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19完全自學手冊:桌面、系統與網路應用全攻略 (電子書)

Ubuntu19完全自學手冊:桌面、系統與網路應用全攻略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酆士昌
图书标签:
  • Ubuntu
  • Linux
  • 操作系统
  • 桌面应用
  • 网络应用
  • 服务器
  • 教程
  • 自学
  • 电子书
  • 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傳授最新的Ubuntu改版攻略,讓您成為Ubuntu的實務達人
  了解基本操作、系統管理、資料庫、伺服器應用的實用技巧,來紮實、有效率地學習實務技能!


  Linux發展迄今已經二十餘年,歷經了多次大小改版延伸至今,已經是一個成熟穩定的作業系統。Linux可以運作於一般的PC或是大型伺服器平台之上,成為許多中小型企業最常使用的系統之一。Ubuntu源於Debian,並且承接了許多Debian上的優點,再加上方便的安裝與圖形介面,是目前主流的發行商之一。

  本書以完整的內容介紹搭配實用技巧,帶領讀者進入Ubuntu的應用領域,內容包含安裝、圖形介面、指令操作、檔案系統、帳號與權限、程序管理、網路操作、伺服器應用與資料庫。

  拿起這本書,你將學到:
  ★了解Linux的基本操作。
  ★熟悉Windows的連線管理工具。
  ★掌握指令的使用方式。
  ★認識參數設定與Shell Script。
  ★掌握硬碟規劃與實際使用步驟。
  ★了解基本的帳號與權限設定。
  ★認識開機過程與程序管理。
  ★掌握基本的網路設定方式。
  ★熟悉軟體安裝的方式與步驟。
  ★掌握基本的伺服器應用。
  ★熟悉資料庫的安裝與使用。
  ★了解雲端伺服器的應用。

本書特色

  ◎專業分享:作者彙整多年的教學與開發經驗,詳述新手晉升老鳥的必經歷程。
  ◎深入淺出:內容分門別類,可依學習進度選擇內容閱讀。
 
Linux 深度实践:从零构建企业级服务器与桌面环境 本书并非关于 Ubuntu 19 的指南,而是聚焦于现代 Linux 发行版(如 CentOS Stream, Debian, Fedora, 或最新的 LTS 版本)在企业级部署、高级系统管理和专业应用开发环境中的深度应用与最佳实践。 --- 第一部分:现代 Linux 基础架构与安全强化 (Foundation & Hardening) 第一章:发行版选择与环境初始化(超越特定版本) 本章深入探讨在选择 Linux 发行版时需要考虑的长期战略因素,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个特定时间点的发行版本号。我们将对比 RHEL 系(CentOS Stream/Rocky Linux)与 Debian 系(Debian Stable/Testing)在社区支持、安全更新周期和软件包管理哲学上的差异。 1.1 软件包管理的长效策略: 深入理解 APT (Debian/Ubuntu) 与 DNF/YUM (RPM 系) 的底层工作原理,包括如何管理第三方软件源(如 EPEL, Backports)的优先级,并介绍 Flatpak/Snap 在桌面环境下的优势与企业部署中的限制。 1.2 系统初始化与服务管理: 彻底掌握 systemd 的高级功能。我们不仅仅学习如何启动服务,更侧重于编写高可靠性的自定义 `.service` 文件、理解 CGroup 资源限制、分析启动时间瓶颈,以及利用 `systemd-analyze` 进行深度性能调优。 1.3 磁盘管理与持久化存储: 覆盖 LVM (逻辑卷管理) 的快照创建、在线扩容与缩减的最佳实践。重点讲解 ZFS 或 Btrfs 在数据完整性(Checksumming)和高效备份方面的企业级应用,包括数据集的创建与管理。 第二章:Linux 系统安全基线构建(零信任原则) 在企业环境中,安全是不可妥协的第一要务。本章聚焦于构建一个抵御常见攻击的坚固系统基线。 2.1 内核参数调优与加固 (sysctl): 详细解析 `/etc/sysctl.conf` 中涉及网络栈(如 TCP 延迟、SYN Cookie 保护)和内存保护的关键参数,并解释它们如何缓解 DoS 攻击。 2.2 访问控制机制的深度剖析: 不仅限于传统的 DAC(用户/组权限),本章将深入探讨 SELinux (Security-Enhanced Linux) 或 AppArmor 的强制访问控制(MAC)。学习如何阅读安全上下文、诊断权限拒绝(AVC 拒绝信息),并编写定制策略模块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避免简单地禁用安全模块。 2.3 基础网络防御工具: 部署和配置 Firewalld/nftables。重点介绍区域 (Zones) 的使用,端口转发的复杂场景,以及如何利用ipset 结合速率限制来对抗慢速攻击。 --- 第二部分:网络服务部署与高性能优化 (Networking & Performance) 第三章:构建高性能 Web 服务器集群 本章专注于高性能、高可用性的 Web 服务栈部署,超越基础的 Apache/Nginx 安装。 3.1 Nginx 深度优化与反向代理矩阵: 掌握 Nginx 的工作进程模型、Worker Connections 的设置对高并发的影响。深入配置复杂的 负载均衡策略 (如 Hash、Least Connections),以及 SSL/TLS 卸载和 HSTS (HTTP Strict Transport Security) 的安全配置。 3.2 容器化 Web 应用 (Podman/Docker): 介绍如何使用 Podman(更倾向于无守护进程的企业环境)或 Docker 来部署应用。重点在于理解 OCI 规范、网络驱动(Bridge, Host, Overlay)的选择,以及如何通过卷 (Volumes) 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和热更新。 3.3 缓存层集成: 如何在前端集成 Varnish Cache 或 Redis 作为反向代理缓存层,实现毫秒级的响应时间。包括 Varnish VCL 语言的基础编写与缓存失效策略的制定。 第四章:企业级网络服务与名称解析 部署稳定可靠的内部网络服务,确保资源可达性。 4.1 高级 DNS 服务 (BIND/Unbound): 从配置权威区域到设置递归查询的安全转发。学习如何配置 DNSSEC (DNS Security Extensions) 以保护域名解析的完整性,以及使用 Views 来隔离内部和外部查询。 4.2 网络文件共享的现代化: 放弃老旧的 NFSv3,转而掌握 NFSv4.1 的 Kerberos 认证机制,确保文件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同时,介绍 Samba 在 Linux 环境中作为域成员或独立文件服务器的配置与用户同步。 --- 第三部分:自动化、监控与 DevOps 集成 (Automation & Observability) 第五章:配置管理与基础设施即代码 (IaC) 在多服务器环境中,手动配置是效率的敌人。本章聚焦于使用行业标准工具实现基础设施的自动化部署和状态管理。 5.1 Ansible 核心原理与状态管理: 深入学习 Ansible 的 Playbooks、Facts 收集、Inventory 管理。重点讲解如何编写幂等性 (Idempotent) 的角色 (Roles),并利用 Jinja2 模板 动态生成复杂的配置文件。 5.2 状态验证与漂移检测: 不仅是部署,更重要的是维护。介绍如何使用 Ansible 的 `check_mode` 和 Handler 机制,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期望状态。 5.3 从脚本到 IaC 的过渡: 讨论何时应从 Bash 脚本转向配置管理工具,以及如何将现有的手动部署步骤转化为可重用的、版本化的 IaC 代码。 第六章:系统性能剖析与日志聚合 高效运维依赖于对系统状态的全面感知。 6.1 资源瓶颈的精确诊断: 掌握 `perf` 工具集进行内核级性能分析,理解 I/O 等待的来源(区分是 CPU 饥饿还是磁盘慢速)。利用 `pidstat`, `iostat`, `vmstat` 的组合分析复杂场景下的系统行为。 6.2 集中式日志管理: 搭建基于 ELK/EFK Stack (Elasticsearch, Logstash/Fluentd, Kibana) 的日志收集与分析平台。重点在于配置 Fluentd/rsyslog 在客户端进行预处理、打标签,并确保日志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与可靠性。 6.3 现代监控代理: 部署和配置 Prometheus Exporters (如 Node Exporter) 来采集系统指标,并学习如何编写自定义的 Alertmanager 告警规则,将系统异常转化为可操作的通知。 --- 第四部分:高级编程环境与系统互操作性 第七章:现代开发环境的构建 本章面向需要编译、测试和运行多语言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和系统集成工程师。 7.1 编译环境的隔离: 使用 Chroot/Namespace 技术来模拟干净的编译环境,避免依赖冲突。深入理解 Buildroot 或 Yocto Project 的基本概念,用于创建定制化的嵌入式 Linux 系统镜像。 7.2 内存管理与进程调试: 学习使用 GDB (GNU Debugger) 对本地应用程序进行远程调试,以及如何使用 Valgrind 工具集进行内存泄漏和线程安全分析。 7.3 互操作性: 探讨 PAM (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 的架构,以便将 Linux 系统与外部身份验证源(如 LDAP/Active Directory)安全地集成。 第八章:存储与备份的可靠性设计 确保数据的长期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 8.1 远程备份策略: 部署 Rsync 的高级同步模式(如增量备份、硬链接保留)。重点介绍 BorgBackup 或 Duplicity 等支持加密和去重 (Deduplication) 的工具,以优化远程存储空间的使用效率。 8.2 块级存储协议: 了解 iSCSI 目标与发起者 的配置,实现服务器之间的块级存储共享。对比其与 NFS/SMB 在延迟和性能上的差异,并给出适用场景建议。 8.3 虚拟化层级的集成: 简要介绍 KVM/QEMU 的命令行管理工具 (`virsh`),以及如何通过 Libvirt 接口实现对虚拟机资源的精细化控制和快照管理。 ---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有一定 Linux 操作经验,希望从“用户”升级为“系统架构师”和“专业运维工程师”的技术人员。它将引导读者掌握构建、保护和自动化现代企业级 Linux 基础设施所需的深层次技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酆士昌


  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組,專注於系統規劃、軟體開發與金融交易系統。目前任職金融科技公司CEO,在系統建構上有二十餘年的經驗。近年來潛心於金融科技領域,將金融大數據應用於策略回測、推進分析與實單交易的領域。

  目前著作共有九十餘本,在多所學校演講並擔任業師,講授大數據分析、程式交易、作業系統、程式語言等相關課程。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認識 Ubuntu基本操作
1.1 歷史和簡介
1.2 本地登入和操作
1.3 遠端登入和操作

|Chapter 02| 系統安裝介紹
2.1 安裝前的準備
2.2 桌面系統安裝
2.3 USB啟動介紹

|Chapter 03| Gnome桌面應用和設定
3.1 圖形介面環境設定
3.2 網路應用軟體的使用
3.3 辦公應用軟體的使用

|Chapter 04| 指令操作與文書編輯
4.1 指令的基本操作
4.2 常用指令介紹
4.3 文書編輯

|Chapter 05| 開關機過程解析
5.1 開機過程介紹
5.2 關機和重新啟動
5.3 程序與訊號

|Chapter 06| 檔案系統
6.1 檔案系統概論
6.2 檔案系統的實務操作
6.3 檔案與目錄結構

|Chapter 07| 帳號與權限
7.1 帳號與群組
7.2 許可權和管理
7.3 系統資源管理

|Chapter 08| 套件管理
8.1 套件簡介
8.2 dpkg和apt-get的管理與升級
8.3 原始碼與二進位檔的安裝

|Chapter 09| 記錄和排程管理
9.1 日期時間與時區
9.2 記錄管理
9.3 排程管理

|Chapter 10| 網路與防火牆
10.1 網路常見名詞介紹
10.2 上網設定介紹
10.3 封包過濾程式

|Chapter 11| 伺服器通論
11.1 簡介與比較
11.2 架構介紹
11.3 啟動和停止

|Chapter 12| 遠端連線管理
12.1 SSH伺服器
12.2 Webmin管理

|Chapter 13| 上網管控
13.1 NAT閘道伺服器
13.2 Proxy代理伺服器
13.3 DHCP伺服器

|Chapter 14| BIND網域名稱伺服器
14.1 網址註冊申請
14.2 安裝bind9
14.3 範例說明
14.4 設定檔說明

|Chapter 15| Apache網站伺服器
15.1 簡介與安裝
15.2 範例說明
15.3 設定檔與指令介紹

|Chapter 16| 檔案傳輸服務
16.1 FTP伺服器-vsftp
16.2 網路芳鄰-Samba
16.3 UNIX系統磁碟-NFS

|Chapter 17| MySQL資料庫與PHP應用
17.1 MySQL資料庫
17.2 PHP、MySQL結合Apache的應用

|Chapter 18| 雲端伺服器服務
18.1 KVM虛擬機架設
18.2 Docker的架設與應用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34421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22.5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在學習 Linux 的過程中,環境設定往往是新手最大的門檻。我特別好奇,這本手冊在處理「軟體套件管理」的部分,是如何安排的。Ubuntu 使用的是 APT 系統,而不同的發行版甚至會有不同的管理工具。作者是否有深入探討如何新增第三方 PPA(Personal Package Archives)以及處理套件相依性衝突的常見情況?這些都是在實際使用中非常高頻率會遇到的問題。如果書中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流程圖或決策樹,告訴讀者在遇到套件問題時,應該先檢查哪幾個環節,那將會極大地提高讀者的除錯能力。畢竟,操作系統的學習,不外乎就是不斷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這本自學手冊能夠有效培養讀者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只提供一堆現成指令的複製貼上,那麼它就真正配得上「完全自學」這個稱號了。這種培養思維的教學,遠比單純的技能傳授來得有價值。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真的很吸引人,色彩搭配上非常有活力,而且標題字體設計得很有氣勢,一看就知道內容應該是相當紮實的。光是看到「Ubuntu19」和「完全自學手冊」這幾個關鍵字,就讓人忍不住想翻開來看看。我猜想,作者在編排章節的時候,肯定下了不少功夫,畢竟要做到「完全自學」,內容的邏輯性跟循序漸進的程度就很重要。從桌面環境的設定到系統底層的配置,再到網路應用的實戰,這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對於想要從零開始摸索 Linux 的朋友來說,應該是非常棒的起點。特別是對於習慣了 Windows 或 macOS 操作介面的使用者,要轉到一個全新的操作系統,圖文並茂的教學方式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希望書中能夠提供大量清晰的截圖和實例操作步驟,這樣學習起來才不會卡關。總之,光是從外觀和書名給我的預期來看,這本手冊的潛力值非常高,希望能實際讀過後,印證我的期待。

评分

對於網路應用這一塊,我希望它能涵蓋到一些現代化的趨勢。雖然 Ubuntu 19 是幾年前的版本,但如果書中在介紹網路服務時,能夠將傳統的設定方式與現代容器化技術(例如 Docker)的基礎概念做個簡單的對比或銜接,那會讓讀者在學習這本較舊版本系統的同時,也能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所概念。例如,在部署 Web 服務時,說明傳統直接安裝到主機上的做法,以及後續如何逐步過渡到使用容器的優勢。這樣的編排方式,能讓讀者在打好 Ubuntu 基礎的同時,不會覺得自己學的知識是孤立的或過時的。而且,對於台灣的網路環境而言,一些關於防火牆設定(UFW 或 iptables)的實用案例,特別是針對區域網路和廣域網路的區分,如果能有具體的範例說明如何保護個人資料,那對注重資安的讀者來說,會是極為實用的章節。總體來說,一本好的手冊,應該是既能紮穩馬步,又能讓人看到未來的方向。

评分

閱讀技術書籍最怕的就是那種寫得像教科書一樣生硬乏味,一堆專業術語堆砌在一起,讓人讀了兩頁就想睡覺。我個人偏好那種帶點「對話感」的寫作風格,彷彿作者就坐在你旁邊,手把手帶你操作一樣。如果這本《Ubuntu19完全自學手冊》在內容編排上,能夠適時地穿插一些作者自身的實務經驗或者常見的疑難雜症排除技巧,那絕對是加分再加分。比如說,在處理權限設定(chmod/chown)這種初學者最容易搞混的地方,如果能用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擁有者、群組、其他」的差異,那就太貼心了。此外,對於電子書的格式,我也特別關注。如果排版能夠良好地適應不同尺寸的閱讀器,並且在引用程式碼時,字體和背景對比度夠高,讓眼睛閱讀起來不會太吃力,這對長時間學習者來說,舒適度會大幅提升。希望它不只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書,也是一本「好讀」的書。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的技術書籍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做到「手冊」等級,讓人可以放在手邊隨時查閱的其實不多。我比較在意的是,這本針對 Ubuntu 19.04 的書籍,在時效性上如何拿捏。雖然發行時效性很重要,但更關鍵的是,書中講解的一些核心概念和指令,是否具備一定的通用性,可以讓讀者在未來升級到較新版本時,依然能派上用場。畢竟作業系統的更新速度很快,如果內容太過於綁定特定版本的小細節,用個一兩年可能就有些落伍了。我希望這本書在介紹基礎指令時,能夠多加說明背後的原理,而不只是單純的「輸入這個指令就會跑出那個結果」這種教學方式。真正學會了原理,就算介面換了,基本操作邏輯還是能套用。另外,對於網路應用部分的講解,如果能多談談常見的伺服器架設情境,例如 LAMP 或 LEMP 的基本搭建流程,那就太棒了,這對於想深入了解伺服器端的朋友來說,實用性會大大提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