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駭客的角度學攻擊:惡意程式碼逆嚮全破解

從駭客的角度學攻擊:惡意程式碼逆嚮全破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曉陽
圖書標籤:
  • 逆嚮工程
  • 惡意代碼
  • 漏洞分析
  • 安全攻防
  • 黑客技術
  • 程序分析
  • 調試器
  • 匯編語言
  • Windows安全
  • 信息安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建立惡意程式碼分析環境,包括FLARE VM和Kali Linux
  ●    PE檔案結構和PE分析
  ●    Metasploit Framework生成shellcode和C語言載入
  ●    逆嚮分析工具基礎,包括靜態分析工具IDA和動態分析工具x64dbg
  ●    XOR互斥加密shellcode,AES加密原理
  ●    API函式混淆,包括API函式混淆的原理與實現,以及使用x64dbg工具分析API函式混淆
  ●    處理程序注入原理與實現,使用Process Hacker和x64dbg工具分析
  ●    DLL注入原理與實現,Yara檢測惡意程式的原理與實踐
  ●    架設REMnux Linux環境,分析惡意程式碼的惡意域名資訊,剖析惡意程式碼的網路流量和檔案行為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攻擊日益頻繁,惡意程式碼常被用於控製目標伺服器,執行係統命令、監控作業係統等。惡意程式碼分析工程師需要分析惡意程式碼的樣本,提取shellcode二進位碼,歸納總結惡意程式碼的特徵碼。使用特徵碼辨識對應的惡意程式碼,從而檢測和查找對應的惡意程式。本書是一本基礎入門加實戰的書籍,既有基礎知識,又有豐富範例,包括詳細的操作步驟,實作性強。

  本書對逆嚮分析惡意程式碼的基本概念和技術進行介紹,包括基本概念及程式範例。每個基礎知識都有程式範例,力求精簡。每個基礎知識和專案案例,先通讀一遍有個大概印象,然後將每個基礎知識的實例程式在分析環境中操作一遍,加深對基礎知識的印象。颱灣剛拿到世界駭客大賽第三名,在實戰中勝過中國隊,想成為駭客的你,這就是你的起步書。
深入探索網路安全防禦的基石:惡意軟體分析與威脅情資實戰手冊 書名:深入探索網路安全防禦的基石:惡意軟體分析與威脅情資實戰手冊 內容簡介 在當前高度數位化的環境中,網路威脅的複雜性與頻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企業、政府機構乃至個人用戶,無時無刻不麵臨來自惡意軟體、進階持續性威脅(APT)以及零日漏洞攻擊的嚴峻挑戰。僅僅依賴傳統邊界防禦已遠遠不足以應對這些不斷演進的威脅。要建立真正有韌性的安全態勢,必須從「理解敵人」開始。 本書《深入探索網路安全防禦的基石:惡意軟體分析與威脅情資實戰手冊》並非著重於攻擊技術的細節描述,而是將焦點完全轉嚮防禦、偵測與迴應。本書旨在為資安專業人員、滲透測試人員、事件迴應團隊(IR Team)以及對網路安全有深入研究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係統性、實用導嚮的惡意軟體分析框架與威脅情資(Threat Intelligence, TI)的整閤應用指南。我們將帶領讀者走過從原始樣本採集到最終威脅報告撰寫的完整生命週期,確保讀者不僅能「看到」威脅,更能「理解」威脅的意圖、行為模式和最終目的。 --- 第一部:惡意軟體分析的基礎與環境建構 本部分為後續所有進階分析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將探討如何建立一個安全、隔離且功能完備的分析實驗室。 第一章:安全分析環境的規劃與實施 虛擬化技術的選擇與配置: 詳細比較VMware ESXi、VirtualBox與KVM在惡意軟體分析中的優劣,並指導讀者如何建立針對不同作業係統(Windows、Linux、macOS)的專用虛擬機模闆。 沙箱(Sandbox)的部署與調校: 深入探討如何設置自動化沙箱係統,包括Cuckoo Sandbox、InQuest等工具的部署流程,並強調配置誘餌(HoneyPots)和模擬用戶行為,以誘發深度惡意行為的技巧。 網路隔離與數據外洩防護: 詳述如何配置網路橋接、端口監控(Port Mirroring)及數據擷取機製,確保分析過程中任何惡意通訊或數據傳輸都能被精確記錄,但絕不會外洩至生產環境。 第二章:基礎靜態分析技術精要 靜態分析是快速判斷樣本潛在威脅的第一道防線。 檔案結構解析: 深度剖析PE(Portable Executable)檔案結構,包括區段(Sections)、匯入/匯齣錶(Import/Export Tables)、資源段(Resources)的解讀。重點講解如何識別打包器(Packers)和混淆技術(Obfuscation)。 字串擷取與意義分析: 不僅僅是簡單的字串轉儲,而是結閤上下文語義分析,從字串中提取C2(Command and Control)伺服器域名、註冊錶鍵值、文件路徑等關鍵戰術指標(TTPs)。 哈希值與簽名驗證: 使用多種哈希算法(MD5, SHA1, SHA256)進行快速比對,並探討如何利用公共信譽資料庫(如VirusTotal)進行初步分類,同時警惕攻擊者如何利用「乾淨」哈希來逃避偵測。 --- 第二部:動態行為側寫與記憶體取證 本部分側重於觀察惡意軟體在受控環境中實際的執行行為,這是理解其真正功能的核心環節。 第三章:控製流追蹤與行為側寫 調試器(Debugger)的精準應用: 聚焦於OllyDbg、x64dbg等工具在逆嚮過程中的實用技巧,如設置硬斷點、條件斷點、修補指令集以繞過反調試(Anti-Debugging)機製。 係統呼叫(Syscalls)與API監控: 使用ProcMon、ApiMonitor等工具,係統性地記錄惡意軟體對作業係統資源的請求,從建立文件、修改註冊錶到建立服務和進程注入的完整行為鏈。 網路通訊分析: 使用Wireshark進行數據包捕獲(PCAP),分析惡意流量的協議、加密方式(SSL/TLS Pinning的識別)以及C2伺服器的通訊模式。 第四章:記憶體取證在事件迴應中的角色 當惡意軟體採用無檔案(Fileless)技術時,記憶體成為唯一的戰場。 記憶體傾印(Memory Dump)技術: 介紹使用Volatility Framework、Rekall等工具,從記憶體快照中重建惡意進程的狀態。 進程注入與鉤子(Hooking)的檢測: 如何在記憶體中識別隱藏的執行緒、遠程線程創建、DLL劫持(DLL Hijacking)以及API錶單的惡意修改。 提取隱藏的C2資訊: 展示從記憶體中直接提取解密的通訊密鑰、配置文件或夾帶的Payload的實用方法。 --- 第三部:威脅情資的建構、共享與防禦應用 惡意軟體分析的最終價值在於將技術發現轉化為可行動的防禦情報。 第五章:構建結構化的威脅情資框架 指標(Indicators of Compromise, IoCs)的管理與生命週期: 定義IoCs(如IP、域名、檔案哈希、Mutex名稱)與更高級的戰術、技術與程序(TTPs)的區別。探討如何高效地管理IoCs的時效性與準確性。 MITRE ATT&CK 框架的實戰對應: 強調如何將靜態與動態分析結果精準映射到ATT&CK矩陣中,從而清晰描繪齣攻擊者的完整戰術路徑。這有助於識別防禦缺口。 情資共享標準(STIX/TAXII): 介紹如何使用標準化的數據格式(STIX 2.1)和傳輸協議(TAXII)來有效地與內部安全團隊及外部情報交換社區進行安全數據的自動化共享。 第六章:從分析到自動化防禦的轉化 SIEM與SOAR的整閤應用: 如何將分析提取的TTPs和IoCs直接餵入安全資訊與事件管理(SIEM)係統,建立高信賴度的告警規則。並利用安全協調、自動化與迴應(SOAR)平颱,將迴應行動(如封鎖IP、隔離端點)自動化。 端點偵測與迴應(EDR)的調校: 指導讀者如何根據惡意軟體行為,編寫特徵碼(Signature-based)和行為分析規則,優化EDR的靈敏度和準確性,減少誤報(False Positives)。 防禦加固與弱點分析: 總結不同類型惡意軟體(勒索軟體、間諜軟體、Rootkit)的常見攻擊手法,並提齣針對性的係統加固建議,從作業係統配置、補丁管理到網路架構層麵的綜閤防禦策略。 ---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於「為何」和「如何」從防禦角度深入理解惡意軟體,而非單純展示破解過程。內容嚴謹、實用性強,每一個分析步驟都緊密結閤當前的威脅情資需求。它提供的是一套成熟的、工業級別的分析流程,幫助安全團隊提升威脅狩獵(Threat Hunting)的能力,將被動防禦轉變為主動的、基於情報的韌性安全建設。無論您是資安工程師、分析師,還是希望提升企業安全防禦深度的管理者,本書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實戰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曉陽


  多年來一直從事網路安全方麵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在網路滲透測試方麵有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擅長對企業內網的滲透測試、開發紅隊工具的相關技術。

圖書目錄

1 架設惡意程式碼分析環境
1.1 架設虛擬機器實驗環境
1.2 架設軟體實驗環境

2 Windows 程式基礎
2.1 PE 結構基礎介紹
2.2 PE 分析工具
2.3 編譯與分析EXE 程式
2.4 編譯與分析DLL 程式

3 生成和執行shellcode
3.1 shellcode 介紹
3.2 Metasploit 工具介紹
3.3 MsfVenom 工具介紹
3.4 C 語言載入執行shellcode 程式
3.5 Meterpreter 後滲透測試介紹

4 逆嚮分析工具
4.1 逆嚮分析方法
4.2 靜態分析工具 IDA 基礎
4.3 動態分析工具 x64dbg 基礎

5 執行PE 節中的shellcode
5.1 嵌入PE 節的原理
5.2 嵌入PE .text 節區的shellcode
5.3 嵌入PE .data 節區的shellcode
5.4 嵌入PE .rsrc 節區的shellcode

6 分析base64 解碼的shellcode
6.1 base64 解碼原理
6.2 Windows 實現base64 解碼shellcode
6.3 x64dbg 分析提取shellcode

7 分析XOR 加密的shellcode
7.1 XOR 加密原理
7.2 XOR 解密shellcode
7.3 x64dbg 分析提取shellcode

8 分析AES 加密的shellcode
8.1 AES 加密原理
8.2 AES 加密shellcode
8.3 x64dbg 提取並分析shellcode

9 建構shellcode runner 程式
9.1 C 語言 shellcode runner 程式
9.2 C# 語言 shellcode runner 程式
9.3 線上防毒軟體引擎Virus Total 介紹

10 分析API 函式混淆
10.1 PE 分析工具pestudio 基礎
10.2 API 函式混淆原理與實現
10.3 x64dbg 分析函式混淆

11 處理程序注入shellcode
11.1 處理程序注入原理
11.2 處理程序注入實現
11.3 分析處理程序注入

12 DLL 注入shellcode
12.1 DLL 注入原理
12.2 DLL 注入實現
12.3 分析DLL 注入

13 Yara 檢測惡意程式原理與實踐
13.1 Yara 工具檢測原理
13.2 Yara 工具基礎

14 檢測和分析惡意程式碼
14.1 架設惡意程式碼分析環境
14.2 實戰:分析惡意程式碼的網路流量
14.3 實戰:分析惡意程式碼的檔案行為
14.4 實戰:線上惡意程式碼檢測沙箱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383148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x 1.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很多人在年少時,曾經有一個駭客夢。

  還記得“駭客”這個詞是我在一部名為《駭客帝國》的電影中第一次接觸到,雖然那時我並沒有學習網路安全相關知識,但是裡麵的情景卻深深地印在瞭我的腦海中。眼花繚亂的命令列畫麵讓我興奮不已,幻想著自己以後也能夠敲齣神奇的命令,其中關於注入木馬病毒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攻擊日益頻繁,惡意程式碼常被用於控製目標伺服器,執行係統命令、監控作業係統等。惡意程式碼分析工程師需要分析惡意程式碼的樣本,提取shellcode 二進位碼,歸納總結惡意程式碼的特徵碼。使用特徵碼辨識對應的惡意程式碼,從而檢測和查殺對應的惡意程式。

  目前市麵上很少有關於逆嚮分析惡意程式碼的入門類書籍,這正是撰寫本書的初衷,希望本書能為網路安全行業貢獻一份微薄之力。透過撰寫本書,筆者查閱瞭大量的資料,使知識係統擴大瞭不少,收穫良多。

  本書主要內容

  第1 章介紹架設惡意程式碼分析環境,包括FLARE VM 及Kali Linux 虛擬機器的安裝。

  第2 章介紹Windows 程式基礎,包括PE 檔案結構和PE 分析工具。

  第3 章介紹生成和執行shellcode,包括Metasploit Framework 生成shellcode和C 語言載入執行shellcode。

  第4 章介紹逆嚮分析工具基礎,包括靜態分析工具IDA 和動態分析工具x64dbg。

  第5 章介紹執行PE 節中的shellcode, 包括嵌入PE 節的原理, 執行嵌入.text、.data、.rsrc 的shellcode。

  第6 章介紹base64 解碼的shellcode,包括base64 解碼原理、執行base64解碼的shellcode,以及使用x64dbg 工具分析提取shellcode。

  第7 章介紹XOR 互斥加密shellcode,包括XOR 互斥加密原理、執行XOR互斥加密的shellcode,以及使用x64dbg 工具分析提取shellcode。

  第8 章介紹AES 加密shellcode,包括AES 加密原理、執行AES 加密的shellcode,以及使用x64dbg 工具分析提取shellcode。

  第9 章介紹建構shellcode runner 程式,包括C 語言載入並執行shellcode 的多種方法,C 語言載入並執行shellcode 的方法,以及Virus Total 分析惡意程式碼的使用方法。

  第10 章介紹API 函式混淆,包括API 函式混淆的原理與實現,以及使用x64dbg 工具分析API 函式混淆。

  第11 章介紹處理程序注入技術,包括處理程序注入原理與實現,使用Process Hacker 和x64dbg 工具分析處理程序注入。

  第12 章介紹DLL 注入技術,包括DLL 注入原理與實現,使用x64dbg 工具分析提取shellcode。

  第13 章介紹Yara 檢測惡意程式的原理與實踐,包括安裝Yara 工具,以及使用Yara 工具的規則檔案檢測惡意程式碼。

  第14 章介紹檢測和分析惡意程式碼,包括架設REMnux Linux 環境,分析惡意程式碼的惡意域名資訊,剖析惡意程式碼的網路流量和檔案行為。

  閱讀建議

  本書是一本基礎入門加實戰的書籍,既有基礎知識,又有豐富範例,包括詳細的操作步驟,實操性強。由於逆嚮分析惡意程式碼的相關技術較多,所以本書僅對逆嚮分析惡意程式碼的基本概念和技術進行介紹,包括基本概念及程式範例。每個基礎知識都配有程式範例,力求精簡。對於每個基礎知識和專案案例,先通讀一遍有個大概印象,然後將每個基礎知識的實例程式在分析環境中操作一遍,加深對基礎知識的印象。

  建議讀者先把第1 章架設惡意程式碼分析環境通讀一遍,架設好分析環境。

  第2~5 章是逆嚮分析惡意程式碼的基礎,掌握Windows 作業係統PE 檔案結構,將生成的shellcode 二進位碼嵌入PE 檔案的不同節區,使用C 語言載入並執行嵌入的shellcode 二進位碼。瞭解逆嚮分析工具IDA 和x64dbg 的基礎。

  第6~9 章是關於解碼和加密shellcode 二進位碼的內容,掌握base64 解碼、XOR 互斥加密、AES 加密shellcode 二進位碼,能夠使用x64dbg 工具分析提取shellcode 二進位碼。

  第10~14 章是關於規避檢測和實戰分析的內容, 掌握API 函式混淆、處理程序注入、DLL 注入規避檢測的技術,能夠使用x64dbg 工具分析並提取shellcode 二進位碼。掌握Yara 工具檢測惡意程式碼的基本使用方法。架設REMnux Linux 環境,實戰分析惡意程式碼的網路流量和檔案行為。

  繁體中文版齣版說明

  本書原作者為中國大陸人士,書中使用軟體之操作範例圖多有簡體中文。為確保本書內容讀者可順利執行,本書部分章節之範例圖均保持簡體中文介麵,唯請讀者在閱讀時能對照前後文參考。

  緻謝

  首先感謝我敬愛的主管劉高峰校長對我工作和生活的指導,給予我的關心與支援,點撥我的教育教學,指明我人生的道路,正是你的教誨和領導,纔讓我更有信心地堅持學習並專研網路安全技術。

  感謝趙佳霓編輯對內容和結構上的指導,以及細心的審閱,讓本書更加完善和嚴謹,也感謝清華大學齣版社的排版、設計、審校等所有參與本書齣版過程的工作人員,有瞭你們的支援纔會有本書的齣版。

  最後感謝我深愛的妻子、我可愛的女兒,感謝你們在我撰寫本書時給予的無條件的理解和支援,使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寫作工作,在我專心寫書時給瞭我無盡的關懷和耐心的陪伴。

  由於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請讀者見諒,並提寶貴意見。

劉曉陽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