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花更少的錢買更偏遠的房子不一定划算?為什麼得分最多的運動員不一定是最好的運動員?為什麼癌症發病率上升竟可能是一件好事?泰勒主義、績效管理、科學管理、關鍵績效指標等理論都建立在同一個假設之上:如果你考核員工並提供激勵,你就會得到理想的結果。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使用衡量指標來了解世界上許多重要的事:教育和醫療系統是否高效,一個國家是否比另一個國家更富裕,哪個城市的生活質量更高……在這本書中,作者分享了許多選用錯誤的衡量指標,進而帶來糟糕結果的案例,展示了衡量指標如何影響教育、醫療、商業,甚至城市發展。為什麼人們總是測量錯誤的數據,而忽視重要的指標設定?這本啟發性的書提醒我們,並非所有計算得清楚的東西都重要,也並非所有重要的東西都計算得清楚。被各種量化指標裹挾的我們,要時常想一想:這些數字指標真的能起到衡量作用嗎?人們是否在鑽空子?他們的行為是否會使這個指標變得毫無意義?事實上,“說謊”的從來不是數據本身,而是被不科學的衡量指標支配的人。
這本書強調了選用恰當衡量指標的重要性,並且告訴讀者,如何在做出關鍵決策之前找到正確的指標。
[加]彼得·施萊弗斯,城市規劃師與環境設計師,加拿大規劃師協會成員,Beltline城市壁畫項目的發起人,畢業於卡爾加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