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和尚遇到鑽石5:修行者的祕密花園 (電子書)

當和尚遇到鑽石5:修行者的祕密花園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麥可.羅區格西
圖書標籤:
  • 修行
  • 心靈成長
  • 佛教
  • 禪修
  • 自我提升
  • 人生哲學
  • 當和尚遇到鑽石
  • 電子書
  • 靈性
  • 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全球暢銷書作者、智慧經營大師、佛學博士麥可‧羅區 格西之經典再現!
★走進修行者的祕密花園,十位佛教大師親自教導,這是人人做得到的快樂生活方式!

◆在沙漠中的祕密花園
◆展開與十位偉大上師的心靈晤談
◆超越時空的現身說法
◆教導解脫煩惱的根本智慧

 故事發生在沙漠中的花園,少年殷殷期盼「夢中情人」的到來,時間總是半夜,春夏鞦鼕、朔望都有,歷經二十年──
 但是等待的佳人未現,而佛法大師一一蒞臨,展開一場又一場的應答,機智深刻,妙語珠璣,邏輯縝密,高潮迭起!
 聽宗喀巴尊者說世間樂猶如刀上舔蜜;蓮花戒大師教導禪修的次第;法稱大師、世親菩薩開示生死及解脫的真相;第一世達賴喇嘛談因緣果報的道理;功德光大師說修行必須從守戒開始;無著大師指導以呼吸修持施受法和慈悲觀;寂天菩薩開示成為一位慈悲智者的六種方法:世尊示現證悟空性、圓滿佛道的般若智慧。
 全書以簡單寓言呈現佛法深義,時而浪漫詼諧、時而慈悲謹言,深刻詮釋重要佛教大師的獨特智慧,掙脫生命的緊箍咒、人所必經的「生老病死苦」!
跨越界限的探索:心靈的疆域與人性的深邃 《失落的文明迴響:探尋亞特蘭蒂斯的哲學遺贈》 本書是一部宏大的曆史哲學著作,它不再聚焦於修行者的個人感悟,而是將目光投嚮人類文明的宏大敘事與集體潛意識的深層結構。作者以嚴謹的考據和大膽的跨學科研究為基石,試圖重建一個早已沉入曆史塵埃的偉大文明——亞特蘭蒂斯——留給後世的精神遺産。 第一部分:符號的考古學與宇宙的密碼 本書的開篇,便以一種近乎偵探小說的筆觸,審視瞭散落在全球各地神話、古代文獻和建築遺跡中的“重復性符號”。作者摒棄瞭傳統的神話學解釋,轉而采用符號學和結構主義的視角,認為這些跨越時空的符號並非偶然的巧閤,而是某個高度發達文明在消亡前,為後繼者留下的“生存指南”或“意識藍圖”。 1.1 幾何學的神聖性: 深入剖析瞭黃金比例、斐波那契數列以及正二十麵體在古代祭祀中心(如吉薩金字塔、特奧蒂瓦坎)中的精確應用。作者提齣,亞特蘭蒂斯人可能掌握瞭一種超越我們當代物理學認知的、基於純粹數學的宇宙觀,他們將宇宙的運行法則直接編碼進瞭他們的建築學之中,這並非迷信,而是一種高階的工程學和形而上學的高度統一。 1.2 聲音的頻率與物質的重構: 重點闡述瞭古代文獻中反復齣現的關於“聲波驅動技術”的描述。作者通過對古希臘“和諧論”和印度吠陀音樂的交叉比對,推演齣亞特蘭蒂斯人可能利用特定的頻率組閤來影響物質形態,甚至進行遠距離的能量傳輸。這部分內容挑戰瞭現代科學對能量和物質邊界的理解,暗示瞭一種“共振療法”的終極形態——通過精準的頻率調控,實現對原子層麵的乾預。 1.3 星圖的修正與時間軸的錯位: 本書引入瞭最新的天文考古數據,對比瞭古代星圖與現代觀測結果之間的微妙偏差。作者大膽推測,亞特蘭蒂斯的文明周期與我們現有的曆史紀年錶存在著顯著的“時間錯位”,這可能源於他們對時間流逝的感知方式與我們截然不同,或者他們曾掌握瞭某種能影響局部時間感知的技術。 第二部分:社會結構與“心智聯邦”的構建 如果說第一部分是關於“亞特蘭蒂斯如何構建他們的世界”,那麼第二部分則聚焦於“他們如何構建他們的社會”。作者認為,亞特蘭蒂斯的社會運作模式,遠非我們想象中的君主製或民主製,而是一種基於集體意識共享的“心智聯邦”。 2.1 知識的非中心化存儲: 探討瞭亞特蘭蒂斯人對傳統“書籍”概念的超越。他們可能建立瞭一種基於集體潛意識的“知識場”,使得重要的信息和經驗無需通過文字載體,即可在社會成員間即時傳遞和驗證。這部分內容與當代神經科學中關於“鏡像神經元”和“群體意識”的研究形成瞭奇特的呼應。 2.2 倫理的內在約束力: 在一個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中,如何避免權力濫用和技術異化?作者認為亞特蘭蒂斯人通過一種被稱為“共情閾值”的社會機製來維持平衡。這種機製確保瞭每一個個體的決策都必須考慮到整體福祉的反饋,使得“自私”在信息透明的環境下變得極度低效且不被認可。這對於反思當代信息社會中的隱私、自由與責任問題,具有深刻的啓示。 2.3 創造力的驅動機製: 本章分析瞭為什麼一個穩定的高度文明會走嚮衰落。作者認為,並非是技術上的停滯,而是由於內部創造性張力的消失。當所有問題似乎都可以通過已知方法解決時,社會便失去瞭探索“未知領域”的內在動力。亞特蘭蒂斯的最終危機,可能是一場“意義的危機”,而非資源或戰爭的危機。 第三部分:遺贈與現代性的反思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視角拉迴到當代。作者認為,亞特蘭蒂斯的沉沒並非徹底的終結,而是將其核心哲學以“休眠模式”嵌入瞭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之中。現代的科學突破、藝術靈感和精神追求,往往是這些“休眠代碼”被偶然激活的瞬間。 3.1 科技倫理的韆年迴響: 探討瞭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前沿科技可能帶來的風險。作者警告,若不理解亞特蘭蒂斯人對於“界限”的敬畏,現代科學的發展很可能重蹈其覆轍,即在技術力量達到頂峰時,因缺乏相應的形而上學基礎而自我毀滅。 3.2 個體與整體的張力再平衡: 總結瞭亞特蘭蒂斯留下的最重要遺産——關於個體完整性與群體連接之間的微妙平衡。本書並非倡導迴歸某種烏托邦,而是呼籲現代人在追求個人成就和實現社會責任之間,建立一種新的、可持續的張力關係。成功的未來,不在於復製過去的技術,而在於理解他們對“存在”的根本性認知。 3.3 沉寂之海的啓示: 最終,作者以一種略帶哲理的口吻結束全書:亞特蘭蒂斯的故事,與其說是關於一個失落的國度,不如說是關於“我們自己的潛力與局限”的一麵永恒的鏡子。它警示著每一個文明,物質的繁榮終將腐朽,唯有對宇宙規律的深刻理解和對道德框架的堅守,纔能使文明的火種得以延續。本書提供給讀者的,不是尋寶地圖,而是關於如何構建一個永恒的心靈傢園的深層思考框架。 本書適閤對古代文明研究、哲學史、符號學、以及前沿科技倫理感興趣的深度閱讀者。它要求讀者放下既有的知識框架,準備迎接一場關於人類心智極限與文明命運的深刻對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麥可.羅區格西Geshe Michael Roach
 麥可.羅區格西是受具足戒的佛教比丘,他在位於印度的賽拉梅西藏寺院學習瞭20餘年之後,成為第一位得到格西學位的美國人。他從1981年開始教導佛法,也是研究梵文、西藏文和俄文的學者,翻譯與作品等身(詳參後摺口)。
 格西運用西藏古老又先進的智慧,幫忙成立位於紐約市的安鼎國際鑽石公司,打造成年營業額一億美元的事業。他也是亞洲經典機構(Asian Classics Institute)的創辦人,此外,格西也將得益於鑽石產業的財富投注於賽拉梅寺院的重建整修工作,及其他不一定有宗教色彩的慈善團體。
 2003年起,格西與幾位親近的弟子成立瞭傳承佛法的教育單位,除瞭規劃課程之外,他們亦緻力於古代經典的數位化與翻譯,作為不同文化與時空背景人們未來之用。課程雖然不收費,仍要求學生繳交作業並通過考試,並期許結業的學生成為下一個世代的老師。
 格西所推動的「業力法則」「種下善種子」的觀念,以一種全新的眼光來看世界,藉此讓個人在人生中的各個麵嚮得到成就。它的基本的原理是:我們所處的現實是由我們如何對待他人所建構。比方說,對人仁慈在內心種下的種子,造就瞭圍繞著我們的人與世界,也反應在我們的財務狀況、健康、伴侶和傢庭,進而締造內心的歡喜、寧靜,甚至開悟。

相關著作:《當和尚遇到鑽石2:善用業力法則,創造富足人生》《當和尚遇到鑽石(增訂版):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

譯者簡介

鄭振煌居士
 颱南市白河區人。1945年齣生,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乘研究所所長。
  長期緻力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長年於海內外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翻譯藏傳、南傳佛教英文書籍為華文,翻譯漢傳佛教為英文。於2007年創立社團法人中華維鬘學會,擔任理事長,於2013年卸任,任名譽理事長迄今。
  主要譯作:
  《正念明鏡--中陰成就無上密法》、《讓生命終點成為幸福起點》、《穿越生死》、《藏密度亡經》、《西藏生死書》、《瞭義炬》、《直指法身》、《當修行者遇見大師》、《當野馬遇上馴師——修心與慈觀》、《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心靈神醫》、《觀呼吸》、《菩提樹的心木》、《學佛釋疑》、《聖道修行》等四十餘部。

圖書目錄

1 太陽
2 痛苦
3 禪修
4 死後的生命
5 死亡的旅程
6 解脫
7 行動與結果
8 創造一個世界
9 慈悲
10 戰士
11 空性
12 天使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61338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26歲~50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9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