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岛影」总策划 周美玲
梦想之初,还能叨叨述说这是怎么一回事。但如今,听到自己断断续续吐出来的虚弱字句仅是:
所谓理想,只是自己说给自己的幻象罢了。
借以逃离现实,逃离生命,甚至连用力归零,都是为了逃离自己。
然而就像影子黏在自己脚底,这也逃离不开。
传说有个古人,就为了逃离自己的影子,不断奔逃,不断奔逃,终于把自己累死于途。
事后,「只要站到树荫底下就好啦。」一个村叟说。
为什么当初一个「把自己放逐到陌生边缘之境」的想像,会引起一群热情的共鸣?而且想像的激发越来越高昂,「要你思考、要你感情、要你参与、要你投入、要你拿生命纯真,与岛屿海洋搏命…」
于是十二名勇士,明知岛屿拍摄艰辛、且经费缺如的情况下,仍愿为这疯狂的梦想戮力风赴?
我们在试图追逐什么?丢弃什么?归赳什么?逃离什么?
我们是如此亢奋躁动,在梦想之初。
事后,「只要站到树荫底下就好啦。」一个村叟就可以把勇士打败。
无关乎累不累死,这是另一层次的智慧。肉身与阴影、梦想与现实、岛影即倒影,同是幻象。
幻象之外,唯一有价值的,只是这一番彻底思维的过程吧。
然而,如果不是当初一句「把自己丢出海去吧!」这样简单的想像、这样一个纯真的动机,是不可能让「流离岛影」的行动与思维去趋近彻底的。而「流离岛影」这批影片,也不可能如此坦诚。而只有坦诚,才谈得上真正的学习与尊重。
对此,我们虚心受教,尤其对于大海、岛屿、人心,不管它们带给我们什么甜头苦头尝过,我们都深深一揖,拜候领略了。
一年多过去,除了十二部岛屿影片,我们还留下了这本书,权充思维的思印。
特别要感谢平面摄影金成财兄,他陪同我们跑遍大多数的离岛,在我们无暇兼顾平面摄影的情况下,他为世纪末台湾离岛,纪录下一批重要而具美学价值的静态影像;
这批影像,同时也成为本书最要的视觉飨宴。此外,李志蔷发挥姐妹情谊,在我等分身乏术时,仗义为本书主笔,可说是此书最重要的支撑者。还有沈可尚兄,为本书写下「归零」结语,直指「流离岛影」精神核心,亦是感激。必须一提的是,此书之执笔方式是,志蔷从各位岛人交来大批的零乱日志、文章、涂鸦中,消化吸收,再配合影片中的主题,试图以一定的文字水平,重述或再现每一个岛屿。这种方式,是希望本书在偏重影像之余,文字仍具有高度的文学阅读性,且不至流于观光简介或岛屿报导;借着文字阅读与影像阅读的融合一体,我们希望读者能感受到我们试图传递出的每个岛屿特有的气息。
回首这一年来,我们获得的资源虽不多,但仍获有各方协助,尤其公共电视的支持可谓功不可没,记得梦想之初,袁乃娟姐一边跑去中央山脉追寻黑熊脚印,一边与我们想像着岛屿梦想的起飞,可以说,是她野战的梦想家的精神使「流离岛影」成为可能的。今年冯贤贤姐接手后,更展现了高度的宽容度,以及对创作的尊重,使得这一批如此与众不同的纪录影片,得以顺利在公视与全国观众见面。最后,容我必须向董振良导演致谢,如果不是他领导的「金门纪录片文化协会」支持,以及「萤火虫映像体」伙伴们的劳心劳力,这一切想得很美的梦想,随时都可能沦陷为更恐怖的梦魇。
再次深深一揖,对各方的支持与协助,我们真心领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