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小說《官場現形記》中寫瞭這樣一個故事:一名知府想編寫一部《官學分類大成》的書,其手下人趕緊給他齣主意說,何必勞神費力自己動乎去編呢?隨便到書舖裏買一本《官場要則》,保證一看什麼都明白瞭。果然,知府大人派手下買來一本《官場要則》,通讀一遍,不禁大為感嘆:這樣的書就像做八股文時要讀的《製藝聲調譜》一樣,「隻要把它讀熟,將來齣去做官,自然無往而不利。」
這位知府讀到的是一本典型的官場教科書。
在以官為本位的中國封建社會,當官,是每個人求取功名利祿的唯一途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的目的隻是為瞭一朝金榜題名,戴上烏紗帽,榮華富貴齣人頭地,連祖宗八代也跟著沾光。延綿兩韆多年的中國封建官僚製度,造就瞭專製社會一個地位顯赫,權勢熏天的特殊階層--官僚階層,使整個社會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都總是不得不以官為軸心轉動。誠如魯迅先生在《學界的三魂》一文中談及「官魂」時所說:「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漢重孝廉而有埋兒刻木,宋理學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帖而有「且夫」「然則」。總而言之,那魂靈就在做官--行官勢,擺官腔,打官話。」
以官為軸心的社會搭起瞭一個令人垂而又生畏的大舞颱--官場。官場有聚光燈下大放異彩的榮耀,也有韆尺水中觸礁沉船的危殆,有萬人之上一呼百應的顯赫,也有中箭落馬踩成肉漿的慘狀。自古「官途有夷有險,運來則加官普爵,運去則身敗名裂,有多少宦海茫茫籲可怕,那風波徒起天來大。單聽得轎兒前唱道喧嘩,可知那心兒裏曆亂如麻,到頭來空傾軋。霎時間陞美缺錦上添花,驀地裏被嚴參山頭落馬。」如此歌謠,形象地描繪齣瞭官場這個特殊舞颱上驚心動魄、神幻莫測的劇情變化。無論各路武林高手,還是四方三教九流,躋身官場,不能沒有幾手絕招。那雍容肅穆的丹墀鳳闕,每一道牆而上都貼著公之於眾的典章製度,每一個墻縫中都藏著密不可泄的時關暗道,這些都正是幕前幕後的主角或配角們渴望弄個明白的。於是,便有人專門編纂瞭這樣一類書,為置身官場中的各色人等--身居要職的官,委以重任的吏,投入幕府的僚,受人差遺的役們枕中鴻寶的必讀書:《官箴》、《官經》、《官海指南》、《入幕須知》、《仕途軌範》、《長隨論》……匯聚成形氣色色的中國古代官場教科書係列,這些書的者大多是久居官場,深諳官場之道的「法傢老手行,其內容大多針對官場中的某一類人為讀者對象而專門編纂,具有明顯的「專業特徵」,大而化之地可分為官員用書、幕僚用書、書吏用書、差役用書等。而其中可同時適閤各色人等閱讀,堪稱古代官場教科全書的,就以清代名幕汪龍莊的幾部傳世遺書,最為典型。
汪龍莊,本名汪輝祖,字煥曾,號龍莊,歸廬。其父汪楷曾在任河南杞縣獄吏八年。龍莊早年喪父,不得不為生計和贍養傢庭而奔波。他十七歲中秀纔,二十一歲入嶽父江蘇金山知縣王宗閔幕府,開始涉足官場,研習刑名案件。以後在江蘇、浙江各地十六位官員幕內充當刑名師爺長達三十四年之久。其間他多次應試,八次落第之後終於在三十一歲時中舉,直到四十六歲時再經三次落第之後,纔中進士,授湖南寜遠知縣。幾十年的幕府生涯,積纍瞭豐富的官場經驗,緻條他做起官來頗為乾練。史書中講他「治事廉平,尤善色聽,授據比附,律窮者通以經術,訣獄者皆麯當」「兩署道州,又兼署新田縣,皆有惠政」不幸的是,由於其人秉性正直,嫉惡如仇,「持論挺特不可屈」,反遭惡人暗中詆毀,終被奪職,不得不以足疾告老還鄉。
如此倒成全瞭他的學問。作為著名曆史學傢的汪龍莊,在完成大量曆史著述之餘,寫下瞭兩部論述為官之道的名著《佐治藥言》和《學治臆說》。民國建立之前,這兩部書一直被視為地方官必備的指南。誠如他的好友,著名藏書傢鮑廷博在首次刊印《學治臆說》一書的序言所:「龍莊先生《學治》一書,居官與幕者皆宜日覽……居官佐幕與立身之道均在其中。晚年的汪龍莊,曆經宦海浮沉,對官場撲朔迷離的人和事,看得入木三分。由於是對他的傢族和親密弟子傳授秘道,汪龍莊的官場教科書雖也不乏種種官場機變與權術,但更多的卻是教授如何做一個正直、善良、有責任心的官場中人。無論是位居官長或是投身幕府,為官之道,造福一方。關鍵在於汪龍莊所說的四個字:「立心要正」。立心正者,雖訥於變通,以緻謫遷去職,不一定真不會做官,立心不正者,雖老謀深算,爬上高位,未必真精通當官的訣竅。
本書編譯時認清代光緒年間張翰伯所編的《入幕須知》為底本,為瞭讀者閱讀的方便,將原書的順序作瞭一些調整。其中《學治臆說》、《佐佑藥言》、《續佐治藥言》、《學治說贅》為汪龍莊著,《幕學舉要》乃與汪龍莊同時代人萬楓江所著。
祁曉玲
一九九二年鞦於成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