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份看似清闲却繁琐的工作,不断重复无聊的动作,总是在修改、变动、更新、备份,这许多不变的动作中,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变数。
刚开始在准备这本书的大纲时,就不打算讲一大堆让人看了半天,结果还是搞不懂的东西。跟ㄚ琪讨论说这本书的写作方向可以往实际操作的层面来写,所以写的都是各位在生活或工作中能应用得到的。或许我们想的不够周全,无法尽如人意,但请各位前贤多多包涵啦!
写书属于一份繁重的工作,为了生活必须要工作,所以只能在一有空闲的时候写。刚开始的理念、冲劲,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忙碌,只能一拖再拖、一改再改。电脑的书籍能拖吗?一直改好吗?压力真的好沉重,看看女儿ㄚ芃总爱黏在旁边,心里泛起一丝歉意,她妈妈在天国不知道会不会怪我没能多陪陪她?所以跟ㄚ琪商量,把打字、校对的重担放在她身上,都是朋友嘛!对不对,其实心底真的很感谢她。
这本书其实没什么大道理,您可以选择想要看的部份去看,可以不用照顺序,您也可以把它当成一本工具书,有需要时拿出来翻一翻就好啰。当然如果您是初学者,建议您从头看会比较有所帮助,若有任何问题欢迎您寄email来问我或ㄚ琪,当然要是您没收到回信的话,理由自然是忙着赚钱,呵呵呵~开玩笑的啦!您若有任何问题我自当尽力而为。
我一直觉得Linux系统管理不仅仅是命令的堆砌,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而这本书恰好在这方面给予了我一些启发。书中关于文件系统和权限管理的讲解,我个人觉得写得相当到位。它不仅仅罗列了chmod、chown这些命令,更深入地解释了文件所有者、所属组以及其他用户的概念,以及rwx权限位的具体含义。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SUID、SGID和Sticky Bit时,通过实际的例子来阐述这些特殊权限的作用,让我对权限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书中提到的如何通过SUID权限让普通用户以root身份执行特定的命令,这在一些场景下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我之前完全没有想到过。另外,关于进程管理的部分,虽然可能没有深入到内核层面,但对top、ps、kill这些常用命令的介绍,以及如何查看和管理运行中的进程,对于日常的系统维护非常有帮助。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去监控系统的CPU和内存使用率,并且学会了如何终止无响应的进程,这让我在遇到一些小问题时,不再束手无策。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看似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实际的操作步骤,变得容易理解和消化。
评分这本书在软件安装和软件包管理方面的讲解,可以说是非常实用了。我之前一直习惯于从源代码编译安装软件,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包管理器的强大之处。书中详细介绍了Debian/Ubuntu系的apt-get和Red Hat/CentOS系的yum/dnf等命令,包括如何查找、安装、升级和删除软件包。我尝试着使用apt-get来安装一些常用的开发工具,比如git、vim等,整个过程非常顺畅,而且大大节省了我编译安装的时间。书中还提到了如何管理软件包的依赖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手动解决依赖问题往往是件非常头疼的事情。此外,书中关于创建和管理自己的软件包的章节,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究,但它给我提供了一个了解软件包制作流程的窗口。我了解到,通过将应用程序打包成标准的软件包,可以极大地简化软件的分发和部署过程,这对于需要在多台机器上部署相同软件的场景来说,非常有价值。这本书在这个部分,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掌握了高效管理Linux软件的技能,让我的系统维护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某些部分我读得确实有点吃力,尤其是关于性能调优和故障排查的章节,感觉需要相当扎实的Linux基础才能完全领悟。比如,它提到了一些关于内核参数调优的建议,像vm.swappiness、net.ipv4.tcp_fin_timeout等等,虽然书中提供了具体的数值和描述,但我对这些参数背后的原理还是一知半解。我尝试去理解为什么调整这些参数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但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知道了是什么”的层面,而没有深入到“为什么”的层面。同样,在故障排查的部分,书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系统故障现象,并给出了一些排查思路,例如通过日志分析来定位问题。但我自己实际操作的时候,面对一堆陌生的日志条目,还是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知道存在什么”的清单,告诉我系统里有哪些可以优化的点,有哪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具体的“如何做”和“为什么这么做”,可能还需要我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查阅更专业的资料来补充。总的来说,这本书在介绍一些高级概念时,确实可以作为敲门砖,但要真正掌握这些技能,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评分这本书的光盘(如果有的话)我一直没来得及好好研究,可能是因为我接触Linux的时间不长,很多概念都还在摸索阶段。虽然如此,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在一些基础的系统服务配置方面讲得挺清晰的。比如,关于网络配置的部分,从IP地址的分配到DNS的设置,都一步步地进行了说明,虽然我目前用到的不多,但知道有这么回事,并且大概了解了怎么操作,心里就踏实多了。而且,书里提到了一些常用的命令,像ifconfig、route这些,虽然现在ip命令更流行,但理解那些老命令的逻辑,对理解新命令也会有帮助。我记得有个章节讲到了防火墙的简单配置,虽然只是抛砖引玉,但让我对iptables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它可以通过规则来控制网络流量,这对于保护服务器安全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入门的向导,告诉你“可以这样做”,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做得更精细”,可能还需要我再去查阅其他的资料,或者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整体来说,这本书在搭建一些基础服务的时候,还是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尤其是在我刚开始接触Linux,对一切都感到陌生的时候,它给我的指引还是比较明确的。
评分我非常欣赏这本书在系统安全方面的探讨。在如今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学习如何加固Linux系统变得尤为重要。书中关于用户和组权限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如何使用ACL(Access Control Lists)来设置更复杂的访问权限,让我对Linux的安全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记得书中有一个例子,是如何限制某个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目录,并且不能修改其中的文件,这比传统的umask设置要灵活得多。此外,书中对SSH安全加固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比如禁用root用户远程登录、使用密钥认证代替密码认证,以及修改SSH默认端口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却能大大降低被暴力破解的风险。虽然书中对SELinux和AppArmor等更高级的安全机制只是浅尝辄止,但它已经为我打开了认识这些工具的大门。我了解到,这些工具能够提供更深层次的系统保护,防止恶意软件的扩散和未经授权的访问。这本书在安全方面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导读者从基础入手,逐步构建起对Linux系统安全的认识,并鼓励读者去探索更高级的安全防护措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