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泡麵,好辣啊!

辣泡麵,好辣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旻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18.10.21 16:50 
  這一次,辣度太強烈瞭……


  2018年10月21日臺鐵普悠瑪列車翻覆,
  造成18死190傷的重大齣軌意外。
  當時臺東縣卑南國中組團前往韓國交流,
  返迴臺東時搭上這班列車,
  其中6名師生坐在普悠瑪第8車廂,
  有5名師生死亡,唯一生還者就是當時13歲的李旻瑄。

  她全身貼滿瞭膠布、插瞭一堆管子,
  躺在病床上,告訴校長:
  「妳真的不要擔心我,我會一天拔一個管給妳看!」
  她教會瞭大人勇敢,
  她用「辣泡麵」,記住和另一個女孩是怎麼認識,
  怎麼一起等待並體驗泡麵的辣度。
  記得另一個女孩帶給她開心與溫暖,
  記得窗外像火燒的夕陽、
  記得難過時心頭也會有很辣很辣的感覺。
  因為另一個女孩,她開始挑戰吃辣,
  也因為另一個女孩,她獨自鼓起勇氣,尋找解辣的秘方。

  普悠瑪事故倖存學生 李旻瑄 X 金漫獎得主 阮光民
  邀你一起品味辣在舌尖,念在心間的永恆滋味
  
  去傢教班前,先到超市購買辣泡麵是我們專屬的友誼儀式。
  其實我不太敢吃辣,但因為是妳,我願意鼓起勇氣開始挑戰。

  簌、簌、嘶呼、嘶呼、呼哈、呼哈,太辣啦!
  川辣牛肉、紅椒牛肉、麻辣燙、辛拉麵……
  不斷加溫的友誼,就像辣泡麵的辣度,越來越高,越來越美好。
  直到第8節車廂齣軌的那一天,竟然辣到破錶,辣到黑色……

  世界上所有的泡麵都有期限,幸好,友誼沒有期限。
  總有一天,我會找到不被辣瘋的方法!

本書特色

  1.    最溫暖的友情與勇氣,迴顧臺灣列車史上不能被遺忘的重大事故

  2018年10月21日下午4:50分,颱鐵宜蘭線的蘇澳鎮新馬車站旁發生的普悠瑪自強號列車脫軌事故。事故全車共有366人,18人死亡,215人輕重傷。其中卑南國中赴韓國交流團共25人,當中5位師生和1名導遊不幸罹難。

  2.    跨越傷痛,讓生命長齣最堅韌的力量
  人生中或多或少會遇上不可避免的意外或傷痛,藉由作者的生命故事,讀者代入主角的視角,跟著角色一起正視傷痛經驗,從中得到安慰與支持的力量。

  3.    全彩漫畫繪本,看見青少年不可思議的勇氣
  以「食物(辣泡麵)+友誼」作為故事展開的設定,透過圖像文本,處理友誼關係和重大事故、失去和希望的敘事方式呈現,將數位原生世習慣用語,以及友誼、興趣、睏境、長齣的勇氣如實呈現,看青少年如何成為我們值得學習的典範。

名人推薦

  閱讀推手一緻推薦
  最暖心療癒的繪本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王友輝│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王君儀│高雄市社會工作師公會 副理事長
  杜明城│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林文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郭昭佑│國立政治大學大學教育學院特聘教授
  許建崑│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黃誌中│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局長
  遊數珠│颱東縣寶桑國中校長
  遊珮蕓│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黃雅淳│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葛容均│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楊惠君│《少年報導者》總監
  熊同鑫│國立臺東大學幼教係教授暨原住民族教育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颱東縣好事日常教育基金會 董事長
  齊萱│臺東縣臺東市日知協進會 理事長、「懶得齣去‧在傢看書」主持人
  謝易霖│宜蘭慈心華德福高中資深教師
  藍劍虹│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旻瑄


  一名正走在人生最重要岔路口之一的女高中生,MBTI是ESFP,愛笑、愛吵、愛鬧,擅於交朋友、熱衷於參加各種學校或班級事務,也擅於溝通和講話,時常擔任領導者或報告者的角色,一直以來都是以積極開朗而聞名,喜歡參與各項活動和比賽,因為喜歡那微小看似微不足道但卻可以帶來強大滿足的榮譽感,人生的終極目標是隻活在自己的世界,可以大膽放肆的隻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卻也想成為一個可以散播歡樂散播愛的人,如果有人因為自己而笑,那我也會活的快樂,如果我能成為他人的力量,那我自己也會得到很大的能量,雖然現在纔17歲,但堅強的程度早已可以與大人們媲美。

繪者簡介

阮光民


  漫畫傢,作品深具人文色彩,擅長捕捉臺灣庶民的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情義理, 藉著樸實無華的畫風試圖尋找臺灣值得代代相傳的生存價值。 歷年來多次榮獲大獎肯定,《東華春理髮廳》與《用九柑仔店》亦改編成偶像劇。

  創作作品:《東華春理髮廳》、《幸福調味料》、《天國餐廳》係列三冊、《警賊:光與闇》係列二冊、《用九柑仔店》係列五冊等,並跨界閤作舞颱劇「人間條件四」 以及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獵人們》《一桿秤仔》等作品的漫畫改編。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作者的話

跨過那個坎
李旻瑄


  一路上我們留下瞭傷疤、疼痛,失去瞭不少東西,瞭解生命的代價原來是這麼的大,後悔、失落的感受席捲而來,要接受一瞬間這麼多事的發生是極度睏難的,很纍、很痛,當痛苦的感受越大,就越難從中拯救自己。

  我無意間找到瞭國小畢業時妳給我的畢業大頭照,又無意間在去韓國的皮包裡翻到瞭一片銀杏葉。我纔赫然發現,原來妳一直在用其他的方式陪伴我,生活中還是處處都充滿著妳存在的痕跡,妳在告訴我:「別怕,妳不孤獨,我還在。」對吧。

  我不會害怕麵對所有事情瞭,我會勇敢的接受所有生命的難題,因為妳會陪著我,妳從未消失在這個世上。

  我們一邊在失去,一邊在得到生命留下的領悟、禮物,自從跨過那個坎以後,我將過去的不捨過去的失望都轉為新的動力,這份動力一直引領著我走嚮正確的路,有瞭更多的力量嚮前,什麼樣的風雨都走過瞭,也就沒有什麼好害怕的瞭,堅信著自己能打破難關,自己能正麵思考,也就能變得越來越強大。

  在走齣來的路上非常的坎坷也非常的睏難,但隻要下定決心,調整自己的心態,不管年齡,不管身分,不管難關再多麼的大,我們都能一起走過,過程中的痛苦跟憂鬱,都是讓自己走嚮光芒的階梯,我相信能從黑洞裡走齣來的人不隻有我,所有人都能夠做到,我們都可以一起變得堅強、樂觀,我們非常勇敢。

  願每個人都能夠拯救被睏住的自己。

繪者的話

共存心上,便不會再失去
阮光民


  一個人等待泡麵的時間如果是三分鐘,兩個人一起等的時間也是。這三分鐘,碗裡的麵條、調味料會隨著浸泡在溫度裡的時間而變化。人是有溫度的,等待時的一個眼神、一抹微笑、一句話……即便是不言不語的並肩坐著,都會有些什麼在變化。人是器皿,裝瞭很多情感與記憶的調味料,但人生不像器皿裡的泡麵一樣。在溫度之中,仍有堅硬難以吞嚥的存在。

  見旻瑄之前,我先見到的是她畫的圖文紙本。關於發生在她自身堅硬難嚥的事故,在老師的引領下傾訴而成故事。一段失去摯友的故事。我不是繪本作傢,當我看她的圖文時是一幀幀分鏡流動的畫麵,我像是在故事裡的每個現場,以第三人的視角,跟著她經過瞭一遍。

  在齣版社的安排下,我與她還有傢人們共桌吃飯。在這之前齣版社有提點我一些詢問時須注意的部分,但我自己在提點之前,心裡就先斟酌該如何問纔不會揭開結痂處,內心的結痂是一輩子的。入座後一開始的寒暄讓彼此不那麼拘謹。旻瑄是文靜的女孩,說話自然輕輕的,我聽力不好,很多話飄到我這就飛散瞭,於是我拉瞭張椅子請她坐我旁邊。在進入聊起主題前,其實我有感受到她的不知從何說起,不知道在陌生的我麵前該說到多深刻,於是我跟她說:「我想聽妳跟朋友開心快樂的部分。」那是重要的,一個人在另一個人的迴憶中愉快開心的部分是糖,能中和內心的苦與辣。至於難過,難過的層次遠比開心複雜且細微,傾聽者說我懂、我瞭解太輕浮,隻能盡量感同身受。

  旻瑄最初的繪本並非紀錄性質,給我的感覺是「記得」,用這本書記得她們是怎麼認識,怎麼一起等待並體驗泡麵的辣度、記得另一個女孩帶給她的開心與溫暖、記得窗外像火燒的夕陽、記得難過時心頭也會有很辣很辣的感覺,我在繪製時是增加篇幅描述,增加溫度,讓讀者看見也感受這些記得。

  那晚旻瑄除瞭說些她們開心的事,也說她們偶爾會躺著抱著枕頭聊天。我很感謝她的信任,像朋友一般跟我聊她們的事。我不知道怎麼定義這本書,正如開頭說的,人生都會遇到堅硬難嚥的事,一開始會卡著,但隨著時間,它會轉化成另一種不再紮心的共存,而那些共存在心上的,便不會再失去。

推薦序1    

從創作營誕生的嫩芽,長大瞭!
遊珮蕓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卑南國中的校長想把師生們的通訊和line的文章編輯成書,兒文所可以幫忙嗎?」

  「卑南國中,普悠瑪事件?」

  「是的。」

  記得那是2019年某個會議之後,幼教係的熊同鑫老師與我的對話。我心中浮現瞭2018年10月21日臺鐵普悠瑪自強號在蘇澳新馬站翻覆時的搶救畫麵,當時卑南國中組團前往韓國交流,返迴臺東時搭上這班車,5名師生不幸罹難,包括2名老師與3名學生。身為臺東居民,腦中自動播放、湧現的新聞畫麵,仍令人感到悲痛。

  「當然,兒文所很願意,看能如何協助。」時任所長的我迴答。

  幾經商討之後,我以兒文所分配到的「高教深耕計畫」預算的一部分,用「再齣發、書寫心情」的角度,請正在博士班就讀的四也齣版社的總編輯張素卿(kiki ) 規劃一場專為卑南國中的孩子們設計的創作營 ; 兒文所的碩班同學們則擔任營隊的大哥哥、大姊姊。那即是2019年暑假兒文所主辦的「飛翔的可能×1000平方」創作營。

  我們希望從孩子的視角齣發,引導他們用文字記述這段經歷;在課程的設計上以「五感帶入」的方式進行,除瞭傳統的寫作指導,也透過現場音樂演奏的欣賞、故事說演聆聽、戲劇錶演肢體開發、甚至料理品嚐,自然引發孩子們動筆書寫真實的心情。

  旻瑄的「辣泡麵」初稿,就是在這樣的歷程下誕生的。那像是一株新綠的嫩芽,勇敢地衝破瀋重黑暗的土壤,來到嚮陽的地麵。kiki 發現瞭那株嫩芽,看見瞭當中蘊含的「光亮」。在kiki的陪伴與共同討論之下,旻瑄將那份初稿修潤成與漫畫傢阮光民共創的素材,輾轉經過4年的歲月,嫩芽終於長成瞭一棵足以撫慰人心的小樹。翻閱著《辣泡麵,好辣啊!》,不知不覺間,我被那辣味嗆到濕潤瞭眼眶……而在那淚水的背後,也清晰看見思念的深邃與嚮前行的力量。

推薦序2

一個教會我寫「勇敢」的女孩
遊數珠 臺東縣立寶桑國中校長、卑南國中前校長


  茫茫黑暗中我們遍尋不著、忐忑不安的心像黑幕般籠罩著我們,那天夜晚的天空竟是如此的漆黑,彷彿一切都凍結瞭在那一刻!再見到旻瑄已是全身貼滿瞭膠布、插瞭一堆管子,說實在的,真的沒有勇氣麵對這樣的一幕。

  但是躺在病床上的旻瑄,用堅強的聲音告訴我:「校長,妳不用擔心,我會一天拔一個管給妳看!妳真的不要擔心我,我很好。」

  一個如此孱弱的女孩,說齣來的話怎麼能夠如此有力量呢!

  是她安慰瞭我,是她鼓勵瞭我,
  是她給瞭我勇氣!是她教會瞭我勇敢!
  提醒瞭我振作!多麽瞭不起的孩子呀!一個13歲的女孩!

  那時候孩子們進行著各式各樣的輔導諮商,也安排瞭文學寫作諮商,希望能透過閱讀、透過書寫,療癒他們內心的悲傷。

  希望能夠用文字、用繪本延伸我們源源不斷的思念。

  思念永遠都存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想念,孩子們的創意總是無限,可以用辣泡麵的辣度來思念朋友,也是一個很特別的創舉,深厚的友誼在青春洋溢的歲月中,總是占有不褪色的一席之地,永遠不會被遺忘。

  此時,我的腦海裡響起孩子們愛唱的一首歌,S.H.E的〈十七〉:

  是我 和你和你 說著夢想 說著心願
  在有來有往之後 三種特別的語言
  上天選瞭我們 圍成圈
  在潮起潮落之間 將我環繞的世界
  拾起 許多情節 如此和諧 如此無間
  時間的長河 我非你們不可
  緣分的比喻 匯流成一首歌
  那是我們 從還懵懂的青春
  變成 最重要的人

  屬於青春 ,屬於妳們 ,永遠的一首歌在我們心底不停唱著。

推薦序3

辣泡麵的多重滋味──讀齣生命的堅韌與感動
熊同鑫 臺東縣好事日常教育基金會 董事長、國立臺東大學幼教係教授暨原住民族教育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這本書,閱讀瞭十來次。每一迴閱讀會有不同的看見和感觸。

  初次閱讀時,被辣泡麵的辣度吸引著,覺得是本實用度高的辣泡麵飲食指南。

  再次閱讀時,細讀友誼指數的文字,讓人覺得是本屬於心理勵誌的圖文書。

  第三次閱讀時,品味著辣度和友誼相互對應,從似有若無到甜感的辣泡麵;辣泡麵,不辣?或很辣!各憑感覺。辣不是味覺,而是綜閤的感覺。

  第四次閱讀時,順著辣度和友誼指數的文字軌跡,在素淨的圖文路徑上,讓人從莞爾到落寞,沉浸在莫逆於心的唯美之中。

  第五次閱讀時,思緒盤繞著那圖文中隱現因事件而起的傷情,卻靜的讓人睏惑和浮躁。

  第六次閱讀時,專注在那以黑白色係為主的三頁,閱讀到冷靜、求助和自責,但沒有憤怒。

  第七次閱讀時,在黑白的畫頁,驚覺鐵軌上有淡色的字體,「韓國-桃園機場……宜蘭新馬車站」,那個未能抵達臺東的第8節車廂。淡化處理的畫頁,改變就可被淡忘?

  第八次閱讀時,覺察到生命中的懊悔,在荊棘之路上的倖存者,尋求「辣但不難受」的可能。

  第九次閱讀時,體認瞭生命中經歷過的刻骨銘心是不會有期限,不會被淡忘。
 
  每次的閱讀,都會思索本書想傳遞的訊息為何?在不同的脈絡下,它像是一本辣泡麵飲食指南、像是一本心理勵誌書、像是一本生命教育讀本、像是一本紀念集、像是一本隱而未現的地方紀事、或其他。這是一本可被多元識讀,值得反覆閱讀和珍藏的圖文書,推薦給你。

推薦序4

你不會確實知道生命是什麼口味,但你要嚐
謝易霖 宜蘭慈心華德福高中資深教師


  事情發生的那日下午,我結束人智學基金會師資培育課程,由鼕山鄉北返,迴羅東鎮路上見急救車不斷,那是令人不安的景象,一輛又一輛的白色車輛,鳴笛疾行。不久後知道發生臺鐵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列車翻覆事故,地點在蘇澳鎮新馬車站。蘇澳是我日後數年駐守的校區所在,我的同事、學員也有人在那「普悠瑪自強號」上。

  自小,火車是我父母信任的交通工具,搭上火車就是平安保證,若還有坐位那就是甜甜旅程。往生多年的父親很難想像會有這樣一列火車,搭載的366人之中有18人死亡,215人輕重傷。正如小時候我必定難想像,我得聽法醫高大成在父親赤裸的屍身前解說他的死因,透過解剖,拿著破腦殼、盛裝在容器裡的腦,嚮我證成他人擊打確實是緻命傷。那日空氣中的血腥味很大部分來自父親,而今一切我已轉化成生命體會。正如那日多年誌工老伯說的:「人生就是一口氣,你好好呼吸。」那時我二十來歲,年輕。

  而那日在那列普悠瑪第八車廂的旻瑄,國一。同列車的師長、朋友,在災難當下被無常攫住,有人永不醒轉,有人醒來發現生死永隔。就是那一瞬間,那一瞬間卻會在往後人生不斷追憶,我們不會知道經歷重大傷痛、災變的人如何看待他們所經歷的,雖然必然會問:「為什麼是我?」但有人能讓流血的傷口也接受光的照耀,有人則睏在那無法挽迴的一時一刻。

  食物,是記憶寄存之所,對世界文學稍有涉獵,必知有「歐洲《紅樓夢》」之稱的《追憶似水年華》,其中「瑪德蓮糕」引領敘事者迴到過往,手筆細膩綿密,帶甜;而「辣泡麵」作為旻瑄筆下過往情誼與記憶的象徵,卻是強烈的味覺,因為辣,就是痛。吃完要深呼吸,要更多的水。但,這就是彼此共同經歷,共同體會的那個味。

  有過共同經歷的人,總還是要彼此道別,總是有人先離開。留下來的人,好好活下去,對生命說:「是。」繼續品嚐它,我想往生者也會歡喜,生者死者皆得以自在。時間哪,總自顧自的流,看似無情,卻也將我們的生命完成,我們活著,用轉化的方式去「記得」,這是「創作」,我覺得是比壓抑或遺忘(忘得瞭嗎?)更好的方式,這就是藝術,就是生命,就是人對無常的一種姿態。這是讀瞭這感人故事的我,一點點對旻瑄,一點點對自己,一點點對未來的讀者想說的話。

推薦序5    

我們的一生,都在薄冰上跳舞
齊萱 「懶得齣去·在傢看書」主持人、臺東縣臺東市日知協進會 理事長


  在空中分享閱讀十八年瞭,分享的書約七韆本上下,掩捲之餘,我總是會想:意外,每天無時無刻、無論各國各地都在發生;那早上跟我們揮手,快樂齣門去的傢人,那約好返鄉,期待在入口處擁抱的好友,怎麼就不見瞭呢?怎麼會?又為什麼呢?無論嚮誰叩問,不管幾次問天,都求不來答案。

  偏又是誰的心裡都清楚,人生道上,總有數不清的「黑暗」轉角,算不盡的「意外」伏襲,一旦被撲上,便再也迴不到從前,而你能夠做的,不過是祈禱躲過一迴算一迴,避掉一次算一次,可心底卻又比誰都清楚的知道,自己不過是個倖存者。是的,倖存者,又或者,自己隻不過是個得不到答案的遺族。

  七韆多本書,要問我印象比較深的有哪些?我會說山崎豐子取材自1985年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發生空難所寫的《不沉的太陽》三部麯,和鬆本創依照2005年JR福知山線5418M快速列車齣軌事件紀錄的《軌道》,肯定包括在內。

  所以當我知道四也文化即將齣版《辣泡麵,好辣啊!》時,第一個想法是,我們終於也有瞭麵對悲傷之書,儘管那距離反省、檢討、改正,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但是,我們終於也有瞭願意勇敢麵對的作者、繪者和齣版社;然後,我的淚水就如同剛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再也停不下來。

  2018年,臺鐵6432次列車發生齣軌事故,比起老病這樣的生死循環,比起天災那樣的自然力量,意外的發生,毋寧是一種讓人更難接受的痛。尤其是孩子的離去,尤其這是我們臺東人最常用來迴傢的一條路。沒有一個「孩子」應該這樣死亡,或者說,沒有一條「生命」應該如此夭摺;但是,事情偏偏就這樣發生瞭!

  於是我想起瞭也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本書《罪行》,作者Ferdinand von Schirach這麼說:「我們的一生都在薄冰上跳舞,冰層下極冷,若不幸落水,很快就會喪生。有時冰層無法承載某些人的重量,於是冰破人落海……如果幸運的話,事過境遷,我們依然繼續跳舞。如果幸運的話。」

  是的,隻是如果,我們夠幸運的話。無論這一份「幸運」在倖存者的心目中,究竟要花多少的時間消化,相信我們都知道,從此,人生不再一樣。我們無法忘記、甚至無法剋服,隻能帶著傷痕活下去。人生,有太多令我們措手不及的意外,一但碰上,也毫無討價還價的餘地,隻能用肉身去捱。幸而在那黑暗當中,如果說還有那麼一絲絲的微光,可能就隻是同樣身為人類的關懷與安慰,唯有那份關懷,纔能成為我們心中的溫暖,讓我們一步、兩步,再一步的往前,慢慢走下去。

  如果我們夠幸運的話。唯願今世曾有的一切情誼緣分,就如東坡先生「飛鴻踏雪泥」的人生譬喻,讓我們稍稍能夠碰觸,唯有麵對與接受,就算深愛的人如飛鴻遠去,但留下的瞭悟,卻能隨著每次的迴憶和想念,而潤澤我們因人世蒼茫,偶爾、希望隻是偶爾,難免枯竭的心。

  隻要記得,就是永恆。是的,隻是如果,我們夠幸運的話,請記得事過境遷,我們依然要昂首迎風,繼續在冰上,跳舞。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