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事件簿:南北韓政治、軍事、外交的前世今生 (電子書)

朝鮮半島事件簿:南北韓政治、軍事、外交的前世今生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羅添宏
图书标签:
  • 朝鲜半岛
  • 南北关系
  • 韩国政治
  • 朝鲜政治
  • 军事
  • 外交
  • 历史
  • 半岛危机
  • 安全
  • 冷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認識這樣的韓國嗎?
  近年來韓國文化強勢輸出,韓國影劇、歌曲及美食等,不僅風靡了亞洲,甚至遠在歐美、非洲都有許多愛好者。在臺灣,學習韓文、到韓國旅遊的人數屢創新高,但是關於朝鮮半島的歷史,你瞭解多少?你可知道:

  ◇第一場中日戰爭發生於何時何地?與韓國有什麼關係?
  ◇旅遊勝地濟州島在韓戰爆發前,曾有幾萬人慘遭殺戮?
  ◇韓戰開打雙方付出巨大代價,然而戰爭的結果如何呢?
  ◇韓國人的仇日情緒何以至今仍如此強烈?

  透過濟州四三事件、青瓦臺事件、光州事件、八五八號班機爆炸事件……等重大歷史節點的串連,作者羅添宏大使以專業的視角、簡明扼要的方式,敘述朝鮮半島兩千年來的政治、外交、戰爭與軍事行動,透過外族對這塊土地的覬覦與入侵,以及韓戰的經過和其後的對峙衝突,使讀者可以對朝鮮半島(南韓與北韓)的前世今生更加瞭解。

  本書除了豐富的歷史事件外,亦有諸多不為人知的精彩小故事,是作者透過親自走訪現場觀察、考證並撰寫,搭配珍貴的第一手攝影照片,格外引人入勝!

名人好評

  「我很欽佩問他(羅大使)在釜山任所有多久,他說不到兩年,但是對於轄區一事一物都認真考證,同時也開了一個部落格介紹韓國南部各景點的歷史、文化,深受國人甚至韓國友人的讚許。我告訴他這是外交官的良好典範。」──錢復(前外交部部長、前監察院院長)
《朝鲜半岛风云录:地缘政治下的百年变局》 本书深入剖析了朝鲜半岛自20世纪初至今,在地缘政治的巨大漩涡中,如何从一个被殖民的统一体,演变为今日的南北对峙格局。全书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为骨架,辅以精细的政治、军事和外交细节分析,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的朝鲜半岛历史图景。 第一部分:殖民的遗产与分断的序曲(1905-1948) 本部分首先追溯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910-1945)对半岛社会、经济和民族心理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考察“皇民化”政策、资源掠夺以及抗日独立运动的复杂图景,揭示了近代化进程中留下的结构性创伤。殖民统治的结束并未带来期待中的统一独立,反而因美苏势力的介入而急转直下。 重点分析了雅尔塔体系下,以北纬38度线为界的“临时托管”如何迅速固化为意识形态的铁幕。本书细致梳理了1945年至1948年间,美苏军政厅在各自占领区推行的截然不同的社会改造实验:南方强调市场经济和反共,北方则推行激进的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的内部政治斗争,特别是李承晚与金日成集团的崛起,被置于冷战大背景下进行考察,阐明了两个政权如何利用意识形态动员,为未来的冲突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战争与停战:铁幕下的军事对峙(1950-1970年代) 朝鲜战争(1950-1953)是理解当代朝鲜半岛问题的核心。本书摒弃了传统上仅从意识形态对立角度解释战争的单一视角,转而探究其内部驱动力——包括金日成对“武力统一”的执念、南方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以及美苏对代理人战争的默许乃至推动。 详细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进程,从仁川登陆的戏剧性逆转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介入,再到板门店停战协定的签订。特别关注停战协定本身所包含的根本性缺陷:它只是一份“停火令”,而非“和平条约”,这使得南北双方在法律和事实上仍处于战争状态。 在战后重建阶段,本部分侧重于军事力量的重塑与“核武阴影”的初现。分析了美军驻韩的长期存在如何成为南方安全基石的同时,也成为北方极端民族主义的刺激因素。在北方,金日成通过“主体思想”的理论建构,实现了对权力的绝对集中,并着手构建世界最坚固的防御工事体系。 第三部分:经济奇迹与体制僵化:南北的平行发展(1970年代-1990年代初) 冷战格局下的和平(或曰“非和平”)时期,南北双方走上了迥异的发展道路。 对于南方而言: 本部分考察了朴正熙政府的“汉江奇迹”。分析了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成功之处,以及其背后的代价——严酷的劳工政策、军事化治理结构和民主化的长期受阻。本书梳理了“民主化运动”的历程,包括光州事件的血性抗争,以及韩国如何逐渐过渡到一个成熟的民主体制,这对理解其外交政策的灵活性至关重要。 对于北方而言: 本部分聚焦于“主体思想”指导下的计划经济的兴衰。分析了在特定历史时期(如苏联的援助下),北方如何在重工业和军事领域取得的相对优势,以及七十年代末期,由于缺乏外部技术输入和内部改革停滞,其经济开始显现的系统性危机。北方对“自力更生”的坚持,最终导致了其在与南方经济差距的扩大。 第四部分:冷战终结后的冲击与危机应对(1990年代至今) 苏联解体标志着朝鲜半岛外部环境的剧变。北方失去了最大的政治和经济靠山,这直接导致了九十年代的“苦难的行军”和长期的经济崩溃。本书详细分析了北方应对危机的几种策略:对外求援、发展“金日成-金正日主义”的继承体制,以及最为关键的——重启核武器开发计划。 本书将重点分析“核问题”的演变路径:从第一次核危机(1993-1994年)到六方会谈的尝试,再到今日朝鲜发展出具备实战能力的核导能力。分析了历届韩国政府(从金泳三、金大中到朴槿惠、文在寅)在对朝政策上的摇摆与调整,从“阳光政策”的接触与援助,到“对等施压”的路线选择。 最后,本书讨论了当前半岛面临的复杂挑战:朝鲜半岛的“再统一”愿景在现实面前的巨大鸿沟、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战略再定位(如萨德系统部署的影响)、以及中国在朝鲜半岛地缘政治中的不可替代的平衡作用。全书旨在强调,朝鲜半岛的未来,依然是区域大国博弈与半岛内部自我塑造力量相互作用的复杂产物。 本书通过对政治精英决策、军事部署细节、以及经济发展轨迹的交叉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关于朝鲜半岛冲突与共存历史的深度阅读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添宏 大使


  新竹人,新竹中學、政治大學外交系。1983年外交特考及格進入外交部服務,曾派駐菲律賓、史瓦濟蘭、聖文森、韓國及索羅門群島。國內則曾任人事處科長、亞太司專門委員、領事事務局副局長等職務。

  駐韓期間曾經營「韓國也可以這樣玩」部落格,撰寫360篇文章介紹韓國地理歷史文化等,韓國主流媒體東亞日報、朝鮮日報及聯合通訊社等讚譽作者為「比韓國人還要瞭解韓國的超級部落客」、「韓國文化傳道士」;韓國主要電視台KBS及MBC等均曾訪問過作者,地方電視台等也曾多次採訪或製作節目。2011年應釜山地標釜山塔邀請舉辦個人攝影展,2014年應韓國觀光公社台北分社邀請舉辦個人攝影展。

  2021年出版《我在索羅門群島──台灣大使的美日戰場見聞錄》一書頗受歡迎。曾應邀在政治大學、淡江大學等多所大學及高雄、台中、金門等市縣政府以及多家扶輪社等演講。

图书目录

自序
導言
第一章        烽火連天三國時期
第二章        高麗先後臣服遼金元 元朝借道朝鮮半島征日
第三章        日本侵略朝鮮劍指中國
第四章        朝鮮中期閉關鎖國  兩百年無戰事
第五章        列強入侵朝鮮
第六章        中日甲午戰爭
第七章        日本與俄國爭奪朝鮮半島利益
第八章        日本併吞朝鮮
第九章        美國蘇聯分占南北 朝鮮半島分裂
第十章        濟州四三事件
第十一章    麗水順天叛亂事件
第十二章    北韓南侵 韓戰爆發 朝鮮半島再度成為戰場
第十三章    中國抗美援朝派「志願軍」參戰
第十四章    韓戰的意義與影響
第十五章    韓戰俘虜
第十六章    朝鮮半島非軍事區
第十七章    南韓臨時首都──釜山
第十八章    聯合國紀念墓園
第十九章    南韓與北韓分別派軍參加越戰
第二十章    青瓦臺事件、普韋布洛號事件與實尾島事件
第二十一章    南韓經濟起飛 朴正熙遭暗殺
第二十二章    雙十二政變與光州事件
第二十三章    仰光爆炸事件
第二十四章    韓航八五八號班機爆炸事件
第二十五章    江陵潛艇滲透事件
第二十六章    界線不明而紛爭不斷之西海五島
第二十七章    北韓金氏王朝第三代金正恩登場
第二十八章    虎乎?兔乎?朝鮮半島
第二十九章    南北韓軍力競賽
第三十章    北韓與南韓的外交折衝
結語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534957
  • EISBN:978626353516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7.0MB

图书试读

導言

  朝鮮半島位於東北亞,有東亞橋梁之稱,其歷史及發展與鄰近的中國、日本,以及後來的臺灣和俄羅斯等都息息相關。

  相較中國數千年複雜的歷史,朝鮮半島的歷史可說相對簡單。早在遠古時期,朝鮮半島就已有人類居住,大致說來,西元前五千年進入新石器時代,西元前一千年進入青銅器時代,西元前四世紀進入鐵器時代。半島上部落林立,古朝鮮則是半島最初形成的國家。西元前一九四年衛滿推翻古朝鮮建立衛滿朝鮮。西元前一○九年,中國漢武帝東征,在朝鮮半島北部地區設立樂浪、玄菟、真番及臨屯等四漢郡。而朝鮮半島南部則陸續形成辰韓、弁韓及馬韓,稱為「三韓時代」。

  西元一世紀起,在經過不斷的交相征伐後,新羅、百濟與高句麗逐漸取代三韓,而進入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七世紀中葉,在半島東南稱雄的新羅與唐朝結盟,先後消滅與日本結盟的百濟以及北半部的高句麗,半島於是首度統一,史稱為統一新羅。八世紀末期,新羅貴族內訌以及農民起義不斷,國勢開始衰退。十世紀初,西元九○一年,朝鮮半島出現後百濟、後高句麗及後新羅分立局面,史稱「後三國」。

  西元九三六年,高麗的王建統一後三國,建立高麗王朝。高麗朝國祚四百餘年恰值中國北方部族興起之時,契丹、女真與蒙古接續來侵,高麗臣服元朝,並被迫與蒙古兩度聯軍攻打日本,但皆失敗,兩國間的恩怨情仇又更加錯綜複雜。功高權重的大將李成桂趁高麗朝國勢漸衰,逐步掌握大權,西元一三九二年推翻高麗王朝。

  取得大權的李成桂改國號朝鮮,是為朝鮮太祖,一三九五年遷都於漢陽(後稱漢城,今首爾)。朝鮮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為國家統治理念。世宗時期,朝鮮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長足發展,諺文的發明也有助於平民文化的普及。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朝鮮由於遭到後金和日本豐臣秀吉的攻擊而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自十九世紀,朝鮮內部紛爭日起,而且遭逢歐美列強及日本陸續侵略,國勢日益衰落。一八九四年以朝鮮半島為主要戰場的中日甲午戰爭後,戰敗的清朝勢力退出,朝鮮半島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在日本的主導下,高宗於一八九七年稱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結束了朝鮮與中國清朝的宗藩關係。

  日本操控朝鮮改為大韓帝國,其實是為併吞朝鮮做準備,朝鮮各地反日行動風起雲湧。一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反日義士安重根在哈爾濱將日本首任朝鮮統監伊藤博文擊斃。兩個月後,內閣總理大臣李完用被刺成重傷。不過反日者的行動並無法挽救大韓帝國的滅亡命運。一九一○年八月二十二日,日本與李完用簽訂《日韓合併條約》,朝鮮半島正式被日本吞併。

  朝鮮半島被併吞之後,日本運用其資源與地理位置進一步侵略中國東北,於一九三二年建立滿州國,嗣於一九三七年發動盧溝橋事變,引發中日間長達八年的戰爭。關東軍甚至於一九三九年攻擊在蒙古的蘇蒙聯軍(諾門罕事件),結果導致雙方損失慘重,日軍北進政策受挫。

  整個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可說是世界各國都被捲入這場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在日本統治下的朝鮮半島反而未受直接波及。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後,朝鮮半島依照美、蘇先前協議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分別由美國控制南部,蘇聯則控制北部。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五日,南方成立「大韓民國」,北方也於一個多月後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千多年來統一的朝鮮半島至此正式分裂。南北兩韓均以合法正統自居,亟欲進行統一大業,雙方不斷發生各種紛爭。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準備多時且軍力占優勢的北方突然大舉南侵,引爆朝鮮半島戰爭,也就是韓戰。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退守釜山大邱一帶奮力抵抗,又於九月十五日在仁川登陸反攻,南侵的北韓軍被驅趕回北部,只剩與中國邊界的一隅。但是中共於十月十九日打著抗美援朝的旗號突派大軍進入朝鮮半島參戰,韓戰情勢丕變。中朝聯軍將聯合國軍趕回三十八度線以南,聯合國軍又重整旗鼓奮力回擊,自此雙方大致沿三十八度線呈拉鋸戰情勢,戰事極為慘烈。一九五一年七月,戰事經過一年之後,聯合國軍與中朝聯軍皆感兵疲馬困,於是開始進行談判,但是邊談邊打,雙方均想要取得優勢以增加談判的籌碼,戰事並未稍戢。直至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經過五百餘次談判後,交戰雙方才簽訂停戰協定。韓戰經過無數次大小戰役,雙方兵力及平民死傷慘重,成為二次大戰結束後第一場最為慘烈的戰爭。

  韓戰可以說是冷戰期間的第一場「熱戰」。停戰協定生效後,雙方仍時有摩擦,不僅在非軍事區及鄰接海域發生大大小小的武裝衝突,北韓還經常派軍人潛入南韓進行暗殺或破壞行動,甚至還派遣特工人員赴國外以炸彈攻擊南韓總統訪問團,以及炸毀韓航客機等駭人聽聞的事件。

  南韓總統金大中於一九九八年上任後採取所謂的「陽光政策」,向北韓遞出橄欖枝。二○○○年六月,金大中正式出訪平壤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日舉行了歷史性的南北韓高峰會議。這是朝鮮半島分裂半個世紀以來,雙方領導人的首次會晤。金的繼任者盧武鉉賡續陽光政策。二○○六年十月北韓進行第一次核子試爆,導致南韓的陽光政策在二○○八年李明博繼任總統及政黨輪替後中止,但在二○一七年文在寅就任總統後恢復,期間北韓共進行六次核子試爆。

  二○一八年起北韓第三代領導人金正恩開始擺出願意對話的姿態,文在寅的政治立場則是明顯地親中及願意與北韓和解。於是立場逐漸接近的南韓與北韓開始合作演出一系列令世人眼花撩亂的和平大戲。而美國總統川普也與金正恩先後在新加坡及越南兩度見面,接著於二○一九年六月三十日在南北韓非軍事區的板門店會晤,川普也因此成為歷史上首位任內踏足北韓領土的美國總統。一時間讓世人以為朝鮮半島和平在望。直到二○二○年六月北韓以南韓違反《板門店宣言》為由,突炸毀剛完工不久的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建築,造成兩韓關係急遽惡化,朝鮮半島局勢一夕驟降至冰點。這對南韓文在寅政府而言無異是被北韓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對世界其他各國而言也是有如從和平的幻覺中驚醒。二○二二年三月尹錫悅繼任南韓總統,其對北韓的態度與前任親平壤的政策迥然不同,北韓也因此於尹就任前後不停地發射飛彈及恫嚇進行第七次核試,朝鮮半島再度陷入緊張。

  朝鮮半島情勢極為錯綜複雜,未來將如何發展,是世人關切的焦點,也正是本書想要探討的主要目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实在太引人注目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现代的紧张感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我一直对东亚地缘政治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个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半岛,总觉得那里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极具故事性,仿佛在邀请读者潜入一场跨越数十年的政治迷局。初次接触时,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梳理那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历史脉络。毕竟,要理解朝鲜半岛的现状,就必须回溯到那些关键的转折点,那些决定了今天南北双方走向的微小抉择。这本书的份量,从目录上看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钻研的深度,希望能在一本相对集中的读物中,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图,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事上的节奏感,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种冷静的克制,不带过度的煽情色彩,只是客观地呈现事实,但事实本身已经足够震撼人心。读起来感觉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历史学家,穿梭于冷战的硝烟和后冷战时代的博弈之中。特别是对于那些关键的军事部署和外交斡旋的描绘,那种细节的打磨,让人仿佛能亲身感受到当时决策者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我通常对枯燥的政治分析感到乏味,但这本书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鲜活的人物侧写结合起来,让那些理论性的分析变得触手可及。这种平衡掌握得非常好,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兼顾了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这一点是很多同类题材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

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未将南北韩描绘成简单的对立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双方内部政治生态的微妙差异及其相互影响。作者似乎花了大量篇幅来解剖金氏家族的权力更迭逻辑,以及韩国政坛在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摇摆不定。这种对“内在性”的挖掘,远比单纯讨论朝韩冲突来得深刻。它让我开始意识到,理解半岛问题,必须从理解这两套截然不同的社会运作机制入手。尤其是关于经济发展模式对政治决策的反作用力分析,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视角。这本书让人明白,对一个复杂地缘政治实体的研究,永远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深入到其社会肌理之中去寻找答案。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颇有一种老派欧洲学者的风范,语言精准、逻辑严密,几乎没有可以被挑剔的模糊地带。它不像某些通俗读物那样追求戏剧性,而是更注重于构建一个扎实的研究基础。我特别留意了作者是如何处理那些敏感时期和历史争议的,采取了一种多方引证的审慎态度,这极大地增强了其说服力。对于我这种希望建立一个坚实知识框架的读者来说,这种严谨是极其宝贵的。它强迫我跳出日常媒体的碎片化信息茧房,去系统地理解朝鲜半岛议题的复杂性,去思考每一个决策背后的长期影响。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停下来消化很久,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密度实在太高了。

评分

在阅读体验上,我必须称赞这本书在图表和辅助材料方面的处理。虽然内容本身非常学术化,但恰到好处的地图、时间轴和关键人物关系图,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这些视觉辅助工具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真正融入了文本的逻辑结构中,帮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起复杂的事件网络。对我而言,有些外交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文字描述容易混淆,但一旦有了清晰的图示,瞬间就能豁然开朗。这显示出作者不仅是历史的专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知识传达者。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看待东北亚格局的全新、成熟且富有洞察力的框架,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参考之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