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 1(經典復刻新版)

BABY. 1(經典復刻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常勝Chang Sheng
图书标签:
  • 婴儿护理
  • 育儿
  • 亲子关系
  • 儿童健康
  • 经典
  • 复刻版
  • 家庭教育
  • 新手父母
  • 成长
  • 育儿经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常勝首部原創科幻漫畫
經典復刻新版重量回歸,還原彩頁,改為大開本1-3集
末日科幻世界、毫無冷場的華麗戰鬥
2011年榮獲金漫獎「最佳少年漫畫獎」、「年度最佳漫畫大獎」
 授權日文版電子書

  作者常勝早在2000年以前,還未正式出道成為漫畫家的時候,就用鉛筆畫了《BABY.》第一回的分鏡,四處投稿,卻都石沉大海,但他依然念念不忘,於是乎草稿就在他家的牆上染了灰塵、也泛黃了,幾乎是歷經十年的淬鍊之後,終於在2008年開始在龍少年連載,2011年歷時三年完成,集結成冊;同年獲得金漫獎「最佳少年漫畫獎」、「年度最佳漫畫大獎」兩項殊榮。

  常勝在新版後記中表示,完成《BABY.》這部作品,讓我明白一件事,「創作是自私的」,創作並非是滿足讀者或市場的期望,而是排除那份期望,「自私的」專注於創作這件事。幾經思索,或許我應該將《BABY.》這部作品放在黑白之間,我稱它為「灰色時期」。

  這次的重新出版,等於讓自己重新檢視閱讀了《BABY.》這部作品,些許尷尬,也有不少悔恨當初怎麼會這樣畫,但也意料之外的仍能看到作品中不少迷人之處。經過這三個月,現在我很慶幸決定讓《BABY.》重新出版,甚至瘋狂的覺得或許可以想想《BABY.》第二部。

  在實際上與故事裡同樣經過十五年後的世界,那會是一個如《瘋子麥斯》(Mad Max)加上《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的世界。
 
  很感謝大辣能夠重新出版《BABY.》,除了能夠以較大的開數印製,以往不知道哪來的時間為每一回刊頭所畫的彩色稿與單行本開頭的彩色內頁,全數還原彩色印製。

  【內容介紹】
  「若是真有上帝,那麼祂肯定是離開這個地方了……」
  神祕的未知生命體BABY侵入人體,
  人類變成「機人」肆虐屠殺,世界末日來臨!

  西元2043年12月1日⋯⋯迎來「滅亡日」。大量未知生命體BABY寄生將人類變異成怪物機人,四處屠殺,人類瀕臨滅絕。
  被變異者攻擊卻倖存的伊蕾莎,左手意外遭到BABY入侵……但卻沒有變成機人?!
  一年後,為了找出答案,伊蕾莎決定離開城市……
  搜救小隊三人為了執行祕密任務——「將謎之少女愛麗斯帶回人類庇護所」時,意外發現了倖存人類們。為了順利回到安全處,他們來到地下,卻意外踫上了身負重傷的伊蕾莎!而在機人也開始往他們聚集⋯⋯
 
  究竟他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困境呢?
  BABY的源頭究竟是什麼?
  而背後的真相即將隨著少女愛麗斯的身分,一同揭露。

熱血推薦

  許順鏜(科幻小說家、《如膚之深》作者)
  依歡(漫畫家)
  李隆杰(漫畫家)
  致怡+Zei+(漫畫家)
  龍貓大王通信(漫畫評論)
  王師(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創辦人)

  融合《我是傳奇》、《攻殼機動隊》及《寄生獸》而交織出的末世科幻世界。很值得一讀。――許順鏜(科幻小說家、《如膚之深》作者)

  科幻末世的題材,精心構置的背景世界,在如電影般的分鏡與高超畫技之下描繪出的精采漫畫。常勝的經典之一,必須收藏。――依歡(漫畫家)

  先別管是否影視化,光是以漫畫的閱讀方式,就足以令讀者體驗身處於高級影廳的快感!時隔多年後再看依舊魄力十足的《BABY.》,終於以最符合身價的高規格再度登場!――李隆杰(漫畫家)

  毫無冷場的華麗戰鬥,豪奢的大製作級紙上電影,痛快!――致怡+Zei+(漫畫家)
《光影流转:电影史的璀璨群星》 一、 序章:从默片时代到视听革命 本书带领读者踏入一场跨越百年的光影之旅,深入剖析电影艺术的诞生、发展及其对人类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首先聚焦于电影的萌芽阶段,探讨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如何震撼初生的观众,以及梅里爱如何以魔术般的想象力,为电影注入了叙事的魔力。默片时代,表演的张力、镜头语言的精妙,以及钢琴伴奏的烘托,共同构筑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形态。 随后,叙事重心转向“有声电影”的横空出世。1927年的《爵士乐之王》不仅标志着电影技术的飞跃,更引发了一场席卷好莱坞的结构性变革。本章细致梳理了有声化过程中技术攻关的艰难,以及对当时明星生涯的颠覆性影响,探究声音如何被更有效地整合进叙事结构,从环境音效的运用到对话的哲学思考,电影语言在此刻完成了质的飞跃。 二、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类型片的辉煌与工业的成熟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达到了巅峰,形成了一套高效、流水线式的电影生产体系。本部分将详尽介绍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等“五大”制片厂的运作模式、签约明星制度,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精密的市场运作,确立了美国电影在世界影坛的霸主地位。 类型片的成熟是这一时期的核心特征。《西部片》中对美国精神的浪漫化构建,《黑色电影》对战后社会阴影的隐晦表达,《歌舞片》中逃避现实的绚烂想象,每一类型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视觉符号和叙事母题。我们会深入分析如约翰·福特、比利·怀德等大师如何在其擅长的领域内,不断地推陈出新,挑战既有规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影像遗产。 此外,我们还将重点探讨这一时期“审查制度”对内容表达的制约与反作用力。 Hays Code(海斯法典)下的创作者们如何运用隐喻、暗示和高超的象征手法,在遵循规定的同时,依然传达出复杂的人性和深刻的主题。 三、 欧洲的先锋与反叛:现代主义电影的觉醒 与好莱坞的商业逻辑相对,二战后,欧洲大陆的电影艺术家们开始进行更激进的艺术探索,试图摆脱既有的叙事桎梏,直面战争创伤、存在主义的虚无以及社会阶级的断裂。 1.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泥土芬芳: 罗西里尼、德西卡等导演如何走出影棚,将镜头对准街头巷尾的普通民众,用近乎纪录片的手法记录战争后的贫困与希望。这种对“真实”的执着追求,不仅影响了后来的纪录片,也重新定义了电影的主题深度。 2. 法国新浪潮的“作者论”: 特吕弗、戈达尔等评论家出身的导演,高举“作者论”大旗,强调导演对作品的绝对控制权。本章将剖析他们如何使用跳切、即兴对白、打破第四面墙等手法,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充满自我意识的电影语言,挑战观众的观影习惯,使电影成为一种高度个人化的艺术表达。 3. 东欧的寓言与反思: 探究如波兰学派、捷克新浪潮等在威权体制下诞生的独特电影美学。这些作品往往包裹着坚硬的社会批判外壳,以诗意的、晦涩的、充满象征意义的方式,探讨自由、异化与个体在宏大历史叙事中的挣扎。 四、 新好莱坞的崛起与全球化视野的拓宽 六七十年代,美国电影工业遭遇了电视的冲击和青年文化的崛起,催生了被称为“新好莱坞”的一代电影人。科波拉、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导演,他们既接受了欧洲现代主义的洗礼,又深谙好莱坞商业片的运作之道,成功地将作者的个人风格融入到类型片的框架之内。 本部分将分析他们如何重塑了动作片、黑帮片的主题深度,如何运用更具侵略性的剪辑和更写实的暴力场面,反映出美国社会在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后的幻灭感。 同时,我们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日本电影的黑泽明如何将西方戏剧结构与东方哲学融为一体;印度宝莱坞的歌舞史诗如何成为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以及欧洲艺术电影在商业压力下的艰难转型,展示了电影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生长的多样性。 五、 影像的未来:数字时代的重塑与影像伦理 进入九十年代至今,技术的革命再次颠覆了电影的制作与传播方式。从CGI技术的成熟到数字摄影机的普及,再到流媒体平台的兴起,电影的定义正在被不断拓宽。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当前电影艺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特效不再是装饰,而是叙事的基石;“超级英雄”系列如何通过跨媒体叙事构建庞大的宇宙;以及独立电影在低成本数字技术支持下展现出的蓬勃生机。我们也将审视“后真相时代”下,影像真实性的伦理困境,以及电影作为一种集体记忆载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结语:永不落幕的银幕 《光影流转》不仅仅是对电影史的梳理,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想象力如何被捕捉、放大并永恒保存的编年史。它邀请每一位读者,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和热忱的心灵,去重新审视那些塑造了我们时代精神的伟大作品。电影是时代的镜子,也是我们共同的梦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常勝 Chang Sheng


  1968年生於台灣台北,復興商工西畫組畢業,曾任職於廣告公司15年,2002年離開廣告公司,開始漫畫創作至今。漫畫作品《夢境大飯店》、《BABY.》、《OLDMAN奧德曼》、《隱藏關卡》、《九命人》、《閻鐵花》等;參與羅浮宮漫畫計畫,創作合輯《羅浮7夢:台灣漫畫家的奇幻之旅》。作品海外授權有日文版、法文版、韓文版、英文版、義大利文版、土耳其文版等。

  創作經歷:
  2004年發表第一部作品《Stanley 史坦利之石》獲「行政院新聞局最佳劇情漫畫獎」
  2011年作品《BABY.》獲第2屆金漫獎「最佳少年漫畫獎」與「年度最佳漫畫大獎」,授權日文版電子書
  2011年短篇作品《Dream Hotel夢境大飯店》獲台灣國家教育研究院「優良漫畫乙類佳作」
  2013年作品《OLDMAN奧德曼》獲「日本第6屆國際漫畫賞」佳作,授權法文版、韓文版、英文版、土耳其文版
  2014年作品《OLDMAN奧德曼》獲第5屆金漫獎「最佳少年漫畫獎」
  2015年參與《L’ouvre 9 打開羅浮宮9號》在台灣北師美術館的展覽與繪製短篇作品〈Deja vu〉,收錄於《羅浮7夢》合輯,授權法文版
  2017年作品《The Hidden Level 隱藏關卡》獲「第3屆京都國際漫畫賞」金賞,授權韓文版;獲第8屆金漫獎「最佳少年漫畫獎」
  2020年作品《Nine Lives Man-Circle九命人─時之輪迴》入圍第11屆金漫獎「年度最佳漫畫」,授權法文版
  2021年作品《YAN閻鐵花1》入圍第12屆金漫獎「年度最佳漫畫」
  2022年作品《YAN閻鐵花2》入圍第13屆金漫獎「年度最佳漫畫」,授權義大利文版。第1屆原創IP風雲榜漫畫組TOP IP獎第一名。12月出版《YAN閻鐵花3》完結篇
  2023年作品《BABY.》經典復刻新版重量回歸,改為大開本1-3集,5月上市
  Facebook粉絲專頁:常勝的漫畫www.facebook.com/jlcomic
 

图书目录

#01 感染
#02 伊蕾莎與DR-34
#03 獵殺
#04 地下鐵
#05 拯救愛麗斯
#06 倖存者們
#07 黑暗旅程
#08 救世主
#09 給愛麗絲
#10 融合
#11 失控

新版後記
灰色時期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717200
  • 叢書系列:dala comic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6.5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新版後記

  我從電腦打開《BABY.》第一頁的檔案資訊。

  檔案名稱:Baby-001-01.psd
  製作日期:2007年5月6日星期日上午9:56

  《BABY.》一共發行了五集,第一集的發行日為2008年11月19日,最後一集的發行日是2012年1月16日。

  不過,這並不是我最早想畫這部作品的時間,早在2000年以前,在我還未正式成為漫畫家的時候,就用鉛筆畫了《BABY.》第一回的分鏡,並將這些分鏡一一用紙膠帶黏貼在房間的牆上(當時並未拍照,照片是近期翻出這些分鏡模擬貼上並以手機拍攝)。並同時將分鏡稿影印數份,以郵寄的方式,盡可能寄給當時幾乎所有的漫畫出版社。當然,《BABY.》一直未被採用,分鏡也就這麼一直貼在房間的牆上。

  之後,在2004年出版了第一部作品《史坦利之石》;2005年,出版了第二部作品《極限任務》。《BABY.》的分鏡依然在房間的牆上,只是染上許多的灰塵,甚至有些泛黃。

  現在回想起來,老天是怕我無法駕馭,於是將《BABY.》成為我的第三部作品。若是不以完成順序來看,初心想要畫《BABY.》這部作品,算是我離開做了十五年廣告業的理由,也是成為漫畫家這個夢想的一個開始。

  老實說《BABY.》要再做新版,剛開始我是排斥的。創作過數部作品的作者,或許會將作品簡單分為兩個時期,「黑歷史」與「黑歷史之後」。很明顯的,《BABY.》之前的作品被我歸納為黑歷史(在這個時期,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製作黑白漫畫的網點),即使有人想找、想買、想看,我都會忍不住的想要勸退。而《BABY.》之後的作品,我多了些自信,能夠臉不紅的推薦自己的東西。但《BABY.》呢?

  這感覺有點像學習騎腳踏車,你可以在某個時間點非常確定自己學會了。完成《BABY.》這部作品,讓我明白一件事,「創作是自私的」,創作並非是滿足讀者或市場的期望,而是排除那份期望,「自私的」專注於創作這件事。

  幾經思索,或許我應該將《BABY.》這部作品放在黑白之間,我稱它為「灰色時期」。

  所以,就決定讓伊蕾莎復活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读的这本小说,名为《雨季的最后一课》,风格极其清新、文艺,带着浓厚的青春伤痛文学色彩。故事围绕着一个南方小镇上的高中毕业班展开,视角聚焦在几个即将面临人生岔路口的少年少女身上。叙事节奏缓慢而细腻,大量运用了内心独白和意象化的描写,比如反复出现的旧式自行车、永远修不好的老式风扇,以及夏日午后潮湿的空气,都成为了他们复杂情感的载体。主角小雅,一个总是带着一副老式黑框眼镜的女孩,她对“完美”的执念与现实的格格不入,让人心疼。作者对于青春期特有的那种敏感、自卑又渴望被理解的情绪捕捉得极其精准,那些欲言又止的对白,那些在日记本里被反复涂改的文字,都太真实了。这本书没有宏大的情节冲突,它的张力来源于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拉扯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集体焦虑。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告别”主题的处理,它不是戏剧性的分手或远走,而是那种缓慢的、潜移默化的疏远和成长,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久久无法从那种淡淡的忧伤中抽离出来。

评分

《炼金术士的秘密日记》这本书的魅力,完全在于它那股浓郁的、泥土芬芳的历史气息。它伪装成一本被尘封了数百年的羊皮纸日记,记录了十七世纪一位名叫阿斯莫德的炼金术士,在探寻“贤者之石”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怪诞事件和内心挣扎。作者的文笔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味,大量的拉丁文引用和早期科学术语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沉浸感。故事的叙述方式非常私人化,我们几乎是偷窥着阿斯莫德最隐秘的恐惧和最狂热的希望。他不仅要与宫廷的阴谋家周旋,更要面对自己对知识的无止境的贪婪所带来的心魔。书中关于元素转换的描述,与其说是科学实验,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提炼。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失败”的描绘,阿斯莫德的多次失败并非简单的技术错误,而是他心性未到的体现。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刚刚从一间弥漫着硫磺和草药味道的昏暗实验室里走出来,带着一身挥之不去的、对未知探索的敬畏感。

评分

这本《迷雾之城》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那种深沉的蓝与微弱的黄交织在一起,仿佛诉说着一个关于失落与希望的古老传说。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细腻的笔触深深吸引住了。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名叫伊莱亚斯的年轻制图师,带着祖传的一份残缺地图,踏上了寻找传说中“永恒之光”的旅程。作者对于环境的描绘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无论是潮湿阴冷的下水道,还是光怪陆离的空中花园,都跃然纸上,让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的味道,感受到脚下的石板路。伊莱亚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胆怯、多疑,却又有着惊人的毅力,这种复杂的人性刻画让人感到真实可信。书中穿插着许多关于时间、记忆和身份认同的哲学思考,让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停下来,细细品味那些意味深长的对话。特别是当他遇到那个沉默寡言的钟表匠时,那种亦敌亦友的关系张力把握得恰到好处,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无数伏笔,让人对他们最终的命运充满期待。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好,时而如平静的溪流般缓缓流淌,时而又像火山爆发般猛烈冲击,读起来酣畅淋漓,完全停不下来。

评分

读完《星尘编年史》,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对宏大叙事的掌控力令人叹服。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太空歌剧,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文明兴衰的史诗。故事背景设定在银河系边缘的“寂静地带”,那里充斥着各种奇异的种族和先进到近乎神迹的技术。核心冲突围绕着“谐振水晶”展开,这种水晶不仅是能源的核心,更是维系不同星系间和平的脆弱纽带。我特别喜欢作者对“赛博格僧侣”这一群体的塑造,他们看似冷漠无情,实则恪守着古老的逻辑和牺牲精神,他们对于“完美”的追求,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让人深思。书中涉及到的政治权谋、跨物种的爱情悲剧以及对人工智能伦理的探讨,都处理得非常成熟老道,没有丝毫的拖沓或说教感。那些跨越数千年的时间线交织在一起,信息量巨大,但作者通过巧妙的回溯和多视角叙事,让读者始终能跟上节奏,并且在迷雾散去时获得巨大的阅读满足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太空战役时的冷静和精确,没有过多煽情的渲染,而是着重于战略的博弈和科技的极限,读起来非常过瘾。

评分

要说近期读过最令人震撼的作品,非《代码战争:硅谷黑幕》莫属了。这本书采取了一种类似纪录片的手法,以多方访谈和交叉叙事的方式,揭露了二十年前一场影响至今的科技巨头并购案背后的权力斗争与道德困境。作者的调研工作做得极其扎实,各种技术细节、商业机密和法律条文的呈现,都显示出其非凡的功力。故事的核心是两位天才程序员,他们各自开发出了颠覆性的AI算法,但最终却被卷入了一场不光彩的知识产权争夺战中。书中对硅谷“精英主义”的批判非常尖锐,那些光鲜亮丽的办公室和高额的期权背后,隐藏着无情的淘汰机制和对人性的漠视。我尤其关注那位被边缘化的女性工程师,她的才华被窃取和掩盖的过程,读来令人扼腕叹息。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揭露了商业内幕,更在于引发了关于技术伦理和创新边界的深刻讨论。它节奏紧凑,信息密度极大,需要读者全神贯注才能把握住所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商业博弈,是一部读完后能让你对现代科技产业产生全新认知的力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