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別再尋尋覓覓了,我在這
你若需要有人在你打掃衣櫥時──一項你已經延宕了五年的任務──牽著你的手,那麼,我就是那位夢中佳人;你若想要一覽朋友的日記,看看他們都是如何規劃整理這些鳥事,那麼,我的日記就攤在這裡,任君參考;你若幻想著有人向你推薦冥想的APP好讓自己可以過得更加禪意,那麼,我將在此傾囊相授。但最重要的是,你若需要有人陪你去卡拉OK,唱起牙買加雷鬼歌手尚保羅(Sean Paul)在美國R&B靈魂創作歌手布魯坎特爾(Blu Cantrell)〈呼吸〉(Breathe)一曲中客串演唱的饒舌片段,那麼,別再尋尋覓覓,我就在這兒。
「安娜主編」的誕生
我是安娜,我在週末兼職擔任拼車卡拉OK(carpool karaoke)的歌手,其餘時間則是一名全職的部落客及整理收納狂。我還是星座書上所說的典型處女座,會沾沾自喜、陶醉著讀起我的星座特徵就是「勤奮努力、追求效率」,但卻讓我的另一半煩擾不已、幾近抓狂。堪稱處女座的典範。自二○一○年以來,我經營起名為「安娜主編」(The Anna Edit)的部落格,起初我雖然只是藉此按時記載家中默默堆積如山的美容產品及化妝用品,後來卻轉而用此分享起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從提升產值的訣竅到加拿大知名男星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的哏圖,以及從如何構建起容納百搭衣款的膠囊衣櫥,乃至當你遺傳到自己老爸的基因,倘若久未出動剃刀,看起來就會像美國知名男演員暨製作人湯姆・謝立克(Tom Selleck)那副德性而同你分享如何修容刮鬍等等,應有盡有,可謂是網路上多元豐富的一角。歡迎大家撥空前來打聲招呼。
即便我幼時就很享受在空閒時玩起繪兒樂(Crayola)牌的蠟筆配色,但我卻是在大學畢業、偕同先生馬克(Mark)在東倫敦一房一廳的公寓中住了三年時,才開始展開我個人的編輯之旅。我們因為緊鄰Westfield(一家零售中心,平日乃購物天堂,週末卻是誘發幽閉恐懼症的購物煉獄)而感到舒適,在專營有機食品的全食連鎖超市(Whole Foods)花上四十五英鎊購買一包薄餅、奇亞籽布丁(chia pudding)及鷹嘴豆醬風味酥,還很清楚要確切搭上地鐵中央線(central line)的哪節車廂,以便在目的車站的電梯口直接下車。接著,我們在宛如郵票大小的狹窄公寓中縱情享受這樣貨真價實的倫敦經驗,兀自策劃出節省空間的小巧思,像是在沙發後藏入熨馬、硬把吸塵器給塞進敞開的門後等等,只不過,這樣「買買買」的生活方式在持續幾年之後,我新買的物品很快就無處可去,並開始悄悄地爬入每一處的縫隙。浴室變成了囤積蠟燭的區域,抽屜滿到塞不下新的被褥,就連打開衣櫥的門都成了一項早該標示「務必配戴安全帽」之類衛生暨安全警語的艱鉅任務。好了,身為處女座的我,周遭是都井然有序,但就是東西多得不像話。直到搬家時,你才會真正瞭解到那些東西有多麼多。這是不是挺有趣的?猶記我們在遭逢大霧霾後搬往倫敦以南五十英里的布萊頓(Brighton)時,我還拖著一只箱子搬進新屋,箱子側邊寫著「舊化妝品,第三箱」,教新鄰居給笑岔了氣。
幸好我們的新家較為寬敞,但隨著我打開一堆堆看似永無止境的箱子,我才瞭解到其中大多裝滿我不需要、不喜歡,甚至是用不到的物事:壞掉的iPod shuffle!購自快時尚品牌Topshop、讓我在試穿時看上去像個爆餡臘腸的亮片洋裝!非但沒讀,就連塑膠包膜都尚未拆封的大學教科書!我在取出熟蛋切片器(egg slicer)—這你就別問了—的那一刻,更是錦上添花。你暗示我在某個午後讀起日本收納教主近藤麻里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也就是那本關於清理收納且人人奉為圭臬的全球暢銷書,書中宣揚我們所該保有的東西不是純粹功能導向,就是我們在將其握在手裡時,能從內心感受到由衷的喜悅。於是很快地,就在幾天之後,我扔掉了熟蛋切片器、五只丟滿劣質品的超大垃圾袋、兩袋投入舊衣回收箱的物件,以及一堆捐給慈善店家的電子產品。連我自己都沒意識到,我的生活方式在那週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並開始轉向極簡主義(minimalism),一個聽起來帶點恐怖的名詞;接下來的幾個月,家中的機能不但瞬間變得更加完善,我的大腦也在緊繃數月之後首度鬆懈下來,得以騰出空間容納新的想法。那時,我真是「卸下了重擔」,即便這麼說太過老套,但隨著個人物品整理得整整齊齊,我發現自己在工作上更多產,運用時間也更有效率了。我倆甚至開始提前規劃餐點,捨棄以往頻頻預訂、一晃眼就能啃光我倆存款的外帶食物。我更發現自己普遍減少消費,若要消費,也會轉而買起符合「質重於量」這句經典名言的相關商品。真要丟起東西也意味著要開封的箱子變少了。雙贏的局面無誤。
從清理「衣櫥」,到精簡「生活」
身為一個「要麼不做,要麼做到最好」的女孩—我的星座特徵就是這樣,你懂吧?—我很快就對這種感受上了癮,甚至到了我先生十分關切哪天他一回到家,會赫然發現因為電視遙控器並沒帶給我任何喜悅而把它給扔掉的程度。我如饑似渴地閱讀並聆聽有關這項主題的書籍、部落格和podcast,變得啥都不愛,就只愛丟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在週末清理廚房餐櫃,為了有更多東西可扔而跑上閣樓去洗劫一空,還企圖脅迫老媽縮減她所收藏的花瓶數(說句公道話,她已經收藏近五十只以上的花瓶,有點失控),並發展出對日本生活雜貨品牌「無印良品MUJI」PP收納的嗜好。
在我眼中,我達到了極簡主義的要求,但其實我生活上所使用的膠囊衣櫥裡只有七件上衣,身上還沒有乾淨的衣服可穿。我和囤積狂恰恰相反,成了一名塞爆大型垃圾袋的暴君,成天沉浸在要如何把下一袋滿載的垃圾給拋進垃圾掩埋場,到了一種就連我倆實際需要的物品,我也要上演「斷捨離」的地步。當我心存懷疑、死盯起電視遙控器,我這才瞭解,其中一定有著更舒適的「中間地帶」。
接下來幾年,我設計出了一些方法、口號與編輯流程,即便依舊符合極簡主義的部分架構,卻不像我先前讀到的相關主題文章那樣有如規則手冊,不得有違。於是,電視遙控器鬆了口氣,膠囊衣櫥也成了我生活方式中最主要的部分,同時姑且不論「這件上衣我再穿多久就會壞掉?」。
極簡主義這詞的意義很廣,其中涵蓋了所有減法生活的信念,從你所擁有的物品只夠塞進一只皮箱,到減少一半你認為「這才配稱作音樂」、無論如何已經快從書櫃上塌落的收藏CD,通通都算。嚴格說來,它可以規範得非常明確。光是我自己就為了「七件襯衫」一事苦苦掙扎,更何況是那些想要挑戰膠囊衣櫥只剩十件物事的人。因此,我逐漸明瞭所謂的「中間地帶」,旨在追求一種編輯過且更精簡的生活。在這過程中,我們不斷地接受自己的缺陷,對於非得做到完美無缺不屑一顧,因為我們現在所說的若不是雷恩・葛斯林,那麼,「完美」這詞其實壓根兒就不存在。
所以,歡迎各位打開這本《質感生活編輯術》,書中盡是我在這些年來,一路從購物女王、激進的斷捨離大師,演變成稍微冷靜下來的潔癖狂所發掘而出的種種訣竅,非常實用。藉由清理那些沾滿灰塵的物品,並建立起節省時間的日常習慣,你的大腦將會多些空間去應付生活上其他進行中的種種事務。這類的書我已經讀得夠多,以致我相當清楚內容不外乎是「我早晨醒來,穿著白色亞麻居家服喝了杯濃縮小麥草汁,這才冥想三十分鐘,然後凝望起那片大海……」之類的,但我要說,本書的主旨不在於威脅恫嚇,而在於建議讀者做些改變,並提供不需海景和鼻涕蟲玩具手槍(snot-coloured shooter)即可進行並順利達成的目標。
清理吃掉時間的多餘思緒、事物
千禧年的生活挺瘋狂的。我們要不是在Instagram分享美食照,就是基於臉書的推薦而失心瘋地買起一堆不需要的東西。(倘若以上皆非,那麼,我們可能正在某處抱怨著千禧年的生活太難捱了—欸,真是諷刺。)持續進行中的事情很多,伴隨著鼓起的壁櫥、社交活動記錄得密密麻麻的行事曆,還有記不得上回是在何時剪髮的毛囊,我們是該放慢腳步,為自己抽出一些時間做出評估了。我希望閱讀本書給了你一個藉口利用某個週末做起自己想做的事,想幹麼就幹麼;在網飛(Netflix)上瘋狂追劇,或偕爸媽上酒館享用週日才有的烤肉餐(Sunday roast),並在吃完甜點之後玩起競爭激烈的拼字塗鴉(Scrabble)。我很樂於從身後踹你一腳,同時送你一拳,好激發你做起這些令人厭煩、已經拖延好幾個月又是身為成人所該做的差事,或是推你一把,讓你替自己預約一次美甲療程,就這麼迷失在垃圾雜誌中半個小時。
過去四年中,我發現到「生活規劃」這詞指涉甚廣,不僅限於有形的物事。我們是會騰出時間清理衣櫥,但《質感生活編輯術》旨在為生活增添更多美好的氛圍,並透過結合清理多餘的雜物,培養起有益的日常習慣,同時轉換心態以變得更知足、更堅決,進而達成這個目標。首先,我建議你從日常約會著手,努力建立不但適合你,還能讓你在時間上兼顧工作、職責、自我寵愛及社交生活的行程。我知道這聽起來很瘋狂,卻不無可能。你一旦成了日記專家,不論是從截止日期到數位規劃,便都該著重在事情的實務面了。最後,挖出自己家裡的東西,告別那些堆得到處都是、令你心煩意亂卻不再需要的劣質品吧。與其扔掉那些到頭來你真正需要的東西,藉著把這種極簡人士所奉行的方法當作最後的殺手鐧,你將更可能進一步削弱些許你對囤積的控制欲,並找出你真正需要保留什麼給編輯過後的新生活。「舊化妝品:第三箱」,再見嘍!
這聽起來既容易又單純,因為它正是如此。請記住,一談到整理規劃,其中並沒有什麼「一體適用」的方法,因為我們在此已經捨棄規則手冊,還連同你已經上鎖十五年的那堆文檔資料給一併燒了。《質感生活編輯術》將能讓各位透過應用、調整「生活」「工作」及「住家」三大類別中所呈現的策略,形塑出專屬你個人的常規。每個類別也都具備了一些小巧思、清單和實用建議,好讓你建立起對你和你的個人需求而言,不僅獨一無二,同時也更有組織的生活方式。這並不是要你做出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然後心不甘情不願地丟掉所有的東西,反而比較像是藉著刪去那些吃掉你寶貴時間的事物和思緒,而稍稍改善你的生活,變得更有效率一點。這是有關能在兩分鐘內選定明天要穿什麼—好在你有一只實用的膠囊衣櫥—而不是花上二十分鐘對著椅子上的那堆衣物感到驚慌失措;這是有關把手機鎖入抽屜幾個小時,讓自己沉浸在數位排毒(digital detox)的過程,而非有如動過外科手術那般,使其緊緊貼在掌心,怎麼拿也拿不掉;這是有關花上整個週日接連觀賞一季又一季的《魯保羅變裝皇后實境秀》(Rupaul’s Drag Race),而非前往參加你死黨的男友的表親的(失聯)姪子的生日趴,然後一點罪惡感也沒有。
作為整理上癮的朋友的建議
此外,我希望閱讀本書令你感到愉快,也希望它帶給你一些歡笑,讓你能輕鬆地檢視自己的生活規劃,無論何時也都能盤點手上的工具和祕訣,進行取捨。別把這視為一本你非得要恪守的指令手冊,它反而比較像是一個收納成痴(且其實相當享受吸塵器啟動時的隆隆聲)的朋友,在此提供你一些有趣的小小建議。
謹把本書獻給所有像我一樣的莫妮卡(Monica)們,還有那些更把自己當作是菲比(Phoebe)或瑞秋(Rachel)的人。即便你已經是一名膠囊衣櫥的虔誠信徒、老愛用子彈筆記術(Bullet Journal),我仍確信本書中有些內容可以幫助你更進一步簡化生活。對於正在各大生活面上找尋更多指引的人而言,你們更可說是來對地方了。你們在這裡看不到任何評斷,而只看得到祕訣、妙計以及大量有關雷恩・葛斯林的參考資料(這篇引言中談到雷恩・葛斯林已共三處)。找個舒適的地方讀起本書,並向你嶄新、大幅改善且編輯過後的人生打聲招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