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盧梭1753年應第戎科學院的徵文所撰寫的論文,此文奠定了他的政治哲學的核心問題和全部基礎思想。可以說,盧梭寫作《社會契約論》正是對論文提出問題的一個解答。
本書的版本,在文前增加了勒賽克爾的導論,詳解了盧梭的一生以及論文的結構和意義,以增進讀者對此書的理解。盧梭在書中提出了“自然人”的思想假設,即在人類最原初沒有國家、沒有社會的自然狀態,不存在道德和倫理,無善無惡,純粹自然的人類。
參考當時人類學對野蠻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通過展開邏輯想像,盧梭圖解了人類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進程,指出人類歷史的進步,也是從自然的不平等向社會的不平等轉變且不平等加速的過程。其中,私有制的誕生,是造成人類不平等及其後果的關鍵。文明每向前發展一步,競爭帶來的不平等的程度即加深一步。而永遠確立了私有制和不平等的法律,把人類推向勞作、奴役、苦難的深淵,剝奪了人類的自由。
不同于其他啟蒙哲學家,盧梭在書中提出,人的本質並非理性,而是善良的情感,即憐憫心。我們看到,平民出身的盧梭,是啟蒙哲學家中的真正異類,他認為,在觀念層面,無論地位和財富有何不同,人的本質上都具有善良的情感,人跟人在自然狀態下是本質平等的。盧梭的平等觀念,奠定了現代人民主權的基礎。本版本文前增加了勒賽克爾的導論,詳解了盧梭的一生以及論文的結構和意義,以便讀者對本書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