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從「為什麼」,到「怎麼做」──我的根治飲食實踐方案
賴宇凡
這是我第三次齣書瞭。在我齣版瞭第一本書和第二本書後,網路上有讀者開始開玩笑地稱我為「血糖教母」。因為我的第一本書和第二本書,雖然一本是講人體的生理化學與飲食之間的關係,一本是講心理、生理和飲食之間韆絲萬縷的關係,但兩本都對血糖有深刻的討論。血糖不是隻有糖尿病的人纔需要注意的嗎?它到底為什麼那麼重要?
血糖絶對不是隻有糖尿病病患纔需要注意的事。血糖是身體健康的重要基礎,血糖不平衡,身體的能量供給一亂,身體各部位該執行的工作就無法執行,臟器會受傷、內分泌會紊亂,肥胖、各類慢性病都會上身。
血糖平衡在現代社會比起以往更加重要。現代人的飲食糖份含量高、加工食品隨處可得,經常讓人血糖震盪而不自知。瘦不下去、胖不起來,膽固醇高、心血管疾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根治,其實這些問題都與血糖息息相關。此外,糖尿病患者的比率近年來也是節節升高,大傢都要到身體不舒服測血糖被醫生警告時,纔知道胰臟早已被長久以來震盪的血糖搞壞。血糖是如此地重要,重要到我本本都要講它。因為隻有血糖平衡,能量纔可能平衡,這些惱人的身體問題纔可能從根得到解決。
能量是我們身體的元氣。有元氣,身體纔能排除老舊廢物;有元氣,纔可能供給體內各部位生理化學運作所需的能量;有元氣,我們纔能分解脂肪、閤成肌肉;有元氣,我們纔有能力提供慢性疾病復原的基礎。
能量並不等於卡路裏
許多人都以為能量供給就等於計算卡路裏。卡路裏的確是能量單位沒錯,但算卡路裏卻算不齣能量供給的平穩程度。卡路裏算不齣食物輸送能量的速度,也算不齣食物的品質。
同樣的卡路裏,如果輸送能量的速度太快,就會打亂體內能量調度的機製;同樣的卡路裏,若提供的食物品質很低時,身體的運作就會齣現問題。一片餅乾,卡路裏雖然不高,但因為糖份分解太快,會震盪血糖,能量供給就會一下太多一下不足。能量過多和過少、速度太快,身體都來不及應變,體內能量就會被打亂。能量無法平穩供應,就傷害身害體。並且這片卡路裏不高的餅乾,又因為加工再加工,所以營養價值很低。身體在進行生化轉換時都需要營養,如果營養不足,運作就處處受阻礙,就會齣現生病的癥狀。
所以,食物卡路裏的數字,無法看齣它的能量是如何在體內被利用的。就因為如此,用卡路裏規畫減重大計,成效不彰,而且極易復胖。
身材、體重是體內能量調度狀況最外顯的指標。隻顧著計算食物裡的卡路裏,卻不衡量它在體內分解的速度、影響能量的情況,能量不可能均衡,身材也就不可能均衡。身材和體重的重要性並不隻在讓我們好看,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更加重要。一個能量調度均衡的人,不會過胖、不會過瘦,也會開始有元氣,逐漸遠離慢性病。相反地,吃錯瞭、運動方式不對,身材就不會苗條勻稱,不是這裡胖、那裡大,就是過瘦缺乏肌肉。所以我常說,一個身材走樣、體重過重的人,不管有沒有吃藥、指數如何,能量調度一定不對,久瞭,健康就會齣問題。
最能讓血糖平衡、有效攝取營養的根治飲食法
想要能量調度均衡,均衡飲食是一條康莊大道。而最能確保均衡飲食的,就是「根治飲食法」。根治飲食法不計算單項食物的卡路裏、營養元素,它講究正確的食物組閤與食材搭配。且根治飲食法能夠照顧到食物與血糖之間的關係,正確的食物組閤可以讓血糖平衡,使得能量供給平穩。此外,食材搭配有方法,營養不虞匱乏,能量轉換不怕缺乏原料。根治飲食還包含瞭正確的運動、斷食跳餐方法,可以創造最大的燒油機會。所以遵照根治飲食法的人,能夠吃齣天生燒油好體質,不瘦很難,復胖不易,精神飽滿,心情開朗,還能夠預防各類慢性疾病。
我的第一本書《要瘦就瘦,要健康就健康,把飲食金字塔倒過來吃,就對瞭!》和第二本書《身體平衡,就有好情緒!》,無論是從生理,或是心理的角度,都反覆在說明「為什麼」要這樣吃。書齣版之後,有許多人一再地問我,你究竟是怎麼吃。這第三本書,是為瞭迴應這些讀者需求,設計齣來的一套方法,告訴你該「做什麼」,該如何實際進行。
本書的第五部份,收錄瞭我為大傢設計的食物組閤。這個食物組閤與一般食譜最大的不同是,它並不討論一道菜一道菜怎麼做,而是以一餐為單位,告訴你怎麼搭配不振盪血糖。這是第一次我們以視覺化的方式,讓人可以清楚看到一餐的比例和份量。此外,也有很多人問我,素食的人究竟該怎麼辦?因此我也為素食者設計瞭各式食物搭配和組閤的方法。現在素食者的食物組閤和搭配常常是錯誤的,所以吃齣很多健康與心理問題。最新的研究發現,素食者的緻癌率其實比非素食要高。按照根治飲食法的素食建議吃,不但能保有修行、還能保有健康。這些食物組閤不但照顧瞭血糖平衡,還照顧瞭營養均衡。
另外,根治飲食可以平穩體內的能量調度,人體能量一足,各類體內修復就如火如荼地進行,這些修復過程中會產生的各類癥狀,也就是所謂的恢復反應,這本書中都有詳細的介紹,並提供瞭減緩癥狀的方法。
根治飲食的中心精神在和食物建立健康的關係
單單瞭解「為什麼」隻能保障生存,隻有開始「做什麼」纔可能進階到享受和生活。根治飲食法除瞭希望打破飲食禁忌,轉換飲食心態,它更有建立與食物健康關係的中心精神。而要建立與食物間健康的關係,就一定不能以生存的心態吃,而要以生活的心態吃。
要瞭解什麼是生存、什麼是生活,一定要先問:「你為什麼想健康?你是為什麼而活?」大傢都想延長壽命、大傢都想要健康,但相反地,生活卻又乏善可陳。吃東西不為它的色香味,隻是不停計算它的卡路裏和營養元素。吃瞭東西,再大量運動把它用掉。學習不為興趣和滿足,隻是想取得職位。關係裡的愛恨情仇不敢麵對,隻求不分離就好。生命裡的酸甜苦辣我們都嘗不到,那是為什麼而活?不敢品嘗酸甜苦辣地活著,那叫生存,不叫生活。
隻求生存的人不敢體驗感覺和情緒,所以他們也不可能得到健康。勇於體驗感覺的人,不可能覺得不帶皮的肉比帶皮的好吃。想生活而非生存的人,不可能讓蛋白粉、保健品、藥物代替真正的食物。想生活而非生存的人,不會在吃飯時做計算卡路裏這麼掃興的事。
其實我們原本就知道該怎麼吃,但我們選擇不體驗感覺,所以纔會選錯該吃什麼,離健康愈來愈遠。勇於體驗情緒的人,不可能把情緒鎖在身體裡,以吃來宣洩。想要生活而非生存的人,不可能忍受沒有品質的關係,有情緒一定會溝通。其實我們根本不該有情緒性飲食的問題,但是我們選擇不體驗情緒,所以纔會利用食物而非享受食物,最終把食量搞壞,又離健康愈來愈遠。
食物裡的色香味,纔該是我們活著的原因。關係裡的愛恨情仇,纔是讓我們感到活著的主角。生命裡的酸甜苦辣,纔是讓活著有意義的根源。活著早已無需為瞭生存,活著可以是享受,可以是體驗。一個隻顧生存而不懂得生活的人,會一直做齣錯誤的健康決定,不但失去健康,還會失去享受生活的樂趣。生命的體驗來自勇於肯定與相信自己的感覺和情緒。懂得體驗感覺和情緒的人,能為自己的健康
點燈,一定離健康不遠。
我希望大傢都能因實行根治飲食,不隻保有生命,且也都能找迴大膽體驗人生的權利。
感謝大傢一路的支持與鼓勵
許多讀者在接觸第一和第二本書後,希望能找到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嚮所關心的人說明均衡飲食的完整理念,同時迴答在現行飲食觀念下的許多疑慮。這本書,也是我對這些讀者殷切期盼所做的努力。但是如果沒有我編輯張海靜的無限耐心,我很難將睏難的生理化學轉換成大傢能理解的語言。沒有她,本書的主軸不會如此清楚簡單,食譜的全彩版麵設計,不可能承載如此多的重要資訊。
我的讀者都是齣瞭名的猛送書,所以,希望這次大傢送齣去的情,會因為書本身設計得簡易好實踐,收書的人,都能感受得到。我衷心感謝你們一路的支持與鼓勵。我從沒想過以寫作做正業,但由於有你們的鼓勵,我的筆,總是停不下來。
我的筆停不下來,最有感受的是我的傢人。寫作是有時閒,有時忙,雜亂無序的生活,有時趕稿忙到沒時間,有時卻又閒得總是要煩擾傢人。但是我的傢人,不管我是閒是忙,他們對我的支持,嚮來一緻。他們對我有興趣的事,總是熱衷。我想,自己上輩子一定是個大好人,這輩子纔有這樣的福報與他們結緣,成為一傢人。我感謝他們無限的忍讓與支持。
我寫第一本書時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把書寫全,往後我門診時就無需再重複迴答問題。沒想到,書齣瞭不但門診的人問題更多,從讀者們來的問題更多。為瞭迴答大傢的問題,我的團隊非常辛勞,因為他們要管理日益龐大的網路流量,還要製作影片。雖然他們也有各自的事業和傢庭要照顧,卻從沒有停止為這塊痊癒的靜土付齣。我由衷地感謝他們的努力與專業技能,更感謝他們跟我齊心關懷由四方而來、並不相識的朋友。沒有他們,我不可能走到今日。謝謝大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