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黑豹1+2典藏復刻版套書

戰士黑豹1+2典藏復刻版套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鄭問
图书标签:
  • 漫画
  • 复刻版
  • 典藏版
  • 黑豹
  • 超级英雄
  • 漫威
  • 动作
  • 冒险
  • 科幻
  • 合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睽違38年 能劍出鞘

鄭問曾說:「真希望看過它的人都消失在世上……」

1983年鄭問首部長篇作品
為台灣漫壇的一顆震撼彈
重現彩稿,科幻巨構漫畫

一本初衷,理解鄭問創作歷程重要的養分!

  1983年《時報周刊》想開設連環漫畫專欄,對外公開徵募,有七位繪者與漫畫家投稿。經副總編輯莊展信等評選,選出鄭問先生,自9月開始連載《戰士黑豹》。當時鄭問才25歲,復興美工(雕塑組)科班出身,已在社會打滾了幾年,雖懂畫能畫,卻未曾在媒體發表過漫畫,在累積了幾期稿量後開始連載。

  首刊載《時報周刊》第288期(封面女郎是陸小芬),但整張封面最顯著標題是「科幻漫畫長篇巨構 戰士黑豹 鄭問傑作‧本期起推出」。「戰士黑豹」四大字非常醒目,等於是當期頭條。

  此為鄭問發表第一部長篇作品,也是台灣漫壇一顆震撼彈。

  第二部從未出版成冊,成為書迷心目中的傳說……

  1983年《時報周刊》想開設連環漫畫專欄,對外公開徵募,有七位繪者、漫畫家投稿。經副總編輯莊展信先生主政,七雄論劍僅取一人,即鄭問先生,自9月開始連載者即《戰士黑豹》。當時鄭問才25歲,復興美工(雕塑組)科班出身,社會打滾了幾年,雖懂畫能畫,卻未曾在媒體發表過漫畫,累積了幾期稿量後開始連載。

  鄭問第二部科幻漫畫鉅作《戰士黑豹2》在1984年4月在《時報周刊》No.318再度出擊連載,深受歡迎,一方面得力於鄭問扎實的素描基礎與工夫,還有其塑造人物造型突出,融入科技、太空、武俠、超級英雄等元素,緊湊的故事情節,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成為絕響
  《戰士黑豹》第一部連載完後,由時報出版單行本(上中下三冊),首刷完售後並未再版。鄭問迷苦等許久,紛紛要求出版社再刷,但鄭問拒絕再版,連第二部連載結束後也拒絕出版。或許是第一部漫畫作品,尚未成熟,鄭問也不是很滿意,以至於後來他接受採訪時曾多次表示:「真希望看過它(戰士黑豹)的人都消失在世上(滅口)……」

  不管鄭問本人如何評價,《戰士黑豹》的問世,在台灣漫畫史上已具有劃時代意義。

  復刻版典藏版
  塵封將近四十年的《戰士黑豹》,隨著鄭問的離世,很多讀者粉絲希望可以再看到這部漫畫,《千年一問》鄭問紀錄片的監製王師是忠貞粉絲,他向「擲筊」請示鄭問,苦苦請求下,才得到允杯,鄭問工作室也同意出版這部絕響作品,於是大辣才能著手整理這些原稿,希望可以用最完美的方式還原鄭問原稿創作的畫面。

  在周刊連載,每一回約6大張(第一張都是彩稿,其他黑白稿),最後,都被他任意捲起來放置一旁,從鄭太太家裡抱回兩箱數十卷的原稿,將近四十年的塵封,一卷一卷打開攤平,耗時數月,才得以開始製作。所幸保留還算完整(還發現周刊連載還有第二部,從未出版),但還是有些缺漏的遺憾,會盡量用最好的方式來呈現。

  故事起源
  鄭問很少提、避提《戰士黑豹》,不過在受訪時提到,「我那時候畫的是科幻題材,當時最紅的就是《星際大戰》,我就把光劍改一改,加一些台灣的背景,例如八卦山、野柳的女王頭……結果這篇《戰士黑豹》反應很好,因為那時候日本漫畫再好,也不可能畫台灣的背景和題材,所以反應還不錯。」

  鄭問確實也從電影得到不少的靈感,他說的「改一改、加一加」聽起來很簡單,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搭沒有全盤抄襲,而是藉星戰世界觀為基底,揉合台灣地標、中國劍仙、港式打鬥、童話神話、太空科幻等元素再改造擴展。

  《戰士黑豹》的世界觀很簡單:遙遠的宇宙星雲受黑暗帝國統治,可抗衡邪惡的戰神智者將冬眠萬年,需找人接班,遂飛來地球抓走一個年輕人,訓練他速成戰士黑豹,與女王聯手率領盟軍對抗黑暗王……

  漫畫中出現的台灣背景,從八眼飛來台北,途經蘭嶼(拼板舟)、彰化八卦山大佛、故宮博物院、西門町中華商場……結尾把黑豹送回台北,途經澎湖跨海大橋、高雄旗山濟公大佛、台中公園、西門町中華商場、國父紀念館……

  盟軍發動決戰前夕,黑豹懷想起故鄉的關渡大橋;黑豹與黑暗王決戰落於下風,昏迷時想起一定要回去的美麗故鄉,畫面上出現高雄左營春秋閣雙塔及基隆中正公園觀音菩薩大神像。

  女王為了守護黑豹,最後,來到北海岸化身為野柳女王頭……

  漫畫內容刻意帶到了台灣南、中、北暨離島重要地標,讓讀者與作品產生地緣感情,這也是鄭問得意之處。

  (內容介紹文字節選自:作者高苦茶〈能劍出鞘〉)

正義推薦

  張大春(作家)
  莊展信(《時報周刊》前副總編輯)
  馬利(《阿鼻劍》編劇)
  傑利小子(玄奘大學藝創系副教授、漫畫插圖繪師)
  常勝(《閻鐵花》漫畫作者)
  王師(牽猴子行銷總監)
  膝關節(臺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
  難攻博士(中華科幻學會理事)
  翁稷安(漫畫研究者‧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龍貓大王通信(動漫電影達人)
  馬可多(光劍達人)
  Comic名作復活(漫畫收藏專家)
  ――俠情推薦

  「鋒芒初露!」――馬利

  「《戰士黑豹》是上世紀1980年代初第一本能與美漫並駕齊驅的台灣科幻漫畫!
  也是漫畫大師鄭問由室內設計師蛻變成台漫一代宗師的奠基之作!
  鄭問畢生漫畫創作的魔幻俠情義理在此超展開……」――傑利小子

  「1980年代沒有電腦、沒有助手的周刊連載。讓人想看天生好手鄭問的第一次會是什麼?」――常勝

  「《戰士黑豹》當年正式連載,上了時報週刊封面要目。內頁大八開,六全頁,長篇連載。
  鄭問盡情揮灑墨筆,永不回頭。正是沉寂數十年台灣原創漫畫的最執著,最勇敢的戰士之一。」――莊展信

  天才有「悔其少作」的權力,那是天才追求「完美」的本能。但對於天才的支持者來說,這些看似不完美的「少作」,才能讓我們理解天才日後之所以能發光發熱的原因。《黑豹》正是這樣的一部作品,是要理解鄭問創作歷程,體驗他美學的重要起點。——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Podcast「大衛鮑魚在火星」主持人)

  《戰士黑豹》雖可看出大師早期畫技的青澀,卻不影響其將科幻及武俠結合所帶來的視覺衝擊,亦是日後奠定鬥神、刺客列傳基礎的重要作品!——Comic名作復活(漫畫收藏專家)

  把握收藏傳奇人物的足跡,錯過不再!——馬可多(光劍達人)
《暗影之城:迷失的先知》 第一部:遗忘的低语 夜幕低垂,笼罩着阿斯卡隆这座被时间遗忘的古老都市。它并非一座建立在荣耀之上的城邦,而是深陷于无尽的迷雾与腐朽之中的巨大迷宫。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金属锈蚀气息,那是古老科技与失控魔法交织所留下的后遗症。 主角凯伦,一个在城市底层挣扎求生的拾荒者,过着与影子为伴的日子。他并非天生的英雄,只是一个为了生存不得不学会观察和潜行的普通人。他拥有一双异常敏锐的眼睛,总能在堆积如山的废墟中发现常人忽略的细节——一小块闪烁着微弱蓝光的能量碎片,一段被刻意抹去的古老铭文。 故事始于一次意外的发现。在深入城市最危险的“低语区”——一个被认为已完全被变异生物占据的区域时,凯伦无意中触碰到了一个古老的防御系统。这个系统没有启动致命的攻击程序,反而释放出一阵低沉、如同呼吸般的声波,这声音似乎直接穿透了他的骨髓。 声波过后,凯伦的脑海中开始涌入不属于他的记忆片段。那是一种宏大而悲伤的景象:巨大的飞行器划破天空,身披银甲的战士们在光束中倒下,以及一座辉煌的白色尖塔在瞬间崩塌。这些景象碎片如同拼图一样,开始在他脑海中缓慢重组,指向一个共同的线索——“先知议会”和“大寂静”。 阿斯卡隆的官方历史记载,这座城市是在“伟大的和平降临”后建立的,而所有关于和平之前的历史,都被官方的“秩序维护者”——一个拥有绝对执法权的军事组织——彻底抹除。维护者们宣称,那是野蛮与混乱的时代,只有如今的秩序才是唯一的真理。 凯伦的发现动摇了他的世界观。他开始秘密追踪这些记忆碎片指向的地点。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沉睡之井”,传说中城市能源的核心所在地,一个被维护者严密把守的禁区。 在低语区结识的一位年迈的机械师,伊莱,成为了凯伦的第一个盟友。伊莱曾是维护者的高级工程师,因质疑“大寂静”的官方解释而被流放。他愤世嫉俗,但对古代机械的了解无人能及。他帮助凯伦改装了一套老旧的潜行装甲,使其能够短时间抵抗低语区的环境辐射。 “孩子,”伊莱在昏暗的工作室里对凯伦说,他的手指在泛着油光的金属上游走,“记住,他们抹去历史,不是因为历史不重要,而是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把最锋利的武器。你要找到的,是那把剑柄。” 凯伦和伊莱潜入了沉睡之井的外围。他们发现,维护者们并非只是守护着能源,他们似乎在进行某种秘密的“抽取”活动。在能源核心的深处,凯伦看到了令人心惊的景象:巨大的、晶体状的结构正在被缓慢地分解,而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脉冲,与他脑海中的记忆片段产生了强烈的共振。 在一次深入核心的行动中,凯伦遭遇了维护者的精英小队——“清道夫”。这些身着黑色合金装甲的战士行动迅速,武器科技远超普通维护者。在激烈的交锋中,凯伦为了保护伊莱,被迫激活了从记忆中“解析”出的一段古老能量脉冲。短暂的脉冲不仅击退了清道夫,更在他的手掌心留下了一个闪烁着复杂几何图案的印记。 这一印记,成为了他与失落文明联系的信物。记忆的碎片开始变得更加清晰,他意识到自己并非仅仅是看到了历史,他似乎正在“继承”着某种东西——一种关于如何阻止历史重演的知识。 第二部:裂隙与预言的重量 印记的出现,让凯伦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维护者高层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的能量波动,并开始全力搜捕他。同时,印记带来的副作用也显现出来——凯伦开始间歇性地失控,他的身体会释放出难以控制的能量,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他必须找到理解这一切的钥匙,而线索指向了阿斯卡隆传说中最神秘的地点——“上层回廊”。那是城市建立之初,先知议会举行仪式的地方,一个被维护者用强力屏障隔绝的空中区域。 在寻找进入上层回廊的方法时,凯伦遇到了丽娜。她是一位隶属于城市地下抵抗组织“烛火”的间谍,她对维护者的高层结构有着深刻的了解。丽娜最初对凯伦的动机持怀疑态度,认为他不过是维护者制造的另一个不稳定变量,但凯伦展示给她的印记和记忆碎片,特别是其中关于“烛火”组织创立初衷的记载,让她动摇了。 “烛火”组织相信,阿斯卡隆的和平是建立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之上,那个谎言导致了上一次文明的毁灭。他们一直在寻找能够揭露真相的“钥匙”。 在丽娜的帮助下,凯伦得知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维护者的最高领袖,执政官维斯,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统治者,他似乎也在进行某种秘密研究,与凯伦脑海中的记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凯伦和丽娜利用伊莱提供的旧式穿梭机,成功突破了屏障,登上了被云雾环绕的上层回廊。 上层回廊与底层的破败景象截然不同,这里保留着古老文明的宏伟。巨大的水晶结构依然散发着微光,空气中充满了纯净的能量。在回廊的中心,他们发现了一个被激活的记录装置——一台古老的“时序观测仪”。 当凯伦将手按在观测仪上时,他被一股强大的信息流彻底淹没。他不再是旁观者,他“进入”了“大寂静”发生时的历史场景。 他看到了先知议会面临的困境:他们并非毁于外敌,而是毁于自身对“完美能量”的过度开发。他们试图创造一个永恒的能源核心,却意外地撕裂了现实的结构,引发了维度间的崩溃,导致了文明的自我湮灭。 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关于“战术预言”的记录——一种提前预警下一次崩溃的机制。他意识到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就是预言的最后一部分。 然而,在观测仪被激活的瞬间,执政官维斯带着清道夫部队赶到。维斯早已知晓上层回廊的存在,他一直在等待有人能激活它,从而让他得到最终的能量坐标。 “你以为你是继承者吗?”维斯的声音冰冷而尖锐,他的装甲泛着与凯伦印记相似的微光,“我才是。我花了数十年时间,模仿他们留下的残存信号,终于引诱你出现。你身上的印记,是你祖先留下的错误数据包,而现在,我将回收它,并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彻底掌控那股力量。” 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爆发了。丽娜和她带来的烛火成员拼死阻拦清道夫,为凯伦争取时间。凯伦明白,他不能让维斯得到完整的预言,否则阿斯卡隆将迎来真正的、无法挽回的毁灭。 在与维斯短暂的交锋中,凯伦凭借着本能和新获得的知识,勉强抵挡住了维斯的科技压制。他发现维斯的能量控制虽然强大,却缺乏“适应性”,一切都基于对古代数据的死板执行。 在关键时刻,凯伦利用伊莱教他的改装技巧,将观测仪的能量核心短暂过载,引发了一次局部的能量反噬,暂时击退了维斯。 凯伦带着新的、更沉重的知识——预言的终点指向的不是简单的毁灭,而是一个被“封锁”的维度裂口,维斯正试图打开它——逃离了上层回廊。 他现在不仅是追捕的目标,他还是唯一知道如何阻止第二场“大寂静”的人。阿斯卡隆的命运,悬于一线之间,取决于凯伦能否在历史的阴影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必须找到伊莱,并结合自己继承的知识,创造出能够对抗维斯“完美执行”的“变数”。故事在凯伦带着沉重的背负,再次没入阿斯卡隆底层无尽的黑暗中时,戛然而止。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鄭問 CHEN UEN 
 
  1958-2017
 
  本名鄭進文,復興商工畢業。專職漫畫、插畫、電玩等跨領域的藝術創作。
 
  1983年在台灣《時報周刊》上發表第一部漫畫作品《戰士黑豹》,開啟漫畫創作生涯。獲得好評後又發表了《鬥神》及以《史記》為題材的水墨手繪彩色漫畫《刺客列傳》。其漫畫融合中國水墨技法與西方繪畫技巧,細膩而大膽,作品充滿豪邁灑脫的豪情俠意。
 
  1990年受日本重要漫畫出版社講談社的邀請,在日本發表描繪中國歷史故事的《東周英雄傳》,引起轟動。1991年更獲得日本漫畫家協會「優秀賞」,他是這個大獎二十年來第一位非日籍的得獎者。日本《朝日新聞》讚嘆他是漫畫界二十年內無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異才」,日本漫畫界更譽為「亞洲至寶」。
 
  其他作品《深邃美麗的亞細亞》、《萬歲》、《始皇》等均是日本時期的雜誌連載優秀作品,同時受邀擔任日本電玩遊戲美術設定,推出《鄭問之三國誌》。進入2000年,鄭問開始與香港漫畫圈合作,陸續發表《漫畫大霹靂》、《風雲外傳》等作品。2003年,受邀到中國跨足電玩遊戲《鐵血三國志》的設計製作,成為中國電玩美術的開拓者。
 
  2012年,鄭問重返台灣漫壇,代表台灣參加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
 
  經典作品陸續由大辣出版社重新編排後推出新版:《阿鼻劍》(2008)、《東周英雄傳》(2012)、《始皇》(2012)、《萬歲》(2014)、《刺客列傳》精裝版(2017)、《深邃美麗的亞細亞》(2017)、《鄭問之三國演義畫集》(2019)等,以及個人專書鄭問全紀錄《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足跡》(2018)、《千年一問:鄭問紀錄片》專書(2020)。
 
  多部作品已授權法文版、泰文版、日文版、簡體中文版等,以及影視版權。
 
  2018年6月在台北故宮舉辦《千年一問:鄭問故宮大展》;2019年1月在故宮南院舉辦《故宮╳鄭問:赤壁與三國群英形象特展》。
 
  2018-2020年由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籌拍發行鄭問紀錄片《千年一問》電影,10月上映。

图书目录

01八眼冬眠 004
02八爪章魚 012
03醒來吧!女王 020
04背小孩的戰神 028
05殺人星座 036
06細胞將軍 044
07生命之水 052
08黑上尉 060
09黑暗王 068
10能劍!能劍! 076
11沒臉的人 084
12機械男友 092
13女王的眼淚 100
14盟軍反擊 108
15八眼醒來 116
16藍與黑 124
17黑暗世界 132
18能劍對決 140
19黑豹的故鄉 148
20野柳女王 156
 
編輯後記 164
鄭問出道之作,第一部漫畫連載

图书序言

  • ISBN:9991110325026
  • 叢書系列:dala comic
  • 規格:平裝 / 352頁 / 21 x 29.7 x 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編輯後記
 
鄭問出道之作,第一部漫畫連載
 
  1983年《時報周刊》第288期,封面大標「戰士黑豹――科幻漫畫長篇巨構,鄭問傑作,本期推出」,隆重刊載,那年,鄭問二十五歲,且第一次畫長篇漫畫,簡直是橫空出世。
 
  時任《時報周刊》副總編輯莊展信回憶起當時說,「我們就看到他的漫畫覺得這可以一試,對他或《時報週刊》來講,其實都是一個冒險,是一個實驗,最主要鄭問是第一個我們很隆重計畫推出的作品。在周刊封面標出《戰士黑豹》本期推出,我想絕大部分的讀者都還不知道鄭問是誰。
 
  整本雜誌約一百二十頁就用了六頁篇幅刊載(當年周刊的銷量達十萬本),其中第一頁彩色版面,後五頁是黑白漫畫,每週刊登,一共連載了二十期,都如期的交稿,他從來沒有拖過期。
 
  交稿時,鄭問總是帶了一個很大的稿袋,帶進來這些畫作,我們翻閱第一回時發覺像八眼從外星飛到地球來,首先經過台灣的蘭嶼、然後是彰化八卦山、台北故宮,還有當年的中華商場,鄭問突然之間就將太空跟台灣有做了連結,我覺得這個是他在一些編輯上或者畫作上很有趣的方面,也看得出來每一個場景跟人物的造型都花了很多的心思。
 
  有人講說他筆法有點像日本池上遼一,或者造型有點像電影,我覺得剛開始創作的時候他一定會從經驗著手,儘管鄭問後來很不滿意,但我了解第一部作品對他來講是先安定下來,連載從1983年9月到1984年1月,在這幾個月在創作過程可以讓他有很多思考,決定是不是真要走到漫畫這一條路。之後陸續做了《戰士黑豹2》、《鬥神》與《裝甲元帥》連載,最重要的是讓他在那兩三年都能夠持續在創作,我覺得對磨他的這個筆是非常有助益的。」
 
  《戰士黑豹》敘述一名居住在超能星「麥哲倫星雲」上的八眼,因為他具有精神感應超能力,宅心仁厚,所以被宇宙其他星球人推舉為首領,維持和平。但他有一個弱點,每五萬年就會返老還童,成為嬰兒狀,這段期間就是冬眠期,時間約四年。
 
  故事開始是八眼已近冬眠期,黑暗勢力欲趁虛而入,想要奪取宇宙的統治權。所以他急著要找到一個能力相當的代理者,靠著感應能力,在台灣找到一個年輕人,就是黑豹,他在八眼的訓練下,很短時間就學會了駕馭能劍,最後由他帶領下對抗黑暗帝國勢力。
 
  當年,鄭問受訪時表示,為了這篇故事花費很多心力,平均一頁的構圖至少要花十六個鐘頭以上,還有其他構想、分鏡、草圖等,所費的時間更是不少,主要希望藉由這次的嘗試,畫出既令自己滿意,又能為成人接受的連環圖畫。
 
  他始終相信,連環圖畫應該是老少咸宜的。
 
  時空背景,當時在國立編譯館審查制度以及日本漫畫盜版的衝擊下,台灣漫畫退縮,很多人轉行,直到1982年,台灣漫畫家才逐漸覺醒,而鄭問首部漫畫《戰士黑豹》,引起各界矚目,這是十幾年幾乎空白的國內漫畫一次漂亮的反擊,讀者回響熱烈。
 
  在連載前,鄭問最擔心的是,「我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時間不夠。」每周一交稿後,就是他最痛苦的時刻,立刻要發想下一期的情節。關於故事中的角色早就定稿了,如八眼、小眼、黑豹、大眼機器人、女王等。以「八眼」為例,以超高的額頭來表示他的睿智,多眼表示他有中國神話故事中二郎神式的法力,為了表示年紀,畫成木乃伊再加上連體的造型,相當突出。
 
  還有搶盡風頭的「黑暗王」,這是他突然迸出的想法,把黑暗王畫成「絕世美女」,他覺得這樣比較「絕」!關於服裝造型,他解釋,角色的大秀肌肉,是根據目前歐美漫畫的潮流,如黑暗王的服裝參考《星際大戰》中莉亞公主。
 
  關於故事題材,選定在科幻的原因,鄭問說,「我把整個故事設定在這個銀河之外的某個星球上的武打片,而不是飛碟、死光式的機關布景,純粹只是個人喜好,處理機械部分並無困難,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這個銀河系已經脫離了時空範疇,譬如我一直想把麥哲倫星雲、仙女星雲的位置解釋清楚,可是已經沒有時間考慮了。」《戰士黑豹》這部作品,是鄭問第一次嘗試畫長篇漫畫,對他而言,是成名作,亦是習作。
 
  青年漫畫家的崛起――鄭問,1983年,開始踏上他一個人的漫畫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別喜歡這套書在內容呈現上的那種敘事節奏感,它不像現代漫畫那樣追求快速的視覺衝擊,而是用一種更為沉穩、層次分明的筆法,慢慢地堆疊出主角的內心掙扎與成長。那種在困境中掙扎,卻又不失身為「戰士」的驕傲與堅持,描寫得非常到位。特別是幾個關鍵的轉折點,作者鋪陳得極為細膩,讓你感覺主角的每一次選擇都不是輕易做出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甚至是痛苦抉擇後的結果。這種深度,讓讀者在閱讀時,不只是在看一個英雄故事,更像是在參與一場心靈的淬鍊。我記得好幾年前第一次看的時候,很多深層的哲學意涵還沒辦法完全體會,但現在再讀,更能從那些看似簡單的對白中,讀出時代背景下的無奈與抗爭,這種能隨著讀者年齡增長而有不同體會的文本,才是真正的經典。

评分

從純粹的動作場面來看,這套書的編排也展現了極高的水準。那種「以寡擊眾」的場景描繪,總是能把緊張感拉到極致,筆觸凌厲卻又不失結構性,你知道主角身處險境,但總能感覺到一絲希望的線索存在。作者在描寫戰鬥時,對於力道、速度以及環境的利用,都處理得相當到位,不會讓人覺得是無腦的亂鬥,而是充滿了戰術與智慧的較量。而且,角色的「風格」非常鮮明,每個配角都有其獨特的戰鬥習慣和招式,讓你一眼就能分辨出誰是誰,這在群像戲中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我最欣賞的就是,即使是描寫殘酷的戰鬥,作者也從未讓讀者感到厭煩或麻木,因為每一次的「勝利」背後,似乎都隱藏著更深的代價,這讓整個故事的張力始終維持在高點,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

评分

這套書的封面設計真的是太有誠意了,那種復古又帶點時代感的印刷風格,光是放在書架上就覺得很有分量。裝幀的質感摸起來也相當紮實,翻閱起來手感極佳,不像現在很多紙本書都輕飄飄的,這本硬是給人一種「值得珍藏」的感覺。書頁的紙質選用得宜,雖然是復刻,但墨色呈現得很飽滿,細節完全沒有模糊掉,對於老讀者來說,這簡直是把當年的感動完整搬過來了,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找個舒服的角落,泡杯茶,慢慢重溫那些熱血的片段。而且,這次的典藏版聽說連內頁的編排都盡量貼合原版,這種對細節的堅持,真的很讓人感動,感覺出版社會把讀者當成真正的收藏家在對待,而不是隨便應付了事。光是看到這兩本實體書,就覺得這筆投資絕對是值得的,光是它的「存在感」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评分

這次的復刻版,讓我回想起學生時代那種與朋友交換漫畫、在圖書館角落偷偷翻閱的青澀時光。那時候,這部作品簡直是我們那個小圈子的共同語言,大家會為了誰的招式比較強大而爭論不休,也會模仿書中角色的口頭禪。這次能重溫,不僅僅是重溫一個故事,更是重溫了一段已經消逝的青春歲月。書本的厚實感,讓我在翻閱時,彷彿能聞到當年那種舊書特有的淡淡霉味(當然,復刻版聞起來是全新的油墨香,但那份情感連結是共通的)。這種文化符號在個人生命史中的定位,是任何新作品都無法取代的。對於跟我一樣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的意義,早已超越了紙上的內容本身,它是一種集體的記憶載體。

评分

談到故事的後續影響力,我覺得這套書在後來的許多動作、奇幻作品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它奠定了一種「英雄必須承擔宿命」的敘事基礎。作者對於「犧牲」這個主題的探討非常深刻,並非簡單地將其浪漫化,而是展現了犧牲背後所帶來的孤獨與沉重。這種成熟的態度,使得故事即便經過這麼多年,依然具有討論的價值。更別說它在世界觀的建構上,那種龐大而自洽的體系,即便是單獨看這兩卷,也能感受到背後世界的廣闊無邊。很多細節的伏筆,即使現在重讀,還是會驚嘆於作者當年的佈局之深遠。總體而言,這不只是一套漫畫,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勇氣、責任與人性抉擇的教科書,值得每個熱愛故事的人入手珍藏,細細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