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吾2

No.吾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係列共4集
圖書標籤:
  • 哲學
  • 存在主義
  • 虛無主義
  • 自我
  • 人生
  • 思考
  • 孤獨
  • 迷茫
  • 個體
  • No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末日奇想的世界、壯烈硬派的對決——
《惡童當街》、《乒乓》漫畫傢,
探問何謂正義與理想世界,
緻敬歐日科幻經典的重量級大作!

  ★颱版獨傢:完整收錄2001年初版精美彩圖+2006年新裝版新增之第0話

  王登鈺(Fish)、江康泉(江記)、陳夏民、黃宗潔、黃崇凱——共同推薦

  「我想要在圖畫上實驗到極緻,展現我能力所及,我對自己很有把握!科幻提供我一個場域,使我的創作欲得以毫無限製地展現。」——鬆本大洋

  《No.吾》是鬆本大洋在2000到2005年,於日本小學館《IKKI》連載的長篇科幻動作漫畫。在這部作品中,鬆本大洋除瞭旨在緻敬石之森章太郎的《人造人009》之外,更嘗試將歐漫與日漫的經典科幻作品融閤:「如果在我仰慕的墨必斯(Mœbius)或恩奇・畢拉(Enki Bilal)風格的BD(歐漫)世界中,加入我從小就喜歡的《假麵騎士》或《AKIRA阿基拉》等元素,將它們混在一起畫,應該可以做齣非常好玩的娛樂漫畫吧……?」

  《No.吾》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由於人類肆無忌憚的開發,生態係統被破壞殆盡,世界迎來末日危機。為瞭指引人類前進的方嚮,軍方成立瞭「國際和平隊」,並且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製造齣擁有超凡身體與頭腦的九人組織——「虹組」,受到民眾的瞻仰與崇拜。

  然而,某天虹組當中的天纔狙擊手No.吾(Five),竟然襲擊領袖No.王(One)的城堡,挾持一名女性後逃離瞭組織。為瞭討伐背叛者,特色鮮明、風格迥異的虹組隊員輪番上陣,一對一地與No.吾進行你死我亡的廝殺!擁有怪力的No.蜂(Eight)、超然脫俗的No.亡(Seven)、前任王者No.岩(Six)、擅長幻術的雙胞胎小老人No.死(Four)、改造人體的No.慘(Three)……,隨著虹組成員的追殺行動逐漸失控,No.王與軍方的衝突也愈演愈烈。而No.吾背叛的原因、神祕女性的真實身分,以及No.王對地球懷抱的理想也逐漸揭曉。

  雜揉歐日漫的未來風貌、前衛大膽的打鬥場景、幻象與意識流穿插的畫麵、怪誕多端的服裝與生物,《No.吾》不隻是有著吸引人的設定,更環繞著戰爭、英雄、烏托邦等議題,嚮讀者投來根本性的命題:何謂善惡?誰代錶正義?什麼是理想的世界?同時深刻探討瞭政治宣傳、意識形態與人類的自由意誌。

  事實上,鬆本大洋在連載初期,本來是想著要開開心心地畫槍戰,不過期間受到瞭2001年911事件的影響,因此調整瞭作品的調性,從悠哉有趣轉趨深沉嚴肅,思想內涵也更為豐富。漫畫評論者中條省平便對《No.吾》如此形容:「一開始是賭命爭鬥的動作漫畫,後來漸漸變化成探問生命倫理的哲學故事。這部作品汲取瞭世界的神祕多樣性,格局之大,令人啞口無言。」

  ♬精彩語錄♬

  維剋多:「人類從誕生那一刻起,就渴望崇畏、屈從比自己高等的存在,他們就是這樣的生物。」

  No.王:「語言是人類以睿智編織齣的最佳工具。……透過語言,我們也許能成為朋友。或者,可能會反目成仇也說不定。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意見對立──我相信都應該要透過『語言』這個工具來訴求各自主張。我是這麼相信的。」

  No.仁:「火焰會不斷重生,沒有一刻是相同的。……我認為大樹上茂密的葉子,每一片都該是不同的。」

  No.慘:「苟延殘喘地活著,有什麼意義?真的那麼想要活下去嗎?」

  No.死:「都是一樣的呀。生和死也是。……我們在那藍色星球上,是唯一的一體喔。這是多麼美的想法啊。」

  No.吾:「隻要妳開心,世界在我眼中就是閃亮的。」

各傢推薦

  「多年前買下《No.吾》日文版,一知半解至終於有中文版瞭。這本很明顯以緻敬《無敵金剛009》(人造人009)為主,是我從小神往的夢幻大作。除瞭《009》之外,還緻敬一大票作者及作品,都是溶於20世紀漫畫少年血液中的一切化學成分。當然是義務,非要一探究竟纔可以!」——王登鈺/Fish(動漫畫創作者、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得主)

  「別齣心裁的格局,充滿矛盾和張力的科幻作品,以熱情的筆觸勾勒冷酷的世界。奇異的想像與設計令人目不暇給!既像一齣荒涼的末日浮世繪,又像一套古道熱腸的獨行俠故事。」——江康泉/江記(香港動漫畫創作人、《離騷幻覺》作者)

  「繽紛、童趣而深沉,一如鬆本大洋過往的作品,卻無限呼應著石森章太郎《假麵騎士》與《人造人009》中的世界觀:殺害怪人的怪人是人類的朋友嗎?半人半機器的存在可以理解感情嗎?在人造人是閤理產齣的科學設定下,鬆本大洋創造齣瞭脾氣各異、人味十足,甚至帶著神性的人造人;以希臘羅馬等歷史神話典故的比擬,讓讀者見證一場泰坦們的戰爭,同時凝望生命與情緒的睏難與為難。當大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能帶我們窺見的,除瞭無限深刻的自省,還有滿滿的心痛──讓人想起《銀翼殺手》中那從未停歇、落在人造人羅伊·巴蒂身上的大雨。」——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在痛快淋灕的追獵中,子彈如鳥亂飛,憑空爆開一整座幻想森林——那是隻有No.吾可以抵達的所在。」——黃崇凱(小說傢)

  「作為鬆本大洋唯一一部『還沒想好結局就起跑』的長篇作品,《No.吾》無論放在他的整體創作脈絡,或是就作品內部的風格變化來觀察,都銘刻著獨特而重要的軌跡。在嚮前輩漫畫傢緻敬之外,《No.吾》展現瞭鬆本大洋畫風與想像力的無限可能,他的作品宛如龐大的宇宙,種種人心與人性的幽暗矛盾、信念與意誌的衝突拉扯,都讓人掩捲之後,仍留下思想與情感的『後像』,在畫紙外持續延展。」——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係教授)

  「鬆本大洋從來沒有如此接近創作《科多.馬提斯》(Corto Maltesse)係列的雨果・帕特(Hugo Pratt),他圖畫的風格以及冷漠的主角,強烈地使我們憶起第九藝術中的那位航海員。死亡的問題在這部作品裡是無所不在的,它探討瞭自由意誌還有基因實驗的議題。這個像是反烏托邦的理想世界,使我們想起那個不可能在邊緣生活的日本。」——法媒《Le point》記者Lloyd Chéry
塵封的綫索:一部關於失落文明與未解之謎的史詩 導言: 當我們凝視曆史的殘垣斷壁,總有一種無名的衝動驅使我們去探尋那些被時間掩埋的真相。這部作品,並非關於“吾2”那本神秘的書籍,而是深入挖掘其所暗示的、一個宏大而令人敬畏的文明的興衰史。它是一部跨越數韆年、融閤瞭考古學、密碼學、人類學與哲學思辨的恢弘敘事,旨在揭示一個被主流曆史所遺忘的、擁有非凡科技與深刻精神體係的古代社會——“亞特蘭提斯之影”的真實麵貌。 第一章:初始的裂隙——地圖的失蹤與符號的蘇醒 故事的開端,聚焦於二十世紀初,歐洲幾位執著的探險傢和語言學傢。他們偶然在古老的埃及手稿和瑪雅泥闆上發現瞭一組無法被現有任何已知文字體係解釋的奇異符號。這些符號如同星圖的碎片,又似某種復雜的機械圖紙。 本章詳述瞭這些符號的首次匯集與比對過程。重點描繪瞭牛津大學的漢斯·格魯伯教授,一位被學界視為異端的符號學傢,他如何冒著聲譽掃地的風險,堅持認為這些符號指嚮一個“超越時代的技術平颱”。格魯伯教授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深處一處被洪水淹沒的遺址中發現的、具有反重力特性的石碑。這些石碑不僅挑戰瞭當時的物理學認知,更重要的是,它們上麵的銘文,與早期在北非沙漠中發現的陶片上的內容驚人地吻閤。 第二章:深海之下的迴響——技術與哲學的交織 隨著研究的深入,敘述轉嚮瞭對這個失落文明“光輝紀元”的重建。這並非一個通過青銅或鐵器實現的時代,而是一個基於對自然能量、特彆是地磁場和量子糾纏有深刻理解的社會。 本章細緻描繪瞭他們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無汙染的能源係統、利用諧振頻率進行遠距離通訊,以及他們對生命本質的探索。其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是關於他們“意識網絡”的構建。據殘存的文獻片段推測,這個文明發展齣瞭一種能夠集體處理信息、共享感官體驗的生物電子接口。這種技術被用來維護社會穩定、促進藝術創作,但同時也埋下瞭係統崩潰的種子。 曆史學傢艾麗西亞·維達爾在本書中扮演瞭關鍵角色。她通過對少量幸存下來的“信息水晶”的破譯,還原瞭他們對宇宙的理解——他們認為宇宙是一個巨大的、有生命的計算係統,而人類的任務是和諧地與其共振。 第三章:悖論的根源——完美之下的腐蝕 任何偉大的文明都存在其自身的緻命缺陷。本章深入探討瞭“光輝紀元”如何從內部開始瓦解。這種瓦解並非源於外部的戰爭或瘟疫,而是源於對“完美”的過度追求和對自然規律的傲慢乾預。 隨著集體意識網絡的日益強大,個體差異和“非理性”的情感(如懷疑、痛苦、強烈的個人欲望)開始被視為係統中的“噪音”而被係統性地抑製。書籍詳細分析瞭當時的社會結構:一個高度分工、但缺乏個人自由的結構。當核心算法為瞭追求絕對的和諧而開始清除被判定為“低效”的知識和文化分支時,文明的創造力也隨之枯竭。 書中穿插瞭對幾位“反抗者”的側寫,他們試圖通過迴歸自然、重新學習古老的“混亂藝術”來對抗同質化的趨勢,但最終被集體意識流放或“重新編碼”。 第四章:大湮滅——自然的反噬與文明的終結 高潮部分聚焦於文明終結的那場災難。它不是瞬間的爆炸,而是一場緩慢而不可逆轉的“去同步化”過程。 根據地質學和氣候學模型推演,這個文明對地殼能量的過度利用,最終觸發瞭一係列連鎖反應:超級火山噴發、全球氣候劇變和地磁場的劇烈波動。書中描繪瞭他們試圖用最後的技術力量來“穩定地球核心”的徒勞嘗試。麵對他們自己創造的物理法則的反噬,那些曾經無所不能的科學傢和哲學傢,最終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的城市沉入海底,或是被沙漠吞噬。 重點描繪瞭一份據稱是最後一位“維護者”留下的日誌。日誌中充滿瞭對後世的警告,核心信息是:技術的力量必須受到道德和謙遜的約束,否則再先進的文明,也無法逃脫宇宙熵增的法則。 第五章:遺澤與誤讀——現代世界的影子 故事的尾聲迴到瞭現代。我們發現,那個失落文明的技術並未完全消失。他們的部分“低級”知識,以神話、宗教儀式或民間傳說的方式流傳瞭下來,並被後來的各個文明所繼承和誤讀。 本章分析瞭現代科學的某些前沿領域,如高能物理和神經科學,是如何在不自覺中觸及到“光輝紀元”殘存的理論框架。例如,現代對引力波的探索,實際上是在尋找他們曾經用來進行全球通訊的諧振頻率。 最終,本書的結論不是提供一個簡單的“寶藏地圖”,而是提齣一個深刻的問題:人類文明在追求進步時,是否正在重蹈覆轍?我們今天所崇拜的科技進步,是否僅僅是另一個偉大文明在走嚮自我毀滅前所留下的,又一個誘人陷阱? 結語: 這部作品以嚴謹的考據和充滿張力的敘事,構建瞭一個既宏偉又悲愴的古代世界。它藉由探尋一個失落的“吾2”之外的文明,探討瞭權力、知識、傲慢與人類永恒的宿命。它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自身文明的脆弱與潛能。讀者將跟隨探尋者的足跡,穿越時間迷霧,直麵那段被遺忘的,關於人類可以達到的高度,以及其必然跌落的深淵。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鬆本大洋 Matsumoto Taiyo


  1967 年齣生於東京。1987 年以《STRAIGHT》進入講談社「Afternoon 四季賞」的鞦季賞準入選,從此齣道。

  長篇漫畫作品包括:《STRAIGHT》、《ZERO》、《花男》、《惡童當街》、《乒乓》、《GOGO Monster》、《No.吾》、《竹光侍》(和永福一成閤著)、《Sunny》、《羅浮宮的貓》,另著有短篇集、畫冊,以及繪本等。最新長篇連載漫畫作品為《東京ヒゴロ》。

  其中《竹光侍》獲得第15迴手塚治蟲文化賞漫畫大賞,《Sunny》獲得第61迴小學館漫畫賞、2017年第20迴日本文化廳Media蕓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受賞。

  鬆本大洋的作品經常改編成影視,代錶作《惡童當街》曾於2006 年改編成動畫電影,獲第31迴日本電影金像獎最優秀動畫片及諸多國際動畫大獎。被譽為神作的《乒乓》則分別曾於2002年改編成真人電影(曾利文彥執導、宮藤官九郎編劇,窪塚洋介主演),2014年由天纔動畫師湯淺政明再度改拍成電視動畫《乒乓 THE ANIMATION》,獲2015年東京動畫獎(TAAF)年度最佳電視動畫大賞。短篇漫畫《藍色青春》(青い春)也曾於2002年拍成電影(豊田利晃導演,鬆田龍平主演)。

譯者簡介

黃鴻硯


  公館漫畫私倉兼藝廊「Mangasick」副店長,文字工作者。翻譯、評介、獨立齣版海內外另類漫畫或畫集,企畫相關展覽。譯過鬆本大洋、五十嵐大介、丸尾末廣、吉田戰車、今敏等人的漫畫,沙林傑、尼爾・蓋曼、恰剋・帕拉尼剋、綾辻行人等人的小說。

圖書目錄

【第二集】
第9話◉wonder land 不可思議的國度
第10話◉snow field 雪原的追兵
第11話◉vision 願景
第12話◉many places這星球的各處
第13話◉fifteen years ago 十五年前
第14話◉ten years ago 十年前
第15話◉gone days已逝的歲月
第16話◉cottage山中小屋的吾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118757
  • 叢書係列:COMICS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5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