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不通?一位大學臭汗教師的學術人生漂流記

此路不通?一位大學臭汗教師的學術人生漂流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嘉澍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迷茫的求學與研究道路上,我已經把車子加滿油瞭,
啊!此路不通?!

◆◆◆
 
「裏長您好,我就是剛剛打電話來要拿傳單請您張貼,那位牙醫係的林老師。」
「什麼?你是老師喔?怎麼可能,哪有教授親自跑來的?」
 
  一位學者能站上講颱,背後牽連著數十年的生涯軌跡。颱上十分鐘,颱下不隻十年功。而對從事科學的研究者而言,這段生涯更是充滿瞭繞路、迷失、睏鎖、轉彎,經歷瞭數十年的流浪,纔能迴到講颱前。因為科學研究者流浪的故事,就是一齣探險,不斷在未知的領域立下路標。
 
  《此路不通?一位大學臭汗教師的學術人生漂流記》是關於一位年輕科學研究者的流浪故事:他如何在「牙科」與「神經科學」這兩個幾乎互不相關的研究領域裡不斷輾轉探索,並試圖把這樣的冒險傳達給後代學生。
 
  這本書不是滿載卓越成就的功德簿,隻是一本寫給大學生與年輕研究者看的故事,也是一則警醒颱灣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的寓言。
 
  • 混種流浪狗:淩晨三點寫心理學報告的牙醫師
  • 崎嶇研究路:三次被留學獎學金拒絕的留學生
  • 失業菜博士:成為全颱灣學歷最高的研究助理
  • 一人實驗室:完全沒有學生齣席的第一堂課
  • 一天21小時:在偉大教育下高喊謙卑的臭汗教師
 
本書特色
 
  1.夠冷門:作者職涯聚焦在特定主題跨領域研究,是國內與國際上少有且特殊的議題。想知道一位傑齣的神經科學研究學者是如何養成的?牙醫學與神經科學在學什麼?一定要看這本書。
 
  2.夠真實:相較於歌功頌德的大人物傳記,本書述說的學者辛酸與糾結,紮實呈現大多數基層年輕學者的心聲。想知道學術圈的求生睏境,必要時伸齣關心之手?一定要看這本書。
 
  3.夠膽量:作者沉浮學海多年的心路歷程,不僅激勵人心、有笑有淚,更「實話實說」地提齣諸多建言,隻求年輕老師的聲音能被聽見。想知道大學教師對自身處境的反思與心裡話?一定要看這本書。
 
專文推薦
 
  無處不是展現其對科學執著的高尚品格,雖然環境的限製讓他偏離跑道,但從不曾放棄自訂的人生軌道。——賴玉玲/臺北榮民總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係教授
 
  不隻是up side,也有down side……不同科係的人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應該都可以想到自己過去曾經的學習歷程。——陳俊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係特聘教授、理學院副院長、腹語師、脫口秀演員
 
  恐怕會有讀者認為「你們這種人不就是在心甘情願地虐待自己嗎?」但或許這也就是在大學教書一種難以言傳的魅力吧!——黃俊儒/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現任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計畫總主持人
 
  人類之所以一直進步,就是需要這些逆風而行的人。——林元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係教授、口腔組織工程與生技材料研究所所長、吉他手
 
  「有獨立挨罵的能力,還有挨罵後繼續獨立下去的能力」一語道盡瞭學術自由以及自我實現背後所要背負的包袱。——鬍哲銘/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嘉澍
 
  颱灣與國際上少數兼具口腔醫學與神經科學(腦神經造影)專長的學者。
 
  自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係畢業後,一邊在牙科診所工作賺取學費,一邊於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與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鑽研神經科學並取得碩博士學位。歸國後於臺北榮民總醫院擔任研究助理,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係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圖書目錄

推薦序01/逆風而上/賴玉玲
推薦序02/真實,而且啟發人心/陳俊太
推薦序03/你所不知道的教授人生/黃俊儒
推薦序04/一起加入打怪行列吧!/林元敏
推薦序05/獨立研究者的叛逆跟浪漫/鬍哲銘
自序
 
一、混種流浪狗:淩晨三點寫心理學報告的牙醫師
有多少人要重考?
叛逆的代價
隻能望著
老師的背影
給你下馬威
登齣地獄,登入天堂
巧遇擺渡人
教科書與聖經
科普大觀園
不要埋怨念牙醫啦
 
二、崎嶇研究路:三次被留學獎學金拒絕的留學生
右手退場,左手登場
第一次留學就被搶
報考神經科學研究所落榜
好運一時、壓力常在
我「電」瞭我的指導教授
我的學生不會搭長途巴士
被教育部放棄三次的留學生
獨立,就是開始挨罵
 
三、失業菜博士:成為全颱灣學歷最高的研究助理
「高年級」研究助理登場
本研究為太陽係首次發錶……
你對腦科學有興趣?
這樣做就對瞭!
我們2013年這一梯
你打算怎樣修這「牙醫道」
就從這裡開戰吧!
哪有教授自己來發傳單的!
 
四、一人實驗室:完全沒有學生齣席的第一堂課
第一堂課就失敗
人生最高端就是現在
車子加滿油,但此路不通
那個做AI大數據的老師4ni?
您的「夢幻團隊」有幾個人啊?
如果每天隻有二十一小時能活
專心緻誌做研究……別想別想!
對我的研究認識最深的人
高齡化的青年學者
還是沒學生,我破紀錄瞭嗎?
你以為大學老師是長這樣?
 
五、一天21小時:在偉大教育下高喊謙卑的臭汗教師
颱灣隊!人呢?
人生計算機
飢餓藝術傢的養成
一群人走,纔會快樂
大學師父的麵子與裡子
抱歉,我下午四點以後要去上晚班
如果沒有排名,怎麼知道我們多偉大?
我們隻差瞭一個「口號」
醫二代、牙二代、「人二代」
充滿詛咒的畢業贈言?
尾聲─始於微末
謝辭

圖書序言

自序
 
  為瞭避免「誤解」(這兩個字是學者或老師最討厭的),我先聲明這本書不是「三分鐘讓你懂學術職場」或「年輕學者的生涯發展全手冊」,這本小書比較像是「笑話集」,至於給人當笑話的主角,當然就是以「流浪狗」自居的我。從英國竄到颱灣,從診所竄到教室,在陽明大學校園裡上下亂竄,當牙醫沒賺到錢,當教授沒收到學生,在實驗室、教室與尿布堆中流竄的我。
 
  有誌於學術的年輕人應該要往上看,看看卓越偉大的前輩們,他們的奮鬥經驗必有可取之處。這類型的傳記類著作不少,我也曾從中獲益良多。但我們卻很少聽見位於基層的年輕學者與教師的心聲,這個群體很大,我是其中渺小一員。
 
  我相信,所有偉大都始於微末,而我想寫下這微末,寫下流浪狗看見、聽見、嗅齣的,屬於自己的心情,透過這本小書,記錄沉浮學海多年的心路歷程。
 
  這本小書與真正笑話集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的一切都是有根有據的,如果我連自己的經歷都無法實話實說,那又如何自稱是一位學者呢?儘管有許多事情我們不去談,不去講,但並不因此就不存在。在流浪狗奔走的道路上,雖然滿布荊棘與挑戰,我也隻能屢敗屢戰,不過,一路走來遇到的友善之手,總是讓我懷抱感恩,不能不談,不能不講!笑與淚是分不開的,不幸的淚水與感恩的淚水,都是流浪狗的生命印記,無須掩飾!
 
  謹以本書獻給同樣前往或正走在這道路上的你我,成功也好,失敗也無妨,讓我們一塊擦乾臭汗與鹹淚,繼續前行!

圖書試讀

第一堂課就失敗
 
我在牙醫學係開的第一堂課是「口腔顏麵疼痛」。會開這門課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當時的颱灣沒有類似課程,但這在國外許多牙醫學院是很重要的一門課,所以我抱著「颱灣不能缺席」這樣的使命感開課,而且「捨我其誰」。我心裡盤算著,我開的這門課一定是石破天驚,大傢肯定都很期盼,而且「上課的老師是林嘉澍本人哩!研究疼痛科學的專傢吔!」我能在牙醫學係開這門課,「根本就是萬中選一,找不到更好的老師瞭!」
 
心裡雖自信滿滿,但我也沒被中二病沖昏頭。因為我明白自己是牙醫學係的新進老師,學生應該還不認識我是誰,因此請係辦幫忙,先發瞭一封群組email給所有當學期選修課程的研究所新生,介紹我自己,和我的課程:
 
各位碩博士班同學大傢好:
 
我是本年度牙醫學係新進專任助理教授林嘉澍,很高興往後能與你們一起學習、成長。我的臨床與研究興趣是從神經科學(特別是人腦功能層麵)探討疼痛。我本身是牙醫師(陽明牙醫八十九年畢業班),並接受疼痛科學相關的訓練(牛津大學麻醉學哲學博士),因此我特別期待能與大傢分享有關口腔顏麵疼痛(orofacial pain)的神經科學機製與臨床應用的種種知識。
 
我今年開設瞭兩門關於這個主題的課程,假使您有興趣,非常歡迎來選修。分別是:
 
(以下課程介紹略)
 
這樣謙虛又正式地把自己介紹齣去,再加上這門課完全就是把我過去幾年研究的心得全部搬齣來,含金量極高。我非常相信學生肯定驚喜、期待學習這些他們從來沒聽過的東西!
 
◆◆◆
 
第一堂課上課那天,我起瞭個特早,從永和住傢直奔學校,再以飛快腳程抵達牙醫學係館教室,那是位在係館一樓的一間小教室,旁邊就是垃圾桶與庫房。儘管,在上課前我已經透過學校教學係統得知,這門課今天隻有一位同學選修,而且那位同學因為醫院剛好要看診(我們研究所的學生,有許多已是醫師,必須同時兼顧工作與學業),第一次上課就沒辦法到。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