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月亮、同样的太阳,在古人和今人的眼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意义,作者即在说,我们往往侷限于现有的世界观,而忘了反省到底我们是什么。在学术圈中也是如此,继承启蒙理性的现代主义以及反动现代主义而生的后现代主义,都具有他特定的价值观、看待世界的方法与观点。本书之所以称做「超越后现代心灵」,即在于两个层次:他讽刺现代的世界观,也讽刺后现代的世界观。作为一个宗教史的研究者,他似乎提出了一种很不理性的价值观、解释看待世界的方法,并认为回归并重构传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我的本来面貌。他认为现代或后现代的世界观问题重重,并且对于「人是什么、我们是谁、生命意义为何等没有更宽广、充实、一贯的说明:现代世界观在于以为凭借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两种利器,借由「理性」的科学主义神话,他的见识大大超越前人;后现代世界观会认为自己看的更「真」,在拆解并讽刺了传统形上学与伦理学之后却产生了不可解的矛盾。本书即在邀请读者进行一场时光之旅:暂时从习以为常的世界观抽身,退后一步,以局外人的眼光审视过去的世界观,却发现他的侷限性显而易见,常常让我们在失笑之余,忘了我们的世界观,同样是立足于一些武断的假设上,不管是学院里的或者是学院外的,而这些世界观也可能同样的会让后人发笑。
本书第一部是一个历史式的考察,他追溯了西方文化走到后现代阶段的整个过程。第二部为我们提供一个制高点,是我们可以更清晰的观察现代/后现代这个场景。第三部谈的则是作者在这个场景涉入最深的面向:高等教育、人文学科、神学、哲学以及社会关怀的问题。第四部中,作者对西方文化在迈入二十一世纪之际,该採取何种对策提供一种建议。他尤其认为理性化、科学化的过程把我们从传统中的非理性部分解放,并且将这些部分归类到主观的、无法「正确」解释任何行为或行动,可是继承了这些预设、这种世界观的我们,突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并且也对那些被归类成非理性的部分,产生非理性的厌恶与排斥,最后就变成了讨厌并污名这些传统的、宗教的世界观,并且不论他们是否有一套对于人是什么,该如何获取快乐,更遑论他们的这些说法是否有意义了。
台湾学界与教育界的科学主义比科学主义诞生的西方还更加教条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哇,我最近拿到一本叫做《永恆的哲學》的書,光是書名就覺得很有份量,讓人好奇裡頭到底在講些什麼。我還沒機會好好打開來細讀,但光是看封面設計就很有質感,那種簡約卻又帶著點神秘感的排版,讓我直覺就覺得這本書應該不是那種輕鬆讀物,而是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的。我平常其實對哲學這個領域不算非常熟稔,但偶爾會被一些關於人生意義、價值觀的討論所吸引。聽說這本書觸及了很多關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問題,像是我們存在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在變動的世界裡,我們該如何找到立足點?這些問題聽起來都挺燒腦的,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人特別期待。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稍微打開我對哲學的視野,也許能獲得一些啟發,讓我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時,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從容的態度。總之,還沒開始讀,但光是想像就已經充滿了期待,希望它不會讓我失望!
评分說實話,《永恆的哲學》這本書的名氣聽說很大,很多身邊對人文學科有興趣的朋友都在討論。雖然我平常的閱讀習慣比較偏向小說或輕鬆的散文,但這次真的被它引起了好奇心。我聽說這本書的內容並非單一的學術論述,而是透過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案例,來闡述深邃的哲學概念。我對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講解方式很欣賞,因為我總覺得,如果一開始就把哲學說得太艱澀,很容易讓人卻步。我更喜歡能夠從實際生活中找到哲學的影子,進而引發思考。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運用到一些歷史上的偉大思想家,像是蘇格拉底、柏拉圖,或者像是老子、孔子這些人物的故事來佐證其觀點?如果是這樣,那閱讀起來肯定會更加生動有趣,而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堆砌。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哲學的魅力,甚至能夠激發我對自身生活經驗的重新審視,找到一些過去未曾發現的意義。
评分關於《永恆的哲學》這本書,我聽到的評價是它非常適合那些對人生有疑問,或者在生命旅途中感到迷惘的人。我本身就是屬於那種,常常會對生活中的大小事,甚至是一些看似平凡的現象,產生很多「為什麼」的人。我會思考,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是否真的有價值?而且,當我們面對挫折和困難時,該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堅韌?我聽說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哲學的視角,來幫助讀者釐清這些問題,並且找到內在的力量。我特別期待書中會不會有一些關於「存在主義」的探討,我對「自由」與「責任」之間的關係一直感到很有興趣,以及我們該如何面對生命的無意義感,並為自己創造意義。如果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些思考的工具,或者是一些能夠讓我自我療癒的方法,那就真的太好了。
评分這本書《永恆的哲學》聽說是一本集結了許多跨時代智慧的結晶,而且是由一位在學術界頗具聲望的學者所編纂。我對編纂者過往的作品印象都非常深刻,他的論述嚴謹,而且常常能將複雜的概念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所以對這本新書我抱持著很高的期望。聽說內容涵蓋了從古希臘哲學家的思想,到東方智慧的探討,甚至觸及了近代一些重要的哲學思潮。我對這種類型的書籍一直很感興趣,因為我覺得它們就像是通往歷史長河的鑰匙,能夠讓我們窺見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生命、對宇宙的思考。我特別好奇書中對於「永恆」這個概念是如何詮釋的,在我們這個快速變遷的社會,好像很多事物都顯得稍縱即逝,而「永恆」彷彿是一種遙不可及的理想。我很想知道,在這本書中,有沒有可能找到一些關於「永恆」的線索,或者至少是理解「永恆」的另一種方式,或許能為我們現有的觀念帶來一些衝擊和新的思考空間。
评分我前陣子在書店偶然翻到了《永恆的哲學》這本書,光是標題就讓我停下了腳步。你知道嗎?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很多事情好像都在不斷地變化,昨天流行的今天就過時了,這種「變」好像才是永恆不變的道理。但這本書的書名卻直接點出了「永恆」,讓我忍不住想,究竟什麼才是真正能夠跨越時間、不受時代影響的東西?我猜測這本書應該會探討一些關於人性、關於道德、關於真理的普世價值,這些東西可能不管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都會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我對這方面的議題一直都很好奇,總覺得了解這些,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周遭的世界。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獲得一些關於如何辨識事物真偽、如何做出更明智選擇的指引,尤其是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眼花撩亂,不知道該相信什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