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又方,辽宁岫岩人。出版有《独孤之旅》《门前一道清流》《写给永恆的恋人》《天使不做爱》等小说及散文作品二十余种。编有《名家书信选》四卷,《名家极短篇》三卷,《改变一生的一句话》两卷,及《一本女人写给女人的书》等近二十种。
序
两性解
性爱演出/最后的神话/女神与神女/脱离母亲/肉身之触/最美丽的女人/如果我是男人/为什么男人惧爱/别问他要什么/意中人/下嫁/三面夏娃/男性的嫉妒/隐私/何必算命/命相桃花/爱性与婚姻/当外遇发生时/三边道德/第三者/女性颂歌/男性加油
生活解
现代牛/忙即是错/商品人/绿发/好汉不拼酒/幸福质疑/为何工作/贫富与快乐/我不想浪费时间去赚钱/爱他,就不要请他吃饭/美屋之梦/我一无所失/爱美/丰腴之美/流行/韶华情结/健忘颂/双料死亡/行动者/祈祷/赞美的背后/艺术和艺术家
爱情解
事业与爱情/自由、平等、专爱/爱的面貌/爱情与生活/多情与多恨/爱并非奴/爱情减肥/爱之妒/才与财/用情与用钱/感恩/欠/辜负/佈施什么?/施受之间/过尽千帆/听听那雨声/痛苦与快乐的祕密/友谊新说/猫狗之爱/我们所爱的老师/一颗柔软的心
七情,表示着七种情绪。
在《礼记》礼运篇里,把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谓之为七情。儒家如是说,家亦大同小异。佛家把喜、怒、忧、惧、爱、憎、欲谓为七情,以「忧」代「哀」,以「憎」代「恶」。
人的一生,离不情的纠缠。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无不是七情氾滥的根源。
说到七情,自然便连想到下面的六欲。
佛家语中所述的六种欲望,为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而在佛典经书《智度论》里,则干脆把所谓的「六贼」,眼、耳、鼻、舌、身、意谓之欲。
人的一生,也躲不开欲的煎熬。
声色犬马,酒色财气,无不是六欲丛生的根苗。
七情六欲泛指人的情欲,是为总称。事实上,情天欲海,千变万化,光怪陆离,世间人的言行思维无不沉浮其间,而成为烦恼的渊薮。
职是之故,一般人咸信,如欲解脱烦恼,只有远离红尘,以清修来断绝七情六欲。换句话说,乃是成佛成道。
然而,修心养性岂是仅谁道观佛寺。家乡风光好,需要安住的是心,心安,身在何处可随缘了。
在人、神、魔三界迭迭上升与下沉的法国大诗人波特莱尔说得太恺切了,乐园,在人间之外。刻意寻觅,注定一无所获。心中有爱,美善充沛,乐园即在眼前。
人的一生,不过是学习安顿自己身心的过程。在人间行走,入世而与世圆融无争的境界,比之出世、遁世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选择出家,亦不等于是了却烦忧、修成正果的同义语。
所谓的哲学,亦不过是学死。而所谓的涅槃,也不过是消弭一切矛盾。槛里槛外,也就无所差别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从我们所了解的爱和万事万物之中,遭爱刺伤挫败,从尔成长学习。所谓的圆通觉悟,亦不过是面对七情六欲,从事自我的感情教育,以臻宁静祥和之境。
《七情》这本书,就像是作者端上来的一盘精致的家常菜,没有惊世骇俗的食材,却有着最温暖、最实在的味道。我一直觉得,写故事最难的,就是把日常写得不普通,把平凡写出味道来。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遣词造句都很讲究,但又不会让人觉得生硬或卖弄。它更多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悄悄地渗入你的内心。我特别喜欢书里面的一些细节描写,比如某个角色在思考问题时,不自觉地摆弄着指尖的某件小物件,或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脑海里突然闪过某个模糊的画面。这些微小的动作和思绪,却能准确地勾勒出人物内心的状态,比大段的心理描写还要来的精准和有感染力。我曾经有过一段时期,觉得自己对生活失去了感觉,每天就像是行尸走肉一样。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慢慢找回了一些对生活的热情。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身边的那些人和事,发现原来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也蕴藏着那么多值得我们去品味、去珍惜的东西。它不是一本教你“成功学”的书,也不是一本让你“变得更强大”的书,它只是一本让你“更懂得生活”的书,让你在匆忙的世界里,有一个可以停下来,静静感受的角落。
评分坦白说,《七情》这本书,我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因为书名听起来有点“大”,我总觉得这类书容易写得空泛或者故弄玄虚。然而,在我翻开第一页之后,我就被吸引住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就像一位艺术家在描绘一幅画,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微妙的情感变化,那种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作者都捕捉得非常准确。书里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也没有波澜壮阔的人生史诗,它更多的是一些非常平凡、却又触动人心的瞬间。比如,我记得其中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一对老夫妻,他们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宣言,但是,当老太太生病的时候,老先生那种默默的陪伴和细心的照顾,就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要来得动人。读这样的故事,我常常会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他们之间那种平淡却深厚的感情。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让你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最日常的温暖。它不是那种会给你“醍醐灌顶”的感觉,而更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读完之后,我反而觉得内心更加平静了,也更加懂得珍惜当下。
评分拿到《七情》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因为现在市面上类似的书太多了,我担心又是一本写了又好像没写,或者写得很空泛的作品。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很多小说那样有明确的线性情节,而是更像是一系列跳跃的、散点式的回忆和感悟。作者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人生向导,带领着读者穿梭于不同的时空,体验着不同的人生片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有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望着窗外万家灯火,却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作者没有用大段的煽情文字来描述他的悲伤,而是通过一些非常具象化的场景,比如他手中渐渐冰凉的咖啡,或者墙上那个滴答作响的老旧时钟,就把那种孤独感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少即是多”的写作手法,反而让情感的力量更加强大。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感觉自己好像站在一个高处,俯瞰着芸芸众生,看着他们各自在生活的洪流中起起伏伏。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我对自己和他人都多了一份宽容和理解。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七情》的书名吸引住的。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故事感,好像能窥探到人内心深处最柔软、最复杂的部分。我本身对情感类的话题就比较好奇,也喜欢看一些能够引起共鸣的作品。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确实触及到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它没有用那种很华丽的辞藻去堆砌,也没有刻意去渲染某种情绪,而是用一种非常朴素、甚至有些白描的方式,把各种情感的细微之处都给描绘了出来。我特别能理解书里那些小人物的纠结和选择。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家庭的小故事,里面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真的太真实了,那种欲言又止,那种明明关心却又不知道怎么表达的无奈,我感同身受。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很了解身边的人,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片海,里面有多少波涛暗涌,我们真的未必知道。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让你有机会去看见,去感受,甚至去同情那些你可能从未注意到的角落。它不是要你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也不是要你变得多么完美,它只是告诉你,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有喜悦,有悲伤,有爱,也有失去。读完之后,我反而觉得内心平静了一些,因为我意识到,这些情感都是正常的,都是属于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评分初拿到《七情》这本书,我本来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毕竟书名就带着点古色古香的神秘感。我以为会是一本讲什么古典情爱的故事,或者是什么哲学探讨,结果翻开目录,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个技艺精湛的老裁缝,把生活中的各种琐碎、情绪、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心事,一针一线地缝缀起来,织成了一幅幅生动而耐人寻味的画面。书中并没有设定特别宏大的背景,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它更像是散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段,可能是清晨窗边洒落的一缕阳光,可能是巷口飘来的吴侬软语,也可能是深夜里一个人辗转反侧的思绪。我尤其喜欢作者描绘人物的方式,没有脸谱化的好人坏人,每个人物都像是从街头巷尾的真实生活中走出来的,有他们的优点,也有他们的缺憾,有他们的挣扎,也有他们的释然。读着读着,我常常会想起自己的某个朋友,或者某个亲戚,甚至是我们家楼下那个总是喜欢摆弄花草的老先生。这种亲切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觉自己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更像是一个同行的旅伴,一起感受着世间百态,品味着人情冷暖。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直接告诉你“应该如何”,而是通过故事,让你自己去体会,去思考。很多时候,我会在读完某个章节后,放下书,望着窗外发呆,脑子里会回荡着书里的人物对话,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无奈,以及他们最终的归宿。那种感觉,就像是参与了一场无声的电影,而电影的字幕,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