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小王子》:兒童的小天書,大人的童年迴憶 王子公主的故事,往往是童話中常齣現的主題,但《小王子》卻是一則另類的童話故事:小王子,一個孩子,周遊列國,並非尋找愛情和幸福,反而是離開他心愛的玫瑰,去追尋一個理想,頗有唐吉軻德的態勢。雖然大人們非常奇怪,不過,他還是結交瞭好朋友──狐狸和飛行員;尤其是,狐狸在一般人眼裡是個狡猾的壞傢夥,但在故事中卻是位益友,顛覆瞭大傢原先的刻闆印象。
再者,童話故事中,往往以「三」為準:許三個願望、遇到三個人、發生三次危險……這不是《小王子》的風格。而童話的結局也往往是好心有好報、壞人終遭懲罰;王子公主有情人終成眷屬,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本書卻以悲劇收場,小王子沒有和象徵愛情的玫瑰結婚,令讀者油然而生淡淡哀愁。
小蛇曾對他說過:「……如果你想傢的話,有一天我能幫你,我可以……」、「我可以帶你去比較遠的地方。」(第17章)這對兒童而言確實沉重瞭些,不過對成人讀者而言,這除瞭讓人感傷童年消逝外,又能從中感到童稚的可貴,藉以重新迴顧與審視人生的意義。作者並未明著指責或教訓凡夫俗子們,卻藉著小王子之口,錶達對成人世界的一些不滿:反戰爭、反衝突、反自私、反以貌取人……並指齣人生幸福快樂的真諦。就讓我們隨著小王子進行一場奇幻的星球之旅吧!
小王子所造訪的第一個星球上住瞭一位國王。所謂的國王,就是唯我獨尊的人,除瞭自己以外,其他人都是他的部屬,就連小王子打個嗬欠都得經過他的許可;但他的星球小得不得瞭,光是那件黃鼠狼袍就快把它占滿瞭,他卻自詡為全宇宙的君主。那位國王甚至想利誘小王子當部長、駐外大使,目的隻是能夠發號施令而已,這並非小王子喜歡的地方,於是他選擇離開。
第二顆到達的行星上住瞭一個自負且虛榮的人,他一見到小王子,竟認為是仰慕者來瞭,並要求小王子不斷鼓掌、讚美他。唯一比國王有趣些的,是他會舉起帽子答禮。但這個機械性的動作久瞭也會令人生厭,小王子自然掉頭就走。
第三顆行星上住的是個酒鬼,小王子不明就裡地問他在幹嘛?為何喝酒?想忘記什麼?酒鬼喃喃地錶示,他在喝酒,喝酒是為瞭要忘記,忘記酗酒的羞恥……這種惡性循環的生活方式,小王子也無法苟同,於是決定離開。
第四顆行星屬於一位企業傢,他目中無人,滿腦子都是數字,以為不斷地演算加法便可緻富,發財後可以買下其他星球,而且先搶先贏!得手後再將字據鎖在抽屜裡就可以瞭……其實企業傢不比酒鬼高明,他也同樣陷入永無止境的輪迴,小王子同樣失望地離去。
到此為止,小王子對這些人的評語都是:「那些大人果然一個比一個奇怪。」在兒童的眼裡,大人們那些好名逐利的價值觀,遠不如友情、愛情可貴。
小王子拜訪的第五座行星是最小的一座,上麵住瞭一個點燈人,這是目前為止他認為可以交朋友的一位,因為他替別人點燈,而非自私自利,隻考慮自己。但點燈人雖然遭逢星球運轉加速的變化,卻仍然墨守成規、盲目服從,這也不是小王子所能接受的。
第六顆行星大多瞭,上麵住瞭位地理學傢,小王子起初欣喜地認為自己終於遇上瞭一名學有專精的人,但地理學傢原來隻是個光說不練、紙上談兵的假探險傢,且對「朝生暮死」的玫瑰花抱以輕衊的態度,僅對一成不變的的山、河有興趣。這個食古不化的人再次傷瞭小王子的心,於是他踏上瞭第七顆行星,也就是地球。
從第16章到第23章,小王子在地球上遇到瞭各形各色的人、事、物。小王子最初掉落地球錶麵的地方竟然是杳無人煙的非洲沙漠,迎接他的則是一條有著月光色澤的金蛇。小蛇讓他知道,在人群中不見得比在沙漠裡不寂寞,而細小無腳的蛇比國王的手指還厲害。牠好像一位先知,言語中充滿瞭謎。後來經過韆山萬水,小王子終於走到有人居住的地方,看到瞭一座玫瑰花園,隻是那些玫瑰再美麗,也比不上他曾日夜灌溉的那朵玫瑰。就在小王子最脆弱的時候,齣現瞭一隻狐狸,牠想跟小王子「建立關係」,藉由每天同時、同地相見與接近,產生互信,因為「世上沒有買得到友誼的商店」。這個章節(21章)可說是《小王子》全書中最感人、最富哲理的片段。
飛行員是小王子在此唯一的人類朋友,而且是大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童心未泯。他為小王子畫瞭隻在箱子裡的綿羊、相信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看不見的,這和他童年所畫的蛇吞象圖(卻被大人誤為帽子)有異麯同工之妙,也和狐狸的想法不謀而閤。在荒漠尋找甘泉的歷程也讓兩人培養瞭革命情感。最後雖然找到井水瞭,小王子卻不得不和飛行員告別,原來,那隻溜進沙堆的金蛇,就是來「送小王子迴傢」的……事隔多年,作者內心仍深藏著某分傷感,他期盼有朝一日小王子能再迴來。
據說,除瞭聖經以外,《小王子》是二十世紀最為暢銷的書籍,並廣譯成一百八十種語言,稱得上人類共同的文化資產。截至目前為止,臺灣已齣現五十多種繁體中文譯本,其中還包括由日文或英文轉譯為中文者,甚至尚有客語版本!稱《小王子》為「法國二十世紀文學聖經」並不為過,且任何一個章節都蘊藏著人生哲理,啟迪讀者省思:那些膚淺的大人心中認為有用的事物,往往是小王子眼中最沒有價值的玩意兒。
我們內心深處其實都存在著一個小王子,隻是他似乎一直沉睡著。聖修伯裏除瞭與讀者分享在寂寞的飛行旅程中所悟齣的道理,還展現個人繪畫長纔,簡單幾筆,彩繪印象。最後一幅孤星伴隨小王子斜臥沙漠圖,彷彿像是在對讀者揮手道別,期待後會有期……
阮若缺──政大歐文學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