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好醫師1孩子生病不一定靠藥醫:最新整體療法&.兒童營養功能醫學(二版) (電子書)

兒科好醫師1孩子生病不一定靠藥醫:最新整體療法&.兒童營養功能醫學(二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文龍
图书标签:
  • 儿科
  • 儿童健康
  • 疾病预防
  • 整体疗法
  • 营养医学
  • 儿童营养
  • 家庭育儿
  • 养生
  • 电子书
  • 医学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兒童常見問題的預防、治療與照護
 
  ★孩子長不高,打生長激素或喝轉骨湯有用嗎?
  注射生長激素並非孩子長高的唯一選擇!如果提早吃到含性激素的轉骨成分,容易因性早熟跡象造成骨齡提早成熟,導致生長板提前關閉,將使得長高停滯。
 
  ★異位性皮膚炎讓孩子皮膚乾粗紅癢,甚至抓到破皮流血?
  治療目標在於減緩發癢不適、防止急性發作及減少藥物治療風險,同時減少曝露在過敏原之中,並補充益生菌、魚油、維生素D、維生素C等都有助於改善,甚至不復發。
 
  ★老師說我的孩子過動,我該怎辦?
  過動症是一種慢性疾病,積極治療與否對往後的人生影響很大。初始症狀越嚴重的孩子,早期介入並給予有效的治療,將使症狀持續到成年期的可能性降低。
 
  ★孩子長不高、瘦巴巴、尿床、自閉、過動,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糖尿病……
 
本書特色
 
  (一)超實用家庭醫學手冊!看似小問題的長不高、吃不胖,甚至過動、兒癌等均詳細解說
  (二)父母不再束手無策!不捨孩子受病痛折磨,兒科醫師分享陪伴之外的生活照護建議
  (三)不用藥的營養新知醫學!大量醫學研究證實,吃對食物和營養補充品,健康助益很大
婴幼儿喂养与健康管理:新手父母的实用指南 本书聚焦于0至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日常健康维护以及常见问题的早期应对策略,旨在为初为人父母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操作手册,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育儿观,确保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书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从生命的最初阶段开始,详细指导父母如何为宝宝提供最适宜的营养支持。内容涵盖了母乳喂养的科学实践、人工喂养的奶粉选择与冲调技巧,以及何时、如何安全、有效地引入辅食等关键环节。我们强调个体化喂养的理念,认识到每个孩子的生长速度和消化能力都有差异,提供灵活的调整方案,而非僵硬的教条。 第一部分:奠定基础——生命初期的营养构建 本部分详述了从新生儿到学步期,不同月龄段的营养配比与喂养量计算。我们用大量图表和实例,清晰展示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婴幼儿成长中的精确作用。 母乳的奥秘与支持: 详细解析初乳、成熟乳的成分变化,指导新手妈妈克服“开奶难”、“乳量不足”等常见困扰。探讨了正确的衔乳姿势、拍嗝技巧,以及如何通过母亲的饮食调整来优化乳汁质量。对于选择配方奶的家庭,本书提供了如何解读奶粉标签、识别不同阶段配方奶(如早产儿特殊配方、牛奶蛋白过敏适用配方)的关键知识点,确保喂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辅食的艺术与科学(4-24个月): 这是本书的重点之一。我们摒弃了传统上“越早添加越好”的误区,详细阐述了添加辅食的生理信号(如能够稳定坐立、对食物表现出兴趣),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及权威儿科机构的最新推荐,构建了从泥糊状到块状食物的过渡阶梯。本书特别收录了针对常见过敏原(如鸡蛋、花生、海鲜)的“安全引入时间表”和“过敏测试观察法”,帮助父母在探索食物多样性的同时,将风险降至最低。同时,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简单易行的食谱,如富含铁质的肉泥、富含益生菌的自制酸奶等,强调“食物性状”比“食物种类”更重要。 第二部分:日常照护与环境适应 婴幼儿的健康不仅依赖于吃得好,更依赖于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本部分关注如何建立科学的日常管理体系。 睡眠的黄金法则: 探讨了婴幼儿的睡眠周期特点,指导父母如何区分“生理性夜醒”与“不良睡眠习惯”。提供了循序渐进的“睡眠训练”原则,强调温柔而坚定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主入睡的能力,避免过度依赖父母的哄抱或安抚物。内容还包括卧室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控制的最佳实践。 卫生与安全防护: 深入讲解了婴幼儿皮肤娇嫩的特点,推荐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并指导父母如何正确处理尿布疹、湿疹等常见皮肤问题。在安全方面,本书详细列出了家庭环境中的潜在危险点(如插座、锐角家具、药物存放),并提供了针对性的安全改造清单,构建一个“零危险”的成长空间。 第三部分:常见状况的早期识别与家庭处理 许多让新手父母焦虑的状况,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通常可以在家中得到妥善处理。本书提供了一套清晰的“症状速查表”和“处理流程图”。 消化系统常见问题: 详细区分了生理性吐奶与病理性呕吐,并对婴儿肠绞痛的成因和缓解技巧(如飞机抱、顺时针按摩)进行了深入解析。针对便秘和腹泻,本书指导父母如何根据大便的颜色、形状和频率来判断问题性质,并推荐了适合不同情况的益生菌选择和膳食纤维的补充方案。 呼吸道与体温管理: 面对宝宝的流鼻涕、咳嗽,本书提供了科学的观察点,区分普通感冒和需要立即就医的警示信号。重点讲解了如何准确测量体温,以及在宝宝发热时,如何根据体温和精神状态,决定是物理降温还是需要药物干预。强调了退烧药使用的剂量和时间间隔,确保用药安全。 微小创伤与急救常识: 内容涵盖了轻微磕碰、烫伤(冷水冲洗时间与方法)、异物吸入的初步处理等基础急救知识,指导父母保持冷静,并明确何时必须启动紧急医疗服务。 本书以严谨的循证医学为基础,同时融入了大量母婴健康领域的实践经验,力求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陪伴父母度过婴幼儿成长中最需要支持的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帮助父母建立信心,成为孩子健康的第一道坚实防线。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胡文龍
 
  現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神經科主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科博特診所主治醫師 
 
  學經歷 :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台北榮總住院總醫師 
  臨床研究醫師 
  小兒專科醫師 
  小兒神經專科醫師 
  台北榮總兒童腦瘤及癌症治療小組成員 
  小兒科醫學會會員 
  小兒神經科醫學會會員 
  小兒過敏氣喘學會會員 
  神經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會員 
  嬰兒與母親雜誌多次票選為全國小兒科好醫師 
 
  專長 : 
  癌症疾病:癌症營養輔助療程、靜脈營養注射 
  營養醫學整合:基因檢測、疾病預防策略、精準醫療 
  排毒功能異常:肝臟排毒、重金屬及塑化劑檢測與排毒、 
  免疫異常:自體免疫、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免疫力失調、急慢性過敏原檢測 
  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診斷及治療
  神經精神科學:頭痛、失眠、自閉症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妥瑞氏症、體重過輕過重、癲癇、身高不足

图书目录

推薦序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的最佳入門書 周思源
推薦序 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的希望 黃碧桃
推薦序 父母必備孩童成長平安寶典 劉博仁
作者序 一本為孩子健康加分的實用醫學工具書
給家長們使用本書的建議
 
Ch 1總論:全方位啟動,逆轉疾病的基因宿命!
●環境、飲食及生活習慣,才是致病主因
●健康是基因先天注定?致病基因可以逆轉嗎?
●孩子不生病的十二項環境及生活守則
①睡眠充足 ②適度運動 ③適度曬太陽 ④避免含咖啡因飲料
⑤減少糖分及多餘的油脂攝取 ⑥避免環境荷爾蒙 ⑦避免過敏原
⑧拒絕冰飲 ⑨減少使用3C產品時間 ⑩注意孩童個人衛生
11維持適當體重 12減少心理壓力
●飲食營養上的六項不生病實踐術
①多喝水 ②攝取足夠熱量(卡路里) ③攝取足夠優質蛋白質
④攝取足夠維生素及礦物質 ⑤飲食多蔬果 ⑥養成孩子良好飲食習慣
 
Ch 2體重增加緩慢兒:寶寶瘦巴巴,是腸胃吸收不良嗎?
●病情分析:體重增加緩慢,原因追追追
●診斷工具:體重增加緩慢兒有客觀的量測標準
①病史收集 ②身體檢查 ③實驗室檢查
●病情診斷:體重增加緩慢不可等閒視之
●整體療法:營養治療是體重增加緩慢兒的主要對策
①實際飲食改善,有助骨骼肌肉發長 ②用餐的行為改善,創造快樂用餐氛圍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更多增加體重的營養素
●效果見證:只要用對方法,改善過瘦很簡單
●兒童醫學小教室:體重增加緩慢的原因,知多少?
 
Ch 3身材矮小:孩子,我要你長得比我高大
●病情分析一:成長的正常變異
①家族性身材矮小 ②成長及青春期體質性延遲 ③特發性矮小症 ④低出生體重兒
●病情分析二:疾病引起的身材矮小
①嚴重全身性疾病 ②內分泌疾病 ③遺傳性疾病 ④骨骼發育不良
●診斷工具:身材矮小有客觀的量測標準
①成長速度遲緩指標 ②骨齡 ③成人的預測身高
④病史及身體檢查 ⑤實驗室檢查 ⑥影像檢查
●病情診斷:孩子身材矮小的真正原因
①幸好是成長及青春期體質性延遲的孩子
②低出生體重兒合併輕微的生長激素缺乏
●治療對策:不是疾病造成的身高矮小,也有應對之道
●整體療法:兒童長更高的十三項重點對策
①充足睡眠是身高發展關鍵 ②大塊肌肉運動激發生長激素持續分泌
③曬太陽才能促進肌肉骨骼成長 ④咖啡因不會影響身高,但會坊害孩子睡眠
⑤糖分會抑制生長激素 ⑥類固醇藥物會影響兒童身高
⑦謹慎使用轉骨方,當心副作用 ⑧環境荷爾蒙會造成性早熟、提早停止生長
⑨攝取足夠,供應成長代謝需求 ⑩攝取足夠優質蛋白質,供應肌肉和骨骼成長
11攝取足夠鈣質,幫助生理機能正常能作 12攝取足夠維生素及礦物質,促進成長和發育
13生長激素注射,通常費時數年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更多增加身高的營養素
●效果見證改變生活及飲食型態是長高的根本之道
●兒童醫學小教室:孩子到底會長多高?/正常兒童成長速度,怎麼估算?
 
Ch 4異位性皮膚炎:癢癢癢!孩子抓不停,甚至抓到破皮流血
●病情分析:環境和食物是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的元兇
①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特徵 ②異位性皮膚炎好發位置 ③異位性皮膚炎的預後
●病情診斷:基因、免疫失調、過敏,讓部分異位性皮膚炎難以治癒
●整體療法:面面俱到讓皮膚不再發癢變光滑
①平日照護,黏稠的乳液比含水量高的乳液佳
②藥物治療,同時搭配使用黏稠的乳液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異位性皮膚炎不開藥的處方簽
●效果見證:發癢面積大幅減少,好睡精神好且重獲友誼
 
Ch 5尿床:小孩已經上學了,為什麼還尿床?
●病情分析:尿床其實是一種病
●病情診斷:找出尿床根本原因,啟動整體治療
●整體療法:治療尿床的五項重點對策
①衛教及消除父母疑慮,孩子尿床別責備 ②誘發治療動機,孩子主動積極配合
③治療長期便祕,降低膀胱敏感度 ④尿床鬧鐘,有效改善尿床問題
⑤藥物治療,不要驟然停藥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尿床不開藥處方簽
●效果見證:跟尿床說掰掰,順利參加人生第一場學校露營
 
Ch 6注意力缺失與過動症:過動症竟然是一種慢性疾病
●病情分析:過動兒可能是先天或後天因素造成
①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 ②過動 ③衝動性的症狀
④明顯造成交友或學習障礙 ⑤注意力缺失與過動症的種類
●病情診斷:找出過動症難治的根本原因
●整體療法:治療過動兒的五項重點對策
①要同時治療焦慮症、憂鬱症等共病 ②減少分心的環境,尤其房間和書桌
③減少食品添加物及過敏原 ④別讓孩子天天曝露在塑化劑的環境中
⑤藥物治療宜留意食慾減退及睡眠障礙等副作用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過動兒不開藥的處方簽
●效果見證:過動兒積極治療與否,對往後的人生影響大
●兒童醫學小教室:注意力缺失與過動症的共病有哪些?/家有過動兒,要不要治療?
 
Ch 7自閉症: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病情分析:特徵是不理人、不看人、不怕人、不易有親密關係
父母親學習辨認早期症狀及徵兆很重要
●病情診斷:自閉症確診要五大類條件都符合
●治療對策:治療自閉症採取多元且多面策略
①導致自閉症的原因眾多,排除檢測與共病治療宜併行
②自閉症要根據年齡與需求做治療
●整體療法:治療自閉症的三項重點對策
①行為及教育介入,適當引起孩子的興趣
②藥物治療主要是控制症狀
③瑜伽、氣功、養寵物等另類療法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自閉症不開藥的處方簽
●效果見證:多管齊下走出自閉,逐漸接受和別人一起玩了
●兒童醫學小教室:自閉症與其他疾病的鑑別診斷/認識亞斯伯格症候群
 
Ch 8兒童期糖尿病:已成為兒童常見慢性疾病
●病情分析:第一型糖尿病是兒童及青少年最常見類型
分為自體抗體攻擊胰臟與原因不明兩類
●病情診斷:糖尿病確診標準有四項條件
●整體療法:糖尿病宜採取正規治療與飲食控制
①監測血糖、測試尿酮,以及門診追踪
②飲食要少油、少糖、少鹽,多攝取低GI、高纖維
③依據孩子的活動類型,適當調整飲食計畫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糖尿病非藥物的處方簽
●效果見證:配合正規治療且補足缺乏營養素,血糖日漸穩定
●兒童醫學小教室:如何區別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童常出現低血糖症狀,當心影響腦部發育/如何延緩高風險兒童進入高血糖階段?
 
Ch 9兒童白血病:是兒童癌症發生率首位
●病情分析:致病原因不明,但高風險者有跡象可循
①初始發病症狀:淋巴結腫大、骨關節疼痛、頭痛
②檢查全血細胞計數、白血球分類計數、骨髓
●整體療法:治療兒童白血病的三大重點對策
①藥物治療在不同階段,治療方法會不同
②自我照護特別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感染
③化療或放療時,需要補充大量營養素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兒童白血病非藥物的處方簽
●效果見證:恢復腸道功能、補充營養素,成功克服化放療副作用
 
附件一 富含特定營養素的食物
附件二 兒童每日膳食營養素建議
附件三 參考文獻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617531
  • EISBN:978626725403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9.8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的最佳入門書 
周思源(澄清醫療體系總院長暨中港院區院長)
 
  孩子生病了,最憂心的就是父母親。莫不希望盡一切力量及可能方法,好幫助孩子早日恢復健康:只要對孩子有真正的好處,其實父母親並不會計較是哪種類別的現代醫療。澄清醫療體系董事長林高德博士曾說過:現代醫療講求的是團隊的整合,是跨科別、跨領域的合作,而營養功能醫學正是整合醫療的一環。站在病人的立場,只要對病人的治療有正面的結果,都是好的醫療。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科的胡文龍主任,在本院任職超過二十年,他是院長信箱經常表揚的優秀醫師,也更榮獲嬰兒與母親雜誌多次票選為全國小兒科好醫師 !胡主任除了以兒科的專業聞名之外,對兒童營養功能醫學也鑽研甚深,真正做到揭櫫的整合醫療的精神。他平日患者眾多,醫務繁忙,還能抽空寫成這本《兒科好醫師最新營養功能醫學》,著實令人欽佩。最難得的是在書中,作者將他的醫療個案,以案例分享、病情分析、整體療法及效果見證的方式娓娓道來。能夠把艱深的醫學知識, 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讓每位家長都能看得懂,並容易應用在孩子身上,是本書最具特色的地方。
 
  希望家長看了這本書之後,能夠更注意孩子平日的營養攝取及生活型態調整。萬一有疾病時,除了尋訪合適的醫師,為孩子做適切的診療外,如果還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給予適當的營養補充及生活型態調整,病情就可以得到加速的恢復。這就是整合醫療的重要:每個部分相互支援,全然從病患的立場去考量,只考慮對病人的治療是否有正面結果,而沒有類別之分及門戶之見。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雖然在國內外尚處萌芽階段,相信對國家未來主人翁的疾病預防及治療會有許多正向幫助。也期待隨著本書的出版,國人對台灣的兒童營養功能醫學能有更深的認識與獲益。
 
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的希望
黃碧桃(陽明交通大學小兒科兼任教授‧國防醫學院小兒學科兼任教授‧銘傳大學兼任教授‧童綜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執行長)
 
  兒童是每個家庭中的寶貝,尤其是在極度「少子化」的台灣,每個家庭中的父母長輩都希望家中的寶貝們,能快樂健康的成長,能與疾病絕緣,免於病痛。然而,無論是富裕或較貧窮的家庭,百般細心或隨意照顧的兒童,仍然是無法確保兒童在成長期不患病的。胡文龍醫師,是我多年的同事及好友,從事兒科醫療工作已逾二十餘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愛心。
 
  從多年的臨床工作經驗中,他發現兒童在成長期,如果有良好生活習慣、均衡的飲食營養及有愛心的環境,能讓兒童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即使患病,也會快速地康復遠離病痛。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餘,他潛心鑽研學習兒童營養的功能醫學,充分了解環境、飲食及生活習慣能改變許多與基因有關的疾病形態,治療疾病。
 
  所以在閒暇之餘,他仍用心地完成這本《兒科好醫師最新營養功能醫學》,書中說明適當的運動、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營養補充,對兒童成長的重要及疾病的防治成效。他特別列舉出數種常見的兒童疾患,包括生長遲緩、身材矮小、體重過輕、皮膚病變、長期尿床、過動、糖尿病、血友病及兒童心理障礙自閉症等的生活照顧重要須知,提供給家長們參考,實屬這些類兒童成長期的照顧良策。而且,在每章節均設有臉書粉絲專頁,及當篇的QR code,提供讀者家長們連絡及提問,真是照顧兒童的最佳寶典。
 
  身為兒科醫師的我,強力推薦此書,可以做為人父母及長輩,照顧家中寶貝們的必備手冊。
 
父母必備孩子平安成長寶典
劉博仁(台中科博特功能醫學診所院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
 
  孩童從哇哇墜地開始,面臨的健康議題千奇百怪,從遺傳問題、各類感染疾病、成長曲線分佈、過敏疾病等等,尤其是近來自閉、妥瑞、過動等發生率持續增加,也造成家長的焦慮,更甚者,由於生活偏向精緻飲食化、低度活動、環境污染、高度3C產品依賴,導致孩童肥胖、脂肪肝、糖尿病、近視的比例攀高,這都是國人應重視的問題。
 
  我過去十多年來因為從事營養醫學的調理,所以針對兒童成長、肥胖、過敏等問題涉略不少,也遍查文獻,希望在傳統藥物為主的治療模式中,摸索出一條兒童各類疾病的營養醫學治療方針,也在過去著作中不藏私地呈現出來,期望用拋磚引玉的方式,給兒童健康照顧的醫師參考。
 
  本書作者胡文龍醫師是現任中港澄清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也是台中科博特診所的兼任主治醫師,過去我在醫院擔任耳鼻喉科主任的時候與胡醫師經常因為兒童患者的照顧互相照會,並有許多討論的經驗,胡醫師細心、耐心是出了名,不但學有專精,也是病童家長心目中的好醫師。
 
  記得一次,一位因為突發性耳聾住院在我病房的兒童,因為狀況有異,半夜請胡醫師會診,立即診斷出腦膜炎,並加以治療,化險為夷,讓我對他的專業敬佩有加。後來因為他對於兒童疾病營養介入調理相當有興趣,因此請我給於指導,也就是這因緣,請他在我的科博特診所擔任兼任主治醫師,也累積了大量寶貴臨床經驗,他如今將其寶貴經驗寫出來,分享給大家,實屬難能可貴。
 
  功能醫學以及營養醫學是以腸道健康、毒物排除、粒腺體能量、精準營養調理、基因變異等的剖析來作為不同於藥物的治療介入,胡醫師將兒童成長、異位性皮膚炎、夜尿、過動、自閉、糖尿病,甚至是兒童血癌,以營養功能醫學的角度來檢視並整理出來一套重要邏輯,我看了之後拍案叫絕,真的是太精彩了,內容相當完整,除了可以提供給有興趣的醫療專業人士參考,更是兒童家長家中必備的一本孩童成長平安書,我誠心推薦給各位。
 
作者序
 
一本為孩子健康加分的實用醫學工具書
 
  一九九八年底,我在台北榮總擔任研究醫師,那時候剛考上小兒專科醫師一年多,又快要參加次專科的考試,平心而論就一位醫師的專業訓練過程來說,正是他/她對專科的理論知識最熟悉的時刻。
 
  一個冬日的傍晚,查完房,天已經暗了;在兒科護理站,正看著孩子的核磁共振片子時,一位新近診斷出白血病的孩子媽媽,羞怯地小聲的叫我,問我說:「胡醫師,我應該給小孩特別吃什麼,才會對他病情有幫助呢?」
 
  不過,這麼簡單有關病人飲食營養的問題,一時之間卻把我難倒了。只能吶吶的回答她「正常吃就好︙︙」。
 
  回顧我的醫師訓練過程,從學校教授臨床課程,一直到醫院實習及住院醫師訓練,都忙著學習現代醫學對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事實上,光是這些正規現代醫療的學習與訓練,就已經十分浩瀚了。不過在另一方面,就算連教科書,在衛教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這一部分,包含如何改善孩子的環境及生活習慣,都著墨不多,或匆匆一筆帶過。至於哪一種飲食營養,對何種疾病有幫助,內容更是如鳳毛麟角般稀少。
 
  傑佛瑞‧布蘭德(Jeffery Bland)博士也觀察到這個現象,所以一九九三年在美國首創功能醫學的概念,他重新反思:現代人的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營養,是造成許多疾病的源頭;藉著改變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營養,可以使得許多疾病在正規治療之外,能夠多添一項有力的輔助治療工具!
 
  隨著二○○一年人類基因體解碼,以及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可透過環境、生活習慣及營養因素的改變,而去改變基因的表現,就能對病患產生不亞於現代醫療的治療效果,而作為正規治療外的有力輔助治療!
 
  一九九九年來到台中澄清醫院,開始超過二十年的兒科主治醫師執業生涯。除了慢慢累積經驗,也對之前學習到的專科理論知識,一一進行實地驗證。同時更反覆深刻感受到:作為一位家長,除了謹遵醫囑外,那一份想再幫孩子多做點什麼,好幫助他早日恢復健康的迫切心情。尤其是在自己有了孩子後,更是感同身受。所以每次看診完畢,我總是給予衛教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以期幫助改善病情,並且預防再次得病。
 
  二十幾年前,那位媽媽提出關於疾病飲食營養的疑問,始終是在我心底的一個楔子。而澄清醫院前同事,現任科博特診所院長的劉博仁醫師,則引領我專精兒童醫學之外,同時潛心鑽研兒童營養功能醫學,而在診所兼職的這幾年也跟隨著劉院長學習。院長仁心仁術,是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也是台灣這方面的先驅。能夠親炙大師風範,再配合我自己擁有的二十年兒科經驗,因此進步很快。雖然慢了二十年,但是總算能夠回答,當年那位媽媽問我的問題了。
 
  本書定位為一本家庭的兒童醫學工具書,目標是:任何有需要的家長,都能從本書的內容,自行找到如何藉由改變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營養的方法,而能幫助孩子的病情。內容提到的人名皆為化名,以維護患者隱私。
 
  建議先閱讀第一章,再直接看想要了解的疾病那一章。如果對醫學名詞覺得生疏,讀完每章開頭的「案例分享小故事」後,不妨先直接跳到每章的「整體療法」及「效果見證」等內容,會提供許多改變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營養等建議事項,可以立刻實際應用在孩子身上,幫助改善病情。
 
  特別提醒一下,內文如有提到補充某種特定營養素,可以對照「附件一、富含特定營養素的食物」,讓孩子多攝取含該營養素的食物(如果沒有對該食物過敏);如果孩子偏食,或擔心攝取不夠,想要另外補充,則請見「附件二、衛福部兒童每日膳食營養素建議攝取量」及「上限攝取量」做為參考。但是,如果要另外補充營養素,還是建議要在醫師的建議及監測下補充,是比較理想的作法。
 
  另外,為方便讀者和筆者做雙向的溝通,每章皆有對應臉書粉絲專頁當篇的文章QR code,以供大家留言互動討論,也歡迎私訊,我會儘量抽時間回覆。每章都有參考文獻,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讀者,也可以掃描各章開頭的QR code,這樣在網路上查詢參考文獻會方便很多。如果喜歡粉專內容,也拜託讀者多按讚分享,謝謝!
 
  最後,首先最要感謝的是:前台北榮總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也是現任童綜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執行長——黃碧桃教授。恩師黃教授帶領我走入兒科的領域,才進而能在北榮眾師長薰陶下,開始領略兒科的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可以說,沒有黃教授的教導,就沒有今日兒科的我。
 
  其次要感謝的是:前澄清醫院總院長、現任澄清醫療體系董事長——林高德博士。因為林博士及歷任總院長和院長們,合力精心打造了一個,以服務、溝通、精緻為信念的優質醫療環境,才能讓我從北榮訓練結束後,在林博士的支持下,於此發揮所學、服務病患,而無任何後顧之憂。
 
  最後要感謝的是: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暨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醫師。劉院長學識淵博,是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的先驅及大師。跟隨劉院長學習的這幾年,除了親炙院長的風範,也學會在現代醫療之外,再以生活調理、營養補充的方式,幫患者做最全面的輔助治療。
 
  當然也非常感激,這些年一起共事相處及幫忙的各位長官及同事們。最後,期望受苦中的孩子及爸爸媽媽們,都能藉由這本書的幫助,能夠減輕病痛,重獲健康喜樂!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一些关于此书的介绍后,我感觉作者在阐述复杂医学概念时,采用了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我个人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一般,很多时候阅读专业书籍都会感到晦涩难懂,但从反馈来看,这本书似乎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专业知识和普通家长的认知鸿沟。它没有用过多生僻的专业术语去吓唬读者,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生活化的场景来解释复杂的生理过程和病理机制。例如,如果书中涉及到了肠道菌群平衡的重要性,它可能不会直接抛出深奥的微生物学理论,而是会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比如把肠道比作一个花园,什么样的“播种”和“照料”才能让益生菌茁壮成长。这种叙事技巧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门槛,让那些原本对健康管理感到无从下手的家长也能轻松上手。对我而言,一个好的健康科普读物,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和“易理解性”,这本书似乎在这两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让人读完后不是迷茫,而是充满了“我能做到”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新版”标记也让我颇为关注,这通常意味着作者对既有知识进行了更新和迭代,以跟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的变化。在儿科健康领域,新的营养学发现、新的环境毒理学报告层出不穷,如果一本书的内容停滞不前,那么其指导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推测,这个“二版”很可能包含了对近年来新兴的健康趋势的深入解读,比如对某些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再评估,或者更精细化的个体化营养方案的引入。对我这样的家长来说,最怕的就是读到一些几年前的过时信息,反而可能采取了错误的应对措施。所以,选择一个紧跟时代步伐的资源至关重要。如果这本书能够吸收最新的科学共识,并用其独特的整体视角进行整合,那么它无疑会成为一本非常具有时效性和权威性的参考资料,能让家长们在面对不断变化的育儿环境时,心中有数,进退有据。

评分

从书籍的定位来看,它似乎不仅仅关注于“病”的治疗,而是着眼于“人”的整体状态。这种“整体观”在现代健康领域越来越受到推崇,它强调身体各个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如果这本书确实贯彻了这一理念,那么它所提供的建议将是多维度的,而非单一靶向的。比如,如果一个孩子有慢性湿疹,这本书可能不会只推荐外用药膏,而是会从饮食结构调整(比如排除潜在过敏原)、压力管理(情绪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乃至睡眠质量改善等多个角度给出综合性的干预方案。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很多时候,孩子反复出现小毛病,往往是身体在某个环节发出了警报,如果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永远无法根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健康检查清单”,指导家长如何像侦探一样,去追踪和发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健康关联,从而真正帮助孩子建立起强大的内在抵抗力。

评分

最后,我关注的是这本书可能带来的“心态建设”功能。育儿过程中,焦虑是最大的敌人之一。面对孩子的不适,特别是当传统医学无法迅速给出明确诊断或有效缓解时,家长的无助感和恐慌感会急剧上升。如果这本书真的侧重于“非药物”的调理和预防,那么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赋予家长一种“掌控感”。通过学习如何通过优化营养、改善生活习惯来积极影响孩子的健康,家长的心态会从被动的“等待治疗”转变为主动的“积极干预”。这种赋权感是无价的。我希望这本书读起来会给人一种踏实、沉稳的感觉,而不是制造新的恐慌。它应该像一位经验丰富、沉着冷静的儿科专家在耳边低语,告诉我们哪些是真正需要担心的,哪些只是成长的正常波动,以及我们普通人能做到的最有效、最自然的干预手段是什么。这种基于知识的笃定,比任何灵丹妙药都更持久地守护着孩子的健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柔和的色调和带着一丝童趣的插图,一下子就让人感觉这是一本充满关爱和温暖的育儿指南。我特地去翻阅了一下它的目录和一些公开的试读章节,感觉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首先,从整体的结构来看,它似乎非常系统地梳理了儿童健康领域的多个维度,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疾病应对上,而是更强调预防和日常的调理。我特别注意到其中提到了很多关于“环境因素”对孩子健康影响的讨论,这一点非常贴合现代社会父母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的趋势。比如,书中可能深入探讨了空气质量、水源安全以及家庭装修材料的选择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和呼吸道健康。这种从宏观环境到微观生理的全面考量,让我觉得作者的知识体系非常扎实,不像很多市面上的育儿书那样浅尝辄止,只停留在表面症状的描述上。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能够指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调整,从而构建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环境,而不是等到孩子生病了才手忙脚乱地找对策。这种前瞻性的健康管理理念,是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第一印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