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神仔:被牽走的巨人 (電子書)

魔神仔:被牽走的巨人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瀟湘神
圖書標籤:
  • 奇幻
  • 冒險
  • 魔幻
  • 巨人
  • 電子書
  • 小說
  • 兒童文學
  • 故事
  • 青少年
  • 魔神仔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消除國界的作祟,就是精怪盛大惡作劇的真麵目。」
一起機長在駕駛艙內神祕消失的事故,
一件南方澳老嫗失蹤山上的傳聞,
傢鄉裡一個個戰後不見瞭的琉球同伴……簡直都像被魔神仔牽走?
 
小說傢瀟湘神追蹤精怪牽人的足跡
走進臺灣與琉球歷史交織的密林
 
  「魔神仔」是臺灣赫赫有名,在山間齣沒的精怪。「牽走」這種說法,是臺灣人說明魔神仔將人帶到不可思議的地點所用的動詞。迷路的人發現自己居然不知不覺走到幾十公裏之外、或爬到很高的樹上、渡過極為湍急的河流,又或是圍睏於刺竹林中,當事人卻不明白是怎麼發生的,人們就會說是「被魔神仔牽走」。
 
  記者羅雪芬為調查大學學弟、擔任機師的陳鑫垚於飛行航程中神祕消失的事件,來到舊友傢鄉南方澳,聽聞鄰裏談起他的奶奶陳黃慶子、外太婆玉城夏子過去失蹤的謠言。漢人繪聲繪影的「魔神仔」,對宛如受詛的傢族,幾位帶有琉球血統、終戰後留在漁村的女性,心裡卻有另外的信仰。隨著深入別人傢族的故事,調查將接近謎底?還是被牽走至歷史的密林?
 
  小說傢瀟湘神以精怪打造的懸疑故事、卻暗藏一則國族寓言;遍布海洋群島而變異的魔神仔,是穿越國界的存在,還是形構認同界線的深層恐懼意識?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NOFI (漫畫傢)
  麯辰 (大眾文學評論傢)
  硃宥勳(作傢)
  邱常婷(小說傢)
  張季雅(漫畫傢)
  盛浩偉(作傢)
  陳又津(小說傢)
  陳雪(作傢)
  楊雙子(小說傢)
  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
  路那(推理評論傢)
  蝴蝶seba(作傢)
 
巨龍的低語:遺忘之地的秘辛 在廣袤無垠的阿斯塔大陸上,一個古老的傳說如同迷霧般籠罩著群山與深榖:關於“巨龍低語之地”的傳說。這片土地,據說在遠古時代,是巨龍一族最後的庇護所,一個被時間遺忘、被世人遺忘的秘境。而今,隨著大陸上紛爭的日益加劇,一股不祥的力量正在暗中湧動,似乎預示著這片沉寂之地的秘密即將重見天日。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這個充滿神秘與危險的世界。故事的主角,卡爾文,一位年輕卻天賦異稟的古代符文學者,無意中發現瞭一捲殘破不堪的羊皮捲軸。羊皮捲軸上記載的,正是關於“巨龍低語之地”的隻言片語,以及一個被刻意抹去的關鍵名字——“星辰之鑰”。卡爾文堅信,找到“星辰之鑰”,是解開所有謎團的關鍵。 第一章:迷霧中的綫索 卡爾文的旅程始於艾歐裏斯城,這座依山而建的古老城市,是大陸上知識與貿易的中心。然而,即便是最博學的學者,也對“巨龍低語之地”知之甚少。卡爾文通過多年來對古代遺跡的探訪,終於在皇傢圖書館的禁書區,發現瞭一本名為《失落的編年史》的古籍。 書中記載,在“大分裂時代”,巨龍一族曾與人類簽訂瞭一份契約,以換取一片遠離塵囂的土地——“巨龍低語之地”。這份契約的守護者,被稱為“守誓者”,他們的血脈中流淌著與巨龍溝通的能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守誓者的血脈逐漸稀薄,契約的內容也隨之模糊。 卡爾文在羊皮捲軸的殘頁上辨認齣一個模糊的標記,與《失落的編年史》中描述的“守誓者印記”驚人地相似。這個發現讓卡爾文意識到,他所追尋的“星辰之鑰”,可能並非一件實體物品,而是一個擁有特殊血脈的活人。 第二章:荒野的追逐與盟友的齣現 為瞭追尋“守誓者”的蹤跡,卡爾文不得不離開繁華的城市,踏入危機四伏的“荊棘荒原”。荒原上充斥著變異的魔獸和劫掠成性的盜匪。正是在一次險境中,卡爾文遇到瞭莉安娜——一位神秘的女獵手。 莉安娜的箭術精準無比,她似乎對荒原上的環境瞭如指掌。起初,她對卡爾文的探險目的持懷疑態度,但在卡爾文展示瞭羊皮捲軸上的符文後,莉安娜的眼神發生瞭變化。她透露,她的傢族世代守護著荒原邊緣的一個小村落,村裏的長者曾告誡後人,不要靠近“低語之地的迷霧”,因為那裏“沉睡著古老的憤怒”。 莉安娜的祖母,一位被視為瘋癲的老婦人,卻在臨終前低語瞭一句話:“鑰匙在影子裏誕生,被火焰洗禮。”這句話,似乎與卡爾文在羊皮捲軸上發現的另一段模糊的文字相呼應。 在莉安娜的幫助下,卡爾文和她一起穿越瞭荒原,避開瞭由“影裔”——一群被黑暗力量腐化的生物——的巡邏。他們發現,“影裔”似乎也在尋找著什麼,他們的行動詭秘而有目的性。 第三章:古老的符文與被禁錮的力量 他們的綫索將他們引嚮瞭大陸南部的“沉寂山脈”。山脈深處,隱藏著一座被遺忘的巨龍祭壇。祭壇周圍環繞著巨大的符文陣,這些符文散發著古老而強大的能量波動。 卡爾文嘗試解讀這些符文。他發現,這些符文記錄的並非是巨龍的功績,而是它們為瞭自我放逐而設下的“封印”。“巨龍低語之地”並非是它們的避難所,而是一個巨大的囚籠。 與此同時,一股強大的黑暗勢力正在復蘇。這股力量的領導者,被稱為“虛空之主”的神秘存在,一直覬覦著封印之地的力量。他需要找到“星辰之鑰”,解開封印,釋放被囚禁的巨龍,並利用它們的力量毀滅世界。 卡爾文和莉安娜在祭壇中發現瞭一位被“影裔”俘虜的少年。這少年名叫艾瑞斯,他有著一頭罕見的銀發,他的眼睛在特定光綫下會閃爍齣奇異的星芒。艾瑞斯正是“守誓者”最後的血脈,是卡爾文苦尋的“星辰之鑰”。 第四章:背叛與抉擇 在營救艾瑞斯的途中,卡爾文遭遇瞭意想不到的背叛。他的老友,一位來自艾歐裏斯城的符文大師,馬庫斯,竟然是“虛空之主”的內應。馬庫斯一直嫉妒卡爾文對古代知識的掌握,他相信隻有通過釋放巨龍的力量,纔能重建一個由學者主導的、更“純粹”的世界秩序。 馬庫斯利用卡爾文對符文的解析,成功提前啓動瞭封印的削弱程序。他帶著艾瑞斯逃往瞭“低語之地”的入口——一處位於極寒冰川下的巨大裂縫。 卡爾文和莉安娜緊追不捨,他們必須趕在封印徹底解除之前,找到阻止馬庫斯的方法。他們深入冰川,麵對的不僅是極端的環境,還有“虛空之主”派遣的精英“影裔”軍團。 第五章:低語之地的真相與終極對決 到達“巨龍低語之地”的核心區域時,景象令人震撼。這裏並非荒蕪之地,而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地下世界,隻是籠罩在一層永恒的薄霧之中。巨大的、沉睡的龍影投射在洞穴的穹頂上。 卡爾文明白瞭祖先契約的真正含義:巨龍並非被囚禁,而是自願沉睡,以防止它們失控的力量毀滅世界。而“星辰之鑰”——艾瑞斯——的作用,是維持這份沉睡的穩定。 最終的對決在封印的核心地帶展開。馬庫斯試圖利用艾瑞斯的血脈力量,強行解除最後的封印。隨著封印的鬆動,一股原始的、令人窒息的能量開始外泄。 卡爾文利用他對符文的理解,結閤莉安娜的精準配閤,與“虛空之主”的力量展開周鏇。他意識到,要阻止災難,不能完全解除或完全維持封印,而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動態的平衡點。 在韆鈞一發之際,卡爾文引導著艾瑞斯的能量,不是去開啓或關閉封印,而是將能量重新導嚮祭壇的核心符文。這股力量沒有釋放巨龍,而是重塑瞭封印的結構,使其更加穩固,同時也暫時壓製瞭“虛空之主”的力量。 馬庫斯在力量反噬中被符文陣吞噬。而“虛空之主”則在封印重鑄後,不得不暫時撤退,揚言終有一天會捲土重來。 尾聲:新的守望者 “巨龍低語之地”重新歸於平靜,但世界已經被這場危機所震撼。艾瑞斯雖然安全,但他肩負的責任也更加沉重。 卡爾文和莉安娜選擇留在瞭山脈的邊緣。卡爾文明白,知識的力量並非在於發掘所有秘密,而在於懂得如何守護和平衡已知的力量。他成為瞭艾瑞斯新的導師,教導他如何掌控自己的血脈,而不是被它吞噬。 莉安娜則成為瞭連接外界與這個秘密地帶的橋梁,她的傢族的使命也得到瞭延續。 阿斯塔大陸上的陰影尚未完全散去,但至少,巨龍的低語,將繼續在沉睡中守護著這個世界,直到下一位真正的“守誓者”的齣現。他們的故事,隻是宏大史詩中的小小一個注腳,預示著一場更加波瀾壯闊的未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瀟湘神
 
  小說傢,著有小說《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帝國大學赤雨騷亂》、《金魅殺人魔術》、《都市傳說冒險團》,散文《殖民地之旅》,閤著小說接龍《華麗島軼聞:鍵》、《筷:怪談競演奇物語》。關心文化資產、原住民、臺灣民俗等議題,現為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參與《唯妖論》、《尋妖誌》、《臺灣妖怪學就醬》等創作計畫。
 
繪者簡介
 
潘傢欣
 
  詩人、視覺藝術工作者。曾齣版《負子獸》、《失語獸》、《妖獸》等詩集;2018年主編詩選《媽媽+1: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2019年齣版《藝術傢的一日廚房》。插畫作品《暗夜的螃蟹》、《虎姑婆》、《童言放送局:日治時期臺灣童謠讀本(2)》等。

圖書目錄

魔神仔:被牽走的巨人
後記
主要參考資料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085685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6MB

圖書試讀

後記(節錄)
 
  這篇小說雖以「魔神仔」為主題,卻很重視「巨人」意象。相對於矮矮小小的魔神仔,或許會讓讀者覺得有些突兀吧?其實這意象是有緣由的。我很喜歡石黑一雄《被埋葬的記憶》,這本小說的英文標題沒有記憶,而是「The Buried Giant」,這個「Giant」,可以被解讀成巨人。到底「Giant」是什麼呢?或許每個讀者都有不同的見解,但我則根據我的解讀,將「The Buried Giant」當成巨人,把其意象藉用到這個故事中。
 
  「南方澳真的有好多東西消失瞭。」
 
  這是佑娥在故事中說過的話。在本作齣版的現在,小說裡提到的那座大橋也已於二○一九年十月斷裂,又一項南方澳的事物消失瞭;從消失的猴猴族開始,不斷重複的喪失——這一切,都是「被牽走的巨人」。
 
  講點題外話……不,或許也不算題外吧?畢竟與創作理想有關。總之,這篇小說是我對「後外地文學」的嘗試。
 
  什麼是後外地文學?其實這是我瞎掰齣來的創作理念——對,沒什麼瞭不起,隻是硬要講得很酷炫而已;所謂的後外地文學,是對外地文學的迴應,然而什麼是外地文學?最簡單的理解,大概就是殖民地文學吧。這是由日本時代文學研究者島田謹二提齣的,他指齣外地文學有三元素:
 
  一、異國情調。
  二、寫實主義。
  三、鄉愁。
 
  什麼是異國情調?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外地文學的預設作者,是那些在臺日人,他們生活在臺灣、已有臺灣生命經驗,這些人創作齣來具臺灣風貌、以臺灣為主題的作品,即是外地文學。對內地人來說,這種臺灣風景就相當於異國的幻夢吧!那是浪漫、美麗、充滿綺想的。雖然對在臺日人來說,他們可能隻是書寫生命經驗,也就是寫實主義。總之,外地文學是殖民地文學,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把它視作地方主義文學。
 
  在當代的臺灣文學史研究上,外地文學飽受批判。
 
  為什麼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異國情調」使臺灣成為被凝視的對象——相對於「內地」的「外地」,這難道不是被想像齣來的嗎?舉個例子,說到原住民,許多漢人都有愛喝酒、開朗、體能很好之類的刻闆印象,但這些想像也有可能不符現實。主張原住民就是那樣,當成事實在傳播,結果就是錶麵上在談原住民,原住民卻是缺席的……異國情調也是如此。異國必然是本國的凝視,換言之,即是他者;那以異國情調為前提書寫的臺灣,有沒有可能反而使真正的臺灣缺席呢?
 
  這是外地文學的危險。明明在寫臺灣故事,卻讓臺灣失去主體,這在殖民體製之下更加嚴重。看到這裡,讀者可能有些好奇,既然外地文學如此惡名昭彰,為何後外地文學要迴應它?
 
  這是因為——「異國」確實是浪漫的。
 
  有個審美上的弔詭。齣國旅行時,宗教場所往往是重要的觀光景點,我們也著迷於那幻彩的裝飾、神祕的符號、介於神聖與恐怖間的怪異塑像;但對國內的傳統宗教場所與活動,主流意見卻傾嚮那是惡俗的。像是看不起廟會,覺得鞭炮聲太吵等等,但要是在國外被捲入熱鬧的大型宗教活動,再吵都能接受吧?
 
  那畢竟是異國啊!
 
  這種弔詭,可能肇因於我們太習慣這個環境,產生審美疲乏,以緻無法將臺灣視為美的對象。對外國人來說,臺灣廟宇當然是美的——這就是異國情調;另一方麵,身為都市人的我們也失去與傳統宗教的連結,高速的現代化改變瞭生活,傳統反而變得格格不入,我們不再抱持關心——與此同時,我們對歷史也幾乎不抱持關心瞭。
 
  現在,我們或許正站在一個重要的時代交岔口。
 
  我不想說怎麼做纔是正確的。但毫無疑問,我們的每一個決定,都會決定臺灣未來的樣貌;然而略過臺灣史,我們要怎麼界定臺灣呢?畢竟臺灣的族群多元而複雜,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歷史,或自己版本的歷史。如果不同族群要產生共同的臺灣想像,至少也要理解歷史的複雜性。但要是當代已喪失對歷史的關心,我們要如何談論臺灣?身為小說創作者,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是:我們怎麼引起讀者對臺灣史的興趣?
 
  我的看法是浪漫化—─
 
  把過去的臺灣當成異國來描寫,刻意賦予幻想怪奇,以呈現臺灣之美;如果我們能在通俗作品中燃起讀者對臺灣史的好奇,自然就有利於談論何謂臺灣,而後外地文學,就是我所提齣的方法論。
 
  參考外地文學三元素,我也提齣後外地文學三元素,如下:
 
  一、異國情調
  二、實際地景
  三、鄉愁
 
  我所說的異國情調,與島田謹二的異國情調不同,是有意識地賦予幻想之美;而這份幻想之美,是奠基於時間帶來的距離感——正如外地文學的外地,是相較於中心的邊陲,如果沒有空間上的距離,異國便不存在。後外地文學則是透過時間上的距離形成異國,所謂時間上的距離,並非僅僅書寫過去某個時間點,而是意識到讀者是從當代的角度觀看該時間點。
 
  以拙作〈潮靈夜話〉(收錄於《華麗島軼聞:鍵》,九歌齣版)為例,在書寫一九三○年代的同時,特別著力於當時地景,就是企圖透過「已經不存在的風景」或「不可能的風景」來營造幻想性;現在仙洞旁邊的防波堤,已非昔貌,而社寮島上的韆疊敷,也不可能有著如鏡般的海麵。但這種不可思議的幻境,是奠基在讀者可能親臨基隆的仙洞與社寮島,這個當代實景與悠久時空的落差,允許幻想被覆蓋到實際地景上,真實的地理空間也成為通往歷史的門扉,那份歷史是美麗、綺想的、宛如異國的歷史。
 
 這也是我將實際地景視為後外地文學重要元素的原因。實際地景具備身體經驗的基礎,得以成為有力的想像參照點。又如〈鱷魚之夢〉(收錄於《筷:怪談競演奇物語》,獨步齣版),故事發生在被水庫淹沒的學校與村莊,但當主角抵達沉入水底的廢校時,那座學校居然完好無缺——這是不可能的場景,因為該學校已成廢墟。如果是虛構的地景,這一幕其實是「可能」的;但正是建立在實際地景上,纔因不可能而夢幻。此一夢幻之所以成立,正是讀者身處的時空,成為視點的中心。
 
  外地文學以內地為中心,後外地文學則是以當代為中心,預設中心的存在,纔使異國幻想成為可能。
 
  至於鄉愁——這是書寫後外地文學的重要動機。在現代,臺灣人對臺灣還沒有共同的想像。就算有,也很容易成為剝削式的想像。但對臺灣人來說,那個尚未齣現的臺灣想像,纔是理想的故鄉,不是嗎?期待這樣一個想像齣現,是我書寫後外地文學的殷殷盼望。
 
  讀到這裡,讀者可能會質疑,這套理論真的有必要迴應外地文學嗎?說到底,此一理論的主張,不過就是根據實際地景書寫幻想,引發讀者對地方史的興趣,作為討論「何謂臺灣」的資本。即使不迴應外地文學,此主張依然成立。但我是這麼想的。有意識地編造幻想——難道沒有危險嗎?畢竟歷史是無法自我主張、自我維護的。在對歷史毫無敬意的凝視下,幻想反而會扭麯歷史。選擇迴應惡名昭彰的外地文學,正是一種自我提醒;在臺灣的殖民帳還沒算乾淨,甚至對臺灣想像尚未形成共識的現在,異國情調是需要格外謹慎的。
 
  大眾小說能有助於認識「臺灣性」?
 
  坦白說,我自己也覺得太樂觀。但要說這是徹底徒勞無功的,倒也不盡然;就算我提齣的理論不堪一擊,隻要我們有著共同的鄉愁,那後外地文學就像是拋磚引玉,我期待著那塊美玉能發齣懾人的光輝。
 
  在歸鄉之前,我會繼續寫作下去。
 
  最後請容我緻謝。小說中的沖繩史觀,受限於我自身知識,雖有友人宥任協助,仍有未能全麵釐清之處,還請見諒;此外,由於臺語並非我的母語,本文之臺語文正字,皆由小鶴協助翻譯而成,在此感謝以上二位。也感謝我童年舊友盧博士非自願的友情客串。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