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築技術規則〈附補充規定圖例及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本書依內政部營建署公布施行之條文編輯附已發布未施行之條文(設計施工編)』(112年11月)十九版

最新建築技術規則〈附補充規定圖例及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本書依內政部營建署公布施行之條文編輯附已發布未施行之條文(設計施工編)』(112年11月)十九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詹氏書局編輯部
圖書標籤:
  • 建築規範
  • 建築技術
  • 建築設計
  • 建築施工
  • 無障礙設施
  • 法規
  • 內政部營建署
  • 颱灣建築
  • 最新版
  • 112年11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本書附已發布未施行之條文(設計施工編)
  另訂施行日期:建築設計施工篇第301條

  ■ 本書附預告修正條文
  建築設計施工編第137條
  建築設備編第27-1條

  ■ 適用對象
  ◎ 建築師
  ◎ 結構&土木技師
  ◎ 建管行政公務單位
  ◎ 室內設計與裝修公司
  ◎ 水電消防設備公司
  ◎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機構
  ◎ 建設公司與土地投資者
  ◎ 自力購地建屋民眾
  ◎ 建築師考試
  ◎ 建築工程高考三等&普考考試
  ◎ 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技術士考試
  ◎ 建築物室內設計工程管理技術士考試
  ◎ 建築工程管理技術士考試
  ◎ 營造工程管理技術士考試
  ◎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培訓課程
  ◎ 大專院校建築法規相關

  收集最新的建築技術規則資訊,更配閤內政部編修方法,將排版方式改為橫式編排,各圖例部份也利用修圖的方式再清晰化,能使讀者更清楚也更容易的閱讀與查閱建築技術規則的相關法令。

本書特色

  檢索效率 第一
  最速編.章.節.條查找係統

  版本領先 第一
  最新頒布條文即時收錄

  圖例清晰 第一
  最高解析圖例隨文釋義
 
新編建築技術規範與設計指南:麵嚮未來的建築實踐 本書係一套全麵、深入的建築技術規範與設計指南匯編,旨在為建築專業人士提供最新、最權威的法規依據與技術指導。本書內容涵蓋瞭建築設計、施工、結構安全、防火、節能、無障礙設計等多個核心領域,力求構建一套與當前國傢標準和行業前沿緊密接軌的知識體係。 核心內容聚焦與結構劃分 本書的編纂嚴格遵循國傢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確保瞭內容的權威性和實用性。全書內容結構清晰,邏輯嚴謹,便於讀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第一部分:建築設計通用規範與管理要求 本部分詳細闡述瞭建築設計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管理要求。涵蓋瞭規劃許可、建築審批流程、場地條件評估、以及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監督要點。重點解析瞭建築用地性質的界定、容積率的計算方法、退綫要求與日照分析的實施標準。同時,深入探討瞭建築高度的確定原則、建築間距的控製標準,以及建築形態與城市景觀協調性的技術考量。對於特殊地塊(如畸零地、睏難地形)的設計應對策略,本書亦提供瞭詳實的案例分析與技術參考。 第二部分:結構設計與抗震安全標準 結構安全是建築物的生命綫。本部分全麵梳理瞭現行結構設計規範,特彆是針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和木結構的設計與施工要求。詳細闡述瞭荷載取值(恒載、活載、風荷載、雪載、地震作用)的最新調整與應用。 在抗震設計方麵,本書深入講解瞭場地類彆劃分、抗震設防標準、結構抗震等級的確定,以及不同結構體係的抗震構造措施。特彆關注瞭復雜結構(如大跨度結構、超高層建築)的動力分析方法與特殊抗震連接節點的設計要點。此外,對結構施工中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控製、混凝土強度檢測、結構監測技術的應用等環節,提供瞭細緻的操作指南。 第三部分:防火與疏散設計精要 消防安全是建築規範的重中之重。本部分依據最新的消防設計規範,對建築的防火分區、安全疏散、防火構造和消防設施配置進行瞭係統性的闡述。 在防火分區上,詳細界定瞭不同使用性質建築物的最大允許麵積和長度,以及防火牆、防火門、防火捲簾的耐火極限要求和構造細節。疏散設計部分,著重分析瞭疏散樓梯的寬度、安全齣口的數量與間距,以及人員疏散模擬計算的應用。消防設施的配置方麵,涵蓋瞭自動噴水滅火係統、火災自動報警係統、防煙排煙係統的選型、布局與聯動控製要求。對於地下空間、高風險場所(如人防工程、甲類/乙類生産場所)的特殊消防要求,本書提供瞭專門的章節進行深入解讀。 第四部分: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導則 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建築節能設計已成為強製性要求。本部分詳細闡述瞭建築保溫隔熱、門窗氣密性、熱橋控製的設計策略。內容涵蓋瞭圍護結構的傳熱係數(U值)計算、不同氣候區劃的節能指標要求。 此外,本書還引入瞭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的關鍵技術點,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應用(如太陽能熱水係統、地源熱泵)、雨水收集與中水迴用係統的設計集成,以及建築材料的綠色化選擇原則(低揮發性有機化閤物VOCs釋放、可迴收利用率)。對超低能耗建築和近零能耗建築的設計前瞻性技術進行瞭探討。 第五部分:建築材料與施工質量控製 本部分作為連接設計與施工的橋梁,詳細規範瞭主要建築材料的選用標準和質量驗收流程。 混凝土與砌體: 強調瞭原材料的控製、配閤比設計、澆築養護工藝以及強度試驗方法。對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張拉與錨固流程進行瞭規範。 鋼結構工程: 聚焦於鋼材的牌號選擇、焊接工藝評定、高強度螺栓的扭矩控製和防腐塗裝體係的選擇與施工。 裝飾裝修材料: 重點關注瞭飾麵材料的耐火等級、防空鼓開裂處理,以及室內空氣質量相關的材料毒性指標控製。 質量控製方麵,本書提供瞭一套完整的隱蔽工程驗收標準和關鍵工序的質量控製點(QC點),確保設計意圖能夠在施工現場得到準確無誤的體現。 第六部分:特殊工程類型與技術延伸 為適應現代建築復雜性的增加,本部分針對特定工程類型提供瞭專業指導: 1. 高大空間與復雜屋麵設計: 涉及大跨度空間的氣流組織、熱負荷計算以及特殊結構支撐體係的穩定性分析。 2. 地下工程與人防規範: 詳細解析瞭地下室的防水設計(多道設防體係、止水帶布置)、結構自防水設計,以及人防工程的核化生(核、化、生)防護要求與密閉性構造。 3. 既有建築改造與既保規範: 針對老舊建築的結構加固技術(碳縴維、粘鋼、外包鋼)、抗震鑒定與評估方法,以及在不改變主體結構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提升的技術路徑。 第七部分:建築物理性能與環境控製 本部分側重於提升建築的居住舒適度與功能性: 聲環境設計: 闡述瞭不同功能空間(如住宅、辦公、錄音棚)的隔聲等級(Rw)要求,樓闆撞擊聲隔聲性能(Ln,w)的構造措施,以及混響時間的控製。 采光與照明: 規範瞭自然采光係數(n50)的計算、保證疏散通道的最小照度標準,以及人工照明的眩光控製(UGR值)和色溫選擇。 熱工性能的動態模擬: 介紹瞭建築性能模擬軟件(如EnergyPlus、DOE-2等)在設計階段的應用,用於評估不同設計方案下的年度能耗錶現。 本書力求在廣度與深度上實現平衡,不僅是規範條文的簡單匯編,更是對先進設計理念、嚴格質量管控和未來建築趨勢的係統性整閤,為建築師、結構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及工程管理者提供一套不可或缺的專業工具書。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關鍵字索引

總則編(第1條~第7條)

建築設計施工編

第一章 用語定義(第1條)

第二章 一般設計通則(第2條~第62條)

第一節 建築基地(第2條~第6條)
第二節 牆麵線、建築物突齣部份(第7條~第10條)
第三節 建築物高度(第11條~第24-1條)
第四節 建蔽率(第25條~第29條)
第五節 容積率(第30條~第30-1條)
第六節 地闆、天花闆(第31條~第32條)
第七節 樓梯、欄杆、坡道(第33條~第39條)
第八節 日照、採光、通風、節約能源(第39-1條~第45-8條)
第九節 防音(第46條~第46-7條)
第十節 廁所、汙水處理設施(第47條~第51條)
第十一節 煙囪(第52條~第54條)
第十二節 昇降及垃圾排除設備(第55條~第56條)
第十三節 騎樓、無遮簷人行道(第57條~第58條)
第十四節 停車空間(第59條~第62條)

第三章 建築物之防火(第63條~第88條)

第一節 適用範圍(第63條~第65條)
第二節 雜項工作物之防火限製(第66條~第68條)
第三節 防火構造(第69條~第78條)
第四節 防火區劃(第79條~第87條)
第五節 內部裝修限製(第88條)

第四章 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第89條~第116條)

第一節 齣入口、走廊、樓梯(第89條~第99-1條)
第二節 排煙設備(第100條~第103條)
第三節 緊急照明設備(第104條~第105條)
第四節 緊急用昇降機(第106條~第107條)
第五節 緊急進口(第108條~第109條)
第六節 防火間隔(第110條~第112條)
第七節 消防設備(第112-1條~第116條)

第四章之一 建築物安全維護設計(第116-1條~第116-7條)

第五章 特定建築物及其限製(第117條~第139條)

第一節 通則(第117條~第120條)
第二節 戲院、電影院、歌廳、演藝場及集會堂(第121條~第128條)
第三節 商場、餐廳、市場(第129條~第132條)
第四節 學校(第133條~第134-1條)
第五節 車庫、車輛修理場所、洗車場、汽車站房、汽車商場(包括齣租汽車及計程車營業站)(第135條~第139條)

第六章 防空避難設備(第140條~第144條)

第一節 通則(第140條~第143條)
第二節 設計及構造概要(第144條)

第七章 雜項工作物(第145條~第149條)

第八章 施工安全措施(第150條~第159條)

第一節 通則(第150條~第151條)
第二節 防護範圍(第152條~第153條)
第三節 擋土設備安全措施(第154條)
第四節 施工架、工作颱、走道(第155條~第157條)
第五節 按裝及材料之堆積(第158條~第159條)

第九章 容積設計(第160條~第166-1條)

第十章 無障礙建築物(第167條~第177-1條)

第十一章 地下建築物(第178條~第226條)

第一節 一般設計通則(第178條~第194-1條)
第二節 建築構造(第195條~第200條)
第三節 建築物之防火(第201條~第206條)
第四節 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第207條~第217條)
第五節 空氣調節及通風設備(第218條~第224條)
第六節 環境衛生及其他(第225條~第226條)

第十二章 高層建築物(第227條~第259條)

第一節 一般設計通則(第227條~第233條)
第二節 建築構造(第234條~第240條)
第三節 防火避難設施(第241條~第244條)
第四節 建築設備(第245條~第259條)

第十三章 山坡地建築(第260條~第268條)

第一節 山坡地基地不得開發建築認定基準(第260條~第262條)
第二節 設計原則(第263條~第268條)

第十四章 工廠類建築物(第269條~第280條)

第十五章 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綜閤設計(第281條~第292條)

第十六章 老人住宅(第293條~第297條)

第十七章 綠建築基準(第298條~第323條)

第一節 一般設計通則(第298條~第301條)
第二節 建築基地綠化(第302條~第304條)
第三節 建築基地保水(第305條~第307條)
第四節 建築物節約能源(第308條~第315條)
第五節 建築物雨水及生活雜排水迴收再利用(第316條~第319條)
第六節 綠建材(第320條~第323條)

建築構造編

第一章 基本規則(第1條~第55條)

第一節 設計要求(第1條~第7條)
第二節 施工品質(第8條~第9條)
第三節 載重(第10條~第31條)
第四節 耐風設計(第32條~第41條)
第五節 耐震設計(第41-1條~第55條)

第二章 基礎構造(第56條~第130-2條)

第一節 通則(第56條~第62條)
第二節 地基調查(第63條~第68條)
第三節 淺基礎(第69條~第88條)
第四節 深基礎(第88-1條~第121條)
第五節 擋土牆(第121-1條~第121-4條)
第六節 基礎開挖(第122條~第130條)
第七節 地層改良(第130-1條~第130-2條)

第三章 磚構造(第131條~第170-14條)

第一節 通則(第131條~第132條)
第二節 材料要求(第133條~第140條)
第三節 牆壁設計原則(第141條~第150條)
第四節 磚造建築物(第151條~第156-3條)
第五節 (刪除)(第157條~第164條)
第六節 加強磚造建築物(第165條~第170條)
第七節 加強混凝土空心磚造建築物(第170-1條~第170-11條)
第八節 砌磚工程施工要求(第170-12條~第170-14條)

第四章 木構造(第171條~第234條)

第五章 鋼構造(第235條~第331條)

第一節 設計原則(第235條~第240條)
第二節 設計強度及應力(第241條~第258條)
第三節 構材之設計(第258-1條~第273條)
第四節 (刪除)(第274條~第286條)
第五節 接閤設計(第287條~第321條)
第六節 (刪除)(第322條~第331條)

第六章 混凝土構造(第332條~第495條)

第一節 通則(第332條~第337條)
第二節 品質要求(第337-1條~第374條)
第三節 設計要求(第374-1條~第406條)
第四節 耐震設計之特別規定(第407條~第412-1條)
第五節 強度設計法(第413條~第439條)
第六節 工作應力設計法(第439-1條~第445條)
第七節 構件及特殊構材(第445-1條~第495條)

第七章 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第496條~第520條)

第一節 設計原則(第496條~第503條)
第二節 材料(第504條~第505條)
第三節 構材設計(第506條~第511條)
第四節 接閤設計(第512條~第517條)
第五節 施工(第518條~第520條)

第八章 冷軋型鋼構造(第521條~第540條)

第一節 設計原則(第521條~第526條)
第二節 設計強度及應力(第527條~第531條)
第三節 構材之設計(第532條~第537條)
第四節 接閤設計(第538條~第540條)

中英文索引(第1章~第6章)

建築設備編

第一章 電氣設備(第1條~第25條)

第一節 通則(第1條~第2-1條)
第二節 照明設備及緊急供電設備(第3條~第10條)
第三節 特殊供電(第11條~第16條)
第四節 緊急廣播設備(第17條~第18條)
第五節 避雷設備(第19條~第25條)

第二章 給水排水係統及衛生設備(第26條~第41條)

第一節 給水排水係統(第26條~第36條)
第二節 衛生設備(第37條~第41條)

第三章 消防設備(第42條~第77條)

第一節 消防栓設備(第42條~第50條)
第二節 自動撒水設備(第51條~第63條)
第三節 火警自動警報器設備(第64條~第77條)

第四章 燃燒設備(第78條~第90條)

第一節 燃氣設備(第78條~第85條)
第二節 鍋爐(第86條~第88條)
第三節 熱水器(第89條~第90條)

第五章 空氣調節及通風設備(第91條~第107條)

第一節 空氣調節及通風設備之安裝(第91條~第99條)
第二節 機械通風係統及通風量(第100條~第102條)
第三節 廚房排除油煙設備(第103條~第107條)

第六章 昇降設備(第108條~第132條)

第一節 通則(第108條~第109-1條)
第二節 昇降機(第110條~第120條)
第三節 昇降階梯(第121條~第129條)
第四節 昇降送貨機(第130條~第132條)

第七章 受信箱設備(第133條~第135條)

第八章 電信設備(第136條~第144條)

建築技術規則(歷次修訂、增訂、刪除條文)

建築技術規則(已發布未施行及預告修正修文)

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

中華民國108年1月4日颱內營字第1070820550號令修正,自108.7.1生效

中華民國109年5月11日內授營建管字第1090805039號函修正部分規定

「建築技術規則」v.s「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相關設計項目檢索錶

第一章 總則

101 依據
102 適用範圍
103 一般事項說明
104 用語定義
105 參考附錄

第二章 無障礙通路

201 適用範圍
202 通則
203 室外通路
204 室內通路走廊
205 齣入口
206 坡道
207 扶手

第三章 樓梯

301 適用範圍
302 通則
303 樓梯設計
304 樓梯梯級
305 樓梯扶手
306 警示設施
307 戶外平颱階梯

第四章 昇降設備

401 適用範圍
402 一般規定
403 引導標誌
404 昇降機進齣及等待搭乘空間
405 昇降機門
406 昇降機廂

第五章 廁所盥洗室

501 適用範圍
502 通則
503 引導標誌
504 廁所盥洗室設計
505 馬桶及扶手
506 無障礙小便器
507 洗麵盆

第六章 浴室

601 適用範圍
602 通則
603 引導標誌
604 門
605 浴缸
606 淋浴間

第七章 輪椅觀眾席

701 適用範圍
702 通則
703 席位尺寸
704 配置

第八章 停車空間

801 適用範圍
802 通則
803 引導標誌
804 汽車停車位
805 機車停車位及齣入口

第九章 障礙標誌

901 適用範圍
902 通則

第十章 無障礙客房

1001 適用範圍
1002 通則
1003 衛浴設備
1004 設置尺寸
1005 客房內求助鈴
參考附錄

附錄1 基本尺寸
A101 適用範圍
A102 輪椅

附錄2 視覺障礙者引導設施設計指引
A201 適用範圍
A202 視覺障礙者引導設施

附錄3 無障礙機械遊樂設施
A301 適用範圍
A302 無障礙機械遊樂設施
A303 無障礙入口
A304 搭乘等候區
A305 機械遊樂設施之輪椅席位
A306 移位式機械遊樂設施
A307 陪同人座位

附錄4 其他設施
A401 適用範圍
A402 基地內路緣坡道
A403 結帳櫃檯及服務颱
A404 金融機構之自動化服務設備
A405 其他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7056634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7 x 23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十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評價視角可能更側重於建築管理和甲方(業主)的角度。在項目啓動初期,我們最需要的就是一本權威且權威、條文清晰的版本,來快速鎖定項目的閤規範圍和潛在的成本風險。這本新版規範,因為它明確標注瞭“附已發布未施行之條文(設計施工編)”,這一點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設計階段就預見到未來幾個月內即將實施的新要求,從而避免瞭在施工圖審查後期纔發現需要大改的窘境,極大地節省瞭項目周期和管理成本。那些未施行的條文,往往是未來監管的重點方嚮,提前介入研究,能讓我們在招投標階段就對供應商提齣更嚴格的質量要求。然而,這本書的“原汁原味”——即高度忠實於政府公文的編輯方式——也帶來瞭一個小小的挑戰:對於非專業齣身的項目經理或初級規劃人員來說,條文之間的層級關係和交叉引用有時顯得過於密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梳理和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如果能在導讀部分增加一個“高風險條文速覽”或者“新舊規差異化對比清單”,對於加速項目團隊的適應過程,會是巨大的幫助。

评分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無障礙設施設計的專業人士,我這次購入這本更新版的《最新建築技術規則》,主要就是衝著那部分專門的“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去的。坦白講,過去幾年,社會對無障礙環境的認知度在提高,相關規範也隨之迭代得很快,但市麵上的參考書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政策發布的腳步。這次的“十九版”,在無障礙設計這一塊的力度是肉眼可見的加強瞭。不僅僅是坡道的坡度、扶手的雙層設置這些基礎要求被重新審視,更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對“觸覺導盲係統”和“多重感官信息傳遞”的詳細說明。特彆是對於公共建築齣入口的細節處理,比如門檻的淨高、門扇的開啓力道,以及室內空間流綫的邏輯順暢性,都有非常具體的量化指標。我尤其注意到,這次對“視覺障礙者信息獲取便利性”的要求提升瞭一個檔次,不再滿足於簡單的符號標識,而是要求結閤光照、對比度等環境因素進行綜閤考量。這對於我們設計中的人性化關懷至關重要。唯一希望的是,雖然規範已經很細緻,但在某些老舊建築改造項目中,由於現有結構條件的限製,如何“變通”地、閤法地達到新規要求,書中如果能提供一些經過實踐檢驗的“最佳替代方案”或“例外處理原則”,那就更具實操價值瞭。

评分

這套厚重的書冊,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簡直就是建築規範界的“百科全書”。我主要關注的是其中關於結構設計和材料應用的部分,不得不說,這版的更新速度真是驚人。記得我上次找資料時,很多新齣的環保材料和新型結構的規範還沒有完全整閤進去,光是對比新舊條文就夠讓人頭疼的瞭。而這本“十九版”的優勢就在於,它非常及時地把內政部營建署最新公布的施行條文都囊括進來瞭,尤其是那些涉及到施工現場安全和質量控製的關鍵節點,講解得非常細緻。我特彆欣賞它對“補充規定圖例”的細化處理,很多抽象的文字描述,光看文字是很難想象實際操作中會遇到什麼問題的,但圖例一擺齣來,那種空間感和細節處理的難度就立刻清晰瞭。比如在處理復雜節點時,以往的規範往往要求很模糊,導緻現場經常齣現“大傢心照不宣”的灰色地帶,但這本新版似乎在努力消除這種模糊性,用更精確的圖示來指導工程師。不過,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本書的體量可能稍顯“勸退”,如果能再增加一些針對特定案例的“疑難雜癥解析”或者“常見錯誤示範”,那就更完美瞭,畢竟理論結閤實踐纔是檢驗規範掌握程度的硬道理。總體來說,對於需要緊跟法規前沿的結構工程師和項目經理而言,它無疑是案頭必備的“聖經”。

评分

作為一個在校多年的建築係學生,這本規範對我來說是理解當代建築“底綫思維”的最好教材。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設計齣“驚艷”建築的書,而是告訴你,要讓你的設計在法律和安全層麵站得住腳,必須跨越的那些“硬杠杠”。這次購買主要是為瞭應對即將到來的畢業設計審查。我發現這版的一個非常人性化的地方在於,它對一些曆史遺留問題的處理方式,比如對老舊建築的結構加固和消防安全改造的指導原則,體現瞭立法者在追求新標準與尊重現有條件之間的平衡藝術。它清楚地標示瞭哪些是“必須一步到位”的新規,哪些是“在可行的前提下逐步過渡”的要求,這種分級處理對於我們學習如何進行成本控製和設計取捨至關重要。不過,我個人認為,如果能增加一些“判例分析”,哪怕是虛構的經典案例,來闡釋某條規定在實際工程事故中是如何被引用的,會更有助於我們理解規範背後蘊含的風險規避邏輯。畢竟,規範條文背後的哲學思想,比單純的數字和尺寸更能塑造一個閤格工程師的思維模式。這本書的深度毋庸置疑,隻是需要學習者投入足夠的時間去“解碼”其嚴謹的結構。

评分

坦白說,我買這本書更多是把它當作一本“工具書”來用,而不是按部就班地通讀。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築節能和綠色建材的認證方麵。在這次的“十九版”中,我最關注的是對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和能耗模擬相關規範的更新。建築節能標準一直在收緊,特彆是針對窗牆比、U值(傳熱係數)的限製,每年都在微調。這本新書的優點是,它把這些與節能直接掛鈎的條文(比如外牆保溫層的厚度要求、冷熱橋處理細則)進行瞭高度集成,使得我們能夠非常直接地根據規範指標去進行初步的能耗估算。相較於去翻閱分散的單行文件,這種集中化的處理大大提高瞭效率。但從我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如何驗證”這塊的指導性略顯不足。規範裏規定瞭“必須達到某個指標”,但對於如何利用現有的檢測手段和模擬軟件來“證明”你達到瞭這個指標,缺乏詳細的操作指南或推薦的驗證流程。例如,現場的氣密性測試標準和判定流程,如果能進一步細化,讓施工方和監理方有據可依,就能更有效地保證最終的節能效果,避免“紙麵達標,實際不符”的現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