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数年来,「恶性肿瘤」一直高踞国人十大死因排行的榜首,每个人几乎可说是谈「癌」色变。
本书作者李山医师(Lawrence LeShan’Ph.D.)根据三十五年癌症病患的经验,归纳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每个人都有天生朝向健康的活力与天性,病人心理上的正面转变,可以大大加强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
此外,书中揭示:现代医学界应以「整体医学」的角度,看待每个病人。而且应以一种非仅关怀肉体,并且同时关怀、探索及了解病人的生活、心灵与精神的方式,来激发病患本身的自疗能力。
诚如作者所言:「重要的并非给你的生命增加岁月,而是为你的岁月增加生命!」希望这本书能为患者带来光明和生机,并让所有的人看见生命的美善和爱的奇蹟!
含框线的表格译者简介
王季庆,成大建筑系毕业,留学加拿大,并旅美十余年。经历半生的心灵追寻,于一九七六年首度接触启悟性的「赛斯资料」后,心弦震动,遂开始译介赛斯书系列,为国内新时代思想的发起人。译有《灵界的讯息》《心灵探险──赛斯修练法》《未知的实相》《灵魂永生》等书。
许添盛,仁爱医院医师。他立志要以一种非仅关怀肉体,而且同时关怀、探索,以及了解病人的心灵与精神的医疗方式,尽力帮助病人摆脱身心的病魔。
过去数年来,「恶性肿瘤」一直高踞国人十大死因排行的榜首。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亲朋好友患上这种不治之症,大家几乎是「说癌色变」。
而我,虽然不是医生,却很早就渴望做个「治疗者」,想以了解、接受和爱去治癒人的「心」,因为我想信外在现象均为内在心境的展现,擒贼要擒王,找到了心病,身体的病才能随之治癒,否则,只不过潜伏着等待以另一种病痛来表现而已。
初读李山医师的《人生的转机──癌症的身心自疗法》便令我非常震撼,心情随着他的叙述而起伏。当他描写一些辅导的病例时,我不禁佩服他的睿智,尤其是他本着爱心,明知与病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会造成自身的痛苦,仍无惧地投入,以期带给病人最大的了解和帮助时,更是令人倾倒!
更重要的是,他由三十五年辅导癌症病人的经验,归纳出的做人根本动力和价值,不但能帮助病人痊癒,使病人度过一个有「品质」的余生,并且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我认为,人生其实离不了宗教,而所谓宗教,在我看来,就是探索人与自己、与别人以及与天(上帝、大自然)的关系。李山医师一再提到如何帮助病人找到这三重关系,并且强调身、心、灵的统合,所以我认定这是一本「新时代」的书,而非只是关于保健的心理学着作。
当我向朋友们介绍这本书时,其中一些例子老是令我硬咽,朋友们也为之动容,因此我认为这应该是人手一本的好书,当即决定译,一飨读者。
这本书立即让人去反思!我是谁?我在人生中最想唱的歌是什么?从而能无畏地在人生中体现独特的自。不去委曲媚俗,不去屈从别人的期望,而是诚实、热情地真正活出自己来!而当你尽情唱自己的歌时,不但能达到身心最大的健康,同时也会对世界出最大的贡献。
诚然,如作者所言,重要的并非给你的增加岁月,而是为你的岁月增加生命!
希望这本书能为患者带来光明和生机,并让所有的人都看到生命的美善和爱──包括自爱与爱人的奇蹟!
那些与癌症密切相关的人,包括病患、家属、友人及医疗人员,很少对这个关系重大的领域有所了解:如何激发病人之「自疗」能力,并将之运用来辅助医疗程序。
这本书首开先例地将有这个主题的已知资讯蒐集成册,其中涉及数千名癌症患者,并且为历时三十五年而成的结晶。目的是要教那些病患及其家属、朋友、医生、宗教人士及心理治疗师,如何利用心理的转变,治癒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
我相信近几年来发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有些人纵然在相关领域具有专业素养,对这个领域却所知有限,以至于认为这种治疗方式,无疑是将罹病之因归咎于病人本身。他们说,病人除了有罹患癌症的焦虑和痛苦之外,还增添了一种愧疚感──由一个错误想法而导致的愧疚感。对一个癌症病人而言,愧疚感是无力承受的重担。
这些批评者完全是胡说八道。思维和感受并不会引起癌症或治癒癌症。但对形成一个「人」之总体生态而言,这是一个因素,并且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感受」影响身体的化学作(转而影响一个肿瘤之发展或退化),正如身体的化学作用也影响感一样。刚刚萌芽的有关免疫系统之本质的科学,只不过加强「某类压力会降低身体的化学作用抵御疾病之能力」这个信念而已。如威廉.詹姆士所宣称的,一个人的哲学和生理以及心与身之间,并没有清楚的分界。一个人的所有不同面都彼此互动,且彼此影响。
据我们所知,免疫系统是深受情绪影响的,而心理上的转变能正面地影响免疫系统。有时候,在医疗计画的成效上,这造成了决定性的后果。换言之,癌症患者可以採取某些心理步骤,增进他们自我治癒和自我恢复的能力,这将更有助于医疗计画。至于这否会对病人的康复有决定性的影响,则要视整体的情况而定,包括基上的禀赋和此人自出生以来的人生经验等因素。
在这种治疗方式当中,病人绝不会因罹病而受责。任何暗示癌症患者要为罹病及病情没有改善负责的人,不只是最卑鄙的浅薄之人,应被完全忽视,并且他还引发了病人的惶惑、焦虑及自身的愤怒。而那些暗示说这种治疗方法会增加病人愧疚感的,则根本不了解他们自己在说些什么。
虽然关于这个题目还有很多可学的,我们却已知另一件事实:导致免疫系统发挥最佳效果的心理上的作法,就和导致最饱满丰富的生活的作法相同,无论是在一个人患有癌症以及痊癒后皆是如此。
这本书的形式,颇受到过去二十年间我主持过有关这个题目的六、七十个研讨会所影响。这些讨论会的会期由一天到三天不等,而每一个都包括五十到一百位参与者。在头五年,我主持过两种研讨会:一种是为癌症病人其家属,另一替是为医疗专业人员。然后,由于错误使得有一次研讨会的通知措辞不清,结果出席的人有一半是病人及家属,而另一半是从事癌症治疗的专业人员。在会前十分钟才发现这件事,我都差点抓狂了!在不知如何是好的状况下,我跟众人宣布说,我计画用一部分时间与他们研讨,就好像他们全是癌症患者一般,而其余时间则当他们全是专业人员。对所有参与者而言,那次研讨会是我所主持过效果最好,同时也是取刺激的一次。
自此以后,只要可能,我都採用那种方式,若以参与者的反来判断的话,可以说是极为成功的。由于这种「混合式研讨会」的良好经验,我认定写这本书的唯一方式,也是写给混合式的读者群。
你们会发现在这本书的某些部分,我可能比较倾向直接向病人家属或医疗人员说话。我是故意如此的。我们并不是住在一个真空状态里。现代整体医疗方式(holistic approach)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所有层面,他们的身体、心理、心灵层面,他们的人际关系及环境全都是重要的,忽视了任何一个层面都会造成危险。
要研究癌症这个问题,只有从病人、家属,以及医疗专业人员的角度切入,我们才能看出,如何尽量利用所有医学及自疗的资源,使得医疗计画达到最完整的效果。
这并非臆测之词。当癌症病人的体环境一而再地被动员以求生,并且在他的内在生态有了正面的改变时,我见到发生了以下的情况之一。在有些案例中,病人的生命被延长了,并非只是时间的延长,而是让病人可以自己有较多体验、自我认识,以及对梦想的了解及实现。另外,也有些真正的奇蹟──并非魔法,而是虔诚专致及努力工作,使得癌症成了患者人生中的一个转捩点,而非人生结束的一个征兆。我们对人类的生物和心理层面懂得越,对如何改变和改善内在及外在生活的品质与环境了解越,这第二种结果就会越常见。无疑地,那也是这本书所希望达到的。
这本书绝对是我最近翻阅过的,最能触动心灵的读物之一!我平常不太接触这类题材,但当我拿起《人生的转机─癌症的身心自疗法》时,一种莫名的力量吸引着我,让我一页一页地沉浸其中。书中的叙述方式,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不像是在说教,更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分享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深刻体悟。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接纳”的部分,作者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让我能够理解,很多时候,我们与疾病的搏斗,与其说是与身体的对抗,不如说是与内心的拉扯。那种放下执念,拥抱当下,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的观点,真的给我很大的启发。我常常会因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而烦恼,觉得诸事不顺,但读了这本书,我开始反思,或许我的困境,并非真的那么无可救药,而是我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转机”。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癌症患者的,我相信,任何在人生道路上感到迷茫、困顿,或是想要寻求内心平静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慰藉和力量。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健康”的定义,不只是身体无恙,更是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评分这本《人生的转机─癌症的身心自疗法》带给我的震撼,远超出了我对一本“疗愈”书籍的期待。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充斥着专业术语或者过于理论化的阐述,反而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书中对于“情绪如何影响身体”的探讨,非常细腻且真实。作者并没有回避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恐惧,而是引导读者去正视它们,理解情绪的根源,并学会与之和平共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感恩”的章节,我一直觉得感恩是一种美德,但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感恩的力量,在于它能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甚至能够影响我们身体的化学反应。当我开始尝试书中提到的,每天记录下几件值得感恩的小事时,我发现自己看待日常生活的态度也渐渐变得积极起来,那些曾经让我耿耿于怀的小麻烦,似乎也变得微不足道了。它让我明白,即使面对最艰难的挑战,我们依然拥有选择如何回应的力量,而这种内在的力量,才是真正的“自疗法”。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生命更宽广的可能性。我一直觉得,“面对疾病”这件事,仿佛就应该是一场悲壮的抗争,充满了绝望和痛苦。但《人生的转机─癌症的身心自疗法》这本书,却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它告诉我,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依然可以选择用一种更加平和、更加有智慧的方式来面对。我特别被打动的是书中关于“意义感”的探讨,它让我明白,即使面对生命的挑战,我们依然可以为自己的生活找到独特的意义,这种意义感,能够成为最强大的精神支撑。我开始尝试书中提到的一些“行动计划”,比如参与一些社区志愿活动,或者去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我发现,当我的生活不再仅仅围绕着“我生病了”这件事时,我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这本书没有给我“治疗”的特效药,但它给了我“疗愈”的勇气和方向。
评分《人生的转机─癌症的身心自疗法》这本书,让我对自己和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并没有给我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秘方”,而是更像是一位温柔的向导,引领我深入探索自己内在的世界。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希望”的定义,它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源于对生命韧性的深刻信任,以及在困境中依然能够看到微光的能力。作者分享了很多自己或者他人克服困难的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力量,让我看到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生命依然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书中的一些关于“自我关怀”的建议,也让我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太过于苛待自己了。它让我明白,关爱自己,并非是自私,而是重建身心健康的基石。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对自己身体的尊重,以及对生命过程的敬畏。
评分说实话,当我拿到《人生的转机─癌症的身心自疗法》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因为我本身对这类主题抱持着一种比较审慎的态度。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是实实在在的。它并没有贩卖“奇迹”或者“速效”的概念,而是非常扎实地,从身心灵的各个层面,去探讨如何与疾病共存,甚至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正念”的阐述,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非常落地,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如何在吃饭、走路、呼吸这些最简单的事情中,找回与身体的连接。我尝试了几次书中关于“觉察呼吸”的练习,发现即便是在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也能通过几次深呼吸,找回片刻的宁静。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我们太专注于“未来”或者“过去”,而忽略了“当下”的宝贵。它提醒我,生命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环境,而在于我们如何去体验和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