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經理人的高績效投資攻略:找到飆股、避免踩雷,從景氣到個股,全面評估 (電子書)

資深經理人的高績效投資攻略:找到飆股、避免踩雷,從景氣到個股,全面評估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叮噹哥
图书标签:
  • 投资
  • 股票
  • 理财
  • 财经
  • 高绩效
  • 选股
  • 避雷
  • 经济分析
  • 电子书
  • 个人投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景氣分析、產業評估、個股挑選。
  基金經理人都在用的全面投資法則。
  為股市投資新手,奠定完整全面的投資觀。
 
  投資的目的就是要挑到飆股,同時要小心不要買到地雷股。因此你需要全面審視市場,一方面提高買到飆股的機會,同時避免踩到雷。
  
  所以你要了解投資時的景氣情況。在景氣好時,買進成長股;在景氣高點向下時,買進能源股及防禦性股票;在景氣加速衰退時,增加現金及公債比重。
 
  買進適合當下景氣循環的類股,自然容易挑中飆股,至少容易找到報酬率最好的股票。
 
  最好的蘋果樹上也會有爛蘋果,因此你要了解公司的競爭優勢來源(品牌、專利、牌照、網絡效應、轉換成本、規模效應),也要知道如何由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來找到好公司。
 
  每個產業的觀察重點不同,本書列出金融股、消費股、電子股、軟體股、醫藥股、工業股、原物料的關鍵指標。
 
  一個非專業的投資人,對幾千檔股票進行初步的篩選是必要的。以投資為業的專業人士,可以逐一審視個股,決定是否投資,但是一般人幾乎不可能。於是作者以兩個步驟進行投資檢查清單的建立。初步篩選(量化分析),以負面表列排除部分投資標的;進階篩選(質化分析),以正面表列找出好公司。
 
  成功的投資人,不只要慧眼識英雄,更要有風險意識。作者分享他的負面表列清單,讓讀者可以快速識別有問題的公司,如存貸雙高、對比申報給政府數據差異大、難以置信的好表現、過度依賴關聯方交易、頻繁更替審計等。
 
  本書完整說明投資所需的知識後,最後解析投資的主體——投資人本身。許多投資人無法投資成功,根本的原因是心理層面。例如投資人買進一檔100元的個股後,就被買進的價格錨定,對於股價波動的關注更甚於基本面變化。如果股價下跌,就算知道買錯股票,也會抱著賠錢貨,然後告訴自己股價一回到成本線就馬上賣掉;如果股價漲了,只要一個回檔又立刻賣掉,深怕帳上獲利化為烏有,這會使投資人大賠小賺。本書也對投資人的心理狀況做了完整的分析。
 
本書特色      
               
  讓新手建立完整的投資觀念
 
  以基本面投資,有二種操作方式:「由上而下」以及「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是考量大環境之後,決定投資標的;由下而上,則是考量個股的表現。不管你偏好的方法是什麼,對這兩者最好都有一定的認識。
 
  不管是由上而下,或是由下而上,一旦決定買進某檔股票,就可以用技術面做為輔助,決定買點。
 
  當買進個股的原因消失時,搭配技術面出現賣出的訊號,你可以考慮賣出。
 
  本書全面說明基金經理人都在用的投資系統,讓你成為自己的基金經理人。同時對投資方法建立全面的觀念。
 
  明確的方法,教你建立投資檢查清單
 
  一個專業的投資人,有能力及時間蒐集每一家公開發行公司的資料,然後進行投資決策。但一般投資人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及精力,因此需要一個「快篩」系統。先排除大多數個股,集中心力,研究適合你的股票。
 
  本書作者以初步篩選及進階篩選兩個步驟,建立投資檢查清單。方法清楚明確,有利於初學者進入狀況。
 
  初步篩選,以負面表列排除部分投資標的,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公司情況
  公司市值排序落在市場後三分之一
  首次公開發行(IPO)不到一年的公司
 
  ●獲利能力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低於15%
  投入資本報酬率(ROIC)低於10%
  淨利常年處於虧損的公司
  
  ●償債能力
  利息保障倍數低於10倍
  負債率超50% 
  速動比率小於1倍
 
  ●經營能力
  商譽占總資產比重超過10%
  現金轉換周期(CCC) 常年高於120天
 
  ●現金流量
  經營現金流量常年低於淨利70% 
  自由現金流量常年為負
  融資現金流量常年為正
 
  進階篩選,以正面表列清單找出好公司
 
  ●確認商業模式
  能夠簡單描述
  可以在不同地區複製,甚至進行海外擴張
  主要成長來自於內生動能,而不是外部購併
  不為了成長實施激進的擴張策略
 
  ●提供客戶何種價值
  對客戶來說是獨一無二的產品,不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
  對於消費產品或服務公司,能夠有精神層面的附加價值
  客戶結構較為分散
  客戶留存率較高
  應收帳款天數與同業相比較短
  面對通膨環境可以適時轉嫁成本
 
  ●供應鏈管理能力
  對單一供應商依賴程度較低
  應付帳款天數與同業相比較長
 
  ●行業競爭與發展
  公司所屬的行業賺錢相對容易
  競爭格局穩定,而不是激烈
  行業前景具有未來性
  在產業鏈中處於強勢位置
  受景氣循環的影響較小
  潛在的風險為何
 
  ●面對通膨環境
  具備足夠產品訂價權
  有能力降低成本
  具備輕資產特徵
 
  ●管理階層
  更重視公司長期戰略規劃,而不是短期業績表現
  景氣逆風時,願意犧牲部分利益,與供應商共體時艱
  經營困難時,優先選擇凍結薪資,而不是解雇員工
  創辦人沒有財務及重大經營操守瑕疵紀錄
  財富主要來自於公司股權,而非薪資
 
  大量的案例,讓你知道好公司樣子,壞公司的把戲
  作者在第五章說明投資各行業所應注意的指標及現象,並以成功公司為案例,說明各行業頂尖公司成功的因素及表現;第六章說明各種公司玩弄財報的技巧,讓讀者對股市有更實務面的認識。
 
專家推薦  
                
  臉書粉專瀟湘夜雨版主 巫明帆
  上市櫃操盤暨私募基金經理人 陳榮華
  理財專家 盧燕俐
  FB熱門投資社團【股市51區】版主 誠懇哥
頂尖操盤手的市場心法:從宏觀趨勢到微觀戰術的實戰指南 本書特色: 聚焦市場脈動: 深入剖析當前全球經濟形勢、產業變革與地緣政治對資本市場的深層影響。 策略拆解與應用: 提供一套系統化的投資決策框架,涵蓋從資產配置到個股篩選的完整流程。 風險控管核心: 強調在極端波動市場中,如何透過多層次防禦機制保護獲利並抓住反轉契機。 案例研究與實證: 結合歷史回顧與當代市場案例,驗證不同策略的有效性與侷限性。 --- 第一部:解構當代金融格局——認識你的戰場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真正的價值不在於資訊的擁有量,而在於對資訊的深度解讀能力。本部分旨在為讀者建立一套清晰的宏觀視野,理解驅動當前市場波動的核心力量。我們將探討的不僅是「現在發生了什麼」,更是「為什麼會這樣發生」,並預測其對未來投資環境的結構性影響。 第一章:後疫情時代的經濟變局 本章將回顧過去幾年全球經濟經歷的劇烈轉折點,聚焦於供應鏈的重塑、勞動力結構的變化以及消費模式的不可逆轉的數位化遷移。我們將分析通膨的結構性因素,而非僅是週期性波動,並評估各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轉向的長期效應。重點探討負利率、量化寬鬆(QE)及量化緊縮(QT)週期對固定收益市場和風險資產的連鎖反應。 第二章:地緣政治的「黑天鵝」與「灰犀牛」 地緣政治風險已從邊緣因素轉變為影響市場定價的核心要素。本章將系統性梳理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間的戰略競爭,尤其關注科技戰、貿易壁壘與能源獨立性的競賽。我們將提供工具來評估特定政治事件對特定產業(如半導體、新能源、國防工業)的影響程度,並建立一套「政治敏感度」的評估模型,協助投資者在不確定性中預測潛在的政策風險與轉機。 第三章:關鍵產業趨勢的深度洞察 傳統的產業分類已難以完全捕捉創新的速度。本章精選數個具有顛覆性潛力的領域進行深度剖析,包括:人工智慧(AI)的邊緣運算與模型訓練的基礎設施需求、生物科技在精準醫療上的突破、以及能源轉型的基礎材料學進展。我們不僅關注這些領域的表面估值,更深入研究其技術門檻、知識產權壁壘以及資本回報週期,區分真正的技術領先者與概念炒作者。 --- 第二部:構築穩健的投資決策框架——從組合到戰術 掌握宏觀背景後,投資者的下一個挑戰是如何將這些認知轉化為可執行的投資決策。本部分提供一套兼具靈活性與嚴謹性的投資管理體系,強調「動態」而非「靜態」的資產配置哲學。 第四章:核心與衛星策略的動態平衡 高效的投資組合需要一個穩定的核心(Core)來捕捉市場的長期趨勢,並輔以靈活的衛星(Satellite)部位來追求超額報酬。本章詳細闡述如何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度與市場環境,科學地劃分核心與衛星資產的比例。核心部位著重於低成本、廣覆蓋的指數化投資與長期增長型藍籌股;衛星部位則側重於對特定主題、高成長潛力公司的集中投資。探討如何利用期權與其他衍生工具,以最小的成本增強核心資產的回報率。 第五章:定價模型與估值陷阱的辨識 僅僅知道一家公司「好」,遠遠不夠,關鍵在於知道它「貴不貴」。本章系統化地介紹多種估值方法,包括現金流折現法(DCF)的邊界條件設定、相對估值指標(P/E, EV/EBITDA)在不同成熟度產業中的應用,以及「成長調整後」的估值邏輯。特別強調在高速成長型科技公司中,傳統估值指標的失效,轉而運用市佔率增長率、客戶生命週期價值(CLV)等前瞻性指標進行評估。同時,揭示常見的財務報表粉飾手法與隱藏的債務風險。 第六章:技術分析的實用主義應用 拋開宿命論的預測,本章將技術分析定位為「市場情緒的量化工具」。重點探討如何結合量價結構、成交量分佈(Volume Profile)與市場廣度指標(Market Breadth),來判斷當前趨勢的強度與可信度。介紹如何使用移動平均線的交叉、支撐與壓力位的測試,來精確設定進出場點,尤其是在處理高波動性資產時,如何運用停損點來鎖定最大潛在虧損。 --- 第三部:極限壓力下的決策與行為金融學 最優質的策略在極端市場考驗下才會顯現價值。本部分將目光轉向投資者的心理狀態與紀律性,這是長期戰場中最常被忽視的環節。 第七章:情緒管理與投資行為偏差 探討常見的認知偏差,如過度自信、確認偏誤、損失厭惡如何系統性地侵蝕投資回報。本章提供一套「決策檢查清單」,幫助投資者在市場狂熱或恐慌時,能夠暫停並回歸客觀標準。引入「情景規劃」的概念,預先為市場可能出現的劇烈下跌(如-20%或-40%)設定應對預案,從而在危機中保持冷靜與行動力。 第八章:週期性調整與倉位優化 投資組合的調整不應是隨機的,而應是基於市場週期的系統性行為。本章闡述「均值回歸」與「趨勢延續」兩種力量在不同市場階段的相對強度。當市場進入估值泡沫區時,應如何系統性地減碼;當市場出現結構性崩潰後,如何以極度謹慎的態度逐步加碼,捕捉「非理性恐慌」帶來的錯誤定價。核心在於建立一套「領先/落後指標」系統,來指導倉位的增減比例。 第九章:專業級的稅務與法律考量 成功的投資不僅是賺到錢,更是將錢有效留存。本章提供關於資本利得稅、股息稅處理的基礎知識,並探討在不同司法管轄區下,進行跨國投資組合配置時應注意的法律與合規性要求。強調資產繼承與信託規劃的重要性,確保投資成果能有效傳承。 結語:投資是一場耐力的馬拉松 成功的投資者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能堅持正確原則的人。本書提供的知識工具,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能抵抗噪音、適應變化的自我修正系統,將投資行為從投機的藝術,轉化為紀律的科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叮噹哥
 
  淡江大學金融碩士,先後於富邦、兆豐等多家本土金融機構任職,擁有10年以上投資從業資歷,以及8年以上的基金經理年資。擅長股票投資及資產配置,行業研究涵蓋食品飲料、家電、汽車等大消費產業,以及醫藥、互聯網、消費性電子、周期股等領域,管理資產規模曾達百億以上。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寫在投資之前
★你是哪一種投資人?
趨勢型投資人自上而下的思維模式
價值型投資人自下而上的思維模式
投資組合的建構兩者並用
★趨勢型與價值型投資人差異
你一定會做與不會做的事情
價值投資向左,趨勢投資向右
★成長是價值的一部分
大牛股長期的股價貢獻來自每股盈餘提升
沒有成長的公司價值有限
高速成長的公司持續有限
價值的持續性比成長性重要
★逆向思維 
這好得不像真的?真的有這麼悲觀嗎?
第二層次思考: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逆向思維成功關鍵:確保觀點是對的、韌性夠強
★安全邊際
來源1:買入價格的安全邊際
來源2:買入理由的安全邊際
 
第二章 自上而下:認識周期的重要性
★萬物皆有周期
人性周期:悲觀與樂觀、自信與絕望
經濟周期:復甦、繁榮、衰退、蕭條
信用周期:銀行是周期的主要因素
★周期下行順序
政策底:積極財政政策與寬鬆貨幣政策
市場底:春江水暖鴨先知,股市領先基本面落底
經濟底:信用貸款邊際變化與經濟主要組成改善
獲利底:高財務槓桿、高運營槓桿企業率先受惠
★不同周期間的大類資產配置:美林時鐘的應用
過熱階段
停滯性通膨
通貨再膨脹
復甦
★以2022年台灣市場為例
 
第三章 自下而上:與偉大的公司作朋友
★建立投資檢查清單
初步篩選:那些你不會碰的公司
進階篩選:如何選擇優秀標的
★選擇對的行業
選擇好行業事半功倍
3種類型的行業:印鈔機、老水牛、角子機
好行業重要特徵:供給端受限或收縮
好行業重要特徵:競爭格局穩定,大者恆大
好行業重要特徵:行業符合大趨勢
好行業重要特徵:產業鏈中是誰分走了利潤?
★選擇優秀的公司
競爭優勢來源:品牌、專利、牌照、網絡效應、轉換成本、規模效應
重點在於股東回報,而不是淨利潤
快速篩選財務指標: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
★技術指標的搭配
選擇長期均線趨勢向上的公司
一些股價的賣出信號
一些股價的買進訊號
 
第四章 不同屬性股票的投資方法
穩健成長股:買對價格也可以賺大錢
快速成長股:對基本面掌握要高,買賣要果斷
周期股:1年抵10年的買賣,不是大賺就是慘虧
高股息:配合基本面改善也可大賺一筆
轉機股:壞孩子不容易變成好孩子
資產股:有土斯有財,關鍵在於財產價值
 
第五章 各行業關鍵指標與實戰
金融股
消費股
電子股
醫藥股
工業股
原物料
 
第六章 投資風險
市場風險:感受的風險與真實的風險
行業風險:監管風險與趨勢改變風險
個股風險:成長陷阱與價值陷阱
數字魔術師:辨識公司財務安全的一些案例
 
第七章 投資心理學
★投資是一種修行
人類演化與行為財務學
投資的過程也是對抗人性的過程
★幾種常見的心理謬誤
定錨效應:城市老鼠與鄉下老鼠
忌妒心理: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排斥反駁證據:道不同,不相為謀
均數不回歸:這次難道又不一樣了嗎?
展望理論:一鳥在手,勝過於二鳥在林
過度自信:All in,哪次不All in
★克服人性的方法
第二層次思考/換位思考
為投資做紀錄
嚴格的紀律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197004
  • EISBN:978626719709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12.4MB

图书试读

序言  
                         
  從踏入投資業算起,已經過了12 個年頭,如果加上業餘的時間,大概也有15 年,可以說人生中最精華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了投資業。從剛入行的時候,一路跌跌撞撞,努力嘗試過各種賺錢的方法,到後來隨著時間拉長、經歷的事情變多,開始慢慢形成系統性的投資邏輯。而一個人成長最快的時候,往往是在艱難的環境中。
 
  最終,當很多類似事情一再發生的時候,這些經驗能夠讓我們變得處之泰然。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中,有幸能將投資生涯中的經驗與犯過的錯誤,做有系統性的整理,希望提供一個完整的投資框架,對於準備踏入投資界的朋友能有幫助,也希望能與投資領域中的前輩們有一些共鳴。
 
  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在美國聯準會幾次大幅量化寬鬆(QE)的推動之下,配合低通膨的總體環境,帶動了全球金融資產持續創新高。儘管當中經歷幾次回調,但事後回頭看,都僅僅是波瀾壯闊牛市半途的回檔,標普500 指數從2009 年2 月底收盤價格735 點,到這波牛市最高2022 年初的4,817 點,指數年均複合報酬率接近17%。這個長達12 年的牛市,對於期間參與美股的投資人來說,無疑是處在最好的時代,而這個牛市卻也長到足以讓很多人忘了2008年的慘痛教訓。
 
  而中國市場過去這10 年,並非一帆風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加速開放,2014 年起,多家投信的中國基金相繼成立,也是在這個時候,中國股市有如搭上雲霄飛車,當時中國人行進行一連串的貨幣寬鬆政策,但這些資金只有部分進入實體經濟,更多的是留在了金融系統,形成剩餘流動性。龐大的資金能量催生了一段又快又急的牛市行情,短短不到一年,上證指數從2,000 點附近一路飆上5,000 點。
 
  市場融資及成交金額急遽放大,多路槓桿資金相繼入市,導致股價嚴重脫離基本面。最終,市場樂觀情緒發展到了極致,隨之而來的,是泡沫破裂後痛苦的下挫行情,指數高點拐頭後一路下挫到2,700點附近,呼應了霍華德‧馬克思所說的:「行情總在絕望和極度樂觀中擺盪」。這一幕與2000年科技股泡沫、2008年次級房貸泡沫行情如出一轍,當所有人一致認為市場只會更好,當所有人都在談論如何在市場中賺大錢的時候,市場已經透露了危險訊號,投資人應該要更謹慎,而不是更樂觀。
 
  由此可見,投資很多時候是歷史行為的一再重複,如果投資人經歷過2008年的泡沫行情,如果投資人對於價值與價格的差距有所體認,如果投資人對於市場情緒波動有概念,對於2014年中國泡沫行情就會有所警惕。因此,就算投資的國家不同,很多觀念與框架其實是一體適用,培養逆向思維的習慣,講求適當的安全邊際,對於風險的抵禦能力就能加強。
 
  自上而下的思維框架,無法準確得知市場高低點,但可以讓投資人知道所處周期的位置,進而提前做好準備。以信貸周期為例,2021年很多人應該常接到貸款詢問電話,不僅貸款利率降低、可貸額度提高,信貸條件也相較以往更寬鬆。這種銀行對貸款人敞開雙臂的行為,主要出現在景氣熱絡時期,人們對未來的慣性預期,導致銀行對貸款人還款能力、抵押物價值過於高估;也可能因為同行獲利比較壓力所導致,並在景氣擴張期末端達到極致。
 
  極端繁榮是特例,景氣周期是規律,投資人要將規律擺在特例之前,因為未來景氣一旦轉差,銀行將面臨貸款人還款能力、抵押物價值下降,但此時貸款人還款期限又長,銀行壞帳率將會提高。
 
  再比如說情緒周期,大家所熟知的「擦鞋童理論」發生時,往往預示著投資市場情緒過熱、籌碼擁擠度過高,這時候股價上漲,投資人感受的風險正在下降,但真實的風險正在上升。就像2021年下半年的航運股,外出用餐常常聽到鄰桌談論買了什麼航運股、賺了多少錢;或者今天開盤買了幾張,尾盤衝高又賣掉。這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研究過航運當下的供給與需求,研究過航運股周期的表現?買進只是因為這些股票一直上漲,覺得自己買了理當能賺錢;但一年之後,已經沒有人在吃飯的時候講航運股,這說明擦鞋童理論至今依然有效。
 
  此外,美林時鐘在大類資產配置上也很好用,比方說通膨上升、景氣熱絡的環境下,大宗商品的表現就會很好;通膨下降、景氣衰退時期應該持有現金、防禦性資產、價值股。
 
  而自下而上的投資框架,在於讓投資人透過實業家的角度,篩選出好行業、好公司,好行業講求經濟因素,好公司講求競爭優勢。可能有些投資人會發現,某些行業賺錢很容易,幾乎所有公司都能賺錢;某些行業賺錢卻很辛苦,賠錢的公司占多數。也就是說,即使投資到好行業裡的平庸公司,長期結果也不會太差;如果投資到辛苦行業裡的龍頭公司,也很難保證長期取得不錯的收益,這是行業的經濟因素使然。投資人可以多留意供給端受限的行業,比方說機場、交易所、博弈、奢侈品等,這些行業競爭少,只要需求仍在向上,行業賺錢就很容易。
 
  好公司講求競爭優勢,包含品牌、客戶黏性、牌照優勢、網絡效應、規模優勢等,一個具備穩固、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一方面獲取競爭對手市占率,一方面享受行業自然成長,雙重疊加之下,公司長期利潤增速自然優於行業表現,反映在股價上,長期回報也會比較好。那些長期能實現十倍股的公司,股價上漲主要貢獻多半來自於自身獲利的提升,這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
 
  如果你投資的是海外市場,那投資的行業就相對豐富,比方說機場、高速公路、博弈、互聯網等行業,很多是台股相對稀缺的產業類別。在本書中,我也會分享對於不同行業的投資心得,了解所投資行業中的關鍵指標是重要的,要知道公司取得什麼樣的競爭優勢基本能夠主宰行業。
 
  比方說博弈行業,貴賓廳裡掌握高端客戶的公司占優勢,因為這些客戶往往會帶來巨額的轉碼量;而百家樂做為最受歡迎的遊戲,主要是賭場與賭客的賠率最為接近,對於賭客來說勝率最高。對於賭場來說,能夠帶來越大額碼量的客戶相對重要,大額碼量加上略為占優的博弈機率,賭場將從中取得豐厚利潤。一般中場裡,能夠提供大量客房數量的賭場占優勢,因為來的都是家庭、散客,夠多的客房數量加上豐富的賭場遊戲、秀場表演、購物優惠,很容易就會讓消費者掏出錢包,進而產生更多的收入。因此,掌握行業對應關鍵指標是重要的,當投資人對一個行業深入研究的時候,才能分辨出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而對於一個成熟的投資人,風險意識應該擺在機會前面。唯有在確保本金安全的情況下,資產的增值才有意義。如果最終能夠抵達終點,走得慢一點也沒有關係,投資最終比的是過程中誰失分少。一個損失30%的投資組合,需要上漲接近50%才能彌補損失;一個損失90%的投資組合,則需要漲10倍才能回本。如果前者是下跌所導致,後者就是下跌加槓桿所導致,投資人必須謹慎使用、甚至不用槓桿,因為很多無法挽回的損失,都是投資人一心想賺快錢。槓桿本身不會影響投資決策,只會放大決策的正確跟錯誤。
 
  在2014年中國股市的泡沫中,在市場最瘋狂的時候,槓桿不僅僅來自場內的券商,還有場外的地下金融,導致部分投資人槓桿幅度高達5~10倍,最終泡沫破滅讓這些槓桿投資人血本無歸,甚至負債。
 
  除此之外,我們在投資的心態上,應該著眼於長期的累積,而不是短期的競賽。當投資變成短期競賽的時候,容易讓人只聚焦機會而忽視風險,如同公募基金每月、每季度的排名競賽,投資人只關注表現最好的基金,因此基金經理普遍會去追漲目前市場上最強勢的股票,一旦轉弱就賣掉,股票變成短期交易的工具,而不是長期投資的標的。此時的高收益往往建立在高風險之上,上漲比誰倉位高、下跌比誰倉位低,股價表現最強勢的族群買好買滿,表現較差的族群減倉甚至清倉。
 
  相比之下,著眼長期的投資人應該選擇低風險、中等收益,或中度風險、高收益的標的。當市場處於悲觀的時候,也就是低風險、高報酬標的大量出現的時候。相反的,當大家都認為某一項投資很好的時候,股市加速上漲往往也伴隨風險急速提升,因為到後期,多半股價早已遠遠超過基本面。透過對價格與價值的理解,以及認識投資心理學,可以讓投資人對於風險意識有進一步的認識,這將構成本書最後的章節。
 
  感謝台灣廣廈有聲圖書的邀稿,讓我有機會整理過去的片段投資筆記,包含一些靈感與犯錯紀錄,能夠對這十幾年來的投資經驗與心得做一個梳理,是我覺得很有意義也很酷的事。感謝這一路走來投資界朋友及同業的支持,以及姿云、源楷、Henry Wang、Irene Yu、Eric Lin為本書的校搞提供寶貴的意見,也感謝家人的陪伴。
 
  投資如同生活,希望這本書對於讀者在投資的道路上能有助益。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资本市场的业余爱好者,我阅读了数十本相关的书籍,但坦白说,很多都显得浮于表面,或者过于偏向某一特定流派。而这本《高績效投資攻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平衡性与实操性。它既没有过度迷信技术分析的滞后性,也没有盲目鼓吹价值投资的不可动摇。相反,作者提供的是一个灵活的框架,鼓励读者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牛市末期、熊市初期、震荡期)来调整自己的策略侧重。我尤其赞赏作者关于“情绪管理”那几页的论述,他没有用空泛的口号,而是指出具体哪些市场行为(比如追高、恐慌抛售)会系统性地侵蚀投资者的长期回报,并提供了应对这些情绪陷阱的具体步骤。这种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使得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财务分析层面,更上升到了投资哲学的高度。它让我明白了,投资的成功,往往是智力、工具和心性的共同作用,缺一不可。

评分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那些号称能教人“快速致富”的投资书籍向来抱持着高度怀疑的态度,但这一本完全不同。它没有给你一个可以照搬的“圣杯”,而是提供了一整套思考的工具箱。我最喜欢它在“避免踩雷”这部分的处理方式,它没有简单地罗列“不要买哪些股票”,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某些看似光鲜亮丽的公司会在关键时刻崩盘——往往是治理结构、过度杠杆或者盲目扩张导致的。这种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去审视投资标的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我过去只关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现在会花更多时间去研究股东大会记录、高管变动以及现金流的质量。作者的论述风格非常老练,带着一种久经沙场的沉稳,让你感觉到他分享的不是理论,而是血与泪换来的经验。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从一个拿着弹弓的游击队员,升级成了一个懂得侦察地形、设置防御工事的正规军指挥官。现在面对新的市场信息,我的第一反应不再是“能不能赚”,而是“会不会出问题”。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不像一本简单的入门指南,更像是一本资深从业人员的心法总结。我过去在研究个股时,经常陷入“数据陷阱”,即被那些经过美化的财务报表所迷惑,看不清问题的本质。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反向验证”流程,教导我们如何从市场表现、竞争格局、监管环境等多个维度来交叉印证管理层的说辞和数字的真实性。特别是关于如何评估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管理层能力”的部分,描述得极其精妙,这些都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需要长期经验积累才能掌握的判断力。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对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苛求每一次操作都能完美获利,而是着眼于构建一个能够在各种黑天鹅事件中幸存下来并持续增长的投资组合。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提供的不是一条鱼,而是捕鱼全套的工具和地图。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对“深度研究”的强调上,这与当下信息爆炸时代追求“快餐式”投资建议的潮流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将宏观经济周期(比如加息周期、通胀预期)与特定行业的景气度进行关联分析,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数据点。举例来说,他对新兴技术板块的分析,不是简单地赞美其增长潜力,而是会细致地剖析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护城河的深度以及当前估值水平是否已经透支了未来十年的增长。我尝试着应用书中的框架去重新评估了我投资组合里表现平平的几只股票,结果发现,它们之所以表现不佳,正是因为在某个关键的周期节点上,我没有意识到其行业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自上而下的逻辑推演,让人感觉自己像一个真正的“基金经理”在构建投资蓝图,而非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散户。这本书教会我的,是提问的能力,而不是提供答案。

评分

这本书真是帮了我大忙,我以前总是觉得自己对股票市场一知半解,看K线图和各种财报就头大。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宏观经济的把握,到如何分析行业趋势,再到具体的个股筛选,每一步都讲得非常透彻。特别是它对“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区分,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过去操作中最大的盲区在哪里。以前我总以为自己是在跟市场作对,现在才明白,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没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风险评估框架。作者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来佐证他的观点,这些案例并非那种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基于扎实的基本面分析和估值模型的应用,这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尤其欣赏作者强调的“耐心”和“纪律性”,这比任何技术指标都重要。读完之后,我不再是那个看到一点风吹草动就急着抛售的散户了,现在能够沉下心来做研究,等待那些真正符合“高绩效”标准的标的出现。这种心态上的转变,其价值甚至超过了书里提到的任何具体投资技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