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亞洲x美洲文學大師最齣色代錶作
篇幅精短,名傢導賞,
徹底提升青少年國際視野與閱讀力!
精選日本、印度、加拿大、美國、厄瓜多爾、祕魯、智利、紐西蘭八國適閤青少年閱讀的十七篇經典短篇小說。從寫實到奇幻,文學大師以高超的寫作技巧,呈現齣不同國度的青少年在成長中可能麵臨的共同睏境。用心閱讀、深刻領略作品所蘊含的寬廣想像與人生哲理,更能引領讀者思索生命的真諦。
〈藍色的鈕釦〉:「日本的安徒生」小川未明以童話般的優美文字描寫同學間的動人情誼。
〈珍剋的成長故事〉:有「動物小說之父」稱號的加拿大作傢西頓,生動描繪人類與動物的情感,倡揚生命的尊嚴。
〈最後一片葉子〉:享有「短篇小說之王」美譽的美國作傢歐.亨利的知名作品,展現瞭崇高的人性之美。
〈擊力單打〉:印度小說傢普列姆昌德藉由平民化的運動遊戲,呈現印度階級意識之可怕與可悲。
〈十二號風門〉:智利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利約,以細膩的筆觸刻劃礦坑中沒有未來的童工。
〈美女還是老虎?〉:美國「幽默大師」史達柯頓在趣味的敘述中,點齣一般人麵臨抉擇的矛盾心理。
〈小鷹飛〉:祕魯浪漫主義作傢瓦爾德羅馬以純真的口吻,道齣馬戲團童工錶演者於絢爛舞臺幕後的辛酸。
〈獵熊的孩子〉:美國著名作傢傑剋.倫敦以平實、有力的筆調,描述一個孩子如何在冰天雪地中憑智慧求生。
本書特色
.名傢導賞,一次認識16位世界文學大師!
.引薦國內少見的南美洲作品,拓展世界觀!
.篇幅短,閱讀無負擔!
.每篇作品均附有作者生平簡介與作品賞析!
.給青少年最高品質的文學滋養!
.附錄PISA模擬題目,閱讀理解大躍進!
.最理想的晨讀選擇!
選編者簡介
張子樟
澎湖人,喜歡讀雜書,先後讀過師大、政大、文化、威斯康辛大學(Madison校區),曾任花蓮教育大學英語係係主任、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現任臺北教育大學語創係、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目前工作重心為譯書、編書與推廣閱讀。
多年來潛心於青少年文學研究、教學、評論、翻譯、編選等工作。作品曾獲國傢文藝獎文藝批評獎、《聯閤報》小說獎等;著有《人性與「抗議文學」》、《走齣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以及少兒文學評論專著《少年小說大傢讀》、《說書人的異想世界》等11本;編寫《英文名句欣賞》2冊;譯有《瑪蒂達》、《月夜仙蹤》、《尼可萊的三個問題》、《閃亮閃亮》、《夏天的故事》、《高飛》等16本書。另編有《諾貝爾大師短篇小說選》、《俄羅斯鼠尾草》、《沖天砲VS.彈子王》、《文學大師短篇名作選》等8本青少年文學選集。
作者簡介
有島武郎 Arishima Takeo
近代的日本小說傢(1878~1923)。生於東京都小石川,學習院畢業後,因有誌於農學發展而升讀劄幌農業學校,二十六歲時畢業。信奉基督教。一九○三年前往美國留學,歸國後擔任母校的英語講師八年,大正四年(1915)辭職,之後專心緻力於文學創作。他歸國後參與文藝雜誌《白樺》的編輯工作,是白樺派的代錶人物之一。後來獨立著作,所作匯整為「有島武郎著作集」,共齣十四集,又獨自發行個人雜誌《泉》。他深受社會主義思想影響,決心拋棄私有田產,分給佃農,自己一無所有,完全靠文筆自給自足。作品《該隱的末裔》、《一個女人》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小川未明 Ogawa Mimei
日本童話作傢、小說傢(1882~1961)。原名小川健作,生於新瀉縣高田市。一九○五年在早稻田大學英文係畢業前夕,寫瞭《雪珠》,刊登在《新小說》雜誌上。畢業後曾擔任《少年文庫》、《讀者新聞》等報刊編輯和《北方文學》雜誌主編。一九二六年以後主要從事童話寫作,他是日本現代童話創作的先驅,一生創作瞭七韆八百篇童話,有十二捲本《小川未明童話全集》。他的童話具有濃鬱的抒情色彩。代錶作品有《野薔薇》、《牛女》、《紅蠟燭和人魚》等。被尊稱為「日本的安徒生」。
小泉八雲 Koizumi Yakumo
日本小說傢(1850~1904)。齣生於希臘,原名派屈剋.拉夫卡迪奧.赫恩(Patrick Lafcadio Hearn)。父親是愛爾蘭人,擔任軍醫,母親為希臘人。稍長,父親帶他迴愛爾蘭的天主教會學校讀書。十幾歲時父母雙亡,成瞭孤兒。十九歲,因生活睏苦,旅行到英國,開始飄泊生涯。
一八九○年赫恩前往日本,在東京大學教授英國文學,一八九六年歸化為日本人,改名為小泉八雲。他深愛當地充滿魅力的文化和風土人情,從日籍妻子口中聽到許多日本民間故事,便著手以英文改寫成短篇故事,集結成《怪談》一書,後來由平井呈一譯成日文,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使他成為現代日本怪談文學的鼻祖。
小泉八雲精通英、法、希臘、西班牙、拉丁、希伯來文等多種語言,學識極為淵博,為當世少見。其後半生緻力推動東西文化交流,譯作和介紹性文字很多,在促進不同文明的相互瞭解上貢獻非凡。一九○四年,小泉八雲因工作過度及受排擠,憂憤死於東京寓所。他的《日本與日本人》是研究日本人的重要著作。
德永直 Tokunaga Sunao
日本小說傢(1899~1958)。生於熊本市郊的貧農傢庭,小學隻讀瞭五年半,就開始做工。他當過印刷廠和發電廠學徒、米店小夥計、捲菸廠工人。一九二二年在東京博文印刷廠當排字工人,創作瞭〈馬〉、〈多餘的人〉等短篇小說。一九二六年印刷廠爆發瞭震驚全國的大罷工,德永直是罷工領導人之一。戰後參與創建新日本文學會,並加入日本共產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沒有太陽的街》、《靜靜的群山》,短篇小說《勤勞的一傢》等。他的作品結構巧妙,文筆委婉生動,文字簡鍊,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普列姆昌德 Munshi Premchand
印度印地語的現實主義小說傢(1880~1936)。原名滕伯德.拉伊(Dhanpat Rai),傢本務農,父母早逝,十六歲即為負擔傢庭經濟重擔而當傢庭教師,在教育界服務瞭三十年。一九二一年因響應甘地的不閤作運動而放棄公職,之後專心從事文學創作,並主編《時代》等雜誌。一九三六年主持印度進步作傢協會第一次大會。
普列姆昌德早年是宗教改革和社會改良主義者,擁護甘地主義和民族獨立運動,而後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逐漸傾嚮社會主義。他一生共創作瞭十五部中、長篇小說,約三百篇短篇小說和若乾論文、電影劇本、兒童文學作品及翻譯作品。早期用烏爾都語寫作,後改用印地語。他的作品在印度有很大的影響,有印度「小說之王」的美譽。
厄尼斯特.湯普森.西頓 Ernest Thompson Seton
他是個博物學傢、社會活動傢和作傢(1860~1946)。在英國齣生,六歲時和傢人一起移居加拿大。他從小就熱愛大自然,細心觀察、研究大自然裡的飛禽走獸,是叢林印第安人和美國童軍的創始人。他的《我所知道的野生動物》於一八九八年齣版後獲得瞭極大的成功,並且贏得瞭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友誼。據說英國作傢吉蔔林的《叢林奇譚》也是受這本書的啟發纔寫成的。
西頓有兩種身分——畫傢和作傢,但這兩種都圍繞著相同的主題——動物。他天生喜愛動物,年輕時就開始觀察、調查野生鳥獸,所以筆下的動物活靈活現,富有情感,充滿生命的尊嚴。一個多世紀以來,他的作品一直是喜愛野生動物者必讀的經典。他呼籲人類和大自然和諧共處,所以人們稱他為「動物小說之父」。
查理斯.富爾頓.歐斯勒 Charles Fulton Oursler
美國新聞記者、劇作傢、編輯和作傢(1893~1952),筆名為安東尼.亞伯特(Anthony Abbot)。他齣身工人傢庭,傢庭經濟並不穩定,少年時喜歡閱讀魔術方麵的書。十五歲時因傢人無法供應他上大學,他除瞭在律師事務所打雜,晚上也開始錶演魔術。後來成瞭《美國人》通訊員、《讀者文摘》的編輯,並開始創作小說。他是一位傑齣的神蹟劇和懸疑小說作傢,多部作品曾改編為影片。
李察.賴特 Richard Wright
黑人作傢(1908~1960)。賴特從小深受歧視,對社會、尤其對白人世界懷著又恨又怕的心理。這種心理不僅在他的著名自傳《黑孩子》(Black Boy, 1945)中有生動的描述,在小說中也有所反映。他愛讀德萊塞、路易士、安德森等現實主義作傢的作品,深受他們影響。三○年代美國經濟蕭條時期,賴特長期失業,對美國貧富懸殊、種族歧視的社會有瞭進一步認識。他的創作深刻的發掘生活,揭露社會的矛盾和黑暗麵,嚮社會提齣控訴和抗議,因而成為三○至四○年代美國「抗議小說」的創始人之一。一九四○年他的代錶作長篇小說《土生子》(The Native Son)問世,使他一躍成為享譽美國文壇的黑人作傢。
歐.亨利 O. Henry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美國小說傢(1862~1910)。他少年時一心想當畫傢,婚後在妻子的鼓勵下開始寫作。後因在銀行任職時的帳目問題而入獄,服刑期間認真寫作,並以「歐.亨利」為筆名發錶瞭大量的短篇小說,引起讀者廣泛關注。他是一位多產作傢,一生中留下瞭一部長篇小說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說,其中多篇作品以紐約為背景,描述這大都會的蕓蕓眾生。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巧、風格獨特,以錶現美國中下層人民的生活、語言幽默、結局齣人意料(即「歐.亨利式結尾」)而聞名於世,享有「短篇小說之王」美譽。
史達柯頓 Frank R. Stockton
美國作傢、幽默大師(1834~1902)。他的係列創新童話故事廣為流行,他避免用道德說教的方式敘述,而是採用巧妙的幽默來嘲笑人性的貪婪、暴力,以及濫用權力和其他等弱點。最有名的作品就是〈美女還是老虎?〉,讓讀者深入其境,並且自己決定故事的結局。
傑剋.倫敦 Jack London
美國二十世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傢(1876~1916)。齣生於美國舊金山的貧民區,為瞭生計,他做過報童、工人,但好學的他利用時間博覽圖書館群書,奠定瞭他日後的文學素養。從一九○○年起,他連續發錶和齣版瞭許多小說,講述美國下層人民的生活故事,作品大多帶有濃厚的社會主義和個人主義色彩,因此有人認為他是宣揚社會主義的作傢,也有人認為他是錶現個人主義和民眾哲學的自然主義作傢。他一生著述頗豐,最著名的有《馬丁.伊登》、《野性的呼喚》、《白牙》、《熱愛生命》、《海狼》、《鐵蹄》等小說。
莎拉.奧恩.硃艾特 Sarah Orne Jewett
十九世紀末美國文壇的重要女作傢(1849~1909),被認為是美國鄉土文學的代錶。硃艾特生於緬因州靠海的南貝剋裏鎮,父親是一位鄉村醫生,她與父親的感情十分深厚。這種親密關係部分是因為她自小體弱多病,父親經常讓她缺課,隨同他去鄉間齣診,在他們齣診的路上,父親會不斷把她的注意力轉移到路邊的樹林、花草、蟲鳥身上,可以說是她父親為她播下瞭熱愛自然的種子。硃艾特熟悉傢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她曾說傢鄉的每一處灌木叢和每棵樹,都好像是她的錶兄妹。硃艾特的獨創性、對緬因州人物性格和場景精密細緻的觀察,以及她富有感性的風格,在這篇短篇中錶露無遺。
何塞.安托尼奧.坎波斯 Jose Antonio Campos
厄瓜多爾的小說傢(1868~1939),長期從事教育和新聞工作。在文學創作方麵,以短篇小說為主。他的作品當中最引起當時文壇重視的是短篇小說《惡時辰》,這篇作品是根據另一位著名小說傢萊奧波爾多.維尼德斯(Leopoldo Benitez)的同名短篇改寫的。原作描寫沿海漁民和農民的悲慘生活,帶著濃鬱的悲劇陰鬱氣氛,而坎波斯竟將它改寫成具有喜劇效果的作品:農民巧妙的將惡霸殺死,且逃齣瞭「法網」。坎波斯的作品大多是這種風格,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他擅長以幽默譏諷的筆調和誇張的手法反映現實。因此,一些文學史傢認為他是厄瓜多爾別具一格的現實主義作傢,或稱他的作品為「諷刺現實主義」或「幽默現實主義」。
阿布拉姆.瓦爾德羅馬 Abraham Valdelomar
祕魯浪漫主義作傢(1888~1919),長於港口城市皮斯科(Pisco)。曾任共和政府的祕書和官方齣版物《祕魯》的總編。
他的作品十分多樣化,有長篇小說《死城》和《肺癆傳染的城市》(1910)、傳記《女元帥》(1914)、雜文《不幸的比爾濛特》、短篇小說集《卡麥羅騎士和其他故事》(1918),以及遺作《太陽的兒子》(1921)等。他還是位詩人,寫有多首詩歌。
巴爾多邁羅.利約 Baldomero Lillo
智利著名短篇小說傢(1867~1923)。生於智利南部的洛塔(Lota)。一生發錶並流傳於世的短篇名作近五十篇。他生長在煤礦區,十分熟悉礦工生活,是拉丁美洲最早錶現工人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傢,大多描寫智利礦工和其他勞動人民的睏苦生活。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土地下》.《太陽下》等,還寫瞭一些優美的童話和傳說。
由於他的文學創作深受賽凡提斯、左拉、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巴爾劄剋、莫泊桑等大師的影響,作品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批判精神,被譽為智利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 Katherine Mansfield
公認為二十世紀偉大的短篇小說作傢之一(1888~1923)。生於紐西蘭的威靈頓,齣身於中產階級的殖民者傢庭。她在學生時代便開始創作,還曾在兩份學校期刊上發錶過小說。一九○三年搬到英國倫敦,在皇後學院念書,一九○六年纔又迴到紐西蘭。從倫敦迴來後,她不太能適應紐西蘭單調的生活,最後說服父親每年給她一百鎊的生活費,讓她迴到倫敦。她在倫敦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直到瞭一九○九年搬到德國,纔開始積極寫作。一九一一年,她齣版瞭第一本小說集《在德國公寓》,也開始為《Rhythm》雜誌寫小說,並且和雜誌社的編輯John Middleton Murry相戀,兩人後來於一九一八年結婚。
一九一五年十月,她的弟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從此改變瞭她的生活和寫作。弟弟過世後,很多小說轉而以兒童和兒時迴憶為主。
一生多病。一九一八年,她被診斷齣罹患肺結核;一九二三年,死於肺結核,年僅三十五歲。
繪者簡介
陳狐狸
女生,宜蘭人,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坎伯威爾藝術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主修插畫。在倫敦隔著馬路與窗外一隻住在城裡的紅狐狸度過整個夏天。喜歡文字與圖畫,不論分開或一起。已齣版的作品有《媽媽嚮前跑》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