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張圖學會不蝕本選股法:K線很老實、基本面很重要,買股前你一定要懂的68件事! (電子書)

40張圖學會不蝕本選股法:K線很老實、基本面很重要,買股前你一定要懂的68件事!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塩見努
图书标签:
  • 股票
  • 选股
  • K线
  • 基本面
  • 投资
  • 理财
  • 技术分析
  • 股市
  • 电子书
  • 新手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暢銷30,000冊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絕對不要相信名嘴!」
但為何我們總是買高賣低?
別擔心,日本最強財務規劃師用40張圖,
傳授你不蝕本選股法,讓你成為股市贏家!

  測驗題:你是否有以下幾點特徵?
  ‧認為自己哪天一定能以投資賺大錢,但資產卻沒增加
  ‧明明獲利的次數比較多,可是手上的錢一直減少
  ‧自信滿滿對股市很了解,不過其實沒看過多少書
  ‧已為投資做好充足準備,卻總是「時運不濟」
  如果你有以上的狀況,請翻開本書吧!

  ◎為何90%的人賠錢,只有10%的高手賺上億呢?
  90%的投資人總是賠錢,只有10%的高手才能賺到上億,這是股海的真相,但投資人為了成為上億身價的那10%,總是前仆後繼地衝刺,結果卻變成後面90%的投資人認賠退場,為何會這樣呢?

  其實,幾乎所有的輸家都有很多共通點,關鍵就是從未想過自己的「投資邏輯與方法」。相反地,全部的贏家深諳此道,總是能建立「屬於自己的選股清單」。因此,想要擠進這3%的贏者圈,你得……

  ◎首先,學巴菲特也在練的不蝕本「投資心法」
  ‧你已經準備好,在投資戰場「受傷」嗎?
  ‧高手守則:「活下來」比每次都贏更重要。
  ‧股票價差很大,能冷靜下來的人才會贏。
  ‧學贏家主動停損,不要因套牢而被迫停損。

  ◎其次,學把握K線與基本面的「選股法則」
  ‧用「機械化投資法」,嚴格執行買賣紀律。
  ‧一張圖學會趨勢線、壓力、支撐、跳空下跌、橫盤整理。
  ‧短線交易有4種,一般投資人最好不要玩。
  ‧基本面不是看數字,而是該思考背後玄機。
  
  ◎再來,學進場擇時與出場獲利的「買賣戰術」
  ‧選擇退場時機,遵守買賣紀律很重要。
  ‧選對介入個股的時機,決定長期穩定的獲利。
  ‧如何擬定投資戰略?要練到對市場有「自然反應」。
  ‧心理素質高,就是客觀看待一支股票。
  ‧「停損」的效用是學會「怎麼輸」,不要在意「輸多少」。
  ‧攤平與分批買進,決定獲利了結的多寡。
  ‧賠90%想復活不容易,因此得學會控制風險。

  ◎最後,學投資組合與避險,才能存到退休金
  ‧投資組合須年年檢視,並且「再平衡」。
  ‧在投資組合中增加避險標的。
  ‧只用閒置資金投資,買賣務必做好紀錄。

本書特色

  ‧作者的實戰經驗和思想精華濃縮於一冊。
  ‧68條金律讓你培養出贏家的性格。
  ‧圖解基本知識,簡單練好基本功。
  ‧教你製作自己的「金錢使用說明書」。

名人推薦

  股票暢銷書作者 廖日昇
  雪球股達人 溫國信

  *原書名為《為何買股有90%的人賠錢,卻只有10%的人賺上億?》
揭秘价值投资的实战密码:深度解析企业基本面与市场情绪的完美融合 本书并非关于技术分析或短期交易的速成指南,而是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稳健的投资决策框架。它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对企业核心价值的深刻理解,结合对市场情绪波动的敏锐洞察,从而构建出穿越牛熊周期的长期投资组合。全书围绕“精挑细选,长期持有”的核心理念展开,力求帮助读者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锚点。 --- 第一篇:重塑价值认知——理解企业是投资的基石 在充斥着各种“黑科技”和“内幕消息”的投资世界里,我们首先需要回归到最本质的问题:你到底在购买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本篇将彻底颠覆传统上仅关注股价波动的思维定式,引导读者像企业管理者一样去思考,去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 第一章:超越报表的表象:挖掘财务数据的真实含义 财务报表是企业的“体检报告”,但如何解读这份报告,才能发现隐藏的“健康问题”或“潜力股”? 资产负债表的深度解读: 不仅仅是看总资产,更要关注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结构(短期与长期负债的比例)、以及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我们将详细剖析“商誉”这一常被误解的科目,以及如何识别潜在的“财务粉饰”信号。 利润表的“质量”评估: 收入的增长是否可持续?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变动趋势揭示了什么?重点分析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区分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与偶然收益的干扰。 现金流量表的“血液循环”: 真正的利润体现在现金流中。我们将对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识别那些“有利润不赚钱”的陷阱。分析资本支出(CapEx)是否合理,以及自由现金流(FCF)的生成能力,这是衡量企业自我造血能力的关键指标。 第二章:护城河的宽度与深度:构建持久的竞争优势 巴菲特强调的“护城河”,是决定一家公司长期生存和繁荣的关键。本章将细致拆解不同类型的护城河,并提供实用的评估工具。 网络效应与转换成本: 深入探讨平台型企业如何利用用户基数和迁移成本锁定客户。通过案例分析,量化网络效应的边际收益。 成本优势与规模经济: 分析那些拥有独特供应链、地理位置优势或专利技术的企业,如何通过结构性成本领先建立定价权。 品牌价值与无形资产的量化: 探讨如何评估一个强势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占有率,以及专利和特许经营权对未来盈利的保障作用。 第三章:管理层的“船长哲学”:人与战略的匹配度 再好的商业模式,也需要优秀的掌舵者来执行。本章聚焦于考察管理团队的诚信、能力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 激励机制的审视: 股权激励方案是倾向于管理层还是全体股东?关注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 资本配置的艺术: 优秀的管理者懂得如何将自由现金流进行最优配置——是用于回购股票、派发股息、还是进行高回报的内部再投资?分析历年来管理层在并购、投资和分红决策中的得失。 透明度与沟通质量: 评估公司年报、电话会议中管理层对风险和挑战的坦诚度,这是判断其诚信度的重要窗口。 --- 第二篇:市场情绪的解剖学——理解价格的波动逻辑 价值是内在的,价格是外在的。伟大的投资机会往往出现在价值被市场情绪严重错配的时候。本篇旨在教会读者如何在市场喧嚣中保持理性,并识别出被低估或高估的信号。 第四章:行为金融学的应用:认知偏差与羊群效应 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理解人类心理学如何影响市场行为,是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关键。 损失厌恶与处置效应: 为什么人们倾向于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却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探讨这两种偏差如何导致投资组合的效率低下。 代表性偏差与过度反应: 市场往往对突发事件(如一次超预期的财报或一则负面新闻)反应过度。识别哪些信息是“噪音”,哪些是“信号”。 从“关注度”到“价值”的转换: 探讨“热门股票”与“价值洼地”的轮动规律,以及如何避免被媒体热点牵着鼻子走。 第五章:宏观周期的呼吸: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投资不是孤立的决策,它嵌入在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中。本章着重于如何将宏观分析转化为行业选择。 利率、通胀与估值模型: 利率环境如何影响贴现率,进而影响长期资产的现值?分析不同盈利结构的企业在通胀周期中的表现差异。 技术周期与行业生命线: 识别一个行业是处于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不同阶段的投资策略和风险偏好应如何调整? 政策风向标: 理解政府监管、产业支持政策对特定板块的结构性影响,避免成为政策变动的牺牲品。 第六章:估值的艺术与科学:建立多维度的价值判断 估值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字,而是一个区间判断。本章提供一套实用的、多角度的估值方法论。 DCF(折现现金流)的实际操作: 详细讲解如何设定合理的增长率、贴现率(WACC)以及终值假设,重点讨论如何处理“不确定性”对模型输出的影响。 相对估值法的陷阱与校准: 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等指标的局限性。如何根据行业特性和公司所处周期选择最合适的比较基准,并进行“同质化”校准。 “可选性”与期权价值: 评估那些尚未完全释放潜力的新业务线或潜在并购价值,为投资增加“安全边际”之外的向上弹性。 --- 第三篇:构建与管理你的投资堡垒——实战策略与风险控制 理论指导实践,但实践也需要严格的纪律约束。本篇将聚焦于如何将前两部分的洞察转化为可执行的投资组合构建和风险管理体系。 第七章:从赛道到个股的筛选流程 如何系统化地从浩如烟海的股票中筛选出符合你投资哲学的标的? 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 基于宏观判断,确定重点关注的行业板块权重。 自下而上的公司初筛: 建立量化指标池,初步排除财务不健康、治理结构存疑的公司。 深度尽职调查清单: 形成一份包含100个以上细分问题的清单,用于对入选公司的业务、管理、竞争力和财务进行“地毯式”审查。 第八章:构建穿越周期的投资组合 一个健康的投资组合,需要具备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提供稳定回报的能力。 集中与分散的平衡: 探讨高质量的集中投资(“重仓信仰”)与必要的行业分散化之间的黄金比例。 “哑铃型”策略的运用: 如何同时配置高确定性的价值资产与高增长潜力的成长资产,以兼顾稳定性和爆发力。 再平衡的纪律: 设定明确的触发机制,在市场波动导致组合偏离初始目标时,如何不动声色地进行调整,锁定利润或增持低估筹码。 第九章:风险控制的核心:安全边际与退出机制 真正的投资大师,更擅长的是避免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而非追求最高的收益率。 安全边际的量化应用: 明确界定“合理价格”与“安全买入价格”之间的差距,并坚持只在安全边际足够大时出手。 “为什么买入”与“为什么卖出”的对等重要性: 制定清晰的卖出标准,包括价值回归、基本面恶化、或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避免让“贪婪”和“恐惧”成为决策的唯一驱动力。 组合的压力测试: 模拟在经济衰退、行业黑天鹅事件发生时,你的核心持仓可能面临的最大损失,并据此调整仓位结构。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投资者建立一套基于深入研究和理性认知的投资系统,让每一次买入都建立在对企业价值的坚实理解之上,从而实现长期、稳健的资本增值。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塩見努


  出生於日本兵庫縣明石市。CFP(R)一級財務規劃師。

  大學畢業後,曾在壽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相關專業出版社等工作,之後自行創業。目前以個人投資家的身分活用資產獲利,並在證照課程機構和大學裡,擔任財務規劃師培訓課程的講師。

譯者簡介

賴惠鈴


  因為不想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的地方做固定的工作,所以開始當起只能自己跟自己對話的自由譯者。過去創作文字,現在翻譯別人創作的文字,希望某天能聰慧到有本事創作與翻譯並行不悖。

  譯作有《業務之神的問答術》、《連企業老闆都搶著用的目標順序法》(皆為大樂文化出版)等。

图书目录

前言 只有建立自己的投資方法,你才能從九成的失敗者中脫穎而出

Chapter 1 連巴菲特也在練的不蝕本「投資心法」
【第1件事】投資要有「受傷」的準備
【第2件事】「心理素質」能避開追高殺低
【第3件事】注意!避開金融風暴
【第4件事】高手做到的是「活下來」,而不是每次都贏
【第5件事】如何成為股市中10%的獲利者
【第6件事】新手選股當賭博,高手選股會檢討
【第7件事】選錯股,千萬不能轉成長期投資!
【第8件事】學會主動停損,而不是被迫停損
【第9件事】多看股票書,因為連巴菲特都還在學習
【第10件事】如何看懂股票書?關鍵在於要學的是思考
【第11件事】學會釣魚(選股方法),而不是聽明牌
【第12件事】聽到某個人用5萬賺上億時,別相信!
【第13件事】股票價差很大,能冷靜的人才會贏

Chapter 2 K線很老實、基本面很重要的「選股法則」
【第14件事】學習股價分析法
【第15件事】學習基本面分析法
【第16件事】學習訊息面排除法
【第17件事】活用技術分析
【第18件事】看懂趨勢線、壓力與支撐
【第19件事】了解跳空下跌、橫盤整理
【第20件事】運用勝率
【第21件事】運用盈虧比
【第22件事】運用期待值
【第23件事】了解4種短線交易
【第24件事】我用「機械化投資法」,執行買賣紀律
【第25件事】了解「大數法則」

Chapter 3 抓對進場時機、確保出場獲利的「買賣戰術」
【第26件事】下手買賣前,該做的個股功課是……
【第27件事】選擇退場時機
【第28件事】遵守買賣紀律
【第29件事】選擇介入個股的時機
【第30件事】投資經驗的培養要5年
【第31件事】我要的是長期穩定的獲利
【第32件事】如何擬定投資策略?
【第33件事】練到對市場有「自然反應」,而非情緒反應
【第34件事】心理素質高,就是客觀看待一支股票
【第35件事】初學者喜歡成群結黨、一起恐慌
【第36件事】留意「溫水煮青蛙法則」
【第37件事】「逆」散戶情緒:大漲興奮、下跌恐懼
【第38件事】「逆」散戶操作:股價參考點不斷移動,造成大賠
【第39件事】「逆」散戶心態:希望自己沒錯,而無法正確判斷
【第40件事】散戶潛意識的「心理帳戶」
【第41件事】停損的效用
【第42件事】學會「怎麼輸」,不要在意輸多少
【第43件事】分批買進與攤平
【第44件事】獲利了結的標準
【第45件事】賠90%,想復活不容易
【第46件事】如何控制風險?
【第47件事】等待出手時機、不搶進
【第48件事】培養自己的獨門技巧
【第49件事】高手面對市場很老實

Chapter 4 學會投資組合與避險,才能存到退休金!
【第50件事】做好自己投資的「生涯規劃」
【第51件事】製作自己的「金錢分配說明書」
【第52件事】用小額投資,練出自己的買賣邏輯
【第53件事】買賣務必做紀錄,方便自我檢討
【第54件事】投資組合須年年檢視,並且「再平衡」
【第55件事】你的投資風格,久了就會自然形成
【第56件事】在投資組合中增加避險標的
【第57件事】空頭時,要有「放空」的勇氣
【第58件事】善用分散策略
【第59件事】做自己的投資筆記
【第60件事】找出適合自己的金融商品
【第61件事】金融商品越簡單,風險就越單純
【第62件事】投資基金有5個注意事項
【第63件事】會配息的基金有風險,該怎麼避開?
【第64件事】了解定期定額投資,才買基金
【第65件事】做到定期定額儲蓄
【第66件事】搞懂退休金式的年金保險
【第67件事】認識股東贈品
【第68件事】最後清楚這8個問題,你就可以進場!

後記 投資,從模仿開始吧!
附錄 投資大師們的金玉良言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564353
  • EISBN:978626714839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0.6MB

图书试读

前言

只有建立自己的投資方法,你才能從九成的失敗者中脫穎而出


  感謝各位從多如繁星的投資書裡拿起這本書。我是關西地區的財務規劃師,為一般大眾提供資產規劃及保險的諮詢服務。此外,也在補習班、大學、金融機構及一般公司行號,擔任財務規劃師培訓課程的講師。

  我在講座中負責的科目,並不是金融資產的運用,大部分都與保險有關。我從以前就對投資股票感興趣,也曾在證券公司的營業部任職,現在則在神戶市的投資顧問公司,為一般散戶提供諮詢服務。不過,即使收到與金融有關的演講邀約,我也很少接受。

  在培訓課程中,學到的各種投資商品基本原理及風險等,是財務規劃師不可或缺的基礎知識,但不會直接有助於改變自身的資產結構。所以,想要累積資產,不能只有知識及理論,而是要腳踏實地學習,培養出自己的投資風格。

  本書最大的主旨,是告訴讀者如何培養出屬於自己的投資風格。本書後半部會從個人的人生觀及生涯規劃出發,說明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資風格,並進一步成長茁壯。

  要建立自己的投資風格,最有效的方法是由成功者直接指導,養成「自己的核心投資法」。不過,這不是指要成功者私下指導所謂的「祕傳手法」,因為讓投資人成功的手法絕不會只有一種,而是琳瑯滿目、千變萬化。舉例來說,光是買與賣的間隔,就從數秒到數年各有不同。再者,就算使用相同的手法,結果也會因為投資人的喜好及性格,而產生巨大的差異。

  不過,在投資思考邏輯與方法上,不只是成功者之間,幾乎所有的失敗者之間,都有非常多共通點。所以,對於投資這件事,如果不先了解成功者及失敗者的投資思考與態度,通常最後都會虧損。

  正因為成功者深諳此道,才會要初階投資人透過實際經驗,理解「投資的思考邏輯與方法」,建立「自己的核心投資法」。只可惜,成功者占所有投資人的一○%都不到,而且大多不會揚言自己是因為投資成功的(理由會在本文中加以說明)。

  那麼,如何學會成功者的思考邏輯與方法呢?我能給的答案非常平凡無奇:多看書。在本書前半部,我整理了自己看過的各式各樣的書,以及從經驗中摸索出來的心得。這是我在經歷過無數次的投資失敗與挫折後,身體力行累積下來的記錄。請各位在開始投資以前,務必了解這一點。

  本書是為了打算開始投資的人,以及對投資感到迷惘煩惱的人而寫的。我身為財務規劃師,擁有許多與一般投資人討論的經驗,因此深知投資人需要的是不厭其煩的指導。

  或許各位會覺得,本書好像不斷重複大同小異的話題,說教意味濃厚。不過,這其中充滿著我想將至今親身感受到的東西與大家分享的心意,希望各位能夠理解。

  倘若本書能幫助投資人避開「早知道就能避免」的失敗,建立自己的投資風格,挑戰更上一層樓,過著更幸福的人生,這就是我最至高無上的幸福了。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