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甲骨文:從斷運勢到問戰爭,文字學傢解讀王的疑惑

揭祕甲骨文:從斷運勢到問戰爭,文字學傢解讀王的疑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許進雄
圖書標籤:
  • 甲骨文
  • 文字學
  • 曆史
  • 考古學
  • 占蔔
  • 戰爭
  • 古代中國
  • 王權
  • 文化研究
  • 解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全球唯一 國際甲骨文權威學者許進雄重量級甲骨學研究首度問世★
加拿大皇傢安大略博物館研究員、發現甲骨鑽鑿形態斷代法、
被譽為「甲骨學最有貢獻的二十五名學者之一」文字學傢許進雄,研究生涯一甲子精華之作

全套共四冊,許進雄教授公開甲骨學研究的最後一塊領域,
帶領讀者進入商朝神祕的龜甲與骨版,真正的閱讀甲骨文!

  第一冊 武丁時代(第一期)
  第二冊 祖庚、祖甲時代(第二期)/康丁時代(第三期)
  第三冊 武乙、文武丁時代(第四期)
  第四冊 帝乙、帝辛時代(第五期)/花園莊東地甲骨(商晚期)/周原甲骨(商末)

  甲骨文一般認為是發展比較成熟的文字係統,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且字形仍看得齣當初文字創造時的原貌,是探討中國文字創意最好的材料。再者,甲骨文的內容多為商王治理國傢政務的蔔問記事,也是探討商代歷史最直接可信的史料。

  市麵罕見 第一部從斷代判別、造字創意、文化背景,逐句解析甲骨文
  如何閱讀? 因占蔔而契刻的甲骨文,與一般文章的行文體例不同,最完整的蔔辭形式可分為四段,分別是前辭(記述占蔔的日期、替王發問的人)、貞辭(問蔔的具體內容)、占辭(甲骨燒灼之後,商王檢視兆紋,對照事前與骨頭的約定,而做齣好或不好的判斷)和驗辭(事後檢驗結果,記錄蔔問是否準確、具體確實的狀況)。

  如何斷代? 每個時期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除瞭董作賓規範的十項普遍標準外,許進雄教授還發現鑽鑿形態也可作為判斷,而各期亦有小細節藏在骨版中。例如,第一期的人物常齣現貞人「㱿」、軍事將領「望乘」;第三期的「蔔」字字形習慣短劃朝下;第四期的前辭形式多樣化。

  如何造字? 例如「德」字跟道路的筆直有關;「內」字就像將門簾分左右拉開、從外往內看的樣子;「聖」字用人的耳朵能辨別不同的口音錶示神靈會聽取人們的祈禱。

  內容為何? 甲骨文的內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蔔的紀錄。商朝人信鬼神,不拘大小事都要蔔問,問天象、問收成,病痛、運勢當然不能不問,而打獵、作戰、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蔔問瞭!尤其第一期的武丁,除瞭國傢大事外,連個人問題、傢務事等等,事無钜細都要拿齣來問一問,所以目前齣土的甲骨中,有超過五成都是齣自武丁時代。

  完整收錄 294版原始拓片、精繪摹本,圖解商朝神祕的占蔔與禮製
  原始拓本 本書收錄的拓本大多以骨版原尺寸呈現,若受限於書籍規格,則以原寸等比例縮小,並標注原尺寸。

  精繪摹本 為讓讀者清晰閱讀骨版上的蔔辭,特別邀請專傢繪製甲骨摹本。在本書呈現上以方便清楚辨認為主要目的,故大多會以原寸等比例放大呈現。

  逐句分解 一片骨版的蔔辭,從一句到二十多句不等,許進雄教授針對每片骨版逐句剖析,並附有白話文語譯。本書為體貼讀者,在每句解析部分均放置摹本分解圖,並以箭頭說明閱讀方式,讓讀者可一字一句比對甲骨文與現代漢字的不同之處。

好評推薦

  黃啟方 前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國語日報前董事長
  廖玉蕙 作傢、臺北教育大學語創係退休教授

 
史書的呢喃:中國古代青銅器銘文的密碼解讀 本書旨在深入探討中國古代青銅器銘文的豐富內涵與獨特魅力,從商周時期的祭祀禮器到戰國時期的權力象徵,追溯這一重要史料載體在中華文明演進中的關鍵作用。我們將聚焦於銘文的書寫體係、語義結構及其所承載的歷史信息,力求還原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信仰體係與政治圖景。 第一章:青銅時代的文字載體——銘文的物質基礎與載體形態 青銅器,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標誌性物質遺存,不僅是精湛鑄造工藝的體現,更是重要的文字載體。本章首先從考古學和冶金學的角度,考察青銅器從原料採集、範鑄成型到銘文鑄刻的全過程。 1.1 鑄造工藝與文字留存的關係: 詳細分析瞭商周時期採用陶範法鑄造青銅器的工藝流程,特別是銘文是如何在內範上雕刻、再翻印到範模上,最終凝固於青銅器錶麵的。這種技術限製對銘文的字形、佈局產生瞭直接影響,例如字跡的邊緣常帶有範土殘留的痕跡,以及單字尺寸難以過於精細化。 1.2 銘文的載體類型與分佈: 青銅器種類繁多,包括鼎、簋、爵、彝等禮器,以及兵器、車馬器等實用器物。不同類型的器物其銘文的長度、內容和結構存在顯著差異。鼎簋類常記錄重要冊命、賞賜與傢族世係;兵器銘文則多涉及製造者、所有者及徵戰事跡。本書將通過大量的實例圖版,展示這些不同載體上文字的空間排布特徵,如器腹、器耳下、圈足等部位的選用規律。 1.3 文字的書寫介質演變的間奏: 雖然本書核心關注青銅銘文,但有必要將其置於更廣闊的文字發展圖景中。簡要對比同期甲骨文(占蔔紀錄的媒介)與金文(禮器上的鑄刻文字)在書寫工具、時間跨度上的區別,強調金文在維繫上層社會儀式和政治記憶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章:金文的字形結構與演變軌跡 青銅器銘文,被後世稱為“金文”,其字形結構是研究上古漢語語法和詞彙的關鍵窗口。本章深入探討金文的字形特徵及其在周代不同時期的風格變化。 2.1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古樸與莊重 此階段銘文往往字體渾厚,筆畫粗壯,結構尚未完全定型。字形多取垂直之勢,字距較為緊湊。重點分析如司母戊鼎(現稱後母戊鼎)等重器銘文,探討其“族徽”性符號與正式文字的共存現象。 2.2 西周中期:規範化與形式美學的確立 隨著周王室權力的鞏固與禮樂製度的完善,銘文風格趨於整齊劃一,線條圓潤流暢,結構趨於穩定。著名的“散氏盤”、“格伯簋”等提供瞭豐富的文本範例,展示瞭敘事性長篇銘文的成熟。 2.3 西周晚期至春鞦時期:鳥蟲書與長篇巨製 此階段齣現瞭銘文篇幅的急劇增長,甚至齣現瞭篇幅達數百字、結構複雜的“冊命類”銘文。同時,文字裝飾性增強,如“鳥蟲篆”的齣現,反映瞭貴族審美情趣的轉變。探討銘文篇幅變長背後所反映的周代分封體係的複雜化。 2.4 戰國時期:列國文字的地域分化 在東周列國紛爭的背景下,青銅器銘文呈現齣鮮明的地域風格差異。秦國、楚國、吳越等地的文字在用詞、語法乃至字形結構上都顯現齣與中原標準體係的分流。本章將列舉不同諸侯國的代錶性銘文,分析其文字“異形”現象,並討論其對後世文字統一的影響。 第三章:銘文的語義場域——歷史敘事與政治閤法性 青銅銘文絕非隨機的符號組閤,它們是特定社會儀式、政治宣傳和傢族記憶的載體。本章著重剖析銘文內容所涵蓋的關鍵主題。 3.1 祭祀與血緣:宗廟記憶的建構 大量銘文記錄瞭祭祀祖先的儀式、祭品的規格以及功德的追述。分析銘文如何通過確立清晰的“祖先—後代”譜係,強化宗法製度的閤法性與傢族的凝聚力。例如,器物往往被賦予“不顯揚休”、“萬年無疆”的祝福,體現瞭對永恆性的追求。 3.2 冊命、賞賜與權力轉移: 西周中後期“冊命”銘文是研究周代分封製度最直接的史料。詳細解讀如“牆盤”、“周公子伯簠”等銘文中的關鍵詞彙,如“令”、“錫”、“庶子”、“邦人”,理解周天子如何通過授予禮器和土地,來確立和確認貴族的政治地位與軍事職責。 3.3 戰爭、田獵與戰爭動員: 兵器銘文直接記錄瞭戰爭的結果、敵人的身份(如“獫狁”、“東夷”),以及作戰的具體部署。田獵銘文則展示瞭貴族階層的狩獵活動,這不僅是休閒,更是軍事演習的一部分。這些記錄為重建春鞦戰國時期的軍事史提供瞭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3.4 法律、契約與社會經濟活動: 部分涉及土地交易、債務糾紛或劃定疆界的銘文,雖然數量少於禮器銘文,但對於研究上古的產權製度和契約精神具有極高的價值。分析銘文中的“乃有”、“毋敢”等詞彙,探究其法律約束力。 第四章:從銘文到文獻——金文的校勘與史學應用 青銅銘文是解讀先秦文獻的“活化石”。本章探討如何運用現代學術方法,對銘文進行考證、釋讀和與傳世文獻的相互印證。 4.1 銘文的釋讀難點與方法論: 分析金文中特有的難讀字(“疑難重文”)、通假現象以及古語詞的特殊用法。介紹利用比較語言學、甲骨文對比以及先秦文獻(如《尚書》、《左傳》)進行交叉校勘的具體步驟。 4.2 銘文中的“史官”意識與記憶維護: 探討鑄造銘文的特定工匠或史官群體(如“史官”或“工官”),他們如何選取內容、組織敘事,以確保傢族或王朝的記憶能夠準確傳遞。這涉及到對“真”、“假”銘文的辨識問題。 4.3 金文對傳世文獻的訂補與修正: 通過具體案例展示青銅銘文如何修正或補充瞭《史記》、《尚書》等文獻中記載的模糊或缺失的歷史細節,例如對特定諸侯國世係的確定,或對某一歷史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點的標定。 結語:青銅的永恆迴響 青銅器銘文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堅實的文字記憶載體。它們以沉穩的姿態,記錄瞭權力更迭、禮儀變遷與社會結構的演化。通過對這些密碼的持續解讀,我們得以聆聽來自三韆年前的歷史的迴響,進一步理解中國早期文明的深層邏輯。本書的目標,是為讀者架設一座通往那個輝煌時代的文字之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許進雄


  1941年齣生於高雄。於臺灣大學中文係就學時,開始研讀甲骨學。中文研究所畢業後,1968年應加拿大多倫多市皇傢安大略博物館聘約,前往整理明義士收藏的甲骨,發現以甲骨上的鑽鑿形態作為斷代的新標準。

  1974年獲得多倫多大學東亞係博士學位,並於該係兼職授課。1996年迴臺,接受臺灣大學中文係聘約,教授有關中國文字學、古代社會與文物課程,2006年退休,轉任世新大學中文係教授。

  齣版專著:《殷蔔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甲骨上鑽鑿形態的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古事雜談》、《文物小講》、《簡明中國文字學》、《許進雄古文字論文集》、《博物館裡的文字學傢》、《漢字與文物的故事》四冊、《文字學傢的甲骨學研究室》、《字字有來頭》係列著作等。
 

圖書目錄

第一冊 武丁時代
推薦序 開拓你的文化視野——讀許進雄教授《揭祕甲骨文》後記
序言 鑽研甲骨學六十年感言
前言 如何閱讀甲骨文?

第一期 武丁時代
101 問二事——王親徵下危與巴國、軍事行動
102 問疾病是否為父乙降災
103 問召見□侯
104 問下一旬運勢——結果子阱死亡
105 異版同文
106 問雨於敦
107 問王親徵𢀛方
108 問派𠂤視察ㄓ𠂤
109 問䖵神是否影響收成
110 問彩虹是否影響收成
111 問降雨與豐收
112 問下一旬運勢——結果各發生車禍、祭祀有衝撞、子□死、子□橫死、天象異常
113 問祭祀祖乙、父庚
114 問祭祀供品
115 問祭祀與改運
116 問下一旬運勢——結果新星接近、邊界被侵犯
117 問祭祀——日期、儀式、對象
118 問下一旬運勢——結果遇入齒、月食
119 問酒祭日的天氣
120 問天氣
121 問立竿日天候
122 問諸侯進謁——沚馘、雷風
123 異版同文
124 異版同文
125 問諸侯能否完成任務——□、畢、戉
126 問祭祀的牛
127 問王親徵下危
128 問多子族與犬侯徵周
129 問能否齣徵土方
130 問二事——祭祀祖乙、監視𢀛方
131 問攻伐𢀛方
132 問二事——徵伐𢀛方的後援、收成
133 問土方動嚮
134 問邦交
135 問傳召婦好備戰
136 問下一旬運勢——結果國土被侵犯、王身體不適
137 問二事——齣行大邑商、協助友邦
138 問喉嚨不適是否為母庚降災
139 問特定時間做夢
140 問三事——牙痛是否嚮祖先報告、治療婦好病、兄戊能否保護王
141 問夢到舌頭
142 問生子
143 問夢白牛
144 問骨頭痠痛
145 問派遣齣使
146 問朿齣徵
147 問三事——收成、誰齣任務、可否搭車
148 進骨紀錄
149 問二事——派遣齣使、穀物收成
150 問二事——牙痛、田獵
151 問二事——齣使人選、朝貢
152 問進貢麥子
153 問田獵
154 問二事——祭品、降雨
155 問二事——穀物年收、王骨頭痠痛
156 問五事——交付任務給兒女、田獵、祭品、穀物年收、嚮祖辛祈禱
157 問六事——徵戰、收成、任命、開會、祭祀、葬儀
158 問二事——降雨、王飲酒有害
159 問二事——祭祀儀式、遣使
160 問二事——望乘國平安、降雨
161 問二事——種黍、貢牛
162 問六事——徵戰、隱匿、生子、對山下令、大雨釀災、對黽下令
163 問五事——遣使畢、不要召喚某、降雨、事情妥當、祭祀日期
164 問二事——夢多鬼、今夜運勢
165 問三事——祭祀日期、交流、軍事行動
166 問往大邑商
167 問更換祭器
168 問婦好病痛是哪位祖先降災
169 問三事——走路齣行、討伐𢀛方、收成
170 問祭祀䖵
171 問二事——天災、祭祖
172 問祭祖儀式與牲品
173 問下一旬運勢——結果天氣好,適宜行軍
174 問鬼方抓羌人
175 問二事——齣行、舉行儀式之地
176 問三事——某人達成任務、敵軍動嚮、跳舞祈雨
177 問下一旬運勢——未記錄結果
178 問下一旬運勢——體現商朝置閏法
179 問疾病
180 問今晚運勢
181 問四事——牲品、降災對象、祭祀儀式、降雨

第二冊 祖庚、祖甲時代/康丁時代
第二期 祖庚、祖甲時代
201 問二事——天氣、宗廟安危
202 問四事——建設宗廟、祭祀、下一旬運勢、天氣
203 問三事——獻俘儀式祭品、收成、生育
204 問王步行親迎神靈的祭祀時間與儀式
205 問二事——祭祖、入厝
206 問閤祭祖先
207 問驅疾祭祀與祭品
208 問迎祖靈的祭祀儀式
209 問祭祀的牛
210 問祭祖牲品
211 問閤祭時間與儀式
212 問二事——祭祀儀式、天氣
213 問王親迎十祖靈的祭祀儀式
214 問王親迎成湯神靈的祭祀儀式
215 問齣徵運勢
216 問今年占蔔有災難是否延續
217 問三事——小□死亡時間、天氣、祭祀儀式
218 問三事——王的心願、酒祭時間、天氣
219 問二事——祖乙的祭祀儀式、天氣
220 問小□死亡時間——217異版同文
221 問二事——建小□紀念堂日期、完成祭祀時間
222 問田獵日期
223 問兩個行程是否下雨
224 王在乙未日親自占問
225 王親自占問二事——天氣、運勢
226 問下一旬運勢——結果齣行遇犀牛
227 問王從尋步行運勢

第三期 康丁時代
301 問二事——祭祖、擔任史官
302 問田獵旅程(貞人□)
303 問田獵旅程(貞人狄)
304 問田獵方式、更動時間
305 問田獵運勢
306 問二事——水災、祭祀儀式
307 問降雨
308 問嚮武丁、父己、父庚祭祀情況
309 問牲品的牛隻數量
310 問祈求豐收的祭品
311 問嚮帝五臣的祭祀儀式
312 問嚮嶽、□的祭祀儀式
313 問祭祀時間、器具
314 問宴席料理
315 問祭祀日會不會下雨
316 問牲品可否用圈養的牛
317 問延長祭祀
318 問祭品、延長祭祀
319 問五事——祭祀儀式、祭品、祈雨、聚會、栽種範圍
320 問在哪一側的山腳進行□
321 問嚮河或嶽祈雨、祭品
322 問祭祀音樂類型
323 問去雨儀式
324 問牲牛數量
325 問儀式使用奏或舞
326 問祈雨儀式
327 問田獵方式
328 問人牲數量
329 問田獵時間
330 問田獵或視察的地點
331 問田獵時間、獵物品種
332 問田獵地點與方嚮
333 問田獵的齣發地點
334 問在行軍中的田獵地點
335 問晚上田獵的時間
336 問田獵運勢
337 問田獵天氣、地點
338 問田獵齣發時間、天氣
339 問田獵地點
340 問颳風
341 問在田獵地運勢
342 問降雨時段
343 問黃昏前是否下雨
344 問二事——田獵行程、祭祀用品
345 問前往哪個驛站
346 問軍隊齣戰運勢
347 問齣徵將領
348 問戍軍隊的將領召集王眾
349 問二事——傳喚臣下、營建
350 問軍事
351 問率領諸侯討伐右封
352 問增加援軍
353 問二事——戍的調遣、為戰帝祭
354 問大星來襲
355 問教學地點
356 問二事——重複第幾蔔適閤、舉行饗宴
357 問重複第幾蔔閤適
358 問三事——不要討伐、田獵成員、降雨
359 問降雨
360 問在先祖宗廟祈福

第三冊 武乙、文武丁時代
第四期 武乙、文武丁時代
401 問祭祀康丁牲品
402 問二事——牲品、戰爭局麵
403 問嚮先祖祈雨牲品
404 問舉行眾先祖酒祭
405 問牲品——為戰爭祈福、祭祖
406 問閤祭儀式與牲品
407 問祭祖祭品
408 問二事——祈豐收、降雨
409 問祭祖牲品
410 問三事——大邑商年收、降雨、祭祀人牲
411 問蝗蟲來襲
412 問降雨
413 問焚巫降雨
414 問祭祀日天氣
415 問二事——牲品、選乾名
416 問三事——下達命令、立木、牲品
417 問又祭牲品
418 問是否祭祖
419 問攘災除病的祭品
420 問二事——降雨、又祭牲品
421 問祭品
422 問祭祀時間、祭品
423 異版同文
424 問祭祀——道具、祭品、牲品
425 問三事——祭祀儀式、戰爭、牲品
426 問戰爭動嚮
427 問祭祀儀式
428 異版同文
429 問祭品——牛、米、羊
430 問祭祀儀式、牲品
431 問二事——又祭對象、派遣將領
432 問酒祭對象與牲品
433 問祭祀儀式、時間、牲品
434 問自然神降災
435 問祭土地神
436 問命令宗族執行任務
437 問派王族支援多子族
438 問右旅的軍事行動
439 問二事——派遣□齣任務、辰帶領射箭部隊齣行
440 問二事——帶領多馬的將領、又祭牲品
441 問冊伐
442 問王族追擊召方並嚮康丁祈禱
443 問太陽黑子異常
444 問狩獵收穫
445 問田獵事——天氣、收穫
446 問本旬占蔔運勢準確度
447 問下一旬運勢——在外地
448 問祭祀——地點、祭品、儀式
449 問日食
450 問以又祭祭祀太陽
451 問太陽黑子異常嚮上甲祭祀的牲品
452 問三事——祭祀上甲地點、白日月食、祭祀伊尹
453 問本旬運勢的後續發展
454 記乞求甲骨
455 問祭祀祖乙的儀式
456 問二事——王前往大邑商、舉行帝祭
457 問嚮夔祭祀
458 問成湯是否帶來災禍
459 問缶國派遣中行齣徵
460 問缶國追蹤敵方
461 問祭祖——牲品、儀式、入祀譜
462 問祭母輩神靈——牲品、儀式、對象
463 問二事——渡河、天氣
464 問婦順產
465 問祭妣己牲品
466 問祭妣己
467 問商的運勢
468 使用第一期版習刻
469 問對先祖舉行ㄓ祭的祭品
470 問本旬運勢——結果下雨、舉行祝禱
471 問四事——送草料與建倉庫、至蜀運勢、提供豬隻、新生兒命名
472 問二事——子闢疾病、祭祖儀式與牲品
473 問王的個人事務
474 問二事——敵軍動嚮、本旬運勢(結果下雨)
475 問諸侯運勢(習刻)
476 問二事——閤祭儀式與牲品、天氣
477 問二事——降雨、主導任務的對象
478 偽刻版
479 問王夢見先祖
480 問祭祀——牲品、儀式
481 問二事——祭祀(牲品與對象)、疾病
482 問二事——撿骨日期與入廟名稱、將領臣服
483 問祭大甲儀式與牲品

第四冊 帝乙、帝辛時代/商晚期至周初
第五期 帝乙、帝辛時代
周祭的現象
501 問迎先祖配偶神靈
502 問迎先祖配偶舉行劦祭
503 問舉行又祭提升文武丁地位
504 問祭祖次第
505 問迎先祖舉行劦祭
506 問下一旬運勢——吉利
507 問祊祭用牛作為牲品
508 問下一旬運勢兼記載周祭——舉行祭典
509 問下一旬運勢兼記載周祭——舉行翌祀
510 問下一旬運勢兼記載周祭——對先祖舉行祭祀
511 問田獵地點
512 問下一旬災禍——在外地
513 問田獵運勢——收穫頗豐
514 問至召地行軍
515 問至盂地行軍
516 問田獵、行軍運勢
517 問召集人民組織軍事訓練
518 問二事——召集人民組織軍事訓練、遣將徵伐
519 問四方收成
520 問大邑商與四土收成
521 問用哪匹馬拉車適閤
522 問射獵天氣與運勢
523 問二事——奠血儀式、降雨
524 問生子
525 問徵人方運勢
526 問在高地集閤軍隊運勢
527 問從□地齣發徵伐人方
528 問儀式——迎祖靈、鑄酒尊
529 問擄獲敵人與擒獲獵物
530 問至雞地田獵運勢
531 記帝辛捕獲老虎
532 記俘虜人數、戰利品數量

商晚期 花園莊東地甲骨
601 問歲祭牲品——祭祖乙、祖甲、妣丁
602 問歲祭牲品——祭妣丁、妣己
603 問攘除病災儀式牲品
604 問丁的行程規劃

商末周初 周原甲骨
701 問祭成湯牲品
702 記帝辛父晉升為祖先
703 問嚮大甲祈求冊封周
704 問是否與楚伯同於鞦天朝見
705 問王到帛地是否僅田獵
706 問楚子、楚伯來周時間
707 記王在帝乙宗廟占蔔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0535396
  • 叢書係列:人文
  • 規格:平裝 / 1600頁 / 17 x 23 x 9.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鑽研甲骨學六十年感言


  我以前曾聽說過,陳寅恪先生晚年眼睛失明,但仍堅持用口述的方式進行寫作,內心感到十分佩服。沒想到,自己現在也步上後塵,要用口述的方法完成最後一本著作。近年因為糖尿病病變,我的右眼視力微弱,日常閱讀打字習慣仰賴左眼,由於視力的關係,閱讀寫作變得極為吃力。原先早已抱定不再寫書的念頭,但在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王春申先生的盛情邀約下,促成瞭這套《揭祕甲骨文》的問世。

  和臺灣商務印書館的閤作歷時已久,從早年的《古文諧聲字根》、《中國古代社會》,到《文字小講》,再到《博物館裡的文字學傢》、《漢字與文物的故事》四冊、《文字學傢的甲骨學研究室:瞭解甲骨文不能不學的13堂必修課》等等,由於讀者們抬愛、齣版社支持,所付梓齣版的書籍具有專業口碑,市場銷路穩定。在王春申董事長的邀請下,我自認所能完成的著作大緻皆已齣版,隻有二十多年前應聘迴臺大任教多年的甲骨學教材,因想納入新的研究成果,一直沒有把教材寫定。我以身體健康欠佳,難於打字,婉拒王董的好意,於是王董建議,可用錄音筆將內容口述,再交由編輯打字完成。可是甲骨學是一門冷門的學科,甲骨刻辭艱深,考量到該學科的專業度、嚴肅性,要編輯人員打字完成口述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我的內心卻萌生瞭由我口述,再交由學生撰寫成文字內容的腹案。

  我自一九九六年迴臺大中文係執教甲骨學,二○○六年轉往世新大學中文係任教,原先上課的講義編寫有兩百多版的甲骨拓片材料,以及刻辭釋文,並要求學生自行完成描摹蔔辭的課後作業,上課時針對蔔辭內容牽涉甲骨學術的方方麵麵進行講解,也提齣多年來我個人的研究心得與成果,但因為甲骨學的某些問題仍無法突破,並得到適當的解讀,再加上甲骨學的專業性,讀者有限,所以講述的內容始終沒有化為具體而詳細的文字。在王董事長的大力支持與催促下,《揭祕甲骨文》一套四冊、選錄瞭兩百九十四版的甲骨,蘊含我一生對甲骨學所注入的心血,有些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沉澱,也有瞭係統性和嶄新的詮釋。

  要我自己閉門講課,在我看來,是極不自然的事。正好,近年受王雲五基金會、新潮流基金會之邀,曾對一些社會人士講授過相關古文字的課程。可以免費嚮這些學員講課,就不必自言自語瞭。二○二○年十月在世新中文係前係主任蘇怡如教授的幫助下,每個星期日下午兩點到五點,我於世新大學進行公開講課,對象包括對甲骨學有興趣的學生,以及曾於王雲五、新潮流基金會聽過我的課程、對甲骨學想更進一步瞭解的校外社會人士,並以這次的講課內容作為我對甲骨刻辭最終詮釋的版本,由學生李珮瑜寫定文字內容,再交由我審核稿件,最後定讞。這次講課因為新冠疫情,一直到二○二二年二月底纔結束,正式稿件的撰寫持續到八月。期間稿件的撰寫,經過三次審核,也代錶我對於自己專業領域的執著。

  我的學生李珮瑜就讀淡江大學中文係碩士班時曾到臺大參與我所教授的文字學、甲骨學和中國古文字學專題等課程,並請求我擔任她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後來她繼續攻讀博士班,還是請求我指導她的博士論文。之後因為個人必須迴到加拿大處理事情,原先以為再也不迴臺灣,於是我拜託臺大徐富昌教授擔任她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處理完私事有緣再次迴到臺灣,我和學生李珮瑜還是經常有聯繫,她也參加我在二○二○年十月於世新大學最後一次的講課,於是請她負責文字內容的撰寫,並統一全書的體例。兩百九十四版的甲骨附有拓本,因為有些拓本在拓印時不清晰,所以還要有摹本,原來上課學生各自完成,基於統一性,我請跟隨我多年的學生陳冠勳負責第一到第四期的甲骨摹寫,李珮瑜負責第五期的部分。

  本書的撰寫,把兩百九十四版的甲骨拓片分成第一、二、三、四、五期,以及花園莊東地甲骨、周原甲骨。先敘述所選甲骨材料的齣處,並提齣斷代的標準和理由,並用白話文進行語譯,再講述、談論蔔辭的內容及相關議題。甲骨斷代非常重要,如果缺乏正確的斷代,更遑論要對文獻有進一步的討論與研究。甲骨的斷代分成兩派,一是承繼董作賓的說法,運用十種甲骨斷代的方法,把甲骨分成五期。但有很多學者提齣異議,最主要的是所謂𠂤組蔔辭(又名王族蔔辭,或多子族蔔辭)的時代應歸於第一期。我從事甲骨鑽鑿斷代的研究,發現這些有爭議的蔔辭時代應該都是第四期的。所以我的斷代是沿襲董作賓的觀點,再加上我個人基於鑽鑿條件所得的結論。

  甲骨蔔辭大緻為占蔔而刻寫,所以行文辭例與一般文字紀錄不同,商王要占蔔的原因,一是因為某件事發生,於是透過甲骨請求鬼神給予預示,以幫助解決問題;二是想要執行某件事,但不確定能否順利得到好的結果,於是請求鬼神予以判斷。有些學者有時對於蔔辭的用意理解偏差,導緻對於蔔辭的解讀有所錯誤。舉例像是「ㄓ雨」一詞,若是齣現在祭祀或田獵刻辭,是詢問會下雨、影響祭祀儀式或田獵行動的舉行嗎?對於占蔔的人而言,其實所錶達的是不希望下雨的意願;但「ㄓ雨」若是齣現在農事蔔辭,說道透過某種儀式或祭祀嚮黃河、霍山等的自然界神靈求雨,是詢問會下雨、以助長農作物生長嗎?實際上對於占蔔的人而言,是錶達希望在適當時機降雨的心聲。詞語雖然一樣,但意願並不相同。我在具體分析時會綜閤考量、仔細分辨,以期能正確而恰當地把握甲骨刻辭的意義。除瞭蔔辭個別特殊文字會有詳盡的解釋,還有相關內容、議題的探討。

  《揭祕甲骨文》是我教授甲骨刻辭三十年來的總結,雖然當中還有一些詞義我還不瞭解、尚且無法解讀,但我們都不避諱地說齣疑慮,而不妄加揣測。這部書所選錄的甲骨拓片數量龐大、種類豐富,在目前學術界所見的專著中,是少見的。對於想要瞭解殷商甲骨文、商代歷史文化,以及對於甲骨學有興趣的讀者,希望這是一部讓你們能有所收穫的著作,透過這部書的一隅得以窺看甲骨學的奧祕。感謝在完成這部著作過程中,有形無形幫助我們、給予我們建議的所有師友同學,因為王董事長、世新大學中文係的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負責編輯幕後的推動,參與課程同學們的提問和意見,還有學生李珮瑜、陳冠勳在自身教學工作之外,為這本書所投入的時間和心力,讓這本書纔得以順利完成。誠心希望這本濃縮我六十年研究甲骨生涯的著作,能為甲骨學界帶來微薄的貢獻。
 
許進雄 二○二三年八月七日於臺北寓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驚艷的地方,在於它那種近乎偵探小說般的推理性敘事。很多時候,一片甲骨上的刻辭殘缺不全,或者語義模糊,按照傳統的方式可能就此擱置。但這本書裏,作者像一個高明的密碼破譯者,他會先從考古現場的背景信息入手,結閤當時的青銅器銘文、天文記錄乃至後世文獻的佐證,層層剝筍地還原齣原貌。這種跨學科的印證和推理過程,讀起來酣暢淋灕。比如,書中有一章專門分析瞭一組關於“捕獵大型野獸”的蔔辭,錶麵上看隻是記錄,但通過對齣土地點、用詞頻率以及不同祭祀日期的比對,作者推斷齣這可能與某次邊境衝突後的慶典或某種特殊的權力展示有關。這種將孤立的文字碎片串聯成宏大曆史場景的能力,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廣闊的知識麵。它不僅僅是“學甲骨文”,更是“通過甲骨文重新構建曆史片段”,這種閱讀體驗是極其震撼和滿足的。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流暢自然,完全沒有一般學術著作那種生澀拗口的專業術語堆砌。它讀起來更像是聽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在壁爐邊娓娓道來那些塵封的故事。作者善於運用現代的思維框架去比擬和解釋古代的觀念。例如,在講解“貞人”這一關鍵角色時,他可能會用“首席顧問兼危機公關專傢”來類比,瞬間拉近瞭讀者與古老職位的心理距離。此外,書中配有的插圖和摹本,質量非常高,對於理解符號的形狀變化很有幫助,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對這些圖像的標注和解釋,總是點到為止,留給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而不是將所有解釋都填滿。這種留白的處理方式,讓閱讀變成瞭一種主動參與的智力遊戲,而不是被動的知識灌輸。

评分

作為一個對曆史抱有熱忱,但又缺乏專業訓練的普通讀者來說,我最欣賞這本書帶來的那種“賦權”感。在閱讀之前,甲骨文對我而言是一道高不可攀的文化之牆。讀完之後,雖然我不可能成為一名專業的甲骨文專傢,但我確實獲得瞭一套解讀曆史的“底層邏輯”。這本書給予讀者的,不再是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而是一種看待古老文字和古代文明的全新視角:認識到文字不僅僅是記錄工具,更是權力、信仰和日常生活交織的復雜産物。它成功地將最硬核的古文字研究,轉化為瞭一場引人入勝的文化探險。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曆史、語言學或東方文化感興趣的人,它不僅能解答你對甲骨文的好奇,更能啓發你思考,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思維模式,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從那些刻痕中演變而來的。

评分

我發現作者在處理那些涉及到“吉凶禍福”的占蔔內容時,展現齣瞭一種極高的分寸感和批判性思維,這也是這本書區彆於市麵上其他通俗讀物的關鍵所在。他並沒有將甲骨文神化為萬能的預言工具,而是客觀地呈現瞭商王們如何利用這些儀式性的語言來鞏固統治,管理恐懼。例如,書中提到瞭一些看似荒誕的“問雨”或“問疫”的記錄,作者並未簡單嘲笑古人的迷信,而是深入探討瞭在農業社會中,信息匱乏和對自然力量的無力感如何催生齣這種復雜的宗教行為。他對“王之疑惑”的解讀,更多的是對權力核心決策機製的洞察。這種冷靜的、去魅化的分析,使得全書的基調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對曆史人物的同情與理解,避免瞭將古人扁平化為“愚昧”的標簽。

评分

這本《揭祕甲骨文:從斷運勢到問戰爭,文字學傢解讀王的疑惑》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引人入勝的神秘感,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原本以為甲骨文隻是教科書上那些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古老符號,晦澀難懂,充滿瞭考古學的嚴肅性。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卻徹底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作者顯然不是那種隻埋頭於象牙塔的學者,他似乎擁有將沉睡韆年的文字重新喚醒的魔力。讀完後,我發現甲骨文不再是冰冷的史料,而是一張張通往三韆年前的“對話錄”。書裏對於符號的解讀,不僅僅是字麵意思的翻譯,更像是對那個時代人們心境、焦慮和希望的深度挖掘。那些關於祭祀、農業收成、甚至王室內部權力鬥爭的記錄,在作者的筆下變得鮮活起來,仿佛能聽到那個時代風聲獵獵,能感受到蔔官在神諭麵前的躊躇。特彆是書中對蔔辭結構和語法的梳理,非常清晰,對於我這樣一個完全的門外漢來說,也能輕鬆跟上思路,理解每一次占蔔背後的邏輯鏈條。這使得我對商代的社會形態有瞭一種全新的、更具人情味的認識,而不是空泛的曆史名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