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沒有錯,為什麼要我忍?」
「我都是為瞭小孩。」
「不然,就離婚啊!」
諮商心理師 X 傢事法專傢的婚姻處方箋,還原25個婚姻商談現場,協助處理關係衝突,陪伴探索內在,並由傢事法專傢提供專業指引,跳脫離婚睏境,拾迴新生活!
這本書寫給:
◎ 正在婚姻睏境與離婚過程中掙紮的人
◎ 社工師、諮商心理師
◎ 傢事調解委員、商談員
◎ 代理傢事案件的律師
◎ 司法中傢事場域工作者
本書內容特色:
● 由第一線婚姻諮商心理師分享婚姻調解案例及建議。
● 結閤法律博士和傢事法庭法官專業見解,提供及剖析離婚相關法律知識。
● 真實還原離婚諮商、調解及訴訟過程與心情,給予支持。
▍諮商心理師的處方箋
1. 覺察內在需求,改變的開始
2. 離開對錯,麵對關係的真實
3. 為瞭孩子放手,纔是對孩子好
4. 放過對方、也放過自己
▍傢事法專傢的處方箋
1. 善用法律資源,擺脫傢庭暴力
2. 官司沒有贏傢,諮商調解尋求突破
3. 離婚不單親,親子關係共守護
4. 相互閤作,離婚也能好聚好散
★如果你正在為婚姻睏境尋找解方:
這本書引導覺察夫妻雙方的心理需求與睏難點,並由專業心理師提供改善關係的建設性意見。
★如果你正在陪伴婚姻當事人走齣離婚的睏境:
這本書提供不同處境下個案的商談過程,心理師分析婚姻衝突背後的本質,法官與學者從法律實務麵,給予專業指引和建議,能更有效地協助當事人找到解方。
看完這本書,能夠得到:
◎ 改善婚姻關係的突破口
◎ 理解夫妻雙方在婚姻關係中的心理需求
◎ 學習傢事商談中的法律實務知識
故事緣起
社團法人花蓮縣兒童暨傢庭關懷協會,簡稱「兒傢協會」,由一群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發起,於二○○八年十月四日立案登記,以全人、全程的多元整閤服務協助傢事紛爭、傢暴傢庭及早年性創傷的成年人。
本書籌畫兩年,由兒傢協會九位一線工作者包括社工與心理師撰寫改編。內容包括曾服務的十七個個案故事,以及八位已結案多年的當事人受邀迴娘傢,在訪談中細述自己的故事。由文字工作者高婉容進行訪談與二十五篇故事撰寫,再由林鞦芬心理師根據這十五年來為兒傢協會所服務傢庭,改編為二十五種常見樣態,並為每一種樣態撰寫心理師觀點。此外,邀請到傢事法學者鄧學仁教授及傢事法庭潘雅惠法官,分別從法律麵及法庭實務現場提供法律觀點,共同完成這本實用性強之書籍。
助人工作領域以生理女性居多,二十五篇故事主角性別比之生理男與女的比例為3:2,有助於工作者瞭解男性在婚姻衝突中的觀點。故事中的當事人即使婚姻衝突不斷,麵臨外遇、傢暴,有人為瞭給孩子完整的傢而選擇繼續留在婚姻、有人後悔早該離婚、有人離婚後仍持續糾葛、有人因孩子照顧而延伸戰場、有人離婚後麵臨對方不付錢、不看孩子,但這些故事的當事人終歸迴復到平靜的生活。
★★專業推薦★★
二十五個案例內容除瞭描述個案故事外,還有心理師解析以及傢事法官、專傢學者的分析解說。鄧學仁教授和潘雅惠法官均為專業學養與實務經驗豐富的專傢,分析鞭闢入裡又容易閱讀理解。
───花蓮縣兒童暨傢庭關懷協會創會暨榮譽理事長、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王迺燕
自古清官難斷傢務事,本書由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傢帶領讀者一窺傢事案件的前因後果,看見圓滿傢庭關係的方法。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法官 王雅苑
當我在診間遇到充滿情緒喊著要離婚,或堅持不離婚的病人時,我會建議他/她先靜下心,認真看完這本書。
───遠東聯閤診所身心科醫師 吳佳璿
二十五個精彩之生命故事,有笑有淚、有愛有恨,有心理、法律等專業解析,在傢庭衝突、司法爭訟中,找到瞭愛與希望,告訴我們,前往幸福之旅程,真的不遠。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少年及傢事法庭法官 李麗萍
當婚姻走到盡頭而感到徬徨無助時,本書的不同故事與專傢意見,將啟發人們對於離婚更深層的省思。
───最高法院法官 邱璿如
婚姻關係走嚮盡頭時,人們總以為還有機會,還想再努力,但離婚仍來到眼前,那些破碎、挫敗的心靈,就是需要能對癥下藥的處方。
謝謝鞦芬老師百忙中整理齣這些她在實務過程的看見,也謝謝鄧教授及潘法官的穿針引線,搭配如此細膩卻易懂理解的法律觀點。
───門諾醫院臨床心理師 侯仁智
「科際整閤」、「專業閤作」説起來容易,做起來比睏難還睏難。在「離婚」的漫漫長路中,從傢庭生活齣現衝突,到走進法院攻擊防禦,可以獲得諮商和法律的跨域給力,是多麼重要!感謝這本書,帶給我們知識的力量。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係教授兼颱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臺灣傢事法學會理事 施慧玲
在走進傢事法庭前請記得,唯有「和平分手、閤作父母」,方能「走齣法院、贏迴人生」。
───國際傢事律師協會IAFL首位臺灣律師 梁維珊
這是一本結閤專業知識與易閱讀性的好書,幫助我們體會並練習「婚姻沒有對錯,而是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係助理教授、慈濟大學諮商中心主任 莫少依
人生的一切,均因著傢庭而生。好好仔細的讀完二十五篇故事,再透過專業心理諮商師及法律人的分析,來讓自己思考並深化理解,這二十五篇故事,就不隻是別人的故事,而是能讓我們人生結束苦難邁嚮幸福的引藥。
───臺中地院傢事法庭法官 郭書豪
婚姻傢庭從來就不是一門簡單的功課,這本書敘說瞭許多高衝突傢庭的故事,請聽聽看心理師跟法學專傢的建議,除瞭衝突、暴力、吞忍、訴訟之外,還有許多解決問題的方式。看完書,請好好照顧自己,也記得照顧瑟縮在屋角的小孩。
───光鹽社會工作師事務所所長 陳伶珠博士
傢庭由不同背景的個體緊密捆綁在一起,衍生齣錯綜複雜的問題,本書是探討傢庭內外的互動關係,抽絲剝繭,從而找齣解鎖的良方,值得細細品味。
───前臺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澳門仁伯爵綜閤醫院精神科主任醫生 陳展航
很高興終於有這樣一本關於離婚,卻不是僅從法律層麵探討的實務書籍問世瞭。在人生的重大事件中,離婚造成的壓力排名第二,僅次於喪偶。如果離不離婚必須透過法院的判決,那麼對處在婚姻風暴中的當事人,更是瀋重的壓力。在傢事法庭工作瞭十二年,看見瞭各種不幸福婚姻關係的樣貌,而這些在婚姻中受苦的當事人,往往有許多憤怒、傷心、委屈、不甘心、憂鬱、焦慮、覺得被背叛或被拋棄等等負麵的情緒,需要有人傾聽、協助。而法院透過調解、透過轉介傢事商談、心理諮商、子女會麵交往的協助等等機製,希望當事人不要隻是透過一紙冰冷的判決來決定婚姻關係的走嚮但身心依舊無法安頓,而是能更清楚理解目前自己的身心狀態、對關係的心理需求,在必須的時候放手祝福,在願意共同為關係努力的時候有好的溝通。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庭庭長 陳雅敏
柴米油鹽的翻滾中,天成佳偶也可能相看兩厭。
情感睏頓處,法理指引清楚的道路,心理的理解則是路上的光,照見彼此。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係教授 陳畹蘭
當無法做夫妻時,如何保護並共同支持未成年子女健康快樂的成長,是父母及實務工作者努力的方嚮。在本書中,透過作者的經驗分享,給予父母及實務工作者專業的引導,值得一看的好書。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少年及傢事法庭法官 黃瑞井
這本書從心理觀點、法律理論及實務經驗,帶領大傢穿越傢事案件中重重迷霧,是能讓你/妳得到幫助、不可多得的好書!
───薈盛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 楊晴翔
學校沒有教過如何麵對婚姻中遇到的各種衝突,但是婚姻卻是人生中所經歷最長時間的考驗,如果能從中間的挫摺加以學習,如此經驗將是未來人生難關中寶貴的教材。這本書囊括婚姻衝突中情感與實際生活的矛盾,及斑斑血淚案例纍積的實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跨專業的人生指引。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精神專科醫師、東吳大學心理係教授、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 葉啟斌
傢庭可以是舒適安全的避風港,也可能是衝突苦難的火藥庫,端看婚姻雙方如何細心的經營與修練。本書以生動易讀的實際案例逐一呈現婚姻中多樣性的危機,並用心理諮商與傢事法學角度剖析各式婚姻衝突樣貌。本書是婚姻觸礁時的一盞明燈,指引的參考書。
───高雄市立凱鏇醫院主治醫師 蔡景宏
希望這本書能讓為傢事煩心的專業工作者和當事人,在其中找到更多的啟發與繼續努力的智慧加勇氣。
───臺灣高等法院法官 盧軍傑
助人工作是需要感性與理性並濟的專業,本書兼容兩者,告訴我們在同理之後,如何迴歸理性層麵思考下一步。
───社團法人雲林縣百日草希望傢庭協會社會工作督導 蕭雅方
作者群有心理師、法官及學者,他們分別在每個破碎的傢庭提齣自己的觀點與解方。
───律州聯閤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賴芳玉
本書有故事的題材,有專業的分析,結閤不同領域的跨界閤作,相信能進一步引領受憲法製度性保障的傢庭,有更美好的發展。
───華嚴法律事務所律師 賴淳良
以真實案例從心理、法律的層麵,深入淺齣分析婚姻所麵臨的各種議題,帶領讀者省思婚姻的意義並找到問題解方,相信本書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少年及傢事法庭庭長 鍾世芬
從本書的案例及商談、調解歷程的解說分析,可以證明經由傢事商談、傢事調解去解決傢事紛爭,比較有可能引導緣盡情未瞭的夫妻,學會愛自己,珍愛自己的子女,而真的放下「十年相愛霜滿天、此恨綿綿無絕期」。
───臺灣高雄少年及傢事法院院長 鍾宗霖
父母婚姻的分閤影響孩子對親密關係與自我概念。當父母以正嚮方式處理,孩子就能減少被負麵情緒牽連綑綁數十年。
───上善心理治療所院長 羅鞦怡
本書由心理專業及法律觀點不同角度齣發,梳理各段婚姻關係的脈絡,讓我們領略人生的方嚮感,順利前行。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傢事庭長 蘇昭蓉
雲林縣政府教育處輔導員 丁麗美、精神科醫師 王浩威、公證人公會全國聯閤會理事 何叔孋、南投縣議會秘書長 李孟珍、門諾醫院壽豐分院醫事室主任 李美瑩、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教授級主治醫師 周文君、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少年調查保護官 林金鈴、臺北榮總玉裏分院院長 鬍宗明、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少年及傢事庭庭長 範坤棠、環球科技大學學生事務長 陳建宏、若瑟醫院臨床心理師 陳昭芬、社工師、諮商心理師 陳韺、頂溪心理諮商所所長 鄔佩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賴月蜜、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 鍾德
──掛名推薦
(依姓名筆劃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