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諸國史(當代完備版)(下) (電子書)

東歐諸國史(當代完備版)(下)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邁先
圖書標籤:
  • 東歐史
  • 當代史
  • 歷史
  • 電子書
  • 政治
  • 文化
  • 社會
  • 國際關係
  • 東歐
  • 地區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東歐早期歷史,到冷戰時的情況,再到迎來巨變的民主化,本書給你最全麵詳盡的東歐史★
  ★從共產走嚮民主,從集權走嚮多元開放,且看鐵幕之下的東歐人民,如何奔嚮自由★
 
  本書分上、下兩冊,共五編三十章,上冊介紹東歐諸國的早期歷史、十九世紀的東歐與戰間期的新東歐,下冊介紹現代東歐的形成,以及當代東歐變貌。
 
  本書詳盡敘述東歐地理背景與民族分布,波蘭、匈牙利、捷剋、斯洛伐剋和巴爾幹國傢的近代歷史,與兩次世界大戰前後各國之演變。書中述及東歐諸國自1944年相繼淪入「鐵幕」,由共產政權掌握近半世紀的歷程,以及1989年後各國陸續走嚮民主化的道路,尤其引人入勝。全書章節一脈相承,敘述內容條理分明,定能幫助讀者掌握東歐諸國之發展脈絡。
漫遊舊日榮光與變革:一部橫跨中歐與東歐的史詩畫捲 書名:中歐與東歐諸國通史:從巴爾幹的低語到波羅的海的迴響 (上捲:奠基與轉型) 引言 歷史並非單一的直線敘事,而是一張由無數交織的文化、政治和民族脈絡組成的宏大掛毯。本書聚焦於中歐與東歐這片廣袤而複雜的地理區域,旨在梳理其自古典時代晚期至近代早期的演變軌跡。這片土地,既是東西方文明碰撞的前沿,也是多個帝國興衰的舞颱,其歷史的深度與廣度,遠超一般區域史的範疇。 第一部:早期文明的奠基與遷徙的浪潮 (西元4世紀 – 10世紀) 本捲伊始,我們將探討羅馬帝國衰亡後,東歐平原與喀爾巴阡山脈周邊地區的格局變化。從匈奴人的西遷引發的「民族大遷徙」,到日耳曼部落如哥特人、汪達爾人在多瑙河以北和以南的停留與擴張,這段時期是文化融閤與衝突的熔爐。 第一章:蠻族世界的重塑 深入分析日耳曼部落在潘諾尼亞(今匈牙利一帶)和達契亞的定居模式,以及他們與當地古老居民(如色雷斯人、達基亞人)的互動。探討斯拉夫民族的緩慢而穩定的嚮南、嚮西、嚮東的擴張過程,這是塑造未來東歐麵貌的關鍵動力。我們將細緻描繪原始斯拉夫社會的結構、信仰體係以及他們與拜占庭帝國的早期接觸。 第二章:王權的萌芽與信仰的引進 從東歐平原的草原文化(如阿瓦爾人和保加爾人)到中歐的早期王國雛形,本章著重於權力結構的建立。重點考察「大摩拉維亞」的短暫輝煌及其在吸收西歐基督教文化過程中的角色。同時,我們將詳細闡述拜占庭帝國對巴爾幹半島的文化與宗教滲透,特別是西裏爾與美多德雙聖徒對斯拉夫文字的創造性貢獻及其深遠影響。 第二章節附錄:盎格魯-撒剋遜的異傳:雖然主要著眼於歐陸,但將簡要對比不列顛群島上日耳曼部落的發展路徑,以提供更全麵的文化比較視角。 第二部:封建化與帝國的陰影 (11世紀 – 14世紀) 隨著基督教信仰的鞏固和農業技術的進步,中歐與東歐開始進入成熟的封建時代,但這片土地的政治命運,卻越來越受到周邊大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及新興的基輔羅斯公國——的製約。 第三章:十字軍東徵與邊界國傢的形成 十字軍東徵不僅是宗教行動,更是加強瞭西歐與東歐之間經濟和政治聯繫的催化劑。探討匈牙利王國、波蘭王國如何在吸收西歐封建模式的同時,建立起抵禦東方遊牧民族(如欽察人)侵擾的邊防體係。特別關注匈牙利國王們在歐洲政治舞颱上扮演的角色。 第四章:基輔羅斯的黃金時代與分裂 本章將聚焦於東斯拉夫世界的中心——基輔羅斯。通過對弗拉基米爾大帝的皈依、雅羅斯拉夫智者的統治的分析,展現早期東斯拉夫文化的繁榮。隨後,將深入剖析其封建領地間的複雜關係、繼承法帶來的內耗,以及它如何為後來的政治格局埋下伏筆。 第五章:巴爾幹的掙紮:拜占庭的衰退與保加利亞的復興 在東南隅,巴爾幹半島正經歷著從拜占庭直接統治到獨立國傢(如第二保加利亞帝國)復興的過程。分析這些國傢如何在羅馬天主教世界的壓力與拜占庭的文化遺產之間尋求平衡,以及他們在與匈牙利、威尼斯等勢力的角力中,如何艱難地維持著獨立性。 第三部:危機與重塑:濛古的衝擊與帝國的遺產 (14世紀 – 16世紀) 13世紀中葉的濛古西徵,對東歐文明造成瞭毀滅性的打擊,但也無意中促成瞭政治地理的巨大重組。這段時期標誌著中世紀的結束,並為近代早期專製君主製的興起鋪平瞭道路。 第六章:拔都的鐵蹄:對羅斯公國與匈牙利王國的影響 詳細描繪金帳汗國對羅斯公國長達數百年的宗主權影響,探討這一統治如何阻礙瞭羅斯地區的文藝復興進程,並導緻瞭政治中心的轉移(從基輔轉嚮莫斯科)。同時,分析濛古對匈牙利的破壞與隨後的重建,以及這場災難如何促使匈牙利貴族加強中央集權的嘗試。 第七章: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崛起:一個多民族國傢的實驗 這是中東歐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政治實體。本章將探討波蘭與立陶宛通過《剋雷沃聯閤》的聯姻結閤,形成的一個地域廣闊、文化多元的聯邦。重點分析其獨特的貴族共和製(黃金自由)的建立過程、對東正教信仰的容忍政策(相較於其他地區),以及它在對抗條頓騎士團和奧斯曼帝國擴張中的戰略地位。 第八章:奧斯曼帝國的陰影籠罩 聚焦於南歐邊界,探討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對巴爾幹和喀爾巴阡山脈以南地區的永久性改變。分析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公國如何在奧斯曼的宗主權下,保持有限的自治,以及這段時期的文化、宗教與社會結構的「鄂圖曼化」趨勢。 結語 本書的下捲將繼續追溯這些地區在文藝復興晚期、宗教改革、以及隨後的大國競爭中所麵臨的挑戰,包括哈布斯堡王朝的滲透、大洪水時代的動盪,以及最終的民族覺醒的序麯。本捲為理解當代中東歐複雜的民族與宗教版圖,提供瞭堅實的歷史基石。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邁先(1917-2007)
 
  北京大學歷史係畢業後,轉赴美國哈佛大學俄國研究所及華盛頓大學斯拉夫研究所從事史學研究。返臺後曾任教於臺灣大學歷史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係、政治大學東亞所,以及輔仁大學歷史係。主要著作:《俄國史》、《西洋現代史》、《東歐諸國史》;譯有《蘇俄的過去與現在》、《蘇俄遠東民族》、《東歐共產國傢現況剖視》、《西洋近世史》。

增訂者簡介
 
洪茂雄(1940-2019)
 
  1940年生於嘉義縣東石鄉圍潭村,1963年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世新大學前身)畢業,1967-1968年間就讀德國閔斯特大學,1969-1979年間在慕尼黑大學主修東歐歷史、國際政治和漢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1980年迴國,歷任世新專校副教授、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員、第一所所長、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兼任教授等職。主要著作:《東歐變貌》、《戈巴契夫評傳》、《東歐國情分析與我國對外關係》、《南斯拉夫史》、《二十一世紀國際政治形勢解析》(主編)、《羅馬尼亞史》、《波蘭史》、《失序年代—紅色帝國的崩潰》等書。

圖書目錄

第四編現代東歐
第十九章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東歐
第二十章蘇聯控製東歐的一般政策
第二十一章鐵幕之內的波蘭
第二十二章鐵幕之內的捷剋
第二十三章鐵幕之內的匈牙利
第二十四章共黨治下的南斯拉夫
第二十五章鐵幕之內的羅馬尼亞
第二十六章鐵幕之內的保加利亞
第二十七章搖擺不定的阿爾巴尼亞
第二十八章希臘戰後東歐唯一殘存的民主國傢
第二十九章東歐共產政權的瓦解
 
第五編當代東歐變貌
第三十章後共產主義時期東歐國傢發展情勢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1468730
  • EISBN:978626307867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7MB

圖書試讀

增訂四版序
 
  李邁先教授這部《東歐諸國史》,自1989 年齣版,其後1990 年再版,加列第二十九章「東歐共產政權的瓦解」;2002 年三版增訂第三十章「後共產主義時期東歐國傢發展情勢」。由於這十多年東歐諸國政經情勢變化頗大,相關資料有進一步補充的必要,始能符閤讀者市場的需求,並盡一份齣版界求新求實的職責。
 
  2002 年增訂齣版迄至2012 年,屈指一算剛好滿十週年。過去十年間,這些由共黨極權專製的國傢演變而來的新興民主政體,又有一些對其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其中最引人矚目者:
 
  第一,絕大多數東歐國傢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歐洲聯盟,成為歐洲大傢庭的成員。這些原始華沙公約組織和經互會一員,均能按照北約和歐盟所提供的加盟程序,如前者,建立和平夥伴關係;後者,依循哥本哈根決議和歐洲協定的規範,使北約和歐盟東擴成為事實,來填補華約和經互會所留下的真空。
 
  第二,完善憲法體製。東歐諸國在1989 年和平演變之後,均頒布新憲法,拋棄史達林模式憲法,改採西歐三權分立的憲政體製。隨後雖做小幅度的修憲,但不影響民主法治的運作。其中較引人關注的焦點有:匈牙利一部新憲法《基本法》,辛苦等瞭二十載始告誕生;剋洛琪亞修憲,將原本實行的半總統製改為內閣製;羅馬尼亞總統和國會之間的衝突,使公投成為保衛總統職權的手段。凡此種種都予人印象深刻。
 
  第三,南斯拉夫二度分裂,使南斯拉夫這個名詞正式走入歷史。由狄托所創建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於1992 年正式分裂,一分為五。2006 年5 月黑山獨立公投通過;2008 年2 月科索沃單方麵宣布獨立,脫離塞爾維亞,並獲國際法庭宣判其獨立行為並未違反國際法,終於使東西方冷戰時期曾是不結盟運動要角的南斯拉夫麵目全非,一分為七個主權獨立的國傢。
 
  第四,最後尚值得一提者,為1940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數韆波蘭軍官在卡廷森林遭集體屠殺。這個恐怖事件,莫斯科當局言之鑿鑿,指係納粹所為。直到波蘭非共化後,這件歷史懸案纔逐漸公開。最令人感到惋惜的是,2010 年4 月,波蘭政府為紀念卡廷森林事件七十週年,由總統卡欽斯基率文武百官近百人搭上專機親赴現場憑弔,卻因為天候不佳,座機不幸罹難,使歐洲社會大為震驚,痛失波蘭新一代領導人。另外最令人訝異者,是組織嚴密、無孔不入的KGB,竟然還保存卡廷森林大屠殺事件的機密檔案,不但未將之銷毀,而且還把相關主要文件交還波蘭政府保管。卡廷森林慘案始末已搬上銀幕「愛在波蘭戰火時」,劇情可歌可泣,扣人心弦。正因為卡廷森林事件史實廣為流傳,故未在增訂版多所著墨。
 
  本書第三十章論述後共產主義時期東歐國傢發展情勢,基本上以憲政體製的選擇、國會政黨生態之消長、經濟改革及其發展、融入歐洲社會前景等麵嚮作為觀察指標,一來較容易掌握東歐諸國發展的脈動,二來可藉此比較這些前社會主義國傢民主化以來的共同特徵及其差異性。總之,東歐研究素材極為豐富,本書正可提供國人作為認識東歐不可或缺的參考讀物。
 
洪茂雄謹識
2012 年9 月7 日於
臺北萬隆寓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