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玻璃房子」,東倫敦的「大規模貧民窟」,
德國的「領袖製」,賽爾馬的「變相的農奴」……
「資本主義」所帶來的是科技進步、生活便利、繁華作樂的富足社會,
還是經濟恐慌、失業剝削、歧視欺淩的百姓悲歌?
▎巴黎的特徵
至於「現代劉姥姥」所宣傳的「玻璃房子」,並不是有什麼用玻璃造成的房子,不過在有的公娼館裡,牆上多設備著鏡子,使幾十個赤裸裸的公娼混在裡麵更熱鬧些罷瞭(因為在鏡子裡可顯齣更多的人體)。據「老巴黎」的朋友所談的這班公娼的情形,也足以錶現資本主義化的社會裡麵的「事事商品化」的極緻。
▎法國的農村
牠們的食料,都有一定的配閤,開成「菜單」懸掛著,和我們在大菜館裡所看見的大菜單相似,不過還要精密些,因為每種「菜」都註明份量。上海話罵人做「豬玀」,聽的人大概沒有不勃然憤怒的,但是這裡的「豬玀」都有閤於科學方法的「菜單」,不能不說是「豬玀」裡麵也有闊綽的瞭!
▎褐色恐怖
這警官聽瞭接續打他幾下,申斥道:「你鬍說八道!這裡是嚮不打人的,不要忘記!」這個犯人趕緊低聲下氣地求饒道:「我誤會瞭,以為你要知道真實的情形。現在我知道瞭,我是曾經跌瞭一次,把自己跌傷的。」
▎雅爾達
這種遊泳也確是異常舒服。岸上像黃金似地鋪滿瞭陽光,脫去衣服,曬得暖暖的,往海裡一鑽,那水裡的溫度,使你好像鼕季鑽在溫暖舒適的被窩裡一樣,簡直捨不得齣來!
▎黑色問題
把兩方麵──「黑」與「白」──的生活,有意弄得完全隔離。無論是醫院、住宅、學校、街車、火車及車站、工廠,乃至種種娛樂的場所,美國的統治階級都設法使「黑」「白」分開,不許混在一起。
▎黃石公園和離婚勝地
這裡的法庭幾乎是包辦離婚的案件,因為別的地方遇著離婚感到睏難的就跑到這個地方來解決。而且解決得真快!每件案子隻有寥寥數句話,十分鐘左右便可結束,所以我們坐在法庭旁聽席上不到半小時,已看到三、四起的離婚案件結束瞭。
本書特色:本書收入鄒韜奮〈船上的民族意識〉、〈海上零拾〉、〈月下中流──經蘇伊士河〉、〈海程結束〉等共二十九篇作品。鄒韜奮以一種記錄真實的記者精神,詳細寫下旅遊各國時的所見所聞,對當地的人事物及社會文化景象描寫細緻、見解深刻。文字樸質易懂,讓人宛如與之齣國遊歷,身臨其境,共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