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父母的,買參考書最怕的就是「買了以後塵封在書櫃裡」。這本「國小課堂精華・評量(翰)國語二下(110學年)」如果能做到讓孩子願意主動拿出來寫,那它就成功了一大半。我想像中,一本好的評量,應該在視覺呈現上就很友善。排版不能太擁擠,字體要清晰易讀,適當的留白才能讓孩子在寫作或作答時,感覺壓力不會那麼大。特別是對於低年級的評量,適當的插圖或可愛的引導圖示,絕對是加分項。如果它能針對像是「量詞」或「助詞」這些對孩子來說比較抽象的語法概念,用圖像化的方式來解釋,那學習效果肯定會比死背硬記來得深刻。而且,身為評量,它應該要提供相當完善的自我檢核機制,也許是在每單元後面有個「小測驗報告單」,讓孩子自己塗色標記「我會了!」、「需要再練習!」、「完全不懂!」這樣,孩子會更有參與感,學習的主導權也更強。
评分說真的,現在教育資源這麼多,要挑一本讓孩子「愛寫」的國語評量,比挑教科書還難。畢竟二年級的小朋友,專注力這檔事就像是個漏水的沙漏,一下子就流光了。這本「課堂精華」如果只是把課本的東西換個方式再考一次,那跟直接叫孩子重讀課本有什麼兩樣?我比較希望它在內容編排上能有點「巧思」。比如說,在介紹完一個重要的語法結構後,能不能馬上接上幾個生活化的例句,而不是一味的單字填空?或者是在閱讀測驗的部分,能不能設計一些需要「換位思考」的情境題,而不是單純考驗記憶力?畢竟國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孩子能真正運用在口語表達和書面理解上。我對110學年度這個時間點的版本還特別感興趣,因為那陣子剛好是疫情影響比較大的時候,不知道教材編寫有沒有因此微調,更注重在家自學的獨立操作性?如果它能提供一些讓家長更容易引導、而不是直接給答案的引導式提問,那對我們這些下班後還要陪讀的家長來說,簡直是神隊友等級的幫手了。
评分最終,這本評量能不能撐起我們對「國語能力紮根」的期望,還是在於它對「語感」的培養有多到位。國語文不是數學,不是有標準答案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科目。二年級是從「識字」過渡到「閱讀理解」的關鍵時期。我會特別關注它在文言文導讀,或者是一些傳統語彙的介紹上是如何處理的。有沒有一些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去講解某些成語的由來,而不是冷冰冰的解釋定義?如果這本評量能巧妙地在練習題中,穿插一些鼓勵孩子思考、表達個人看法的開放性問題,哪怕只是簡單的「你覺得課文中主角的心情如何?」,都會讓這本工具書的價值大大提升。畢竟,我們希望孩子學的不是如何應付考試,而是如何透過文字去認識這個世界,並清楚地表達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想法。
评分對於國語科的評量,我個人有個小小的執念,就是希望它不要變成「寫字與抄寫」的訓練營。二年級的階段,筆順、間架結構這些基本功固然重要,但如果整本評量有超過一半的篇幅都是在考「請把下面生詞抄寫五遍」那種作業,我會非常失望。我會更傾向於那些能激發孩子對文字「好奇心」的題目設計。例如,能不能針對課文裡出現的一些描寫景物或心情的詞彙,設計成「換你來寫」的小單元?讓孩子嘗試用更生動的詞語替換課文裡的普通詞彙。這不僅檢驗了他們對詞彙的掌握度,也同時在訓練他們的寫作啟蒙。而且,既然是「翰林」系統,它應該會很注重教材的連貫性,如果能在我翻閱前一學期的評量後,能清楚看到能力是如何循序漸進提升到這個二年下冊的難度,那說明這套評量在學程規劃上是相當用心且科學的。
评分這本「國小課堂精華・評量(翰)國語二下(110學年)」的定位,老實說,對於正在幫家裡小二寶貝尋覓課後輔助教材的家長來說,簡直就像是走進了文具店裡琳瑯滿目的參考書堆,但你心裡有個準,知道「翰林版」的教科書才是我們學校用的那個系統。所以,我們自然會先從這套評量集裡尋找跟課本配套的練習題。我記得上次為了國語課的生字和語詞練習,光是市場上就出了好幾種版本,有的強調趣味性,有的則超級強調考古題的覆蓋率。這本既然是「課堂精華」加上「評量」,聽起來就是學校老師最愛用的那種,不太會花俏,重點是紮實。它應該會緊扣著當年度的課綱精神,畢竟是110學年度的版本,內容肯定要符合那個時期的教學重點,像是語文常規的建立、篇章結構的分析,或是低年級學生最容易混淆的同音異義字等等。我期待它在設計上能有足夠的份量,讓孩子不只是做完題目就算了,而是能在每一次的檢視中,真正釐清自己在哪個單元比較吃力,進而提供一個清晰的學習路徑圖。如果能再配上詳細的解析,那就更棒了,畢竟很多時候,孩子寫錯了,我們當家長的也不一定能馬上找出那個最核心的觀念盲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