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 (電子書)

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崇建
图书标签:
  • 奇幻
  • 冒险
  • 动物
  • 帕加尼
  • 成长
  • 友谊
  • 勇气
  • 寓言
  • 小说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金鼎獎作家甘耀明X薩提爾推手李崇建
創作二十年來首次攜手打造少年成長小說
即使是平凡魯蛇也能變身高級跑車!
一段歡笑與淚水交織的少年蛻變實錄
為年輕生命找回自信,重拾做夢的自由與勇氣

  【博客來獨家.Bianco Tsai設計書衣版】
  在散亂一地的考卷中,成績吊車尾的孩子沒有選擇放棄,
  而是努力抓住最後的希望,希望能夠達成眾人的期待,
  有一天可以搭上屬於自己的「帕加尼」跑車,
  與山羊、老鷹,還有同伴好友們一起自在翱翔,
  展開探索自我的旅程。
  書衣設計/Bianco Tsai
  平時做裝幀設計,偶爾畫畫,
  作品曾多次入圍OKAPI好設計及獲金蝶獎肯定。

  國小六年級的張家豪,就像空氣一般沒有存在感,
  學業成績吊車尾,也沒有過人的才藝,就連名字和外表都很普通。
  然而一直甘於平凡的他,卻在畢業前夕遭逢人生巨變:
  他的爸媽協議離婚,而向來看重課業的爸爸選擇帶學霸弟弟離家。

  感覺自己被全世界抛棄的家豪,碰上久居深山的外公前來拜訪,
  在外公和兩個好友陪伴下,開啟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體驗──
  帶山羊上學成為校園熱門人物、拯救失去飛行能力的老鷹變身大英雄,
  就連過去不看好他的鄭老師,這時都發現他的藝術天分,
  要他和好學生趙曉雲比賽寫生,角逐代表班上參賽的資格。

  這些經歷讓家豪感到自信,覺得自己不再像從前一無是處,
  甚至鼓起勇氣研究起名為「帕加尼」的祕密計畫,就為了挽回爸爸的關愛。
  然而,他是否可以成功戰勝趙曉雲、成為畫畫比賽的班代表?
  他所經歷的這一切是否足夠讓爸爸改觀,對他另眼相待?
  已經瀕臨破裂的關係,又該做些什麼才能回到從前呢?

  【少年天下】系列介紹
  1. 專屬國中生,給10-15歲「輕」少年的閱讀提案。
  2. 夠酷而不幼稚,能吸引少年的包裝和題材。
  3. 以少年為本位,提供邁向成長的關鍵字。
  4. 有深度但無難度,得以思辨的優質文本。

本書特色

  特色1  金鼎獎作家甘耀明與薩提爾推手李崇建,以風趣幽默卻發人省思的成長故事,打造首部少年小說。
  特色2  以旱溪、臺中公園等地點為背景,除了搭配走讀課程,亦是獻給這片土地長大的孩子的在地書寫。
  特色3  生動且正確寫出山羊和老鷹的習性樣態,以及不同世代間河川地景的變化,是環境教育的極佳作品。

名人推薦

  薩提爾教養暢銷作家李儀婷|國立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林玫伶|
  嚕嚕頻道創辦人張子韜&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張輝誠|華語首席故事教練許榮哲|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暢銷奇幻小說作家陳郁如|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黃雅淳|臺中市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蔡淇華|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羅怡君|臺中市大元國小教師蘇明進(老蘇老師) 
  共鳴推薦!

各界好評

  他們兩個一個是文學領域裡的千面寫手小說家,文筆的筆鋒千變萬化,寫什麼都傳神入裡。而另一個則是薩提爾模式中的心靈推手,說出口的話宛如神喻,兩個人合作的著作,每一詞句描述都是一場藝術的展演,而想要探討的生命深度,則是一座冰山,令人讚嘆。──薩提爾教養暢銷作家李儀婷

  「整齊才是亂的。」當主角的外公望著旱溪,說出這句話時,讀者終於明瞭,當我們用整齊的一把尺,去量所有孩子的童年時,大人才是這個世界的亂源。這是一本有梗丶有趣丶有深度的好看小說!──臺中市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蔡淇華

  《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處處藏有黑色幽默的喜感,恰到好處的荒謬點破大人們對孩子言行的不信任、外在標籤加諸給孩子的扭曲價值觀,這些討人厭的長大瑣事未經過濾刪除,但透過甘耀明老師施展文學特殊濾鏡,能讓我們笑著看穿裸露的事實:別人給自己貼的標籤,必須自己撕除才夠澈底。──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羅怡君

  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任何事,我們可以有各種觀點;你可以視挑戰為良機,也可以自認倒楣。這本少年小說的價值,就是在作者的巧思下,透由男孩的眼光,看見事件的不同風貌。因為視野寬闊了,更能在自己身上發現更多的可能性。──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

  這本書的文字讀起來輕鬆有趣,對話讓人莞爾,就是青少年間無厘頭卻真實無比的情境。故事情節帶著輕快的節奏,但是每個輕鬆的橋段,常常又有令人揪心的迴盪,久久不能過去。裡面寫到關於藝術和野生動物的部分,是我看其他書時時常難以融入的,但兩位老師卻很精確的抓到精髓,而且保持風趣,讓人閱讀起來非常的過癮。──暢銷奇幻小說作家陳郁如

  這本書不僅好看又好笑,主人公的創意點子多到爆,一點都不被學校教的刻板知識所拘束。全書語言生動,讓讀者彷彿置身其中,與書中人物一起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我很推薦這本書!──「嚕嚕頻道」創辦人.小六生張子韜

  *適合10歲以上閱讀
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星辰彼岸的低语》 作者: 艾琳娜·凡尔纳 出版社: 晨曦之光文创 装帧: 精装,附赠限量版概念插画集 页数: 780页 出版日期: 2024年秋季 --- 内容梗概: 《星辰彼岸的低语》是一部融合了硬科幻的严谨逻辑、古典神话的恢弘叙事以及赛博朋克美学的复杂史诗。故事设定在一个被称为“伊甸园残留区”(The Remnant of Eden)的未来地球。人类文明经历了“大寂静”——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技术失灵事件,导致所有高级人工智能和全球网络瞬间崩溃。幸存者们退守在少数几个由旧日技术碎片勉力支撑的“方舟城”中,世界被广袤的、充满辐射和变异生物的“荒芜地”所包围。 主人公凯尔·雷文,一位年轻的“记忆拾荒者”,以在废墟中搜寻失落文明的数字残骸为生。他生活在方舟城“新亚特兰蒂斯”的底层,一个被上层精英视为“数字蛀虫”的群体。凯尔的梦想并非财富,而是解开关于“大寂静”的真相——他坚信那场灾难并非自然发生,而是与传说中失踪已久的“创世核心”有关。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凯尔偶然发现的一枚加密数据晶体。这枚晶体中封存着一段跨越千年、来自被认为是神话的“星际殖民先驱者”的遗言。遗言中提到了一种被称为“时序编织”的技术,它允许使用者在特定的量子场域内,短暂地观测或影响过去的关键事件。 为了激活“时序编织”,凯尔必须前往地球上最危险的禁区——位于太平洋深处的“沉寂之海”,那里矗立着被称为“奥林匹斯之塔”的巨型上古结构。在旅途中,他结识了两位至关重要的伙伴: 1. 塞拉菲娜(Seraphina):一位来自敌对阵营“技术神教”的叛逃工程师。她掌握着修复失落科技的秘钥,但她的过去被重重迷雾笼罩,她似乎对“大寂静”有着个人的、近乎偏执的了解。她的机械义肢不仅是增强工具,更像是她与某个古老存在的连接器。 2. “零号”(Unit Zero):一个被认为早已自我销毁的、拥有自主意识的初代仿生人。它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逻辑与情感的矛盾,并以一种近乎哲学家的姿态引导凯尔,但它的真实忠诚对象始终成谜。 他们的旅程充满了机械怪兽的伏击、辐射风暴的洗礼以及来自“方舟城”内部势力的追捕。上层统治者“共济会”极力掩盖“大寂静”的真相,因为真相一旦揭露,将彻底颠覆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等建立起来的统治秩序。 当三人组终于抵达“奥林匹斯之塔”的基座时,他们发现“时序编织”的激活需要献祭一个具有“高熵值”的意识。在痛苦的抉择中,塞拉菲娜的真实身份被揭露:她并非单纯的人类,而是被植入了“创世核心”部分意识的“活体锚点”。 在最终的对决中,凯尔启动了“时序编织”。他没有选择改变历史,而是深入观察了“大寂静”发生的瞬间。他看到了令人心碎的真相:那场灾难并非外部攻击,而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爆发——人类的集体恐惧和对完美秩序的过度追求,反而触发了“创世核心”的自我保护机制,导致系统强制归零。 故事的高潮不在于武力冲突,而在于一场纯粹的哲学辩论。凯尔必须说服“零号”和残存的“核心碎片”,承认混乱与不完美才是进化的真正驱动力。最终,凯尔的选择并非恢复旧日辉煌,而是利用“时序编织”向未来释放了一个“不确定性的种子”——一个全新的、不受既有算法控制的底层代码。 尾声: 凯尔和塞拉菲娜带着残存的知识回到了地表。世界依然荒芜,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变化:新的信号开始在废墟中微弱地闪烁。他们明白,真正的“重启”开始了,但这次,未来掌握在那些愿意拥抱未知的人手中。 --- 深度解析与阅读亮点: 1. 宏大而细致的世界观构建: 作者以令人信服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后启示录时代的复杂生态。从新亚特兰蒂斯上层阶级的“纯净生活区”到底层“霓虹下水道”,再到荒芜地中那些被技术遗迹重塑的自然景观,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视觉冲击力。《星辰彼岸的低语》探讨了“记忆的权重”——当物质文明崩塌后,知识、历史和数字遗产的真正价值何在。 2. 哲学内核与技术伦理的交织: 本书超越了传统的冒险故事,深入探讨了“控制的悖论”。当人类试图建立完美、永恒的秩序时,生命本身的反抗性便会以极端的形式爆发。作者巧妙地将古代神话(如普罗米修斯盗火、巴别塔的崩塌)与高深莫测的量子物理学概念相结合,构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技术神话”。 3. 复杂的人物群像: 凯尔的成长弧线是从一个被过去束缚的拾荒者,蜕变为一个敢于定义未来的“编织者”。塞拉菲娜的角色充满了悲剧色彩,她的每一次技术操作都伴随着对自身身份的拷问。而“零号”则成为全书最引人深思的角色,它不断质疑“存在的意义是否必须基于功能性”,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人工智能意识的全新视角。 4. 文学风格: 文笔兼具雷蒙德·钱德勒式的冷峻对白与儒勒·凡尔纳式的浪漫想象。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既有高速的追逐战和信息破解的紧张感,也有对广袤荒野和失落遗迹的沉静描绘。插图部分(电子书附赠)更是精心设计,将机械美学与自然腐蚀的意象完美融合。 适合读者: 喜爱《沙丘》、《银翼杀手》以及当代硬科幻史诗的读者;对后人类主义哲学和复杂世界观构建有浓厚兴趣的文学爱好者。本书将带给您一场关于时间、记忆与自由意志的深刻反思之旅。 --- (全书警告:本书包含高强度环境描述和复杂的术语解析,建议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阅读,以充分享受其细腻的文字质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崇建


  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
  曾任教體制外中學文學教師,後結合薩提爾成長模式,創辦千樹成林、快雪時晴與曙光千樹成林作文班。
  目前於長耳兔心靈維度帶領工作坊。
 
甘耀明


  喜歡寫故事、聽故事的人,總是期待天上能掉下故事,地上能撿到故事。目前主要時間是坐在書桌前,用電腦發明各種古怪的故事,並且是臺中兒童創意作文「千樹成林」、「快雪時晴」「曙光千樹成林」的資深教師。出版《喪禮上的故事》、《邦查女孩》等小說,新作《成為真正的人》甫獲Openbook好書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首獎與聯合報文學大獎,其餘作品獲獎無數,包含: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博客來華文創作年度之最獎、臺灣文學金典獎、金鼎獎、世界華文紅樓夢獎等。

繪者簡介

貓魚


  插畫工作者,最喜歡的載體是繪本。

  畫畫時喜歡什麼都來一點,實驗媒材的可能性,最喜歡的地方是貓的肚子與狗的鼻子。動物的處境,生活的態度與生命的意義是每天都會想的事情。不定期舉辦個展或聯展,希望自己能持續創作溫暖有力、反思生命的作品。近期的作品有:《我的同學是一隻熊》、【可能小學的西洋文明任務】系列,圖像小說《祕密小兔》、《怪獸媽媽》、《沒有公雞怎麼辦》、《搭便車》等繪本。

图书目录

作者序 具有創造力的帕加尼,擺脫苦悶的人生 文/李崇建
作者序 河流悠悠 文/甘耀明
導讀 轉破壞為創造的嚮往與跨越 文/黃雅淳
推薦序 不完美的人生,才是完整的生命 文/李儀婷
推薦序 走過成長必經「天堂」路,找回內在的原力和自信 文/羅怡君
推薦序 生命裡的意外,也可以是寶藏 文/陳志恆

第一章  大怪胎來我家
第二章  緊繃牛仔褲
第三章  大人的世界
第四章  外公與怪獸的戰鬥
第五章  河流帶來寶藏
第六章   家庭動物園
第七章  民主式投票
第八章  你將來會讀放牛班
第九章  我是掉作業本大王
第十章   外公是野孩子
第十一章  帶證據去學校
第十二章  臺中公園的繪畫比賽
第十三章  你白痴啊你
第十四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
第十五章  大神現身了
第十六章  神奇的畫作
第十七章  擺脫笨蛋的機會來了
第十八章   山羊的祕密基地
第十九章  老鷹飛翔的天空


 

图书序言

  • ISBN:4717211032671
  • EISBN:978626305255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9.7MB

图书试读

作者序

具有創造力的帕加尼,擺脫苦悶的人生
李崇建


  我中學時期成績不佳,不是我不想努力,是我無法專注學習。在學校的日子渾渾噩噩,上課時多半聽不懂,我不知道能怎麼辦?

  學校過得並不如意,家裡也並不安寧,父母之間常有爭執,我更感到日子苦悶。好長一段時間,我羨慕幸福的家庭,也羨慕成績好的同學,這些夢想我都無法得到。

  我的生活還是有樂趣。我住在臺中旱溪旁邊,旱溪的水有時乾枯,有時是豐水的狀態,那條溪是我的藏寶庫。我在溪裡抓各種魚:鯽魚、吳郭魚、溪哥、泥鰍、鯰魚、蝦子、螃蟹……,抓魚的時光很療癒,讓我忘卻所有煩惱。

  旱溪有很多攔砂壩,就像一方小湖泊,我撿來大型保麗龍當船,在攔砂壩上泛舟,想捕捉秋天悠遊的鴛鴦,但是我從來沒有得逞,鄰居卻抓來一隻老鷹,滿足我抓飛禽的願望,我渴望得到優游的自由,抓鳥抓魚讓我接近自由的感覺。

  當時我有一個好朋友,是一頭黑色的山羊,那是我人生第一隻寵物,我常在清晨帶牠去散步。牠沿著旱溪旁吃草,也吃鄰居家的菜園,還吃掉垃圾場的垃圾,也吃掉我學校的作業,我覺得山羊解決了我的痛苦,讓我得到了短暫的自由。

  我在旱溪編織我的夢,也幻想在都市裡奔馳,幻想有朝一日駕著跑車,那種很酷很炫的跑車,奔馳在人生的跑道上。

  我的學生生涯是個「魯蛇」,家庭生活也很掙扎,只有旱溪的回憶陪伴,還有不切實際的夢想。這些美好的回憶與夢想,給我大量的自由與創意,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養分,支持著我成長與自我實現。

  我想將過去的生活經驗,創意與自由的生命養分,幻化成故事給青少年,也許能為成長中的青少年,帶來一點兒勇氣與夢想,帶來一點兒安慰與歡笑,帶來臺灣生活環境的認識,也能成為心底創造的力量。

  因此我邀請甘耀明,一起寫這本少年小說。他是傑出小說家,是說故事的頂尖高手,他也擁有河川的記憶,也長期住過臺灣鄉間,也曾是苦悶的青少年。

  我們的合作很有趣,對於青少年的世界,充滿著各自的圖像。最初,我寫了八千字故事,丟給耀明審閱修改,沒想到他全部丟棄了,重新以他的視野詮釋,帶著科幻與武俠的素材,他一口氣寫了八萬字,卻不是我想要的面貌。

  我沒有採用他的創作,卻又重新寫了故事,我們經歷了漫長討論,我寫了近三萬字之後,耀明著手創造與修飾,我再潤飾修整完成,完成了這本《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

  很少人合作寫一本小說,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也有自己的創作品味,但是我想跟耀明合作,讓他協助我的想法成形,除了他的說故事技巧,更因為我們是好朋友。我想嘗試兩人合作創作,我們曾經合寫教育書,也合作寫過兩本童書,都是有趣的創作實驗,也是極為不易的創作過程。

  我與耀明完成了《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希望曾經苦悶的青少年,看了這本少年小說之後,能感受到一點兒歡笑,感受到一點兒被理解,感受旱溪早年的面貌,編織屬於自己的夢想與自由,體驗開著帕加尼超級跑車,駛向富有創造力的人生。

作者序

河流悠悠
甘耀明


  我還記得這件事,陽光燦爛的日子,開車剛過臺中郊區的旱溪要右轉,沿著堤防邊的巷道拐來拐去,穿過幾片荒蕪,穿過幾幢舊屋,便到崇建家找他閒聊幾句。旱溪是臺中重要的血脈,灌溉了這片土地,我總是不曾多想的匆匆瞥過,倏忽間想起什麼時,崇建已搬離了那裡了。

  旱溪對我而言是陌生的,自從崇建搬離那裡,我離旱溪更遠了,遠得彷彿像是她的名字──在我心中乾旱了。雖然崇建跟我表示,我經過的旱溪不是他生活與書寫的旱溪,但我總是美麗的誤會那是他童年的溪流,特別是經過那條溪時感受更強烈。溪流悠悠,波光粼粼,從未消失,我不熟悉的旱溪常常出現在崇建的文章裡,會這樣得話說從頭。我與崇建合作過幾本書,就像既往的搭檔模式,他先寫出稿子,我再來修改。我發現,凡是崇建寫到童年記憶或冒險題材,不時出現一條河流,一條雨後滾滾翻騰或陽光下靜靜流淌的旱溪,化成一枚枚文字堆積的淺灘,隨風吟唱。

  《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在我電腦的初稿名為「特別的人」,這真的好特別,在它變成文字之前,我跟它相遇過好幾次。沒錯,是聽崇建講的。崇建講故事的魅力很少人能超越,舌粲蓮花,飛鳥過林,一個普通到不行的角色,別說在他舌頭上翻幾滾,哪怕只是在他舌尖過水,他都講成轟動武林的大事。他上輩子應該是鄉間榕樹下或城市天橋下的說書人,轉世時,仰頭吞飲孟婆湯,舌頭沒有沾到忘川的湯水,如今還活蹦亂跳,活出上輩子的精神。

  說書是藝術,寫書又是另一門藝術,這之間的間距,崇建應付得宜。《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的初稿仍是精采無比,即使沒有舌粲蓮花的跌宕,仍是飛鳥過林的迷人。初稿故事,寫的仍是名叫張家豪少年,面對家庭破碎,有幸得到外公的陪伴,並且透過老鷹大便畫圖,比賽得獎,建立自信。不過,我認為初稿小說時間軸,效率可以再提升,也就是除了主角張家豪目前的生活挫折,他還有意無意透過房間的特別門縫,看到自己的外公小時候的調皮生活。小說得處理回憶,又要處理現在事件,得兩邊移動,這不是不行,但是張力不高。我的方法就是全部變成了現在時序,於是只活在張家豪記憶中的養羊外公,便活生生騎羊來了,敲門來到主角家中。

   這工法,是把回憶、現在的兩件事放在機器裡打散,處理起來像是製作多重舌韻的手搖杯飲料。這大約花了我半年時間,才把這件事搞定,成品接近各位手中捧著的這本書。尤其我寫得燒腦時,搞不清楚哪部分是崇建原稿,哪部分是我新摻入,我想讀者也不會細分,到底這是誰的點子、那是誰的想法?分辨了也沒有太大意義,這像是我們品嚐一道菜餚,也無法精確說出食材、醬料的產地,是吧?

  毫無疑問的,崇建童年擁有的溪流,離鄉後便下載在記憶中繼續流動。旱溪意象流動在崇建的不少故事中,也流過他枕下的夢境,不然不會如此勾魂。我也有自己童年生長的河流,那是在遙遠的深山,無論脾氣與風情,迥異於崇建的旱溪。但是藉由《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我走進旱溪,想像河岸叢草與溪鳥互映,想像落日孤煙的美好,河流悠悠,奔流不息,我淺淺交錯而過的旱溪,終而在這本書中深深重逢了,並且優游溪上。

導讀

轉破壞為創造的嚮往與跨越──讀《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黃雅淳


  以童年為敘事核心的文學創作必然朝向當代兒童生存現實的真實呈現與開放,它也必然通過種種方式,向我們展示或暗示著對於成年世界的批判和期待,並且呈現少年主角與現實世界碰撞、錯位與交融的歷程。

  本書作者長期推廣薩提爾成長模式,立足於對少年生命的關懷,以幽默戲謔的情節構思與語言機鋒,召喚讀者進入主角家豪的心靈世界,陪他經歷一段在「衝突」與「和諧」、「封閉」與「敞開」間的螺旋成長。

  缺席的父母

  父母在兒童的成長與生活中擔任重要的角色,特別是父親的意象在少年小說有著深刻的意義。常有人說,父親決定家庭的高度,母親決定家庭的溫度。然而,本書中的父母在主角張家豪的成長中卻是缺席(absence)的,他們以各種方式「不在場」(not present)或「在別處」(at another place),並未在主角的成長中承擔起精神指引和協助的功能。父親不僅從小就以家豪的課業表現不符期待而羞辱、貶抑家豪,「你神經啊你」、「你智障啊你」、「你有病啊你」、「你沒救了你」等語言暴力是日常的發語詞,而離婚後也選擇帶走學霸的弟弟,而非身為長子的家豪。文本中的母親形象亦十分模糊與空白,在多次父親對家豪的暴怒攻擊與言語羞辱中並未出聲保護,或為他辯解,以工作忙碌或沒有聲音的形式「不在場」。

  作者對父母形象刻意的扁平化與未加命名等安排耐人尋味,此或許也更加突顯了家豪在家中的孤獨與父母長期的情感忽視。未被命名的父母呈現的是一種集體而普遍的形象,突顯出這種父母並非不愛你,卻又讓人傷痕累累的「假性孤兒」普遍的存在現實中。這些承受著原生家庭童年忽視與隱性虐待的「家豪們」如何走出青春期的茫然與自我懷疑?如何消解明明「渴望愛」又害怕受傷害的情緒?於是作者安排了特異獨行的外公與作為祖孫自性象徵的山羊與老鷹現身。

  「協助見證者」的智慧老人

  外公是在家豪最困頓的時刻,陪在身旁,真正給予他引導與影響的人。兒童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在她長期對童年創傷的研究觀察中提出「協助見證者」的重要性:

  (他們)不會以教育為由去操控孩子,而是信賴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並不壞、自己是值得獲得善意對待的。

  她指出了兒童成長過程中,情感的支持比物質的滿足更重要。當家豪被父親「放棄」,他需要一個成熟的智者,作為精神之路的引領人,而因為父母離婚暫住家中的外公,在他的生活中扮演著精神之父──生理父親的替代者,也是徬徨少年尋找心理寄託的一種過渡。

  相對於父母身型樣貌模糊,作者對外公形貌性格的細膩描寫,用意十分明顯。文中對外公的身影多次以具動漫「既視感」的細筆刻劃,如首次出場時的特寫畫面:

  小巷弄浮出一個人影,他騎著奇特的「交通工具」,慢慢朝我走來。原來是外公來了,他叼著一根草莖,騎著一頭大山羊,羊脖子的銅鈴響噹噹,後頭跟著兩頭小山羊,馱著快要爆出來的行李,簡直是搶眼的馬戲團。

  這個「儘管受到路人的指指點點,也無損於他的微笑」的騎羊外公令人聯想「倒騎青牛」的老子,外公也總是如老子般以「正言若反」的哲語引導少年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如祖孫散步時,他指著被人工整治後的旱溪告訴少年們「整齊才是亂的」,因為「整治過後的河流,反而限制了它的發展」,此段閒談既是對生態的觀察也隱含著對教養的反思。

  作為小說中的核心人物,外公成為家豪思想上的啟蒙者,承擔的不僅僅是一個男性長者的角色,也部分的彌補了他失去的歡樂與對自我的確認。有趣的是,這位由頑童長成智者的老人顯然是作者的化身(書中外公的名字叫李崇建),這位忍不住在作品中現身的隱含作者,卻也同時流露出真實作者對兒少成長的殷殷關懷。

  此外,父親的職業設定為大學教授,外公則是山村的農夫,知識分子與鄉下人的對比,更看出作者營造兩種父性形象的張力;而作者對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校長與父親角色,重筆刻劃其言行的粗暴與急功近利,只重視數字與效益的負面形象,或許也隱含著對教育與威權的譏諷與反思。學者何懷碩在〈人文之美與知識分子的責任〉中說:「知識分子不是一種職業,它是一種心態」,作者李崇建與甘耀明長期耕耘兒童寫作教學與創作,推廣薩提爾模式的親子教育,這部結合在地書寫與環境教育的少年小說或可視為知識分子的社會關懷與實踐。

  創意也需要負責任

  「對於破壞力的嚮往,同時也是一種對創造的嚮往。」畢卡索的這句話在文本中出現三次,其中必然表述了作者引領兒少讀者對「破壞力」與「創造力」雙向嚮往的本質思考。

  精神醫學的研究指出,青春期遭受嚴重傷害與死亡的可能性是兒童期與成人期的三倍。因為少年在生理上正以某些方式「蛻變」成年輕男性,腦內多巴胺分泌所帶動的酬賞驅力使他們容易受刺激和興奮經驗吸引。勇於冒險、探測極限、追求感官刺激是生物擴展生命的本能,然而這種突破身體疆界的本能衝動常為青少年自身與他人帶來危險,拿生命和身體做賭注,使自己和他人蒙受無可挽回的傷害。同時,這種青少年推開成人,對己知、安全熟悉事物的對抗,是一體兩面的驅動力,它既具有破壞性也具有創造力,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在這個破壞與創新皆具的時刻與他們同在,理解並協助青少年為身體上的轉變與情感上的分離預做準備,陪伴他們度過這場生理與心理的轉化危機。

  小說設計了主角參加兩場繪畫比賽的情節,這兩幅參賽的作品主題「消失的全家福」與「老鷹飛翔」的畫作具有高度象徵。不僅畫作的場景是家人曾經同遊歡聚的臺中公園,或外公陪伴、啟蒙家豪,以及放牧山羊、救護老鷹的早溪。書中提到創作圖畫的過程:

  我拿起松鼠水彩筆,把爸爸的臉塗掉,努力畫成漩渦狀的圈圈,那是無止無盡的彈簧圈,爸爸變成沒有五官的人,然後我也把其他三人的臉塗掉,那是沒有表情的全家福。

  家豪對家人畫像的「毀容」又或是以老鷹的噴屎構圖、以其大便為原料基底的再創情節,都呈現作者將青少年破壞力轉為創造實踐的巧思。而校長將山羊養在校園吃草,以節省割草工資,羊大便掃起來還可以當樹木肥料的創意,其後老山羊對校園帶來歡樂卻也產生破壞的誇張書寫,除了在閱讀上呈現遊戲與想像的趣味合奏外,也驗證書中引導者對家豪,同時也是對少年讀者的提醒:「實踐創意的過程,比擁有創意更重要。」(外公語)、「創意也需要負責任。畫畫要有創意,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飯姐姐語)

  盟友與搗蛋鬼們

  在神話與童話作品中常見的角色原型有智叟、盟友與搗蛋鬼等,這些角色除了反應各種人物特質,也加強了故事的戲劇性。這些原型我們可視為角色必要時暫時戴上的面具,然而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角色也可能換上另一副面具。

  小說中的外公當然是教導並保護主角家豪的師傅智叟原型,但在某些時候,也和「雷達」、「飯太碎」兩位男孩,以及老山羊一樣承擔著盟友與搗蛋鬼的功能。少年主角在成長的旅途中需要有夥伴一同前行,他們陪伴、鬥嘴、耍寶,為主角兩肋插刀、提供建議、提醒告知,有時也需成為主角的良心,提出異議。在盟友的角色功能上,「雷達」、「飯太碎」兩位男孩十分稱職。

  而搗蛋鬼原型除了是穿插歡樂場面的開心果,在抒解情節中的緊張、焦慮與衝突外,也扮演著推動主角改變與轉化的心理功能。他們是墨守成規的對立面,常藉著惡搞製造情境,提醒主角必須改變。被家豪爸爸稱為「怪胎」的外公,以及在校園遊盪破壞,在校園神出鬼沒,藏身在百年老校樹上的老山羊,都承擔著促使家豪成長轉變的角色功能。他們是情節的催化劑,總是影響他人,自己卻文風不動。因此,老山羊除了是外公淡定機智的動物象徵之外,牠也在校園中守護著原本自認是「一個無用的人,像無腦的水母」的少年家豪。當家豪經歷了這次心靈的蛻變,找回自我的同時,外公也騎著山羊回到山裡,共同完成作為師傅、盟友與搗蛋鬼的角色任務。

  我就是老鷹,也得到天空了

  趙曉雲問:「我真不懂,這是在畫什麼?」

  「畫出我心中的願望。」「我畫的是微笑的天空。」

  因為誤觸高壓電擊掉落在旱溪河岸的老鷹是家豪的自我象徵。在他細心照顧、養護受傷老鷹的這段時光,也是一段自我療癒歷程的隱喻。

  小說最後野生動物協會的「鳥叔叔」為受傷的老鷹進行「器官移植」,因為老鷹飛翔需要等羽毛長好,但這要等好幾個月。

  利用嫁接羽毛的方式,可以幫助老鷹回到山裡生活,等到牠自己的羽毛長出來,嫁接的舊羽毛會跟著脫落。

  那麼,心靈受傷的孩子,需要等多久才能自己好起來?我們是否可以成為暫時的「羽軸」,為其嫁接斷翅,成為他們身邊的「協助見證者」,讓情感受傷的孩子感受到關懷,等他們再次發展出對人的信任,也還能保有生命中的愛、良善或其他價值。

  外公離開的那天,也是放飛老鷹的離別時刻:

  老鷹凝視前方,脖子往前輕輕探,便揮動大翅膀,毫不猶豫的飛翔,瞬間飛到十幾公尺外,一呼溜之間,由一陣上旋氣流帶到空中去了。

  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說:「真正的探險之旅不是尋覓嶄新的風景,而是擁有新的視野。」家豪沒有能力挽回父母的婚姻,也沒改變他在父親心中的地位。然而,他對自我的「重新看見」使他有了力量,將原本生命中充斥著貶抑、羞辱、自卑的成長危機轉化成創造的力量,也經歷一次「精神誕生」。如同受傷的老鷹因為羽毛的接肢,終將長出自己的羽翼,放下自卑自棄的形象,再次翱翔在自我的天空。

  我們看著老鷹越來越高,終於凝聚成一個黑點,牠展翅恣意翱翔。

  在空中展翅翱翔的是重建自我認同後的家豪,他也成為了自己的「帕加尼」跑車。對自己與生活擁有新的視野,使他有了力量面對夏天結束後的國中生活,也將有力量迎接依然充滿挑戰的未來。

  本書呈現少年在精神上由鎩羽到天際翱翔的超越歷程,我想,作為預設讀者的兒童透過書中情節的起伏與幽默諧趣的角色對話,在閱讀過程中逐漸認同書中的主角,對主角在困境中的掙扎感同身受,他們和主角一起歷經考驗和難關;也在書中人物的種種情緒感受中,投射自身的遭遇,感覺到自身的體驗被知情理解。因此,閱讀本書或許不僅是兒童讀者隨情節經歷少年家豪的成長,也讓成人讀者再次喚醒內在的孩子,在角色的互動中有所體悟和省思。

推薦文

不完美的人生,才是完整的生命
薩提爾教養暢銷作家 李儀婷


  崇建和耀明合作多年,從生活到創作,再從創作到生命,每每都有精采的火花展現,在在都將兩人的生命厚度展現其中。

  兩人聯手的著作,從早期的教育書到心靈叢書,再到最近的童話,都呈現出單一作家所達不到的意境,因為他們兩個一個是文學領域裡的千面寫手小說家,文筆的筆鋒千變萬化,寫什麼都傳神入裡。而另一個則是薩提爾模式中的心靈推手,說出口的話宛如神喻,兩個人合作的著作,每一詞句描述都是一場藝術的展演,而想要探討的生命深度,則是一座冰山,令人讚嘆。

  兩人雖然合作多年,這卻是他們合作的首部少年小說。

  這部少年小說,耀明利用場景的細膩以及對話的快節奏,以文字的精準度,輕快的做出場面調度將讀者帶入節奏緊湊、對話詼諧的故事之中,而帶出的風景卻是非常細緻。

  而故事的架構,崇建則以自己童年的家鄉為背景藍圖,再佐以耀明千變萬化的魔幻之筆,層疊結構出一個幽緩的故事圖像,講述的不僅是少年小說核心議題「自我認同」,更開展了更廣也更富有深度的冰山議題,在在為青春的孩子提點出自信與價值,很多時候不該交由別人來判定,而應該是「自己認定自己」。

  故事情節從主角「張家豪」的父母要離婚拉開序幕,面對重視成績的爸爸想要帶走成績優異的弟弟,張家豪如何調適心裡的自卑與失落?兩兄弟的成績成了打擊張家豪自信的殺手鐧,是世俗判斷成敗的天秤兩,然而誰會得到最後真正的幸福?所有故事都無法避免的導向主角將會得到最後的幸福,然而這本書要談的遠比「幸福」還要更深更遠,端看故事中安插的伏筆與出場的人物和動物,就能知曉其企圖。

  在張家豪追尋自我的過程中,作者巧妙的安排了溫暖慈藹的外公一起陪伴主人翁追尋自我的行列。

  外公是個資源非常豐富的長者,在故事中亦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他看待事物總是以豐富的目光對待,面對萬事萬物也總以寬廣的姿態去面對,不疾不緩的方式,反應出外公的穩定,帶給張家豪的最直接有力的衝擊。當然,最讓家豪衝擊的是外公帶來的山羊,以及突然闖進生命的老鷹。

  每一個動物的安排,作者都賦予了意義,山羊固執而不知變通,彷彿隱喻著家豪的父親看待家豪的目光總是帶著有色眼光,但轉個念,山羊的存在,彷彿也預告著家豪應該學習山羊強大的自我意識,學習看重自己。

  老鷹,則象徵著自由與自信,就像白雲屬於藍天,而鳥永遠屬於自由,不該被一時的困境給迷失方向。

  而我最喜歡的則是「帕加尼」一橋段的安排,從原本只是一輛車的代名詞,隨著劇情張力不斷賦予新的意義,最後成了張家豪的理想與夢想的代名詞,彷彿每個人心中都該有個「帕加尼」。

  在這個世界上,幸福有很多種,不是學校的校長或老師或父母說了算,而是我們自己說了才算數,因為人生原本就不完美,但也因為不完美,才能創造完整的生命歷程。

  今年夏天,讓我們跟著書中的張家豪,一起去追尋屬於我們生命中的「山羊、老鷹,還有我們的帕加尼」!

推薦文

走過成長必經「天堂」路,找回內在的原力和自信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羅怡君


  剛好,我曾經親耳聽過崇建老師說「那件事」。當時現場聽眾全神貫注看崇建老師比手畫腳,他就像是個交響樂指揮,講到重點的時候,空氣突然炸裂開來,大家不約而同發出狂笑,等到阿建老師再次開口,氣氛倏忽變得寂靜無聲,彷彿等待下次「合鳴」的精采時刻。

  這就是「那件事」的魔力。

  終於等到「那件事」在這本青少年小說中現身,看似虛構的小說其實是真實情節編織起來的總和:包括山羊大嚼作業本的那件事,也包括有許許多多個如主角「張家豪」的孩子正載浮載沉中。

  李崇建老師和甘耀明老師二度攜手童書創作,有別於上兩本《藍眼叔叔》、《透明人》透過故事引起反思,這本《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則為所有自我懷疑、暫時無法找到自信的孩子們而寫。致力推動薩提爾對話的崇建老師,累積一場場與失意孩子們、焦慮家長們的對話,在小說中勾勒出當代家庭面臨的考驗,當尚未安頓身心的大人們無法伸出援手,孩子們又該如何給自己一個機會,閉氣、下潛……然後勇敢的再次蹬出水面?

  「自我認同」在青少年小說裡是經典的議題,也是每個人必經的蛻變「天堂路」,然而《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處處藏有黑色幽默的喜感,恰到好處的荒謬點破大人們對孩子言行的不信任、外在標籤加諸給孩子的扭曲價值觀,這些討人厭的長大瑣事未經過濾刪除,但透過甘耀明老師施展文學特殊濾鏡,能讓我們笑著看穿裸露的事實:別人給自己貼的標籤,必須自己撕除才夠澈底。

  我一翻開這本小說,立刻一口氣飆完,放任自己沉浸情節中,然而第二次、第三次細細讀,更能耐住性子靜下心享受其他的樂趣。兩位功力深厚的作者,在故事裡埋了不少隱喻,從主角動物的情節就可看出端倪──羽毛受傷的老鷹、能消化有毒銀合歡植物的山羊,動物與小說中各種人物的有趣互動,充滿戲劇化的高潮迭起,不斷給讀者們點點滴滴的暗示,跟著主角張家豪經歷到最後,隨著大冠鷲盤旋向上的浮力,似乎也感受到自己身上的那股原力。

  古今中外優秀的青少年小說不少,然而我最想推薦這本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背景環境不只是發生在臺灣,還替我們融入重要的在地風景,切切實實充滿臨場感,例如:颱風、河水暴漲、整治溪流,透過張家豪外公的一張畫旱溪的作品串了起來。現實生活中的河流可以是一場午後戲水尋寶的美麗時光,也能瞬間成為家破人亡的原因,正如書中所言:「生命就像是河流,你不曉得帶來的是意外,還是一堆寶藏。」

  至於小說結局是什麼呢?嗯,我會說「好像什麼現況都沒有改變,卻又已經不一樣了」或許這正是崇建老師擅長的挖掘冰山,再度在小說裡施展的轉換魔力,只不過這種魔力每個人都學得會,就從這本小說開始吧!

  p.s.至於帕加尼是什麼?就留給讀者們自己翻開書探索嘍!

推薦文

生命裡的意外,也可以是寶藏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志恆


  在每個班級中,都有著一位或兩位,毫不起眼的孩子。課業成績不佳,沒什麼特殊才藝,缺乏拿手絕活,外貌長相平平,就連搞笑或搗蛋,都沒別人在行。

  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就被忽略了!

  而他們也早已習慣被忽略。因為,他們也覺得自己平凡到可以被忽略,從頭到腳沒一處可以拿來說嘴的。或許,在他們的人生劇本裡,注定是一生平凡無奇。平凡也沒什麼不好,只求不要更糟就可以了!

  然而,生活中總是有些意外,看似一灘死水也可能掀起滔天巨浪;有人被大浪捲走,有人卻能乘風破浪、異軍突起。

  《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是一本讀來相當過癮的少年小說。談的是一個缺乏自信且不被看好的男孩,在國小畢業前發生的奇幻故事。

  原本,這男孩注定得經歷父母那烏煙瘴氣的婚姻關係,而聰明過人的弟弟的存在,又令他顯得愚蠢渺小。就在一片了無生氣的時刻,外公、山羊與老鷹這奇妙的組合,闖進了他的世界裡。

  生命的意外,來得如此突然。這一切遭遇,也讓男孩有機會,學會用心體會生活,重新找到自己,看見自己的價值。

  在許多小說或電影裡,都有類似「智慧老人」的角色,在主角迷惘時,聆聽他的心聲、引領他的思緒、喚醒他的力量。外公這位智慧老人是個神祕的存在,看似平凡甚至有些怪異,卻總能說出些發人深省的話語。

  我最喜歡小說中,外公說的一句話:「生命就像是河流,你不曉得帶來的是意外,還是一堆寶藏。」講的是那條熟悉的旱溪,其實是在暗示讀者,當意外來敲門時,也許背後帶者無限的寶藏,端看你是否能發現?

  例如,那個喜歡在課堂上搔首弄姿、展示身材、大談私事的鄭老師,對男孩而言,正是最大的意外,也是料想不到的寶藏。要不是鄭老師的眼光與賞識,男孩大概這輩子沒有機會,能在美術領域上,發揮創意,一展長才。

  回想我的求學生涯中,也遇過好幾位「鄭老師」──上課時嘮叨碎唸、管東管西,喜歡自嗨的聊著自己感興趣的事。他們常被班上同學模仿或拿來說笑,還被取了難聽的綽號。然而,私底下,「鄭老師」卻是許多孩子的伯樂,是弱勢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任何事,我們可以有各種觀點,你可以視挑戰為良機,也可以自認倒楣。這本少年小說的價值,就是在作者的巧思下,透由男孩的眼光,看見事件的不同風貌。

  因為視野寬闊了,更能在自己身上發現更多的可能性。

  至於,由弟弟主導策劃的「帕加尼計畫」,成功了嗎?事實上,那一點都不重要。因為,當男孩認可自己的價值時,帥氣拉風的帕加尼跑車,又算得了什麼呢?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最近台灣的出版市場上,這種充滿個人風格和強烈意象的作品越來越受歡迎。光是「帕加尼」這三個字,就足以讓很多車迷或是對極致工藝有追求的讀者眼睛一亮。帕加尼代表的不只是速度,更是一種對完美的執著,對細節的極致打磨。如果這本書能將這種「匠人精神」的精神融入到對山羊和老鷹的描寫中,那肯定會非常精采。我設想作者或許會用非常細膩的筆觸去描繪山羊攀岩時的肌肉線條,或是老鷹展翅捕捉獵物時的精準計算,然後將這些自然的「極致工藝」與帕加尼的碳纖維結構做對比。這種寫法不僅能展現作者的觀察力,更能提供一種多層次的閱讀體驗。對於習慣了傳統寫實小說的讀者來說,這種充滿隱喻和象徵的敘事方式,會像一陣清新的風,讓人耳目一新,甚至會讓人開始反思「速度」、「自由」和「生存」的真正意義,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物質享受。

评分

哎呀,這本《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的書名真的很有趣,充滿了畫面感,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雖然我手邊沒有這本書的內容,但光是這個名字,就能激發出無限的想像空間。我猜測這可能是一本結合了自然觀察、冒險故事,甚至帶有一點奢華與速度感的作品。也許作者在描述山羊的堅韌不拔,老鷹的自由翱翔時,會巧妙地穿插進入現代生活中,像那輛帕加尼跑車所代表的極致與速度。我個人非常欣賞這種跨界、充滿張力的組合,它讓傳統的意象(山羊、老鷹)與現代的符號(帕加尼)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這本書的潛力在於它能如何平衡這些看似不相關的元素,將讀者帶入一個既有土地氣息又充滿速度與激情的敘事之中。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處理這種對比,是通過幽默的筆觸,還是更深刻的哲學反思?總之,這個書名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行銷點,成功地勾起了我這個台灣讀者濃厚的好奇心。

评分

坦白說,作為一個在資訊爆炸時代摸索的讀者,我對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的組合有種莫名的信任感。因為在當今的創作環境中,如果作者還能拿出這樣一個結構獨特的書名,很可能意味著內容也是經過千錘百鍊的。我猜測這本書可能帶有一些旅行文學的影子,也許作者真的跟著山羊跑遍了高山,跟著老鷹俯瞰過大地,然後在旅途的某個瞬間,他決定拋開一切,去體驗那種純粹機械美學的極致——帕加尼。這種「動靜結合、虛實交錯」的寫法,非常符合現在讀者追求「沉浸式體驗」的口味。我希望這本書的電子書排版能做得很好,特別是如果裡面有描述速度感的場景,透過流暢的閱讀介面,讀者才能真正體驗到那種衝擊感。總之,光憑這個書名,它已經成功地在我心中預約了一個非常高的期待值,希望它不會讓我失望。

评分

從文學風格的角度來看,這個書名很「跳脫」。台灣的讀者,尤其是年輕一代,對於「酷」和「獨特」的定義越來越多元。這本書如果能成功,關鍵就在於它能否將這三個元素有機地融合,而不是讓它們各自為政。我會非常關注作者的敘事節奏。山羊和老鷹的場景,或許是緩慢、沉靜,充滿了對環境的敬畏;而帕加尼的出現,則可能帶來爆炸性的節奏轉變,是高潮、是逃離,或者是一種極端的享受。如果作者能像一位頂尖的交響樂指揮家一樣,精準地控制這種快慢、動靜的轉換,那麼這本書絕對能抓住讀者的心神。我希望它不是一本故作高深的書,而是能夠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甚至有點詼諧的方式,把這些大主題談透。畢竟,我們台灣人最愛看的,就是那種看似平凡中蘊藏著驚人智慧的故事,而且最好能有點「台灣味」的幽默在裡面,即使書名看起來這麼洋氣。

评分

這本書名聽起來就像是某個深藏不露的隱士,在享受了片刻的自然寧靜之後,突然開著他的夢幻跑車,闖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很好奇,作者是想用山羊和老鷹來象徵某種永恆不變的自然法則,而帕加尼則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極致追求與虛妄?如果真是如此,這本書的深度就值得探討了。它或許是一場關於「慢活」與「快感」的辯論。台灣社會在追求物質進步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許多人都在尋找心靈的出口。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條路徑,讓我們在高速運轉的生活中,暫時抽離出來,去感受山羊在懸崖邊的平衡感,老鷹在氣流中的優雅,或許能幫助讀者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我強烈期待它能展現出這種平衡的力量,而不是單純炫耀哪一種生活方式更優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