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六祖口訣

金剛經六祖口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六祖惠能大師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惠能大師曰:此一捲經,眾生性中本有,不自見者,但讀誦文字。若悟本心,始知此經不在文字。若能明瞭自性,方信一切諸佛,從此經齣。今恐世人身外覓佛,嚮外求經,不發內心,不持內經,故造此訣,令諸學者,持內心經,瞭然自見清淨佛心,過於數量,不可思議。後之學者,讀經有疑,見此解義,疑心釋然,更不用訣。所冀學者,同見礦中金性,以智慧火鎔鍊,礦去金存。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惠能(638年-713年)
 
  又作慧能,俗姓盧,生於唐代嶺南道(今廣東)新興縣,漢傳佛教禪門南宗祖師,與北宗神秀大師分庭抗禮,世稱禪宗六祖(禪宗北宗以神秀為六祖),史學傢陳寅恪贊其:「特提齣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其弟子眾多,嗣法四十三人,度化四十二人。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六祖口訣序
 
  夫金剛經者,無相為宗,無住為體,妙有為用。自從達摩西來,為傳此經之意,令人悟理見性。祇為世人不見自性,是以立見性之法,世人若瞭見真如本體,即不假立法。此經讀誦者無數,稱讚者無邊,造疏及註解者,凡八百餘傢。所說道理,各隨所見,見雖不同,法即無二。宿植上根者,一聞便瞭;若無宿慧者,讀誦雖多,不悟佛意。是故解釋聖義,斷除學者疑心。若於此經,得旨無疑,不假解說。從上如來所說善法,為除凡夫不善之心。經是聖人語,教人聞之,超凡悟聖,永息迷心。此一捲經,眾生性中本有,不自見者,但讀誦文字。若悟本心,始知此經不在文字。若能明瞭自性,方信一切諸佛,從此經齣。今恐世人身外覓佛,嚮外求經,不發內心,不持內經,故造此訣,令諸學者,持內心經,瞭然自見清淨佛心,過於數量,不可思議。後之學者,讀經有疑,見此解義,疑心釋然,更不用訣。所冀學者,同見礦中金性,以智慧火鎔鍊,礦去金存。我釋迦本師,說金剛經,在捨衛國,因須菩提起問,佛大悲為說,須菩提聞法得悟,請佛與法安名,令後人依而受持,故經雲: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如來所說金剛般若波羅蜜,喻法為名,其意謂何?以金剛世界之寶,其性猛利,能壞諸物。金雖至堅,羖羊角能壞;金剛喻佛性,羖羊角喻煩惱。金雖堅剛,羖羊角能碎;佛性雖堅,煩惱能亂;煩惱雖堅,般若智能破;羖羊角雖堅,鑌鐵能壞。悟此理者,瞭然見性。涅槃經雲:見佛性不名眾生,不見佛性是名眾生。如來所說金剛喻者,祇為世人性無堅固,口雖誦經,光明不生,外誦內行,光明齊等,內無堅固,定慧即亡,口誦心行,定慧均等,是名究竟。金在山中,山不知是寶,寶亦不知是山,何以故?為無性故。人則有性,取其寶用,得遇金師,鏨鑿山破,取礦烹鍊,遂成精金,隨意使用,得免貧苦,四大身中,佛性亦爾。身喻世界,人我喻山,煩惱喻礦,佛性喻金,智慧喻工匠,精進勇猛喻鏨鑿。身世界中有人我山,人我山中有煩惱礦,煩惱礦中有佛性寶,佛性寶中有智慧工匠,用智慧工匠,鑿破人我山,見煩惱礦,以覺悟火烹鍊,見自金剛佛性,瞭然明淨,是故以金剛為喻,因為之名也。空解不行,有名無體,解義修行,名體俱備。不修即凡夫,修即同聖智,故名金剛也。何名般若,般若是梵語,唐言智慧。智者不起愚心,慧者有其方便;智是慧體,慧是智用。體若有慧,用智不愚,體若無慧,用愚無智。祇為愚癡未悟,故修智慧以除之也。何名波羅蜜,唐言到彼岸。到彼岸者,離生滅義。祇緣世人性無堅固,於一切法上有生滅相,流浪諸趣,未到真如之地,並是此岸;要具大智慧,於一切法圓滿,離生滅相,即是到彼岸。亦雲心迷則此岸,心悟則彼岸;心邪則此岸,心正則彼岸。口說心行,即自法身有波羅蜜;口說心不行,即無波羅蜜。何名為經?經者,徑也,是成佛之道路也。凡人欲臻斯路,當內修般若行,以至究竟。如或但能誦說,心不依行,自心則無經;實見實行,自心則有經。故此經如來號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