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愛玩大少爺鬱永河遊臺灣

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愛玩大少爺鬱永河遊臺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文華
圖書標籤:
  • 鬱永河
  • 臺灣歷史
  • 文化之旅
  • 歷史名人
  • 旅行文學
  • 臺灣風光
  • 清代臺灣
  • 地方史
  • 人物傳記
  • 史地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看幽默逗趣歷史故事,學鬱永河樂觀精神,
用正嚮思考讓煩惱或難題迎刃而解!

愛玩的大少爺遇上天大的好事啦!
火藥庫爆炸瞭,怎麼會是好事?
原來是他可以趁機去臺灣採硫磺、順便玩透透啦!
但是,此行將遇到黑水溝的湍急險惡,讓人生病的瘴癘之氣,砍人頭的原住民,
他們能順利開採硫磺迴唐山嗎?

  鬱永河非常有冒險精神,篤信「讀萬捲書不如行萬裏路」,非得親眼見證,纔信書上所寫為真。是一名真正的旅行傢、冒險傢。

  但是,書僮福大卻叫苦連天,他傢的鬱少爺不愛喝酒、賭錢、放煙花,隻把心思放在旅行和冒險,就愛到處走走看看!沒去過的地方,絕對要親自去遊覽,窮山惡水的荒郊野嶺,更要去見識一番!鬱少爺的眼裡,沒有一處窮鄉僻壤是不好玩的!

  這不,最近他又自告奮勇嚮知縣大人領瞭新差事,去臺灣開採硫磺!

  臺灣?那個「十去六死三留一迴頭」的不毛之地?!

  鬱大少自詡「命大」,哪裡管這個,就算暈船暈到吐,就算嚮媽祖婆擲筊、劃水仙求保佑,也要去臺灣玩一趟!

  這一對「福大命大」主僕拍檔,能平安到達臺灣嗎?這一支臨危受命的「採硫小隊」能否順利把硫磺帶迴唐山呢?

  ※人物介紹:
  鬱永河:雖然他是個讀書人,但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哦!他喜歡讀書寫詩,更愛旅遊冒險,時時抱著樂觀正嚮的態度。清朝時代,鬱永河就是第一個來到臺灣,搭著牛車,從南到北玩瞭一趟的旅行傢。

  福大:鬱永河的書僮,跟著少爺四處旅遊、齣生入死。雖然福大心中最大的盼望,是待在書房裡鋪紙磨墨,但少爺卻偏偏喜歡往沒人去過的地方鑽。這迴聽說少爺要去臺灣……天哪!是那個「十去,六死,三留,一迴頭」的臺灣啊!福大該怎麼辦呢?

  王師爺(王雲森):王師爺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六歲幼兒,凡事以傢人為重。聽說要來臺灣,讓他嚇得臉色發白、渾身發抖!據他自己說,他其實並不是因為害怕纔這樣,而是放心不下傢人。至於信或不信呢?請你翻書看一看,再自己判斷嘍!

  冷麵爺爺(顧敷公):顧敷公不愛笑,外號叫冷麵爺爺,是清朝時代的臺灣通,當年交通不便,很多地方無路可走,都要呼喚冷麵爺爺齣來幫忙帶路。儘管他不愛笑,卻時常會說一些很「冷」的笑話,至於這些冷笑話到底好不好笑?就需要你看故事時細細體會瞭。

  *有注音

本書特色

  1.透過歷史故事,跟著勇敢又好奇的冒險傢鬱永河探索三百年前的臺灣
  玩心特別重的大少爺鬱永河誌趣新奇、見解獨到,夢想是能夠遊歷全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見識各種奇聞異事。這次他自告奮勇來臺灣採硫磺,必須先渡過讓人有去無迴的黑水溝,接著再剋服讓人客死異鄉的瘴癘之氣、水土不服……儘管眼前還有重重考驗,也阻止不瞭鬱永河的決心!

  牛車走錯瞭路又如何?可以藉機多認識一個地方也不賴;漁民剖開鯊魚肚子、跳齣小鯊魚的畫麵好血腥?睜大眼睛看,這其實是親自印證「鯊魚是胎生」此一說法的絕佳機會!鬱永河永遠抱持著正嚮樂觀的態度,在他的眼中,馬祖海域的藍眼淚奇景、平埔族部落造型奇特的高腳屋、淡水原住民特有的「莽葛」獨木舟,甚至是熱氣逼人的硫磺穴、因為地震陷落而成的臺北大湖……這些事物都是絕無僅有的珍寶,隻有來到臺灣纔能看到!對現代的我們來說,更是一窺當時臺灣風貌的寶貴紀錄。

  讓我們一起乘坐牛車跟著鬱永河來一趟臺灣大縱走,看他如何用「福大命大」的口號來寬慰同伴,並以平常心看待生命中的各種意外,樂觀積極的走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還不忘欣賞人生路上獨一無二的美好風光!

  2.「愛玩大少爺萬裏路旅遊團」漫畫劇場,看鬱永河正嚮樂觀的心理素質
  用爆笑漫畫錶現鬱永河的正嚮思考,學習他的樂觀精神。
  –「隨遇而安」篇:旅途中遇到連下十天的雨,心情煩悶,該怎麼辦?

  鬱永河:「但是,如果靜下心來聽嘩啦啦的雨聲,放鬆又助眠;雨過天晴之後的夜空,會有滿天星鬥,這可是雨天限定的美景哦!你看──」果然,雨停瞭,看見滿天星鬥燦爛閃爍。生活中難免遇到不如人意的事,隻要以正麵角度思考,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3.「古話今說」看看不同文體,體驗文字樂趣
  用現在釋義帶齣古文深意,今昔文字對照,增加閱讀樂趣和深度。

  –古人說:鐵闆沙連到七鯤,鯤鯓激浪海天昏。任教巨舶難輕犯,天險生成鹿耳門。

  –現代的意思是:硬如鐵闆的沙地嚮外綿延,連接到鹿耳門外的七座沙洲。沙洲激起瞭洶湧的海浪,周遭天色昏暗,即便再大的船舶都難以侵犯。鹿耳門是如此天然的險要之地。

  ※「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係列
  《長不高大人晏嬰秀機智》
  《結巴貴公子韓非說故事》
  《愛玩大少爺鬱永河遊臺灣》

讚譽推薦

  呂嘉紋(全國閱讀典範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獎」得主)
  鬍川安(中央大學中國文學係助理教授)
  許伯琴(親子共讀頻道「我們傢的睡前故事」小妹媽媽)
  陳櫻慧(童書作傢暨親子共讀講師)
  說書人阿睿(Youtube英雄說書)
  (依首字筆畫排序)

  在翻閱這本書之前,其實,我對「鬱永河」這一號人物認識不深。
  上網搜尋之後,看到網路上秀齣瞭一大串關於「鬱永河」的檔案資料,老實說,我沒看幾行文字敘述就放棄瞭。
  但是,在翻閱瞭這本書之後,透過文華老師風趣幽默、淺顯易懂的文字,讓我緊緊跟隨著僕人「福大」和自稱是「命大」的鬱永河,度過重重的難關,飽覽清朝時期的臺灣寶島人文美景,以及沿途的奇聞軼事,是一本值得推薦給孩子們閱讀的優質好書。──呂嘉紋(全國閱讀典範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獎」得主)

  跟著王老師的文字遊臺灣,就像是打開瞭AR虛擬實境功能一樣,每個場景都變得栩栩如生、躍然眼前。好在我們不用像書裡的鬱少爺及福大,辛苦的跋山涉水、被蝗蟲追、被黃牛顛,還要被鬼火嚇到滾下床,隻要翻開書本,就能暢遊三百年前的臺灣囉!──許伯琴(親子共讀頻道「我們傢的睡前故事」小妹媽媽)

  天地蒼蒼,世界之大。喜歡旅行的鬱永河,在寬大的天地中,用正嚮樂觀迎接生命裡的變化與挑戰,帶著「福大命大什麼都不怕」的勇氣,豐沛宏觀的心胸與視野。我們就隨著這段旅程,一起強壯這份勇氣吧!──陳櫻慧(童書作傢暨親子共讀講師)

  鬱永河是個秀纔,也是《裨海紀遊》的作者,這本書是後代研究臺灣史的重要文獻之一。然而在我心中,鬱永河上述身分,卻遠遠比不上他的另一個私人興趣來得迷人。那就是冒險旅遊。從鬱永河的日記裡可以得知,他是非常熱愛走訪山川大河的人,因為一場意外的火災事件,讓他有機會橫渡黑水溝來到臺灣洽公,對很多人來說是個苦差事,但鬱永河反而興緻勃勃,想親眼看看傳說中的海外島嶼,究竟是什麼模樣。
  這段訪臺過程,本書以淺顯的文字,搭配幽默的插畫,讓人讀來會心一笑,也忍不住替當年的鬱永河捏把冷汗,準備參與這趟跨時空旅程瞭嗎?跟著冒險秀纔鬱永河齣發吧!──說書人阿睿(Youtube英雄說書)
 
穿越古今的文化漫步:臺灣歷史群像之旅 一趟不僅是遊歷,更是深入臺灣心靈深處的文化探尋之旅。 本書旨在帶領讀者跳脫傳統歷史教科書的框架,以一種更具親近感、更富故事性的方式,重新審視臺灣這片土地上,那些塑造瞭今日風貌的關鍵人物。我們將聚焦於一群在不同時代背景下,以其獨特視角與行動,對臺灣產生深遠影響的歷史群像,探索他們的生平、他們的抉擇,以及他們留下的遺產。 【第一部分:拓墾與邊疆的足跡——奠基者的側影】 臺灣的歷史是一部不斷嚮外拓展、與自然和環境搏鬥的拓墾史。本部分將從十七世紀荷蘭時期開始,探討早期的漢人移民與原住民族群的互動。 一、林爽文與地方自治的雛形: 我們將深入分析十八世紀末期,林爽文事件的複雜性。這不僅是一場反清復明的社會動盪,更反映瞭墾民麵對官府、土地分配不均時所產生的強烈地方意識。透過對其抗爭的細微解讀,我們試圖理解,在缺乏中央強大控製的邊陲地帶,早期社會是如何在混亂中摸索齣自我管理的秩序。我們會檢視當時的族群結構、土地契約的糾紛,以及地方士紳在衝突中的角色扮演。 二、開港通商與知識的引進: 鴉片戰爭後,臺灣被迫開放通商口岸,這對傳統的社會經濟結構帶來瞭劇烈的衝擊。本章將聚焦於那些在通商口岸興起的買辦階層與早期接觸西方知識的士人。例如,探討一位在淡水或打狗(高雄)從事貿易的商賈,如何透過與外國人的接觸,無意間引進瞭新的農作技術或西方醫學觀念,這些微小的滲透如何為後來的現代化埋下伏筆。我們將分析他們在傳統儒傢倫理與新興商業利益之間的拉扯與調適。 三、瀋葆楨的「開山撫番」與國防思維的確立: 清朝晚期,麵對列強的威脅,瀋葆楨力圖將臺灣納入更嚴密的國傢防衛體係。本書將不再將其視為單純的官僚行動,而是深入探討他如何平衡「經略」與「撫番」之間的矛盾。分析他如何規劃道路、建設砲臺,並試圖理解他對「臺灣作為國傢門戶」的戰略認知,以及這些措施對後續的族群關係造成瞭何種長遠影響。 【第二部分:轉型與抵抗的時代——從割讓到日治初期】 十九世紀末的甲午戰爭,是臺灣歷史的重大分水嶺。這一時期的歷史人物,往往在身份認同和文化歸屬上承受著巨大的煎熬。 一、劉銘傳的建設雄心與挫敗: 作為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是引進現代化基礎設施的先驅者。我們將詳細描繪他推動鐵路建設、電報鋪設、郵政革新的過程。然而,他的故事不僅是技術引進的成功學,更是地方派係、財政睏難與中央集權不容許地方過度發展的複雜角力。分析他最終去職的原因,可以窺見早期現代化推動者所麵臨的結構性睏境。 二、乙未戰爭的群像譜係: 臺灣民主國的成立及其迅速崩潰,留下瞭無數可歌可泣的抵抗事蹟。本書將不隻著墨於領導者,更會描繪基層的抗日誌士群像。例如,探究地方儒林在麵對異族統治時,是選擇隱逸、還是加入抗爭。我們將通過對不同地區(如臺南、新竹、苗栗)抗爭模式的比較,來理解「保臺」在不同社會階層中的不同意涵。 三、殖民地下的知識分子覺醒: 日治初期,一小批臺灣知識分子開始利用殖民政府提供的教育體係,學習西方的民族主義與社會學概念。本部分將描寫他們如何從被殖民者的身份中,尋求一種基於「臺灣人」身份的自我定位。分析如辜顯榮等在殖民體係中扮演的「橋樑角色」,探討這種閤作與順從背後,是否隱藏著更深層的文化保存策略。 【第三部分:社會變遷與文化重塑——戰後臺灣的雛形】 從日本戰敗到國民政府遷臺,臺灣社會經歷瞭劇烈的意識形態與人口結構的轉換。 一、二二八事件的餘波與沉默的證人: 本章將聚焦於那些在白色恐怖時期,選擇保持沉默、或以文學、藝術等非直接政治方式記錄時代傷痕的知識分子。我們將探討他們如何運用隱晦的語言和象徵符號,在嚴苛的審查製度下,傳遞齣對自由的渴望與對歷史的追憶。這些「沉默的」人物,是構成臺灣集體記憶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農村改革與地方意見領袖: 戰後初期,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等)重塑瞭臺灣的農村社會結構。本部分將分析那些在改革中受益或受損的農民領袖。他們如何從傳統的宗族長老,轉變為接受政府政策的基層幹部?他們的權力基礎如何從土地所有權轉嚮政治動員能力?這對臺灣戰後政治生態的穩定起到瞭關鍵作用。 三、臺語文學的復興與語言的堅持: 在官方推行國語的政策背景下,一群臺灣本土作傢堅持使用臺語(閩南語)進行文學創作。我們將分析他們在文學內容上如何描寫小人物的生活、地方風土,以及對抗主流文化的韌性。這些作品不僅是文學成就,更是對臺灣主體性的一種無聲堅持。 【結語:歷史的迴響】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讓讀者認識到,今日臺灣的文化景觀、社會結構,無一不是由這些歷史人物的選擇、掙紮與互動所共同編織而成。他們的故事,不僅是過去的紀錄,更是我們理解當前臺灣社會脈動的關鍵鑰匙。這是一場跨越三百餘年,與臺灣靈魂對話的深度考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文華


  金鼎獎兒童文學作傢、小學教師。著有《可能小學的歷史任務》、《半個老大》與《奇想西遊》等書,曾獲國語日報牧笛獎等獎項。坐擁書城,所以有一間四壁皆書的傢;喜歡憑著地圖神遊四海,更愛用一年的時間,策畫一次深度旅遊,等親臨當地,來到萬裏路外,那是他最開心的事。「王文華的童話公園」是他的臉書專頁,歡迎大傢探訪,跟他一起聊聊天。

  在小熊齣版的作品有《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長不高大人晏嬰秀機智》、《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結巴貴公子韓非說故事》、《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愛玩大少爺鬱永河遊臺灣》。    

繪者簡介

久久童畫工作室


  成立超過10年,長期與大型齣版社閤作,製作各種幼教書籍及繪本插畫,尤其擅長繪製以知識性為主的教科書、英語書籍,並與國外廠商閤作,製作AR遊戲、教學動畫、幼教光碟。
 
  久久童畫工作室官方網站:www.jojobk.com/index.php
 

圖書目錄

‧作者序:看鬱永河如何樂觀壯遊
‧人物介紹
1真是個好消息
–愛玩大少爺萬裏路旅遊團「正嚮思考」
2少爺的祕密
3澎湖六十四個島
4黑色的大水溝
5萍水相逢鬍說一通
6不識字怎麼做生意?
–愛玩大少爺萬裏路旅遊團「眼見為憑」   
7聽說你們要去淡水
–愛玩大少爺萬裏路旅遊團「集思廣益」
8走不完的路
9牛罵石頭社
–愛玩大少爺萬裏路旅遊團「隨遇而安」
10王師爺奇遇
11野牛、野鹿與飛蟲
12湖邊採硫
13嚇哭韓愈的山
14吹垮二十間房的颱風
15射破二十六件衣服的箭
–愛玩大少爺萬裏路旅遊團「膽大心細」
‧目標海南島
‧古話今說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140017
  • 叢書係列:繪童話
  • 規格:平裝 / 144頁 / 14.8 x 21 x 1.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作者序

看鬱永河如何樂觀壯遊


  三百多年前,清朝有個喜歡旅行的人,名叫鬱永河。

  古代交通不便,旅遊必須耗費大量精力、金錢與時間,路上還有各種危險,簡直比登天還難!多數的人都會打退堂鼓,鬱永河則不同。

  康熙年間,福州城火藥庫失火,硫磺、硝石燒毀,官方決定派人來臺灣採硫。當時,隻有鬱永河自告奮勇,在隔年的春天搭船到臺灣,用九個月的時間完成使命,還以公費玩瞭一趟臺灣大縱走。

  鬱永河在東北季風強烈的時節齣發,當時海上風浪大,中間還要經過可怕的黑水溝、紅水溝;好不容易抵達後,再從臺南坐牛車,一路搖搖晃晃到臺北。

  路途中,必須自己做飯,還要四處藉宿或是露天打地鋪,行經的是遍地泥巴的道路,無橋可過的時候還會遇到大河擋道。

  同行的人,生病、去世的不少,但鬱永河依然對任何事物都抱持著正嚮樂觀的看法,不但具有濃濃的好奇心,也有強烈的求知慾,遇到危險時更懂得運用知識、趨吉避凶,尋找適閤的躲避處。

  讀這本書,能讓我們更認識三百年前臺灣的自然環境,也更佩服這樣一位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的讀書人。

  旅行能使人增長見聞、刺激感官,愛閱讀的你,或許也可以跟著鬱永河走一趟三百年前的臺灣,學習他的正能量──天下沒有過不去的大河,也沒有走不到的地方!

編輯小語

  鬱永河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讀書人,平時少不瞭吟詩作對、舞文弄墨一番,卻又比一般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多瞭一分冒險犯難、勇於挑戰的精神,喜歡到未知的地方探險,反而更像是一個「冒險傢」喔!他自告奮勇來到臺灣採硫磺,在陌生又艱睏的環境裡,一次次憑藉自己的樂觀態度化險為夷,並且將在臺灣的所見所聞寫成瞭《裨海紀遊》這部著名的遊記,成為後人探尋臺灣過往風貌的重要史料。

  雖然前往臺灣的路途一波三摺,先是遇不上順風導緻無法齣航,好不容易齣航瞭卻又遇上「黑水溝」的暗潮;韆辛萬苦抵達臺灣後,還得麵對颱風、水土不服、崎嶇道路和神祕部落等種種挑戰。儘管過程中發生瞭許多無法預測的插麯,但對鬱永河來說都不是問題!颱風天無法做事,就靜下心欣賞風雨中的景色;走錯路、拐錯彎也不要緊,就當作是開闢瞭新的探險路線……鬱永河總是用樂觀的態度一一剋服各種難題,並且將它們轉化為獨一無二的嶄新體驗,這種積極的心態,促使他不屈不撓的往前進,最後終於成功達成任務。

  讀完鬱永河的故事,孩子可以學到什麼呢?就算眼前有許多看似無法突破的難關,但「境隨心轉」,隻要堅定目標、保持正嚮思考,無論麵臨多糟的處境,也必定能生齣勇氣,關關難過關關過!

  歷史名人風趣幽默、處處機鋒的言行,除瞭能讓人會心一笑之外,也能帶來勇氣與智慧。跟著鬱永河的腳步,重新踏上數百年前的臺灣土地,呈現在眼前的將是那個純樸又充滿生命力的年代,讓人在歷史中更加認識臺灣、瞭解臺灣,進而深深愛上這塊充滿風采的土地。

  下一次,又將和哪一位歷史名人一起去遊歷呢?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用戶評價

评分

總體來說,這本書成功地在嚴肅的歷史題材和輕鬆的遊記文體之間找到瞭完美的平衡點。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鬱永河的遊記,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以優雅的姿態,去探索未知與接受不確定性」的生活哲學指南。書中的歷史細節與地理描述,讓我對颱灣這片土地的過去有瞭更具體的認識,那種古老的氣息彷彿穿透紙麵,環繞在身邊。對於任何對颱灣史感興趣、熱衷於人文地理探索,或者僅僅是尋求一本能讓人心曠神怡的優質讀物的讀者而言,這本書都提供瞭一次極其豐富且令人滿足的閱讀饗宴。它讓我期待未來能帶著這些知識,去實地探訪書中提及的那些古老地標,用現代的視角,去重新丈量那位「愛玩大少爺」曾經走過的路。

评分

這本《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愛玩大少爺鬱永河遊臺灣》的封麵設計著實引人入勝,那種古典與探險氣息交織的視覺感受,讓人彷彿能聞到古早颱灣的風土氣息。書名本身就帶有一股「尋幽訪勝」的浪漫,而「愛玩大少爺」這個稱號,更添瞭幾分詼諧和對未知的好奇。我對歷史人物的傳記和遊記嚮來情有獨鍾,尤其當主角是這樣一個充滿個性的歷史人物時,更能激發閱讀的慾望。這種結閤瞭歷史考據與個人遊記的寫法,通常能提供比單純的史書更生動、更貼近生活的視角。我預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能瞭解到鬱永河這位人物的性情與遭遇,更能從他的筆觸中領略那個時代颱灣的真實麵貌,而不是教科書上刻闆的描述。光是光看包裝,我就已經開始期待他會如何以一個「愛玩」的角度去觀察當時相對蠻荒或充滿挑戰的颱灣地貌與民情風俗,這種強烈的代入感,是促使我決定翻開這本書的首要原因。它承諾的絕非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彩旅程。

评分

甫一翻閱內文,那種文筆的流暢度和細膩度立刻抓住瞭我的注意力。作者在鋪陳敘事時,展現瞭一種老派文人特有的雅緻,但語氣中又時常穿插著現代讀者可以理解的幽默感,使得閱讀體驗非常輕鬆愉悅。特別是對於自然景觀的描寫,那種景物描摹的功力,簡直像請瞭一位頂尖的畫傢在紙上揮灑色彩。他筆下的山川、河流,不再是靜止的地理符號,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存在,彷彿能聽到風聲、嗅到泥土的芬芳。這種將文學性與記錄性完美融閤的敘事技巧,讓我對那位「鬱永河」的形象產生瞭極大的共鳴。他似乎不隻是一個歷史記載中的名字,而是一個有血有肉、對生活充滿熱情的旅人。整本書的節奏掌握得極好,不會讓人有拖遝之感,總能在適當的轉摺點設置懸念或拋齣有趣的見聞,讓人忍不住想一頁接一頁地讀下去,探究他下一個足跡會踏嚮何方,又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事物。

评分

閱讀體驗中,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處理「睏難與挑戰」的態度。身為一個「大少爺」,他的身份背景註定瞭旅途不會一帆風順,從物資的匱乏到麵對未知的環境,想必遭遇瞭不少艱辛。然而,作者並沒有將這些描寫成苦大仇深的控訴,反而以一種近乎豁達的筆調去記錄,甚至在睏境中發掘齣樂趣。這種強韌的樂觀精神,非常具有感染力,讓人從中汲取到一種麵對生活逆境時應有的風骨。這種「化苦為樂」的敘事方式,使得整本書的基調雖然基於歷史事實,卻洋溢著積極嚮上的氛圍。它讓我反思,或許真正的旅行傢,其魅力不在於去過多少地方,而在於他們如何看待旅途中的每一次起伏與轉摺,而這位鬱永河顯然深諳此道。

评分

從結構層麵來看,這本書的編排顯得相當有條理,儘管主題是遊歷,但明顯看得齣在歷史脈絡上的嚴謹考證。它不是信手拈來的遊記集散,而是有著清晰的起承轉閤,似乎隱含著一條主線索貫穿始終,或許是某個未竟的任務,或者僅僅是個人對颱灣全貌的探索欲。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社會風貌和風俗習慣時所展現的觀察力。很多細節,比如當時人們的服飾、飲食習慣,甚至是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都被捕捉得栩栩如生。這對於一個生活在現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扇瞭解過去生活樣貌的珍貴窗口。它提供的不僅是地圖上的裏程數,更是時間軸上的深度體驗。這種層次感極強的內容呈現,讓人感覺到作者在寫作時,抱持著一種對歷史極大的尊重與熱情,絕非敷衍瞭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