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監獄學(含概要)系統整理:收錄103~111年試題解析(七版)(監獄官/監所管理員)

2023監獄學(含概要)系統整理:收錄103~111年試題解析(七版)(監獄官/監所管理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昇
图书标签:
  • 監獄學
  • 監所管理
  • 試題解析
  • 公職考試
  • 監獄官
  • 監所管理員
  • 103年試題
  • 111年試題
  • 七版
  • 刑罰執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監獄學」在司法特考監獄官考試及監所管理員考試、原住民特考等都是必考的科目,亦是必須獲致高分的科目,近年來由於收容人人權問題受到重視、接收中心調查分類制度暫停運作、大法官會議解釋、世界人權公約、法務部矯正司升格為矯正署等議題增加了本科考試的變數。因此如何掌握最新資訊準備監獄學,實為一般考生頭疼的問題。
  
  在眾多同學的期盼下,本書特邀監獄學首席名師獨家編寫,教您以融會貫通的學習方式來「戰勝」本科。本書編寫完全根據考試趨勢,其內容將每一主題以清楚的綱要、標題敘明外,更著重於歷屆試題正確答題研究、重要觀點整理等,使考生能夠節省準備的時間,而本書各項論述及觀點是以最適切的方式呈現,而非獨採單一學派論點,可以提供考生一條最正確的道路,而無需自行摸索。
 
  有疑問想要諮詢嗎?歡迎在「LINE首頁」搜尋「千華」官方帳號,並按下加入好友,無論是考試日期、教材推薦、解題疑問等,都能得到滿意的服務。我們提供專人諮詢互動,更能時時掌握考訊及優惠活動!
 
本書特色
 
  ◎系統歸納重要法規,有效掌握命題趨勢
  ◎收錄最新試題解析,破題要訣融會貫通
  ◎收錄103~111年試題解析,破題要訣融會貫通
深入剖析《2023監獄學(含概要)系統整理:收錄103~111年試題解析(七版)(監獄官/監所管理員)》以外的監獄學相關文獻與理論視角 本篇旨在探討在不依賴特定應試用書《2023監獄學(含概要)系統整理:收錄103~111年試題解析(七版)(監獄官/監所管理員)》的前提下,監獄學領域中其他重要的學術專著、理論框架、實務發展及其歷史脈絡。我們將聚焦於那些構成監獄學知識體系基石的經典著作、當代研究趨勢,以及與我國監所實務緊密相關的比較法學觀點。 一、 監獄學的理論基石與早期發展 監獄學(Penology)作為犯罪學的一個分支,其發展深受社會思潮與哲學觀念的影響。在探討監獄運作與矯治理念時,必須回溯至啟蒙時代對刑罰本質的反思。 1. 刑罰哲學的奠基:從報應到功利 早期監獄理論的核心爭議在於刑罰的目的。塞薩雷·貝卡里亞(Cesare Beccaria)的《論犯罪與刑罰》(Dei delitti e delle pene)是繞不開的源頭。此書強調刑罰的預防功能,反對酷刑與任意處罰,主張刑罰應當是公開、比例原則下的威懾。 相較於貝卡里的預防觀,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的改革運動則更側重於實務的改善。霍華德透過對歐洲監獄的實際考察,揭示了當時監禁環境的惡劣,推動了衛生、教化與分類處遇的初步概念。這些早期思想奠定了後來古典學派與實證學派在監獄設計與管理上的分歧。 2. 監獄體系的經典模式 在學理探討中,不同的監禁模式提供了理解矯正機制的範本: 賓夕法尼亞體系(單獨監禁制): 以東州監獄(Eastern State Penitentiary)為代表,強調完全的隔離、勞動與宗教反省。此體系強調道德的「悔罪」(penitence),對個體心理結構的影響是學術研究的重點。 奧本體系(交互監禁制): 允許受刑人在工作時間集中勞動,但在其餘時間實行單獨監禁。這體系試圖在人道主義與經濟效益之間取得平衡,是後世許多國家採用的折衷方案。 瓦格納體系(典範監獄): 雖然在實際推廣上不如前兩者廣泛,但其強調「無聊」的懲罰性質,以及對受刑人進行系統化教育和訓練的理念,對後來的職業訓練與教育改造產生了深遠影響。 這些體系的理論基礎及其在不同國家(特別是英美法系國家)的演變,構成了理解現代監獄制度設計邏輯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 當代監獄學的核心研究範疇 現代監獄學已超越單純的設施管理,深入探討矯正的有效性、受刑人的權利、以及體制內部的社會學現象。 1. 矯正處遇的有效性與再犯率研究 當代監獄學最重要的議題之一是「矯正是否有效?」這直接關係到刑罰的功利目的能否達成。 羅伯特·馬頓(Robert Martinson)的報告: 儘管該報告的詮釋存在爭議,但其「沒有矯正措施是有效的」(Nothing Works)的結論,在特定時期對矯正政策造成巨大衝擊,促使實務界轉向更嚴格的「處遇決定模式」(Risk-Need-Responsivity, RNR)。RNR模式強調根據受刑人的再犯風險、核心需求(如反社會性認知、交友模式)以及個人回應性(如學習風格、動機)來設計處遇計畫,是目前國際間廣泛採用的循證處遇(Evidence-Based Practice)基礎。 實證研究方法的應用: 探討特定計畫(如認知行為治療、憤怒管理、藥物濫用治療)對降低監內暴力與出獄後再犯的影響,需要嚴謹的量化研究方法,例如隨機對照試驗(RCT)。 2. 監所社會學與次級文化 監獄本身是一個封閉的次級社會。社會學家對監獄內部權力結構、次級文化(Prison Subculture)的研究至關重要。 加文·戴斯馬(Gresham Sykes)的「五大寄生蟲」(Five Pains of Imprisonment): 剝奪自主性、剝奪性慾、剝奪自主消費、剝奪人際關係以及剝奪安全感,成為分析監禁對個體心理社會衝擊的經典框架。理解這些「痛苦」如何形塑受刑人的行為模式與適應策略,是制定人道管理政策的基礎。 警察化現象(Prisonization): 研究受刑人如何逐步內化監獄的規範,適應其特殊文化,以及這種適應如何阻礙其回歸社會。這涉及到監獄工作人員的態度與管理風格對受刑人社會化的雙重影響。 3. 監獄管理與人權標準 監獄的實務管理必須符合國際人權標準,這要求我們參照外部規範來檢視內部運作。 聯合國監禁規則(Nelson Mandela Rules): 此規則(前身為最低限度處遇規則)是國際社會對監禁處遇的最低要求,涵蓋了健康照護、食物、衣物、隔離措施、申訴機制等諸多面向。這些規則不僅是道德要求,也是我國監獄法規制定時必須參考的國際準則。 非監禁處遇的發展: 隨著對過度監禁的反思,社區處遇、假釋(Parole)、保護管束(Probation)的研究成為監獄學的重要延伸。這類研究關注社區監督的強度與形式如何影響刑期結束後的穩定性。 三、 比較監獄學的視角 單純研究我國體制容易陷入「隧道視野」,因此,引入比較法學的視角,對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功與失敗經驗,能提升監獄學的應用價值。 1. 挪威模式的啟示 挪威的監獄體系,特別是哈爾登監獄(Halden Prison),以其「類社會化」(reintegration)的極高目標聞名。其核心理念在於最大程度地模擬外界生活,減少權力落差,並賦予受刑人高度的自主性與責任感。 「正常化原則」(Normalization Principle): 挪威模式主張,監獄生活應盡可能與正常社會生活相似,僅在安全控制上有所區別。這與傳統強調隔離與威嚇的體系形成鮮明對比,對於研究「高信任度管理」(High-Trust Management)的成效極具參考價值。 2. 亞洲鄰近國家的借鑒 相較於歐美,東亞國家在文化背景上可能與我國更為接近,其監獄改革的經驗更具本土化意義。例如,日本在受刑人教育與技能訓練方面的細緻化管理,以及韓國在緩刑和假釋制度上的漸進式擴張,皆可作為我國法制改革的參照點。 四、 結論:監獄學的動態性 綜上所述,監獄學是一個持續演進的領域,它既包含對刑罰哲學的深刻反思(如貝卡里亞的遺產),也依賴於嚴謹的實證研究(如RNR模式的有效性評估),同時必須回應國際人權標準(如曼德拉規則)。任何深入的學習,都需要從這些廣泛的理論框架、歷史演變和跨國比較中構建知識體系,而非僅依賴單一的考試用書對既有試題的機械性整理。真正的監獄學知識體系,是建立在對「處遇的本質」、「權力如何運作」以及「如何有效減少社會再傷害」的持續探討之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千華名師—高昇
 
  專長:監獄學
  著作:高昇,《監獄學(含概要)系統整理》,千華數位文化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監獄學之概念
第二章 犯罪矯正與刑事司法體系
第三章 監獄行刑與處遇
第一節 矯正機構之設置、分監管理與建築規劃
第二節 調查分類制度
第三節 教化工作
第四節 累進處遇制度
第五節 縮短刑期制度
第六節 作業
第七節 監禁制度
第八節 返家探視及與眷屬同住制度
第九節 外出制度
第十節 醫療問題探討
第四章 監獄社會
第五章 犯罪矯正模式介紹
第六章 受刑人之基本權利
第七章 社區處遇
第一節 社區處遇概論
第二節 社區處遇之型態
第三節社區性犯罪矯正之新近發展趨勢
-社區監督與控制(中間性懲罰)
第四節 社區處遇類型研究
第五節 我國社區服務之具體範例-易服社會勞動
第八章 受刑人擁擠問題與對策
第九章 矯正機構民營化
第十章 戒護事故原因與預防之探討
第十一章 受刑人的處遇對策
第一節 女性受刑人
第二節 累再犯受刑人
第三節 竊盜受刑人
第四節 長刑期受刑人
第五節 性侵害犯罪人
第六節 高齡受刑人
第七節 幫派受刑人
第八節 智能障礙受刑人
第九節 身心障礙受刑人
第十節 愛滋病收容人
第十二章 毒品犯處遇與毒品政策
第十三章 少年犯罪矯正
第十四章 監獄領導統御與管理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矯正機構之經營管理的具體做法
第十五章 犯罪矯正的未來發展趨勢
第一節 影響犯罪矯正體系活動之原因
第二節 未來犯罪矯治之趨勢
第三節 機構性處遇及社區處遇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犯罪矯正之相關未來趨勢總整理
第十六章 兩極化刑事政策之發展
第一節 兩極化刑事政策概論
第二節 兩極化刑事政策適用對象及具體措施
第三節 兩極化刑事政策興起背景及理論依據
第四節 兩極化刑事政策之矯正工作
第十七章 重要相關資料
第一節 重要問題探討
第二節 毒品犯之深入探討
第三節 犯罪矯正輔導與心理治療技術
第四節 監獄的行政管理
第五節 犯罪矯正相關考題之新趨勢
 
最新試題彙編
103年 監獄官(監獄學)
103年 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104年 監獄官(監獄學)
104年 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105年 監獄官(監獄學)
105年 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106年 監獄官(監獄學)
106年 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107年 監獄官(監獄學)
107年 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108年 監獄官(監獄學)
108年 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109年 監獄官(監獄學)
109年 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110年 監獄官(監獄學)
110年 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374416
  • 叢書系列:監所管理員/監獄官
  • 規格:平裝 / 544頁 / 17 x 23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七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從一個經常與學術理論打交道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平衡理論深度與應試需求之間,拿捏得恰到好處。許多官方教科書或學術專著,雖然內容紮實,但行文往往過於艱澀,充斥著拗口的學術術語,讀起來非常吃力,根本不適合在有限的備考時間內吸收。然而,這本《系統整理》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能將那些深奧的犯罪學派、監獄改革的思潮,用一種比較貼近理解、更容易記憶的方式轉述出來。例如,在討論更生保護的理論依據時,它不會只是引用長篇的學術論述,而是會用更精煉的條列式或圖表來呈現核心概念,這對於需要大量記憶的考生來說,無疑是「及時雨」。這種「白話化」的處理方式,讓原本遙不可及的學理知識,變得可以被有效掌握,並且能夠在考場上靈活運用,而不是背了就忘。我覺得它成功地扮演了翻譯者的角色,將艱深的學術語言,轉化成了考試語言。

评分

我對這套書的排版設計給予高度肯定,這在長時間的K書過程中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閱讀的持久度和專注力。你知道的,監獄學內容多,如果排版太過擁擠,密密麻麻的文字會讓人望而生畏,讀不到一半就想闔上書本去休息了。這本書在版面配置上,明顯下了不少功夫,字體大小適中,行距和段落間隔設計合理,重點的關鍵詞彙會用粗體或底線特別標示出來,這對於快速抓取資訊極為重要。更別提它在章節之間的過渡銜接,做得非常順暢自然,不像有些參考書,章節間的切換顯得突兀或邏輯斷裂。這種舒適的閱讀體驗,讓人在面對長篇的條文或是理論解釋時,心理壓力會小很多。可以說,光是翻閱這本書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它讓枯燥的備考過程增添了一絲視覺上的愉悅感,間接提高了複習的意願。

评分

這本《2023監獄學(含概要)系統整理》聽說在準備監所管理員和監獄官考試的圈子裡評價很高,雖然我手上這本是舊版,但光從書本的編排和內容的邏輯性來看,就能感受到編者對這門學科的用心。畢竟監獄學這科,內容龐雜,從理論基礎到實務操作,牽涉到犯罪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個領域,如果沒有一套清晰的系統整理,考生很容易在龐大的知識體系中迷失方向。我特別欣賞它在章節劃分上的條理分明,對於像是監獄的歷史演變、各國的矯正思潮,乃至於最新的矯治處遇模式,都能有條不紊地呈現出來。這對於需要快速掌握核心概念的備考學子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特別是對於初學者,能透過這樣結構化的教材,建立起穩固的學科骨架,避免了死記硬背的痛苦。讀起來的感受是,它不只是課本的濃縮,更像是一張引導你深入理解監獄體系運作的思維地圖,讓人對於「刑罰的本質究竟為何」這個核心問題,有更深層次的思考。整體來說,它在建立知識體系方面的紮實度,確實讓人印象深刻,感覺準備起來方向明確許多,而不是像在黑暗中摸索。

评分

對於備考策略的建立來說,這本《系統整理》的「概要」部分功不可沒,它提供了一種宏觀的視角,讓你知道自己正在學習的知識點在整個監獄體系中處於什麼位置。在監獄官的考試中,往往不只考單點知識,還會出現跨章節、需要綜合判斷的題目。如果只是零散地記憶各個章節的內容,遇到綜合題時就容易失靈。這本書的概要部分,就像是一份高品質的導覽手冊,它將各個重要的理論、法規、實務操作串聯起來,讓你能夠快速建立起「矯正體系全景圖」。當你面對一個關於教化、輔導、假釋等問題時,可以迅速定位到該環節在整個監獄運作中的角色。這對於模擬申論題的架構組織非常有幫助,因為申論題最怕的就是論述失焦。有了這個清晰的脈絡,無論題目如何變化,你都能迅速找到切入點,並依循著系統的邏輯進行論述,顯現出對監獄學的全面掌握度,而不是只會背誦零碎的知識點,這在爭取高分時是決定性的優勢。

评分

我身邊不少戰友都推薦這本,他們主要稱讚的點在於它對歷屆試題的解析處理得非常到位。對於國考來說,考古題的分析絕對是決勝的關鍵,畢竟試題往往能反映出命題委員的出題偏好和近年來法規、實務上的重點轉變。光是能收錄到103年到111年這段期間的試題,就顯示出這套系統整理的時效性和完整性。我翻閱其他參考書時,有些解析寫得過於簡略,頂多就是告訴你答案是A或B,對於背後的法條依據、學理支持或是實務見解的闡述往往付之闕如。但這本的優點在於,它不只是給答案,更會將相關的學說、法條條文,甚至是判例見解都一併帶出來,讓你在理解一個試題的同時,等於也把周邊的知識點一網打盡。這種「一題多讀,全面涵蓋」的編寫風格,極大地提升了讀書的效率。畢竟監獄學很多題目都是在考細節和觀念的精準度,有這樣詳盡的解析作為後盾,做起模擬測驗來也會更有信心,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裡,而不是只停留在「好像讀過了」的膚淺層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