠熟練運用Docker解決實際問題的開發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它不僅教會瞭我“是什麼”,更教會瞭我“怎麼做”,讓我對Docker的掌握程度有瞭質的飛躍。

评分

這本書的內容編排非常有條理,使得學習過程更加高效。作者從Docker的基礎概念開始,逐步深入到更高級的應用和最佳實踐。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Dockerfile的優化技巧,例如如何利用多階段構建來減小鏡像體積,如何使用`.dockerignore`文件來避免不必要的文件被復製到鏡像中,這些細節對於提升鏡像構建的效率和安全性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對於Docker Compose的使用也讓我受益匪淺,它極大地簡化瞭多容器應用的部署和管理,通過一個簡單的`docker-compose.yml`文件,就可以定義和啓動整個應用棧。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構建一個微服務架構的例子,利用Docker Compose將多個服務(如Web應用、數據庫、緩存服務)組織起來,並且實現瞭服務之間的相互通信,這個例子非常具有指導意義。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高級主題,比如Docker Registry的搭建和使用,如何管理私有鏡像倉庫,以及如何利用Docker進行日誌收集和監控,這些內容對於在生産環境中大規模使用Docker非常有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