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話,現在的教育制度變動很快,課綱一直在調整,老師手上的教材也跟著更新。所以,一本新學期的評量最關鍵的就是它的「即時性」和「正確性」。如果它的內容跟教育部最新的課綱精神有落差,或者只是沿用舊版的教材內容來設計題目,那即便它寫得再精美,對現階段的孩子來說,都是一種誤導。我會特別關注這本評量是否清楚標明了對應的課本版本和學年版本,並且希望它在地理、歷史的知識點上,能夠做到與時俱進,特別是對於台灣本土的文化和時事議題的呈現上,必須要非常謹慎且準確。畢竟,社會科的學習,就是在建立孩子對周遭世界的認知,這個認知必須是建立在正確的基礎之上,不然未來在面對更高年級的課程時,基礎打不好,後面要補救就會非常吃力了。
评分從一個每天都要跟孩子一起面對這些科目的家長角度來看,作業的「順手度」非常重要。如果題目印製的版面太擁擠,或是答案區設計得讓人寫起來很不舒服,孩子光是看到就先打退堂鼓了。社會科的題目有時候需要寫下比較長的敘述,所以紙張的厚度和書寫空間的設計,其實是影響學生使用意願的關鍵。我期望這本評量在裝幀和排版上能更人性化一些,讓寫作業變成一個比較沒有壓力的過程,而不是一個需要跟版面抗鬥的任務。畢竟,學習的氣氛營造好了,學習的效果自然就會跟著提升。如果設計得太過專業或制式化,反而會讓剛接觸社會科學習的孩子感到壓力過大,特別是對於一些本來就比較不擅長文科的孩子來說,好的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溫柔的引導。
评分這本作業簿的封面設計得還蠻活潑的,色彩搭配上給人一種親切感,不像有些參考書看起來就覺得很死板。字體選用上我覺得蠻適合國小學生的,不會太小,看起來很清楚。不過,說真的,光看封面很難預測裡面內容的紮實程度啦,畢竟社會科這種東西,重點還是在於老師怎麼教,以及學生能不能把課本上的知識融會貫通。我會比較期待它在編排上能不能多設計一些讓孩子動手操作或需要思考比較深層次的題目,而不是一味地背誦名詞解釋。例如,能不能設計一些像是小組討論的主題、或是需要比較地方文史知識的題目,這樣對學習成效會更有幫助。如果只是把課本內容換個方式再考一次,那吸引力就會大大降低了。希望這本評量在取材上能更貼近生活經驗,讓孩子覺得學的這些知識跟他們周遭的世界是有連結的,這樣他們學習的動力自然就會比較足。
评分老實講,我對市面上大部分的評量複習用書都抱持著一種「堪用就好」的態度。社會科不像數學或自然科學有標準的公式或結論可以套用,它更強調的是理解、歸納和表達能力。所以,一本好的社會科評量,應該要能引導學生從不同面向去看待歷史事件、地理環境或是公民議題。我希望這本講義式的評量,能在每一課的設計上,除了基礎測驗之外,能加入一些開放式的問答題,逼著孩子動腦去組織語言。如果它只是把課本的重點整理成條列式的重點,然後配上選擇題和填充題,那真的就太可惜了。畢竟現在的教育趨勢,早就不是只考記憶力了,更重視學生的思辨能力。如果這本評量真的能做到「講義式」的深度,也就是說,不只是評量,還能當作輔助教材來自學或複習,那它的價值就會高出許多,不然市面上這麼多參考書,大家都很難選啊。
评分我發現很多家長在買國小複習資料時,都會陷入一個迷思,就是「題目越多越好」。但社會科不一樣,考量的是資訊的廣度跟深度,硬塞一堆重複的題目給孩子,只會增加他們的厭煩感,更別說會不會真的提升學習成效了。我更在乎的是,這本評量的命題角度是否能涵蓋到那個年級學生該具備的素養指標。例如,六上會接觸到台灣的自然環境、族群文化等,這些內容其實牽涉到很多跨學科的知識整合。如果這本評量能巧妙地把這些元素融合在考題裡,設計出一些需要綜合判斷的題型,那就太棒了。不然,如果只是把課本後面習作的題目換湯不換藥地搬過來,那對我們這些已經幫孩子比過好幾次課的家長來說,真的沒有什麼誘因去購買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