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我們都要好好的
黃秋芳/ 小說家
這世界上,有一些喜歡的作者,讓我們在茫茫書海中等待著,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特別開心的是,靖巧走了很遠以後,新書《小k菸大骷髏:關於我和緝毒犬的相遇》又回到我最喜歡的「出發點」。阿公、狗狗、一些謎團、一群看起來好好長大的「外在身形」,深埋著對感情、生活、對未來的「內在不安」。這就是最適合靖巧的「戲路」,藏在日常生活中,單純而接地氣的柔軟,沒有激烈的控訴,也沒有催淚的情節,我還是哭了!
「想要好好的」,是很簡單的願望吧?其實很難,這世界有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難處。
從渴望長大,想要試探、冒險的最初,我們依附的「家庭」,這最重要的「成長土壤」,隨著疫情、AI發展、產業轉型、複雜的國際情勢牽動了經濟變化,慢慢變得謀生不易,工時拉長,衝突加劇。家庭結構相互支撐的力量慢慢瓦解,忙碌而不完整的家庭、不知如何求助的社會底層、一代比一代更惡化的世襲弱勢,在社會價值遽變、經濟生活充滿難題和引誘時,生命意義流失,形成巨大的失落和挫敗,這種無所依存的「孤寂感」,強烈到無法承受時,就會對「人際圈」形成扭曲的依賴,時而以興奮、痛苦、危險刺激來呼喚關愛、尋找認同。
靖巧深入凝視小K菸貧富兩端的追尋和失落,更讓我們學會珍惜,一點點的溫柔是好的,一點點約束是好的,一點點的陪伴和支持都很好,即使生活艱難,能夠互相靠近,就是幸福。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好好的。
廢墟社交——青少年從社會衝突到和解的多元面貌
黃愛真/教育部LEPDC生命教育中心種子教師
社交空間K’s Club
作者邱靖巧在《小k菸大骷髏:關於我和緝毒犬的相遇》(大好文化)安排了饒富寓意的青少年社交空間,也是看似「廢材」少年們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廢墟」K’s Club。在廢墟裡,少年的內在心靈,與外在社會的距離一覽無遺。「廢墟」位於社區內沒有人會注意到的荒地,「離馬路有好幾公尺遠」(頁41)一方面暗示,廢材少年們離「正道/社會/馬路」有些距離,如荒地般廢棄/被廢棄。另一方面,廢材少年們,也只能在被社區遺忘的「荒地」,才得以安置自己內在真實面與幻想,包括不一定能見容於社會,也不想被社會看見的那個自己。廢墟「打好地基,才蓋兩層樓」(頁4)似乎表現心理學上處於潛伏期的蟄伏少年,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基礎,及尚未成形的人生。故事中,少年在「廢墟」宣示自我的存有,及正在發生的次文化敘事。
「廢墟」和社會場域如學校、家庭等界限分明,這些空間將少年成長的多元面貌與衝突,分類攤開在讀者眼前,使得少年角色,在學校、家庭、廢墟,撐起他們各自社會化的過程與角色的立體感。
例如,學校功課優秀,在家庭努力補習,家庭與學校裡,成績好又有家長勢力等得天獨厚的孩子江承凱,在K’s Club的角色為吸毒少年們的領頭羊。
籌措藥費,照顧癌末父親,即使父親奄奄一息,仍緊緊抓住微弱依附孩子張智偉,在K’s Club的身分為偷竊慣犯、搶劫與販毒者,最後因走私毒品被抓而失蹤。
K’s Club少年們靈巧區辨家庭、學校,和K’s Club間呈現的不同面孔及語言。廢材少年遵守家庭及學校的規定與社會語言,反而在K’s Club帶出心裡話,讓讀者得知少年的另一副面孔。
尋找父親的成長歷程
廢材少年中,主角王承翰從小父親失蹤,母親準備再嫁,少年因而回到外公家居住,從兒時外公經營的舊旅店開始,尋找父親的蹤跡,釐清父親和母親間的關係。整個系譜的追溯,成為自我追尋之旅。
小說開頭的囈語與片段記憶(小說章節「原點之前」頁32),讓讀者意識到,承翰父親難以自拔的毒癮,迷迷糊糊中,不知自己到底活著或死亡?
故事中承翰父親,先生後死,既死又生:父親以毒癮身軀,如「骷髏」般地「活著」,似一魂幽靈,看來活著,更像死亡。無法確認他的存有或為幽魂現身。直到少年們找到死亡的白骨,生命終於有了定錨。
主角追尋過程中,父親以幽魂模樣出現在廢墟,陪伴在承翰身邊,未曾缺席。整個追尋歷程,也讓讀者看到,許多人與事件的「表面」總是不如「表面」如此簡單。例如,傳說暴力互毆的青梅竹馬,其實一起經歷受傷情感;總找他麻煩的生教組長,內在擁有一顆保護他的心;而他追尋自己幸福的母親,仍然在意自己的家人;吸毒的父親/幽魂也辨識出他,一直陪在身旁。當這些「沒有被拋棄」(頁169)而能安心依附的愛,一層層隨著故事進展堆疊出現,承翰終於擺脫生命怨念,開始祝福再婚的母親,外公也以舊旅店新開張的計畫,讓即將中學畢業的承翰,擁有重新自我定位的希望。
雖然主角承翰在故事裡,以遇見吸毒的同儕為始,經歷這些吸毒同儕的生命歷程,至找到父親因毒癮死亡的白骨而真相大白。然而讓少年讀者比較安心的是,主角作為吸毒同儕生命的見證,卻仍堅守自己分際,不吸毒,不做違法的事,也盡量不讓照顧他的外公擔心。這些良好的品格,讓進入故事情境的讀者,安心安全的從主角旁觀的眼光看向吸毒與偷竊等青澀少年心靈深處。
此外,主角承翰之所以能夠進退有度,或許作者在書中安排的動物,也發揮了少年情感寄託的作用。
小說作者為專業獸醫師,對於緝毒狼犬的細節描述與診斷,相當細膩精彩。除了以動物喻人,細讀作者描繪緝毒犬的情節與文字,也彷彿見到獸醫師診間內外與受傷動物一起工作的態度與氛圍。
主角承翰的生活,從追尋自己的成長,進入廢墟,與社會產生衝撞與危險,最終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價值,走出廢墟。在外公整理發霉舊旅社而決定重新出發,象徵性回歸社會秩序。相對於吸毒少年們的慘淡下場,乘載著來自家人的愛及同儕生命之重,順利完成人生的探索旅程與成年儀式。
愛與關懷,改變孩子的未來
鄭秋婷/永康國中學務主任
站在教育的基層裡,看到我們的孩子出現行為偏差的原因大都來自於家庭與校園因素,心疼他們從小在家庭或校園中沒有接收到正確的教育觀念,在缺乏愛與關懷的情況,容易受到外界同儕的吸引誤入歧途。看了這本書《小k菸大骷髏:關於我和緝毒犬的相遇》讓我們思考孩子吸K菸的行為,是因為好奇給了他嘗試的機會,或是希望能獲得認同感,期盼有人陪伴,然而為什麼孩子們接觸的朋友也是吸毒的,我想是物以類聚吧。身為父母的我們總是忙於工作,而打拚經濟全是為了我們的孩子,希望身為大人的我們真心了解與關懷孩子,愛與關懷,才能改變孩子的未來,不要讓我們的努力,換來的是後半生的遺憾。
關愛青少年與同理藥物成癮者與家人處境
嵐奇/廣播人、監所教誨志工
「沒有問題少年,只有少年問題」這句話,不斷出現在我閱讀《小k菸大骷髏:關於我和緝毒犬的相遇》的當下,也在讀每一篇章中浮現多張面孔(曾收容在少年觀護所的青少年),現今社會環境的多元與家庭的結構若不彰,青少年猶如浮萍亦是野草,而同儕間的影響與家庭關係不彰身心容易產生偏差,這時若又接觸到「毒品」更將人生複雜化,因戒毒是一輩子的拔河。我相信大多藥物成癮者是真的想戒毒,但為何卻越陷越深至痛恨到想放棄自我呢?書中提及運毒為籌措父親醫藥費的情節,好似我曾接觸過的一位少年個案,而被標籤化的人等於間接將他們邊緣化了;本書將本應單純卻不單純的青少年問題,用生動的故事連結在一起,非常推薦本書,以期正視陪伴關愛青少年與同理藥物成癮者與家人處遇的重要性。
導讀
◆大好文化「少兒文學館」簡介◆
◎少兒文學館 1《小獸醫大志願:關於我這個少年超煩惱的事》
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得主、獸醫作家邱靖巧最新力作
新銳插畫家Arkin宸 精心繪製
◎少兒文學館 2《當世界生病的時候:兒童文學故事選》
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得主、童書作家薩芙最新力作
插畫名家 徐建國 精心繪製
◎少兒文學館 3《小選舉大作戰:關於那場自治市小市長的選舉》
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得主、獸醫作家邱靖巧最新力作
新銳插畫家欣笛 精心繪製
◎少兒文學館 5《大谷翔平:大聯盟傳奇二刀流》
童書作家游常山、胡芳芳與插畫家吳嘉鴻聯手文圖創作
◎少兒文學館 6《小k菸大骷髏:關於我和緝毒犬的相遇》
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得主、獸醫作家邱靖巧最新力作
新銳插畫家欣笛 精心繪製
~大好文化「跨世代.新素養繪本館」簡介~
◆性別平等.多元文化繪本
《不愛穿裙子的美莉》鄭博真 著 袁知芃 圖
《愛穿裙子的阿旺》鄭博真 著 袁知芃 圖
◆老幼共學.代間學習繪本
《我的阿公阿嬤同學》鄭博真 著 吳嘉鴻 圖
《送餐阿嬤》鄭博真 著 陳雨潔 圖
繪者序
創作插畫背後的祕密故事
欣笛
對我來說,創作插畫第一步是「愛上筆下的這篇故事」。很幸運地,我能夠為我喜愛的小說繪圖,讓我更確定想要好好投入這部作品:《小k菸大骷髏:關於我和緝毒犬的相遇》。第二步,是動筆前最重要的「文本分析」。因為我大學時就讀戲劇系,猶記做每一齣戲的前期總是花大半時間一再咀嚼腳本、分析角色、背景等等,因此我沿用了這樣的習慣,將每個角色和場景的重點以文字列表的方式紀錄下來,讓角色細節與故事脈絡一目瞭然,在過程中也能夠激發許多畫面靈感。接著,針對故事的起承轉合,挑選出畫面可以呈現出張力、情緒、轉折的章節,同時也確保主要角色都有露面,此階段我也會將出場角色的正面直立樣貌先畫出來定型,方便日後參照;通常這些劇情都在我腦海中早已有畫面,因此也能夠順利進行到下一步:草圖。經過大好胡芳芳總編輯與作者看過草圖後,確認沒問題即可開始繪製完稿,在這個階段也會選出兩張內頁圖作為封面與封底。完稿經過出版社確認沒問題,插畫家的工作就完成囉!
看到這裡,相信讀者們對本書的插畫創作流程有了概念,其實每位插畫家都有自己習慣的創作流程,沒有對錯,希望對插畫創作有興趣的你們不要感到太有壓力。
作者序
接納、同理,陪伴——擁抱每個需要幫助的孩子
記得有一次參加孩子學校的講座,主講人是一名教官,主題是情緒,但在演說之前,教官說他必須例行性地宣導毒品的相關訊息,例如毒品流入市面的型態樣貌,吸毒孩子的精神狀態和日常作息,以及相關新聞等等。當時,我天真地認為這是一個問題沒錯,但還不至於成了災難,而我也順手地將這樣一個插曲寫進《小獸醫大志願》那本書。
後來大好文化胡芳芳總編輯傳給了我一則新聞,認為青少年毒品買賣濫用已經到達嚴重的地步,鼓勵我將它列為下個故事的主軸,發展出以毒品防制為主題的一部青少年小說:《小k菸大骷髏:關於我和緝毒犬的相遇》。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是一件應該做的事。在我允諾芳芳總編之後,開始收集相關資料,接洽了幾個同學朋友,他們分別是在國中小任教的老師,以及高中職的教官,還有常宣導毒品防制的廣播主持人,甚至訓犬師(討論緝毒犬的相關問題)。這時我才發現毒品就近在我們身邊,可怕的並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人去買賣濫用,可悲的是不得已得透過毒品去賺錢維持家計的邊緣人,而可憐的則是在這之間被利用的孩子。
面對這麼龐大的資訊量,我不斷地問自己,我可以寫出什麼東西?是像馬文.柏吉斯的《嗑藥》,或厄文.威爾許的《猜火車》,那樣的墮落悲慘,從過程到結局,每一幕的寫實都讓我驚訝不已。當然,我想我是沒有辦法寫出那麼深刻的文章,像是親身經驗或者一旁觀看。但反覆讀取那些吸毒者的告白時,一次次地經歷那些語言文字描述的同喜同悲,然後我了解問題背後的核心,是接納,是同理,是陪伴,所以這也是我創作的核心。
毒品的傷害和成癮,是不容忽視的,如果你擔心新冠病毒造成的後遺症,什麼腦霧焦慮等,那面對毒品時,更應該果決的說「不」。因為毒品造成的後遺症更是可怕,幻覺、頻尿、睡眠障礙等等,甚至休克死亡。不要以為一次沒關係,堅強的意志力應該用在事前拒絕,而不是事後戒斷。
然而在毒品的議題裡,免不了原生家庭的連帶關係,這是個無法避免且棘手的狀況,在角色人物互相衝擊時,我也曾深陷其中,當他們回過頭,與家人面對面時,已經無法斷定責任歸屬於誰了。所以,不論原生家庭的好壞,每一個會思考的人是一個獨立個體,請記得,你是你,必須對自己行為負責之外,更要愛自己。
如果可以,我們要拉身邊的朋友一把。是這樣沒錯,當一個戒毒者回歸社會,有時候缺的不是他自己的決心,而是社會的接受度。接受或許不是一簡單的事,但是我們可以去學習,去了解。最後,期盼孩子們都在健全的環境下,長大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