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木造建築入門【全新增訂版】:一次精通木造建築從尺寸、工法、地盤、屋頂到裝潢的基本知識、施工與運用

圖解木造建築入門【全新增訂版】:一次精通木造建築從尺寸、工法、地盤、屋頂到裝潢的基本知識、施工與運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口秀昭
圖書標籤:
  • 木造建築
  • 建築設計
  • 建築工程
  • 房屋建造
  • 裝修設計
  • 木工技術
  • DIY
  • 建築知識
  • 住宅設計
  • 圖解教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309堂木造建築入門,全新增訂22個單元
Q&A解說+插圖圖解=一次搞懂木造建築基礎!

◎    「圖解建築入門」係列作者原口秀昭親自增訂編修
◎    依施工順序排序,容易理解及學習
◎    《圖解RC結構建築入門》延伸之作

深入淺齣循序漸進學習「木造建築」的結構與原理,
為理解鋼筋混凝土與鋼骨結構建築打下基礎!


「木造建築」在教學上為理解鋼筋混凝土與鋼骨結構建築的前導,卻因為結構繁複與悠久的歷史,長期以來被視為初學者的一大障礙。作者認為開始學習繪製建築設計圖的階段,如果可以先讓學生理解木造建築的結構與原理,等於是理解其他建築結構打下基礎。

本書從木造建築的尺寸、工法、地盤、牆壁、軸組、一樓、二樓、屋架、屋頂、外部裝潢至內部裝潢,以木造建築的工程順序排序,由下往上深入淺齣地為讀者說明木造建築從零到有的關鍵知識與細節。

比起鋼筋混凝土與鋼骨結構建築,木造建築還具有碳排放量低、廢材迴收利用效益高、施工期短、自動調節室內溫溼度等優點,隻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便能避免耐震差、易燃、易腐朽等問題,為美日「綠建築」的首選。

《圖解RC造+S造練習入門》、《圖解建築入門》等係列作者原口秀昭於此次全新修訂版中因應新興木造建築潮流,納入2×4工法的梁柱架構式工法、無地闆格柵工法等內容,以及學生經常感到睏惑的斷麵圖的畫法、樓梯的尺寸。

透過反覆閱讀本書的解說與插圖,一次精通木造建築的基礎知識吧!
 
建築結構與材料的深度探索:現代工程視角下的結構力學、新型材料應用與可持續設計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視角,探討現代建築工程領域中,從理論基礎到前沿實踐的關鍵議題。內容聚焦於結構工程的深層原理、新型建築材料的性能分析及其在復雜工程中的應用,並延伸至當前全球關注的可持續性與韌性建築設計策略。 第一部分:高級結構力學與工程分析 本部分將結構分析提升至更精細的層次,深入剖析復雜荷載作用下的結構響應。 1. 結構動力學與抗震設計 振動理論的深入解析: 詳細闡述單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係統的自由振動、受迫振動及其響應。引入模態分析(Modal Analysis)的概念,解釋結構如何通過不同的振型來抵抗地震力。 地震工程基礎: 剖析地震波的特性及其在結構動力學中的作用。重點討論反應譜分析(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和非綫性時程分析(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的應用場景與計算方法。對結構阻尼機製進行詳盡的討論,包括粘滯阻尼和粘彈性阻尼的應用。 先進抗震技術: 介紹隔震技術(Base Isolation)和消能減震技術(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如屈服鏈接器、粘滯阻尼器和摩擦擺支座的工作原理、設計規範及性能評估。 2. 極限狀態設計理論與高性能結構 極限承載力分析: 超越傳統的容許應力法,深入講解基於可靠性理論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Limit State Design)。涵蓋材料的塑性理論及其在構件強度評估中的應用,特彆是對於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的塑性鉸形成與連鎖破壞的分析。 高跨結構與復雜構件: 詳細分析大跨度空間結構(如網殼、懸索結構)的幾何非綫性問題和穩定性分析。探討薄壁結構、麯麵構件在復雜受力下的屈麯行為,並介紹非綫性有限元分析(FEA)在這些復雜構件評估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現代建築材料的性能與創新應用 本章著眼於超越傳統鋼筋混凝土和普通鋼材的先進材料體係,探討其微觀結構、宏觀性能及工程應用潛力。 1. 混凝土技術的前沿發展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深入研究UHPC的微觀結構,如縴維增強對提高其韌性和抗裂性的機製。討論UHPC在預製構件、極端環境結構(如海洋工程)中的應用案例,以及其耐久性與長期性能的評估方法。 自修復與智能混凝土: 介紹利用微生物或封裝修復劑實現混凝土自修復的機理。探討導電混凝土或壓電材料在結構健康監測(SHM)係統集成中的應用潛力。 2. 新型鋼材與復閤材料 高強鋼與耐候鋼: 分析高強鋼材的屈服強度、斷裂韌性與焊接性能之間的權衡。重點討論耐候鋼(Weathering Steel)的銹層形成機理及其在免維護結構中的優勢與局限。 縴維增強聚閤物(FRP)的應用: 詳述碳縴維(CFRP)、玻璃縴維(GFRP)等在結構加固、耐腐蝕環境下的橋梁和幕牆結構中的應用。討論FRP材料的長期性能衰減模型及其與基材的界麵粘結穩定性。 第三部分:可持續性、韌性與數字化建造 此部分關注建築行業麵嚮未來的挑戰,即如何在保證結構安全與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影響並提高係統的適應性。 1. 綠色建築與生命周期評估(LCA) 結構材料的環境足跡: 詳細計算不同結構體係(如傳統鋼筋混凝土、木結構、鋼結構)在全生命周期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介紹如何通過材料選擇和設計優化來降低“隱含碳”(Embodied Carbon)。 循環經濟在建築中的實踐: 探討建築廢棄物的迴收、再利用技術,特彆是對舊結構中鋼材、骨料的再生利用策略。分析模塊化和預製化設計如何促進材料的拆卸和再用。 2. 韌性設計與適應性 韌性(Resilience)的量化: 區分“抗力”(Resistance)與“韌性”。介紹如何通過冗餘設計、分布式係統和快速恢復能力來增強結構對突發性災害(如極端天氣、恐怖襲擊)的抵禦能力。 多災害耦閤作用分析: 探討火災、風荷載、海嘯等復閤環境對結構性能的疊加影響。引入概率風險評估(PRA)工具來量化結構在多重威脅下的失效概率。 3. 數字化施工與集成技術 建築信息模型(BIM)的深化應用: 討論BIM模型如何從設計階段延伸至施工管理、結構分析與運維階段。重點介紹4D(時間)和5D(成本)的應用,以及BIM與地理信息係統(GIS)的集成。 先進製造與機器人技術: 探討增材製造(3D打印)在混凝土和金屬結構構件製造中的可行性研究,及其對傳統施工流程的顛覆性影響。介紹機器人在復雜裝配、高空檢測中的實際應用案例。 全書結構嚴謹,理論支撐充分,並結閤大量國際工程實例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旨在培養讀者從材料科學、結構力學到可持續設計理念的全麵工程視野。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原口秀昭
1959年生於東京都。1982年東京大學建築學科畢業。1986年東京大學碩士課程修畢。現為東京傢政學院大學生活設計學科教授。著有《20世紀的住宅──空間結構的比較分析》(20世紀の住宅―空間構成の比較分析,鹿島齣版會)、《路康的空間結構──以軸測圖解讀20世紀的建築傢》(ルイス・カーンの空間構成―アクソメで読む20世紀の建築傢たち)、《一級建築師考試超級記憶術》(1級建築士受験スーパー記憶術)、《二級建築師考試超級記憶術》(2級建築士受験スーパー記憶術)、《結構力學超級解法術》(構造力學スーパー解法術)、《建築師考試 建築法規超級解讀術》(建築士受験 建築法規スーパー解読術)、《漫畫結構力學入門》(マンガでわかる 構造力學)、《漫畫建築物理環境入門》(マンガでわかる 環境工學)、《建築的數學・物理教室》(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建築の「數學・物理」教室)、《圖解木造建築入門》(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木造建築」入門)、《建築的設備教室》(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建築の「設備」教室)、《圖解RC造建築入門》(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RC造建築」入門)、《圖解S造建築入門》(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S造建築」入門)、《圖解建築室內裝修設計入門》(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建築の「インテリア」入門)、《圖解建築施工入門》(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建築の「施工」入門)、《圖解建築結構入門》(ゼロからはじめる 建築の「構造」入門,以上彰國社)等多部著作。

相關著作:《圖解建築設備練習入門:一次精通空調、供水排水、供電配線、消防安全、節能的基本知識、原理和計算》《圖解建築設備入門:一次精通水、空氣、電力的基本知識和應用》《圖解建築計畫入門:一次精通建物空間、動線設計、尺寸麵積、都市計畫的基本知識、原理和應用》《圖解建築室內裝修設計入門:一次精通室內裝修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圖解S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骨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圖解建築物理環境入門:一次精通空氣、溫度、日照、光、色彩、聲音的基本知識、原理和應用》《圖解RC造+S造練習入門:一次精通鋼筋混凝土造+鋼骨造的基本知識、應用和計算》《圖解建築入門:一次精通東西方建築的基本知識、結構原理、工法應用和經典風格》《圖解結構力學練習入門:一次精通結構力學的基本知識、原理和計算》《圖解RC造施工入門:一次精通鋼筋混凝土造施工的基本知識、結構、工法和應用》《圖解建築設備練習入門:一次精通空調、供水排水、供電配線、消防安全、節能的基本知識、原理和計算》《圖解建築計畫入門:一次精通建物空間、動線設計、尺寸麵積、都市計畫的基本知識、原理和應用》《圖解建築物理環境入門:一次精通空氣、溫度、日照、光、色彩、聲音的基本知識、原理和應用》《圖解RC造+S造練習入門:一次精通鋼筋混凝土造+鋼骨造的基本知識、應用和計算》《圖解結構力學練習入門:一次精通結構力學的基本知識、原理和計算》《圖解S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骨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譯者簡介

林鬱汝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係畢業,曾參與東森電視颱科學影片「颱灣的脈動」共六集幕後製作,影片內容包含颱灣的地震、耐震建築等。

林書嫻(新版增訂編修)
臺灣大學城鄉所、早稻田大學創造理工學研究科建築專攻碩士,專長為都市計畫與社區營造。
研究所時期因緣際會下開始翻譯工作,就此一隻腳踏入譯界,兼職口、筆譯,涉獵範圍以藝術、建築、都市計畫為主。


圖書目錄

作者序⋯ 3
目次⋯ 5
1    尺寸
三六闆⋯ 8  必要空間⋯ 15  標準尺寸⋯ 27  高度尺寸⋯ 32

2    工法
工法的種類⋯ 39  桿件與閤闆⋯ 41  屋頂⋯ 46  水平材⋯ 48
接閤⋯ 53  基礎⋯ 55  工程順序⋯ 56  軸組式或框組式⋯ 58

3    基礎.地盤
地盤的特性⋯ 62   地盤改良.樁⋯ 67   基礎工程前的準備工作⋯ 69
基礎的種類⋯ 75   整地⋯ 78   混凝土的基礎知識⋯ 81
基礎的處理⋯ 86   地檻的功用⋯ 92  換氣孔的設置方式⋯ 97
防水處理⋯ 101   筏式基礎⋯ 104   配管用套管⋯ 108   基礎高度的錶示法⋯ 109
地檻的保護措施⋯ 110

4    牆壁.軸組
柱子⋯ 111  橫材⋯ 115  接閤⋯ 119  承重牆⋯ 129  間柱⋯ 135

5    一樓地闆組
地闆格柵⋯ 138   支撐地闆格柵的部材⋯ 146
地闆組的錶示方式⋯ 152   2x4工法的一樓地闆組⋯ 155   無地闆格柵的地闆組⋯ 156   縱嚮接閤和橫嚮接閤⋯ 158

6    二樓地闆組
地闆格柵與梁⋯ 163   地闆組的錶示方式⋯ 167   接閤與補強⋯ 171
支撐陽颱的方法⋯ 180   2x4工法的二樓地闆組⋯ 181   無地闆格柵的二樓地闆組⋯ 182
無地闆格柵的二樓地闆結構圖⋯ 183

7    屋架組
椽木和橫材⋯ 184   支撐屋架組的部材⋯ 190   建築物的方嚮⋯ 194
屋頂的形狀⋯ 196   屋架梁的架設方式⋯ 198
縱嚮接閤和橫嚮接閤⋯ 200   梁的木材和跨距⋯ 203
屋架平麵圖⋯ 207   斜梁⋯ 212   廡殿式屋頂⋯ 213   2x4工法的屋架組⋯ 217

8    屋頂
鋪底闆⋯ 218  屋頂的保護材⋯ 221  坡度⋯ 225  石闆瓦鋪麵⋯ 227
金屬闆鋪麵⋯ 231   瓦鋪麵⋯ 234   浪闆屋頂⋯ 242
止雪.防雨⋯ 243   圖麵錶現方式⋯ 249   斷麵圖的基準線⋯ 251  陽颱周圍的防水處理⋯ 252

9    外部裝潢
鋪設雨淋闆⋯ 256  外裝闆⋯ 257   填縫材⋯ 260
托木.通氣層⋯ 263  鋪底材⋯ 267  噴附材⋯ 270  磁磚⋯ 272
窗框周圍⋯ 275  玻璃⋯ 286  聚碳酸酯闆⋯ 291

10    內部裝潢
隔熱材.吸音材⋯ 292   石膏闆⋯ 296   地闆材⋯ 301
端點的收邊⋯ 304   天花闆材⋯ 307   門窗⋯ 309   
樓梯⋯ 313   ㄇ型樓梯的大小⋯ 316   書架、衣櫥的寬度⋯ 317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153745
  • 叢書係列:藝術叢書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0 x 14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1歲~99歲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真正讓我感到驚艷的是它對細節的處理,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在這本書裏都被提升到瞭戰略高度。比如,關於連接件的選用和安裝的精度要求,作者用瞭大量的篇幅進行論述,並通過對比不同的連接方式的受力效果,讓讀者明白細微的誤差可能會導緻的嚴重後果。這絕對不是一本可以“隨便翻翻”的書,它要求讀者帶著思考去閱讀,去體會每一個榫卯、每一顆螺栓背後的力學原理。這種嚴謹性,讓人在欣賞木結構美感的同時,也對其背後的工程科學有瞭深刻的理解。對於那些想將理論付諸實踐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無聲的導師,它時刻提醒著你:細節決定成敗,尤其是在和自然力量打交道的建築領域。我閤上書本時,腦海中浮現的不再是孤立的部件,而是一個相互支撐、充滿生命力的整體。

评分

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本書的文字流暢且富有激情,作者似乎是一位對木結構充滿熱愛的實踐者,而不是一個冷冰冰的理論傢。他的敘述方式帶著一種引導和鼓勵,讓你在遇到晦澀難懂的部分時,也不會感到沮喪。特彆是關於室內裝潢與結構結閤的部分,展示瞭木結構如何通過不同的飾麵和空間劃分,營造齣極其豐富的居住氛圍。這不僅僅是結構手冊,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用木頭創造美好生活空間”的藝術指南。整本書下來,我不僅學會瞭木結構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我開始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木製傢具、木製房屋,理解瞭它們背後所蘊含的匠心和科學。這是一次非常充實和令人愉悅的學習旅程,極大地拓寬瞭我對建築材料和建造方法的認知邊界。

评分

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不像我以前看過的某些技術書籍,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讓人抓不住重點。它從最基礎的木材特性講起,就像是帶你認識新朋友一樣,首先瞭解對方的脾氣秉性——什麼木材適閤做什麼用,它的優點和局限性在哪裏。然後,非常自然地過渡到瞭具體的施工工藝,圖示的比例和角度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可以想象齣工匠在現場操作的情景。我尤其喜歡它對“地基”處理的講解部分,很多初學者都忽略瞭與地麵接觸的細節,這本書卻用專門的篇幅強調瞭防潮和基礎固定的重要性,這體現瞭作者經驗的沉澱。讀完這部分,我仿佛完成瞭一次虛擬的工地考察,對從“一塊木頭”到“一個穩固結構”的轉化過程有瞭直觀的認識。這種全流程的梳理,極大地增強瞭我對木結構工程的信心。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吸引人,那種木材本身的紋理和溫暖的色調撲麵而來,讓人立刻感受到一種踏實和親近感。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翻到這本書的,當時我對木結構建築的興趣剛剛萌芽,總覺得這是一個既古老又充滿現代可能性的領域。這本書的排版非常清晰,圖文並茂的展示方式,尤其是一些復雜的結構節點圖解,真的讓人一目瞭然。我特彆欣賞它對基礎概念的梳理,它不像一些專業教材那樣堆砌枯燥的術語,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來解釋,比如木材的乾燥、應力分布這些核心問題。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至關重要,它構建瞭一個堅實的知識框架,讓我在後續深入學習時有瞭清晰的參照。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這樣做”,這種對原理的深入探討,讓我對木結構建築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翻閱過程中,我能感覺到作者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做瞭精心的平衡,既滿足瞭入門者的好奇心,也為未來進階打下瞭不錯的基礎。

评分

我發現這本書在介紹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結閤的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並沒有陷入“復古”的泥潭,而是很務實地將傳統智慧與現代材料科學、規範標準融閤在一起。比如,在介紹抗震設計時,它沒有止步於理論公式的羅列,而是結閤木結構的特性,講解瞭如何通過閤理的結構布局和節點設計來增強整體的韌性。這種與時俱進的視角,讓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一般的入門指南。它告訴我,木造建築不是束之高閣的博物館展品,而是完全可以適應現代居住需求的,安全、舒適、環保的居住選擇。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會停下來,去查閱一些相關的國傢標準或行業規範,發現書中的內容與實際操作的接軌度非常高,這無疑大大提升瞭這本書的實用性和權威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