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冒险之旅刚出发时,作者写道:
我胆敢梦想的是什么?我即将把自己投入怎样的疯狂冒险中?我忆起先前数次的西藏之旅,我曾经经历了多少艰辛,遭遇了多少危险!如今,前面等待着我的,又是同样的艰辛危险吗?抑或更糟?
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我会胜利地抵达拉萨,嘲笑那些关闭西藏之路的人吗?我会在半路上被阻吗?或是,这一次我会失败,并且是永久的了?我可能摔死在悬崖底下;被强盗的子弹击中;或是像野兽一样,在树下或在山洞里,因为高烧而可悲地渐渐死去?谁知道呢?
但是我没有让这些灰暗的思想,控制我的心神。不管将来会如何,我绝不退缩。数十年后,亲和力十足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说:
《拉萨之旅》最大的价值,在于作者以感性的幽默,转达了她所体认到的西藏真实风貌。书中的冒险故事及对西藏的生动描述,定然会使全新一代的读者爱不释手。
◎作者简介
亚历珊卓‧大卫‧丹尼尔(Alexandra David-Neel),一八六八年出生于巴黎。在巴黎研读东方宗教学,曾经旅游印度及钖兰,并在远东、中东和北非一带,巡回演唱歌剧。一九一一年,她离开巴黎前往北印度,在那儿修习成为喇嘛,陪伴她的是一个钖金的男孩喇嘛--日后成为她养子的杨丹。
一九二三年,她与杨丹从加尔各答出发,一路旅经缅甸、日本、高丽到达北京。又横跨中国大陆,进入西藏东北部,再往上直入蒙古及戈壁。本书所记载的正是这段旅程,在一九二七年首印,成为最精采的游记之一。
亚历珊卓留在亚洲十四年,一九二五年返回法国,接受了多项荣誉。一九三六年,她最后一次前往亚洲,逗留了八年。经历了丰富而独特的一生,使她成为当代的传奇人物。她于一九六九年辞世,离她一百零一岁的生日没多少日子。
◎译者简介
鲍昕昀,浙江宁波人。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旅居美国二十余年,目前定居台湾,现为共同体顾问公司负责人。
译序 鲍昕昀
自序 亚历珊卓‧大卫‧尼尔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说来极有意思,翻译这本书的源起,发生在两、三万呎高的篮蓝天晴空。那时,曹又方与我正坐在自南非旅游回程的飞机里,她说原本准备带一本好书在机上看的,嫌那书太大,但还是从行李中抽了出来。正巧,我的随身行李包里,也搁着那本《圣境预言书》(The Celestine Prophecy)。
那书当时风行一时,在纽约时报排行榜,名列榜首许久。书中所写,有那么一点儿意味着人事间事,是注定也好,是巧合也好,多多少少并非偶然。曹又方和我原是台南女中的校友,也曾相知,只是自我高中毕业后,二、三十年岁月,从来不曾再见面。说也奇怪,我返台后第一次打电话给她的前一日,她竟然在北上的火车上,遇见了同座的并不相识的另一位校友,莫名其妙地谈起了我。
她在飞机上爱不释手的地,看完她已经看了一半的那本书,对我说:「妳我再相逢,大约也非偶然吧!」
直到今年五月,说了两年,我们终于约定,每天清晨在她家门前巷旁的小公园里晨走。
「译一本书吧!」有一日,她这么说。
「好阿!」我轻轻松松的回答。
没想到,对于第一次接触翻译这码子事儿的我来说,由于文笔未经历练,英语不曾钻研,虽不至于苦不堪言,却真的相当辛苦。
但是,结果是绝对令我欣喜的。不仅因为我毕竟达成了对曹又方的一个承诺,及对自己的一个交代;《拉萨之旅》一书的作者,在书中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勇气、决心、与身心皆具的毅力,对于数月来日夜伏案、字字推敲的我,竟然具有极大程度的潜移默化。
亚历珊卓‧大卫‧尼尔,是一位集探险家、歌剧演唱家、东方宗教文学家,及喇嘛学者于一身的女作家,而《拉萨之旅》是她最脍炙人口的一部作品。她以丰富却独特的人生经验,生动又感性的精采文笔,在此书中描绘当年仍属禁地的「神祕西藏」。无论是这雪域冰乡的风土人情,或是这喇嘛王国的奇闻轶事,在在都极为引人入胜,足以另读者浸淫其中,久久不能释卷。
至于我个人,由于此书得识书中人,尤其因为作者心无罣碍的无畏精神,市使我领悟到;一个人,只要有志向成就自我,能敞开心胸挥洒人生,那么,不管路途平坦或崎岖,处处皆是海阔天空大好风景。
也要谢谢曹又方,也许,正如她所说的,她在无意之中,可能就此改变了我今后的人生。
我不得不说,《拉萨之旅》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拉萨。它没有那种刻板印象中的神秘遥远,也没有那种浮光掠影式的景点介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真实、细腻、充满人情味的生活画卷。 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吸引人,他善于从微小的细节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比如,他描述的一碗面条,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似乎蕴含着一个故事。这些细枝末节的刻画,让我感受到了拉萨作为一座城市的温度,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温度。 书中所描绘的拉萨,并不总是阳光明媚,也并非总是充满奇迹。作者真实地记录了他在旅途中的困惑、迷茫,甚至是失落。这种坦诚,反而让我觉得更加亲切。因为它展现了旅行的真实性,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时间”的描绘。在拉萨,时间似乎流淌得格外缓慢,又格外有分量。作者用他的文字,捕捉到了这种时间感,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宁静的空间,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生命的轮回。 《拉萨之旅》是一本能够让你放慢脚步,静心阅读的书。它没有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发你的思考。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对拉萨的了解,更是对生活本身的感悟。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渴望深入了解一座城市,渴望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朋友。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名为《拉萨之旅》的书,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它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旅游指南,充其量写写当地的风俗人情,或是推荐几个必去的景点。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是巨大的,它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作者的文笔相当老练,他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调,描绘了他在拉萨的所见所闻。那些文字的画面感极强,仿佛置身于现场,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独特气息,听到远方传来的悠扬的铃铛声,甚至能嗅到空气中淡淡的藏香味道。 书中对于拉萨的描绘,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风景上,而是更深层次地挖掘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我被书中对于当地人生活状态的细腻刻画所吸引,那些质朴的笑容,那些充满智慧的话语,都让我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纯粹和真实。作者似乎能够捕捉到那些隐藏在生活细微之处的闪光点,并将它们放大,呈现在读者面前。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对“旅行”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物质上的迁徙,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探索。作者通过他的文字,引导着我思考信仰的力量,思考历史的沉淀,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陷入沉思,反思自己的人生,以及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我必须说,《拉萨之旅》是一本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它以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让我看到了拉萨更真实、更深刻的一面。这本书不仅为我带来了一场心灵的旅行,更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我强烈推荐给每一个渴望在喧嚣中寻找片刻宁静,渴望了解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朋友。
评分这本《拉萨之旅》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惊喜的一本书!一开始只是被书名吸引,觉得应该会是一本关于西藏风光或是人文的游记,没想到它带来的远不止于此。作者的文字功底真的没话说,那种细腻的笔触,仿佛能将我置身于拉萨古老的街巷,感受着酥油茶的香气,聆听着经幡飘动的声音。 书中所描绘的场景,不再是那种走马观花式的景点介绍,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节,比如清晨寺庙里僧侣低沉的诵经声,午后阳光透过屋檐洒下的斑驳光影,甚至是路边孩童天真烂漫的笑容。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无论是虔诚的朝圣者,还是热情好客的当地居民,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读起来就像在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一样。 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拉萨作为一座神圣之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那些关于信仰、关于传承的故事,被巧妙地穿插在旅程的叙述中,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品味某一段描写,想象着那个画面,感受着作者传递的情感。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看到了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更加纯粹、更加贴近内心的方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阅读体验显得尤为珍贵。我甚至觉得,读完这本书,自己也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拉萨之旅”。 总而言之,《拉萨之旅》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它不仅仅满足了我对拉萨的好奇心,更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旅行、对文化、对生命有探索欲望的朋友们。希望你们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感动。
评分当我拿到《拉萨之旅》这本书时,我并没有立刻拿起它。我当时正处于一种比较浮躁的状态,总觉得生活需要一些强烈的刺激来打破僵局。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我的这种想法就彻底改变了。 作者的文字,给我一种非常“沉浸式”的体验。他没有用太多宏大的叙事,而是专注于描绘那些日常的、琐碎的片段。我仿佛跟着他一起,在拉萨的街头巷尾漫步,感受着那里的节奏,观察着那里的生活。 书中的一些描写,让我感到非常新奇。作者对于当地的信仰习俗,并没有进行生硬的科普,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将这些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到叙事中。我跟着他的笔触,去理解那些朝圣者的虔诚,去体会那些古老仪式背后的深意。 最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在书中展现了一种非常平和而包容的态度。他并没有用评判的眼光去审视拉萨,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这种态度,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逐渐放下了内心的执念,开始以一种更加平和的视角去看待事物。 《拉萨之旅》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次静心的过程。它让我暂时忘却了外界的纷扰,沉浸在这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上。我从中获得的,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一种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那些正在寻找内心平静的人。
评分《拉萨之旅》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手捧一杯热茶,静静地翻阅一本陈年的日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刻意去堆砌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进行大篇幅的感悟抒发,而是以一种平缓而真挚的语调,娓娓道来他在拉萨的经历。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捕捉能力。比如,他对光线变化的描绘,如何从黎明时分柔和的光线,逐渐过渡到正午时分的耀眼,再到黄昏时分的金黄,这些细致的观察,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天的拉萨时光。又比如,他对声音的描写,无论是市场上的喧闹,还是寺庙里的寂静,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一种“攻略”式的阅读感受,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分享。作者并没有试图去“告诉”我应该如何看待拉萨,而是通过他的亲身经历,让我自己去感受,去体悟。他笔下的拉萨,既有神圣的庄严,也有生活的烟火气,这种多层次的展现,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加立体和全面的认识。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书中关于一些微小事物的描写,反而更能打动我。比如,作者描述的一位老奶奶如何细心地为我擦拭佛珠,一位孩童如何在巷口追逐嬉戏,这些平凡的瞬间,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让我看到了人性的温暖和生命的力量。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真心觉得,《拉萨之旅》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它会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