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專家的nmap與NSE網路診斷與掃描技巧大公開 (電子書)

資安專家的nmap與NSE網路診斷與掃描技巧大公開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明照
图书标签:
  • Nmap
  • NSE
  • 網路診斷
  • 網路掃描
  • 資安
  • 滲透測試
  • 網路安全
  • 資訊安全
  • 漏洞掃描
  • 電子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nmap的運用領域包括網路問題診斷、網路安全稽核、滲透測試、駭客攻防,結合腳本引擎(nmap script engine)後,還可以自動完成諸如身分驗證、封包廣播、暴力破解、DoS等各式各樣複雜的網路掃瞄任務。

  藉由本書,您將可以了解:
  .網路掃描的基本觀念與注意事項
  .隱蹤掃描的技巧
  .活用nmap script engine(NSE)自動完成網路掃描
網路安全實務:現代攻擊手法與防禦策略深度解析 本書特色: 本書旨在為網路安全專業人士、系統管理員以及對資訊安全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全面且與時俱進的網路安全知識體系。內容聚焦於當前網路環境中最常見的攻擊途徑、駭客思維模式,以及企業級的縱深防禦(Defense in Depth)架構建置。我們將摒棄理論空談,轉而深入探討實務操作中的陷阱、偵測技術和有效的緩解措施。 第一部:現代網路威脅全景透視 第一章:零信任架構下的邊界模糊化 隨著雲端運算、遠距工作(Remote Work)的普及,傳統的網路邊界概念已蕩然無存。本章將探討零信任(Zero Trust)模型的核心原則,包括「永不信任,始終驗證」(Never Trust, Always Verify)。我們將剖析身份管理(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IAM)在零信任模型中的關鍵作用,並討論如何透過多因素認證(MFA)、最小權限原則(Principle of Least Privilege)和持續監控來實施有效的存取控制。 深入探討現代攻擊者如何針對身份驗證環節發動攻擊,例如密碼噴灑(Password Spraying)、憑證填充(Credential Stuffing)和身份竊取(Identity Theft)。此外,還會涵蓋如何利用影子 IT(Shadow IT)和未受管設備(Unmanaged Devices)所帶來的安全漏洞,並介紹設備態勢評估(Device Posture Assessment)技術。 第二章:供應鏈攻擊的隱性風險 供應鏈攻擊已成為影響全球企業安全的最重大威脅之一。本章將從軟體開發生命週期(SDLC)的角度,解析惡意程式碼如何滲透到合法的軟體更新或第三方元件中。 我們將詳細分析著名的 SolarWinds 事件和 Kaseya 攻擊的技術細節,闡明攻擊者如何利用軟體簽章和發布流程的信任鏈。討論的重點包括:如何建立可靠的軟體物料清單(Software Bill of Materials, SBOM),以及如何實施更嚴格的程式碼審核(Code Review)和靜態/動態應用程式安全測試(SAST/DAST)。此外,也會介紹如何保護內部開發環境,防止開發人員的工作站成為跳板。 第三章:進階持久性威脅(APT)的行為模式 APT 組織的行為模式通常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和隱蔽性。本章將透過數個經典案例,拆解 APT 攻擊的典型階段:偵察(Reconnaissance)、初始入侵(Initial Access)、橫向移動(Lateral Movement)和目標達成(Objective Achievement)。 重點分析 APT 組織如何利用零日漏洞(Zero-Day Exploits)和高度客製化的惡意軟體(Custom Malware)。我們將深入探討記憶體取證(Memory Forensics)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行為分析(Behavioral Analysis)而非單純的簽章比對來識別潛伏在系統中的威脅。本章也將介紹紅隊演練(Red Teaming)中用來模擬 APT 行為的戰術、技術與程序(TTPs)。 第二部:基礎設施與網路層的深度防禦 第四章:雲端環境的配置錯誤與合規性挑戰 隨著企業大規模轉移至 AWS、Azure 和 GCP 等公有雲平台,配置錯誤(Misconfiguration)已成為資料外洩的首要原因。本章將專注於雲端安全態勢管理(Cloud Security Posture Management, CSPM)的實踐。 詳細探討常見的雲端配置陷阱,例如 S3 儲存桶的公開存取設定、IAM 角色的權限過度授予、以及安全群組(Security Groups)的疏漏配置。內容將涵蓋如何使用基礎設施即代碼(Infrastructure as Code, IaC)工具(如 Terraform、CloudFormation)來實施安全基線(Security Baselines),並利用雲端原生工具進行即時監控與自動修復。 第五章:內部網路微服務架構的安全保障 在現代微服務架構中,東西向(East-West)流量的安全防護至關重要。本章將介紹網路分段(Network Segmentation)的進化,從傳統的 VLAN 擴展到基於身份的微隔離(Micro-segmentation)。 重點討論服務網格(Service Mesh,如 Istio)在加密和授權服務間通訊方面的作用。我們將解析容器化環境(如 Kubernetes)中的安全挑戰,包括容器映像的來源驗證、網路策略(Network Policies)的實施,以及如何保護 Kubelet API 端點,防止集群層級的權限提升。 第六章:傳統網路設備的強化與弱點管理 雖然雲端當道,但傳統網路設備(路由器、交換器、防火牆)依然是網路的骨幹。本章將指導讀者如何對這些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安全強化。 討論內容包括:禁用不安全的協定(如 Telnet、SNMPv1/v2),實施強大的設備存取控制列表(ACLs),以及強制使用基於證書的身份驗證(如 802.1X)。此外,我們將深入探討韌體(Firmware)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定期的漏洞掃描流程,並介紹如何利用蜜罐(Honeypots)來誘捕試圖探測內部網路的攻擊者。 第三部:事件響應、威脅狩獵與韌性建構 第七章:高效能的事件響應(IR)流程設計 面對資安事件,快速且有條理的響應能力是將損失降至最低的關鍵。本章提供一個結構化的事件響應框架,從準備、偵測與分析、遏制、根除到恢復的完整生命週期。 我們將詳細闡述如何建立事件響應團隊(IRT)的職責劃分,以及在不同階段所需的技術工具和文檔。特別強調在遏制階段,決策的速度與準確性如何影響最終結果,並探討在不同法律管轄區下的取證和保全證據的最佳實踐。 第八章:從被動防禦到主動狩獵(Threat Hunting) 被動的警報監控往往會錯失潛伏的威脅。本章鼓勵讀者轉變思維,從主動的威脅狩獵角度來檢視安全數據。 我們將介紹多種狩獵假設(Hunting Hypotheses)的建立方法,例如基於 MITRE ATT&CK 框架,針對特定 TTPs 設計數據查詢。內容涵蓋如何有效利用端點偵測與響應(EDR)和安全資訊與事件管理(SIEM)平台來聚合和分析行為日誌(Log Analysis),並探討如何利用異常檢測(Anomaly Detection)來發現低速、低頻率的惡意活動。 第九章:韌性架構與業務連續性 安全不僅是預防,更是從攻擊中恢復的能力。本章探討如何透過架構設計來提升組織的網路韌性(Resilience)。 討論重點包括備份與災難復原(DR)策略的驗證,特別是針對勒索軟體攻擊(Ransomware Attacks)的免疫性測試。我們將介紹「不可變備份」(Immutable Backups)的概念,以及如何設計多區域、跨地域的冗餘架構。最後,本章將探討在安全韌性中納入人力因素的重要性,包括定期的社交工程演練和全員安全意識培訓,以確保人員不會成為安全鏈中最薄弱的一環。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明照


  一位狂熱追求技術的資訊人,2010年以前將精力投注在軟體撰寫的技巧上,熟悉個人電腦硬體架構,能有效駕馭Assembly、C、Java、C#等程式語言,養過病毒、寫過防毒,開發過許多應用程式。

  2009年轉職新機關,開啟資訊安全防護新視界,2010年取得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技術服務中心公務人員資安職能評量「Web應用程式安全」類證書。2012年奉派參加技術服務中心舉辦的資安事件現場稽核人員培訓,其實就是滲透測試技巧訓練,因為底子深厚,學習速度比別人快,從此由安全應用程式開發跨進系統滲透測試領域。自2013年中起即受任務指派方式對機關網站進行滲透測試,憑藉深厚的技術基楚及奇特的思考模式,歷次滲透測試皆有不錯成績,甚至挖掘出專業廠商未發現的漏洞。

  目前主要職務:新進人員安全程式開發培訓、數位鑑識暨滲透測試作業、制度文件撰擬,現階段正致力於協助機關提升資訊系統自主維運及安全防護能力。
 

图书目录

Chapter 1|前言

Chapter 2|觀念釐清
2.1 掃描的基本觀念
2.2 列舉
2.3 識別時的注意事項
2.4 掃描流程整理

Chapter 3|nmap掃描技巧詳解
3.1 nmap的預設選項
3.2 指定主機與端口
3.3 ping的方式
3.4 名稱解析
3.5 端口掃描詳解
3.6 作業系統檢測
3.7 訊息的詳細度
3.8 封包發送速度
3.9 欺敵技巧
3.10 輸出到檔案
3.11 其他常用選項
3.12 分散式掃描

Chapter 4|隱蹤掃描的技巧
4.1 使用線上掃描
4.2 使用代理器

Chapter 5|nmap腳本引擎
5.1 腳本分類說明
5.2 nmap執行順序
5.3 腳本使用說明
5.4 執行腳本的命令列選項
5.5 選擇腳本
5.6 指定腳本參數
5.7 newtargets 及max-newtargets 參數
5.8 常用範例

Chapter 6|實例研析
6.1 Apache Struts
6.2 SSL-HeartBleed
6.3 整合應用

Chapter 7|NSE字典
7.1 腳本挑選原則說明
7.2 腳本基本語法
7.3 常用腳本介紹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767984
  • EISBN:978986476994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8.1MB

图书试读



  nmap名氣有多大?看它參演過的電影就知道,nmap曾經出現在20部以上的電影或影集,像臺灣比較熟悉的《駭客任務--重裝上陣》、《神鬼認證:最後通牒》、《龍紋身的女孩》、《極樂世界》,甚至日劇《血色星期一》都有它的身影,只要和「駭客」有關的影片幾乎都有nmap的身影,想要知道nmap還上過哪些電影,可以上網站:nmap.org/movies/ 瞧瞧。

  nmap如此受歡迎,並不是因為它有多華麗、多酷炫,而是因為它如此平易近人,卻又具有真材實料,就如本書第2章所言,最簡單的用法是「nmap 」,任誰都會用。它也可以透過擴充腳本無限增加功力,運用領域包括網路問題查找、網路安全稽核、資安滲透測試,甚至駭客攻防,難怪每位教授資安課程的老師都會提到nmap,然而卻僅止於基本的掃描選項介紹,鮮少深入介紹腳本(NSE;nmap script engine)的應用。市面上關於nmap的書籍也不算少,多數篇幅也是著重在基本掃描,?及腳本部分大多蜻蜓點水,輕輕帶過,頂多是給一條範例指令,然後列出虛擬的執行結果就交待過去,沒有進一步說明腳本的使用時機及參數,學的人也只能一知半解。

  為了更深入認識nmap,筆者從2016年6月就開始籌畫撰寫一本進階的nmap書籍,然而nmap實在太博大精深了,涉及的通訊協定、應用程式類型、漏洞、攻擊手法五花八門,580多支腳本是集結數十、數百人的技術結晶,幾乎不可能憑個人之力理解所有腳本,難怪沒有人願意為nmap腳本寫一本專書,筆者自不量力,費了兩年的時間,從7.0版寫到7.6版,好不容易才完成初稿,在撰稿期間,有些腳本都已經失效了,希望這不是最後一本關於nmap腳本的中文書,臺灣向來是網路攻擊的重要目標之一,雖然懂防護並不能減少攻擊數量,卻能降低受攻擊所造成的損害。筆者期待各方高手願意為臺灣提供中文化的滲透測試技術文件,讓資安能成為臺灣科普技術,讓人人都能具備基本的防護技巧。

不可諱言,nmap腳本涉及的技術層面實在太深太廣了,筆者才疏學淺,實在難以鉅細兼顧、精準無誤,況且資訊技術原本既深且博,要專精更是不易,書中謬誤在所難免,尚祈各位先進不吝指正。
最後要感謝太座的體諒及鼓勵,願意默默支持我走在這條既無情調又難溫飽的滲透測試之路;也感謝碁峰公司這些年來的幫忙,讓筆者有機會將所學分享同好,更感謝讀者們的支持,你們都是激勵筆者繼續提筆的動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長期在紅隊(Red Team)與藍隊(Blue Team)之間穿梭的資安人員,我對於工具的態度是既愛又恨。愛它能幫我快速找到盲點,恨它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造成自己被偵測的風險。因此,我非常關注這本《資安專家的nmap與NSE網路診斷與掃描技巧大公開》是否能提供足夠的「防守思維」。換句話說,如果我用這個技巧去掃描別人,那別人(藍隊)又該如何用日誌分析和IDS/IPS來偵測到我的行為?如果書中能專門開闢一個章節,討論如何使用nmap進行「低調掃描」(Stealth Scanning)的技巧,以及如何對應地強化網路監控,建立有效的告警機制,那麼這本書就不僅僅是一本進攻工具的手冊,更是一部兼顧攻防兩端的實戰寶典。這對於提升我們整個安全團隊的綜合防禦能力,將會有實質的幫助。

评分

最近幾個月來,因為工作上接手了一個新的防火牆規則優化專案,常常需要對內網進行全面性的安全盤查,這時候才發現自己對於網路拓樸的理解,其實還有很大的精進空間。特別是當我們試圖找出那些「幽靈般的」開放埠口和非標準服務時,傳統的掃描工具往往力不從心。因此,我迫切需要一本能提供「偵查思維」的書籍,而不僅僅是工具操作手冊。我希望這本《資安專家的nmap與NSE網路診斷與掃描技巧大公開》能夠揭示一些業界前輩們在面對大型、複雜網路環境時的獨門心法。例如,如何設計一套能夠繞過特定網路監控設備的掃描策略?在進行滲透測試時,如何讓nmap的掃描結果更接近真實的攻擊路徑?如果書中能多著墨於「如何從掃描結果中反推出網路架構的潛在弱點」,那將會是一大加分項。畢竟,掃描只是第一步,解讀數據才是專家的價值所在。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坦白講,一開始吸引我的目光並不是因為它有多麼炫目,而是那種沉穩、專業的氣息撲面而來。你知道的,很多資安技術書的封面設計得花裡胡哨,但內容往往虎頭蛇尾。然而,這本《資安專家的nmap與NSE網路診斷與掃描技巧大公開》光是那個標題,就讓人嗅到一股「硬核」的味道。我猜想,作者肯定在網路安全領域浸淫多年,才能將nmap這個老牌工具,用一種極為務實且深入淺出的方式來闡述。我特別期待它能在基礎掃描之外,更深入探討如何利用NSE(Nmap Scripting Engine)來進行更細緻、更客製化的網路服務探測與弱點驗證。畢竟,在現今的資安攻防環境中,單純的埠口掃描已經遠遠不夠用了,真正的高手都在玩腳本引擎。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從一個只會用`nmap -A`的「玩家」,蛻變成能自己寫腳本、解決複雜網路謎題的「專家」。光是光碟片裡如果附贈一些實用的腳本範例,那就太棒了,這才是真正實戰派的教學啊!

评分

坦白說,市面上關於nmap的書籍多如牛毛,很多內容翻譯腔很重,讀起來非常吃力,而且時效性也跟不上時代。我最怕的就是買到一本還在講舊版nmap語法,或者只停留在基本服務版本偵測的書。我對這本《資安專家的nmap與NSE網路診斷與掃描技巧大公開》的期待,在於它的「新」與「深」。隨著雲端化和容器化越來越普及,傳統的邊界防禦概念正在瓦解,網路探測的挑戰性也大幅提升。我非常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將nmap的技術應用到現代的虛擬化環境中。例如,在Kubernetes叢集內部,如何利用NSE來進行服務網格(Service Mesh)的連線探測?或者,在面對DevOps環境的快速迭代時,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對快速部署的服務進行合規性掃描?如果能提供一些針對現代化基礎設施的實戰案例,那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评分

從事資安教育訓練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深刻體會到「教學的藝術」遠比「技術本身」更難掌握。很多技術專家雖然操作爐火純青,但要將複雜的概念拆解給初學者或中階技術人員理解,卻常常詞不達意。因此,我對這本電子書抱持著高度的好奇心,想看看作者在「大公開」這個環節上,究竟下了多少功夫。我希望它的結構安排是層層遞進的,而不是一開始就拋出艱澀難懂的腳本程式碼。最好的狀態應該是:先用清晰的流程圖或架構圖解釋一個掃描動作背後的網路原理,然後再展示對應的nmap指令,最後才深入探討腳本的邏輯。如果作者能像一位資深的師傅帶徒弟一樣,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把那些看似深奧的掃描技巧,轉化為我們日常工作中可以立即上手、而且理解其原理的知識點,那這本書就成功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