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本書的章節編排,我忍不住想,作者是不是對「實務操作」這塊有點誤解?內容的推進方式,感覺比較像是在上課,而不是在分享一套可以立刻套用到生活中的工具箱。很多觀念的闡述,都停留在非常高的層次,像是在講述一個宏大的哲學體系,而不是告訴你「明天早上起床你要做哪三件具體的事」。舉例來說,當談到「如何建立健康的財務觀念」時,感覺更多的是在描述一個「理想中的自己」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心態,卻很少提供面對台灣複雜稅制或房地產市場時,一般受薪階級可以採取的小步驟。這讓我有點出戲,因為在台灣的生活壓力,尤其是在北部都會區,很多時候不是心態調整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具體的策略和行動方案。這種「大而化之」的敘事風格,雖然聽起來很振奮人心,但對於我這種務實派的讀者來說,總覺得少了點「接地氣」的感覺,像是看了一場很精彩的演講,會感動,但散場後,口袋還是空的,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
评分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坦白說,第一眼看過去,嗯,很有時代感,感覺像是九〇年代後期那種直銷產品說明會的風格,配色稍微有點跳躍,但主題「愛、健康與金錢」確實很抓人眼球,畢竟這三樣東西是我們華人社會最關心的「人生勝利組」要素嘛。我本來是抱著「看看大師到底能端出什麼新東西」的心態去翻閱的,畢竟市面上講這類主題的書多到氾濫,每個禮拜都有新的「人生導師」誕生。書名裡的「祕密」和「大師課程」這兩個詞,很明顯就是在對標那些追求快速致富、一夕翻身的讀者群。但光看這個包裝,就讓人有點打退堂鼓,會懷疑內容是不是又老生常談,只是換了個更「勵志」的包裝紙而已。我猜,裡頭可能會有不少關於「吸引力法則」或者「宇宙能量」之類的論述,也許會穿插一些成功企業家的故事來佐證觀點。坦白講,如果內容真的很紮實,哪怕包裝土一點,台灣讀者還是會買單的,但這個封面實在是給人一種「未經現代設計美學洗禮」的感覺,這點挺可惜的,在書店裡要從一堆設計精良的書中脫穎而出,視覺上的門檻還是很高的。
评分從文筆結構來看,這本書的行文節奏掌握得並不是非常流暢,感覺像是由好幾篇不同時期寫成的講稿拼湊而成,中間的轉折處常常顯得有些生硬。尤其在從「健康」主題跳到「金錢」主題時,那個橋段的銜接處理得不夠細膩,讓人感覺有點「硬切」的味道。對於一個追求閱讀連貫性的讀者來說,這會稍微影響沉浸感。而且,書中用了不少非常口語化的表達方式,雖然這在台灣的勵志書籍中很常見,用來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但有些地方用力過猛,反而顯得不夠嚴謹。例如,一些專業名詞的解釋常常一筆帶過,似乎假設讀者已經具備某種程度的背景知識,但這對於初次接觸這類主題的讀者來說,可能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如果作者能花多一點篇幅在梳理邏輯鏈條上,讓各個「祕密」之間的關聯性更清晰,閱讀體驗會好上好幾個層次。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它非常著重於「內在的轉化」甚於「外在的行動」。它像是一個心靈雞湯的升級版,不斷地告訴你,你的外在世界是你內在信念的投射。這種觀點在心靈成長領域是主流,但台灣的讀者,尤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對於「要看見成果」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一本書讀完,我心裡充滿了正能量,但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待辦清單,我還是不知道從何下手,那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就會大打折扣。我期待的是一個「大師級的導航圖」,告訴我航線在哪裡,而不是只給我一艘「信念之船」,卻沒有詳細的氣象預報和航海圖。整體而言,這本書的份量感很足,但對於我個人而言,它更像是提供了「為什麼要做」的強大動機,但在「怎麼做」的層面上,留下了太多的空白需要讀者自行填補,這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可能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评分這本書的語氣,坦白說,讓我感覺有點像在聽一位過度熱情的直銷講師在台上喊口號,熱情是百分之百,但細節就模糊了。作者似乎非常執著於「信念的力量」,不斷地強調只要你「相信」,宇宙就會為你鋪路。我不是說信念不重要,畢竟心態決定高度,但在台灣社會,光靠「相信」是很難通過房租和信用卡帳單的考驗的。書中引用的案例,很多都是那種極端成功人士的故事,像是白手起家、中年轉型的典範,但這些案例對於絕大多數處於「中間階層」的讀者來說,參考性實在是太低了。我們需要的或許是那種「如何維持穩定收入的同時,慢慢累積資產」的策略,而不是直接跳到「如何讓你的財富翻十倍」的這種極端情境。而且,書中對於「愛」的探討,感覺有點像是將愛情理想化,好像只要你完美地實踐了書中的「課程」,你就能找到一個完全符合你期望的伴侶,這種過度樂觀的論調,在經歷過幾段感情的現實洗禮後,讀起來會覺得有點太過天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