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份看似清閑卻繁瑣的工作,不斷重復無聊的動作,總是在修改、變動、更新、備份,這許多不變的動作中,存在著不可預知的變數。
剛開始在準備這本書的大綱時,就不打算講一大堆讓人看瞭半天,結果還是搞不懂的東西。跟ㄚ琪討論說這本書的寫作方嚮可以往實際操作的層麵來寫,所以寫的都是各位在生活或工作中能應用得到的。或許我們想的不夠周全,無法盡如人意,但請各位前賢多多包涵啦!
寫書屬於一份繁重的工作,為瞭生活必須要工作,所以隻能在一有空閑的時候寫。剛開始的理念、衝勁,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忙碌,隻能一拖再拖、一改再改。電腦的書籍能拖嗎?一直改好嗎?壓力真的好沉重,看看女兒ㄚ芃總愛黏在旁邊,心裏泛起一絲歉意,她媽媽在天國不知道會不會怪我沒能多陪陪她?所以跟ㄚ琪商量,把打字、校對的重擔放在她身上,都是朋友嘛!對不對,其實心底真的很感謝她。
這本書其實沒什麼大道理,您可以選擇想要看的部份去看,可以不用照順序,您也可以把它當成一本工具書,有需要時拿齣來翻一翻就好囉。當然如果您是初學者,建議您從頭看會比較有所幫助,若有任何問題歡迎您寄email來問我或ㄚ琪,當然要是您沒收到迴信的話,理由自然是忙著賺錢,嗬嗬嗬~開玩笑的啦!您若有任何問題我自當盡力而為。
說實話,這本書的某些部分我讀得確實有點吃力,尤其是關於性能調優和故障排查的章節,感覺需要相當紮實的Linux基礎纔能完全領悟。比如,它提到瞭一些關於內核參數調優的建議,像vm.swappiness、net.ipv4.tcp_fin_timeout等等,雖然書中提供瞭具體的數值和描述,但我對這些參數背後的原理還是一知半解。我嘗試去理解為什麼調整這些參數會影響係統的整體性能,但很多時候隻是停留在“知道瞭是什麼”的層麵,而沒有深入到“為什麼”的層麵。同樣,在故障排查的部分,書中列舉瞭一些常見的係統故障現象,並給齣瞭一些排查思路,例如通過日誌分析來定位問題。但我自己實際操作的時候,麵對一堆陌生的日誌條目,還是會感到無從下手。這本書更像是一個“知道存在什麼”的清單,告訴我係統裏有哪些可以優化的點,有哪些可能齣現的問題,但具體的“如何做”和“為什麼這麼做”,可能還需要我通過大量的實踐和查閱更專業的資料來補充。總的來說,這本書在介紹一些高級概念時,確實可以作為敲門磚,但要真正掌握這些技能,還需要付齣更多的努力。
评分我非常欣賞這本書在係統安全方麵的探討。在如今網絡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學習如何加固Linux係統變得尤為重要。書中關於用戶和組權限的精細化管理,以及如何使用ACL(Access Control Lists)來設置更復雜的訪問權限,讓我對Linux的安全性有瞭全新的認識。我記得書中有一個例子,是如何限製某個用戶隻能訪問特定的目錄,並且不能修改其中的文件,這比傳統的umask設置要靈活得多。此外,書中對SSH安全加固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比如禁用root用戶遠程登錄、使用密鑰認證代替密碼認證,以及修改SSH默認端口等,這些看似簡單的操作,卻能大大降低被暴力破解的風險。雖然書中對SELinux和AppArmor等更高級的安全機製隻是淺嘗輒止,但它已經為我打開瞭認識這些工具的大門。我瞭解到,這些工具能夠提供更深層次的係統保護,防止惡意軟件的擴散和未經授權的訪問。這本書在安全方麵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引導讀者從基礎入手,逐步構建起對Linux係統安全的認識,並鼓勵讀者去探索更高級的安全防護措施。
评分我一直覺得Linux係統管理不僅僅是命令的堆砌,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而這本書恰好在這方麵給予瞭我一些啓發。書中關於文件係統和權限管理的講解,我個人覺得寫得相當到位。它不僅僅羅列瞭chmod、chown這些命令,更深入地解釋瞭文件所有者、所屬組以及其他用戶的概念,以及rwx權限位的具體含義。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SUID、SGID和Sticky Bit時,通過實際的例子來闡述這些特殊權限的作用,讓我對權限管理的復雜性和重要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比如,書中提到的如何通過SUID權限讓普通用戶以root身份執行特定的命令,這在一些場景下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證係統的安全性,我之前完全沒有想到過。另外,關於進程管理的部分,雖然可能沒有深入到內核層麵,但對top、ps、kill這些常用命令的介紹,以及如何查看和管理運行中的進程,對於日常的係統維護非常有幫助。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去監控係統的CPU和內存使用率,並且學會瞭如何終止無響應的進程,這讓我在遇到一些小問題時,不再束手無策。這本書的優勢在於,它能夠將看似抽象的概念,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實際的操作步驟,變得容易理解和消化。
评分這本書的光盤(如果有的話)我一直沒來得及好好研究,可能是因為我接觸Linux的時間不長,很多概念都還在摸索階段。雖然如此,我還是覺得這本書在一些基礎的係統服務配置方麵講得挺清晰的。比如,關於網絡配置的部分,從IP地址的分配到DNS的設置,都一步步地進行瞭說明,雖然我目前用到的不多,但知道有這麼迴事,並且大概瞭解瞭怎麼操作,心裏就踏實多瞭。而且,書裏提到瞭一些常用的命令,像ifconfig、route這些,雖然現在ip命令更流行,但理解那些老命令的邏輯,對理解新命令也會有幫助。我記得有個章節講到瞭防火牆的簡單配置,雖然隻是拋磚引玉,但讓我對iptables有瞭初步的認識,知道它可以通過規則來控製網絡流量,這對於保護服務器安全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這本書就像是一個入門的嚮導,告訴你“可以這樣做”,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如何做得更精細”,可能還需要我再去查閱其他的資料,或者在實踐中慢慢體會。整體來說,這本書在搭建一些基礎服務的時候,還是能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尤其是在我剛開始接觸Linux,對一切都感到陌生的時候,它給我的指引還是比較明確的。
评分這本書在軟件安裝和軟件包管理方麵的講解,可以說是非常實用瞭。我之前一直習慣於從源代碼編譯安裝軟件,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瞭包管理器的強大之處。書中詳細介紹瞭Debian/Ubuntu係的apt-get和Red Hat/CentOS係的yum/dnf等命令,包括如何查找、安裝、升級和刪除軟件包。我嘗試著使用apt-get來安裝一些常用的開發工具,比如git、vim等,整個過程非常順暢,而且大大節省瞭我編譯安裝的時間。書中還提到瞭如何管理軟件包的依賴關係,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手動解決依賴問題往往是件非常頭疼的事情。此外,書中關於創建和管理自己的軟件包的章節,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究,但它給我提供瞭一個瞭解軟件包製作流程的窗口。我瞭解到,通過將應用程序打包成標準的軟件包,可以極大地簡化軟件的分發和部署過程,這對於需要在多颱機器上部署相同軟件的場景來說,非常有價值。這本書在這個部分,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讓我掌握瞭高效管理Linux軟件的技能,讓我的係統維護工作變得更加輕鬆和高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