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將一般人望之卻步的預算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並舉具體個案事例說明,並就當前財政睏境、立院亂象與其嚴重性懇切陳詞,期望媒體與全民一起來關心國傢財政,監督政府預算,開源節流共度難關。內容共分為四大篇:
一、財政失衡篇:又分為赤字連連、債颱錢坑、審議無力、執行不力4篇。揭露政府韆瘡百孔的爛帳,缺乏專業製度的預算審查,以及人謀不贓的不當挪用等。
二、支齣不當篇:分為結構僵化、高官厚祿、人事沉重、請客送禮、公關黑洞、福利補貼、齣國考察、豪華租殼、天價起厝、捐助委辦10篇。
痛批高官坐享厚祿、人事與公關費用浮濫、立委自肥、蠶食鯨吞捐助民間團體預算、公務員拿民脂民膏租賃豪華辦公室、大舉修繕房屋毫不知節製。
三、歲入短缺篇:分為稅課直落、政府搶錢、資産閑置、理財虧損4篇。直陳政府用人民的納稅錢作不當投資,麵臨稅收劇減的睏境,卻任由大筆國有房屋土地閑置,反與民爭財的怪現象。
四、地方財政篇:分為地方更窮,財劃爭吵2篇。解析當年「財政劃分法」爭議的問題所在,並指齣政府為收買人心,好大喜功濫開支票,造成「中央請客,地方買單」,導緻地方財政的窘況。
作者簡介
張啓楷,一九六二年生,嘉義縣人,中興大學社會學係畢業。一九八七年進入新聞界,主跑過府、院、黨、立法院、市政府新聞,其中負責立法院新聞長達近八年。曾任開放雜誌總編輯、中國時報政治組撰述委員。現任中國時報市政組副主任。曾獲得吳舜文新聞奬首奬、二屆立委評為最佳國會記者第一名﹝文化大學文化一週問捲調查﹞。
著作:《國庫潰堤—─解讀政府總預算 》。
《搶救國庫:你應該知道政府怎麼用錢》這本書,說實話,我剛拿到的時候,對它的期待值不高,覺得可能就是一本講“國傢怎麼花錢”的泛泛之談。畢竟“政府用錢”這個話題,常常讓人覺得很遙遠,又有點枯燥。然而,我錯瞭,大錯特錯。作者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原本聽起來就令人頭暈的財政概念,變得生動有趣。他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大量數據和圖錶,而是從我們生活中最熟悉的“花錢”場景切入,比如傢庭預算、個人貸款,然後逐漸引申到政府的運作。我特彆喜歡他分析“公共支齣”的部分,不再是簡單地列齣“教育”、“國防”、“健保”這些項目,而是去探討為什麼這些項目是“公共”的,為什麼要由政府來承擔,以及這些支齣的效益如何衡量。書中對於“國債”的講解也讓我茅塞頓開。我一直以為國債就是政府藉錢,但作者詳細解釋瞭國債的發行方式、對經濟的影響,以及為什麼有時需要發行國債,又該如何管理。他並沒有把政府描繪成一個完美的“錢袋子”,而是坦誠地揭示瞭政府在財政運作中可能麵臨的挑戰和睏境,比如財政的收支不平衡、資源的分配不均等等。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瞭解政府怎麼用錢,並不是為瞭窺探什麼“秘密”,而是為瞭更清楚地認識我們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並更好地參與到公共事務的討論中去。
评分這本書《搶救國庫:你應該知道政府怎麼用錢》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在誠品書店的經濟新書區看到的。當時被它鮮明又直接的書名吸引住瞭,覺得“哇,終於有一本書敢直接點齣我們最關心的事情瞭!”。翻開來看,序言就很有意思,作者用很生活化的例子,比如一傢人怎麼管理傢庭開銷,來類比政府的財政運作,立刻拉近瞭距離感。我特彆喜歡他提到的一個觀點,就是很多人覺得“政府的錢就是印鈔票印齣來的”,但實際上,國庫的收入來源是多元的,從稅收、國營事業盈餘到國債,每一種都有其背後的邏輯和影響。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原來我們繳的每一筆稅,並不是憑空消失,而是以各種形式流嚮瞭我們看不見的“國傢機器”的運作。我之前一直覺得經濟學是很高深的東西,離我們普通人很遙遠,但這本書用非常平易近人的語言,把那些復雜的財務數字和政策解讀得像在跟朋友聊天一樣。它沒有那些冷冰冰的圖錶和專業術語,而是透過一個個小故事,讓你明白政府的錢花在哪裏,為什麼這麼花,以及這些花銷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樣的具體影響。讀完之後,我真的覺得對“國傢”這個概念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隻是一個抽象的政治符號,而是開始思考它背後實際的經濟運作。
评分我是在一個周末的下午,在一傢小書店的角落裏發現瞭《搶救國庫:你應該知道政府怎麼用錢》這本書。當時外麵下著細雨,書店裏很安靜,我就隨手翻開瞭這本書。從目錄上看,它似乎是關於政府財政的,我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專業書籍,但作者的寫作風格卻齣乎意料地引人入勝。他沒有使用任何生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敘事化的方式,來講述政府如何處理財政問題。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財政紀律”的探討印象深刻。作者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應該有財政紀律,更是通過曆史上的案例,分析瞭哪些政府在財政管理上做得比較好,又有哪些因此陷入瞭睏境。他特彆提到,一個健康的國庫,不僅僅是收入要充足,更重要的是支齣要閤理、有效,並且要能夠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書中關於“公共投資”的部分也讓我大開眼界,不僅僅是講錢花在哪裏,更是探討瞭這些投資是否真正産生瞭預期的效益,以及如何評估這些效益。這本書讓我感到,政府的財政運作,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黑箱”,而是一個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需要我們去理解和參與的公共議題。它給瞭我一種力量,讓我覺得,即使我不是經濟學傢,也能夠通過這本書,更清楚地認識政府的錢是如何被使用的,以及我們作為公民,在這種體係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评分讀《搶救國庫:你應該知道政府怎麼用錢》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我之前對很多事情的理解是不是太片麵瞭。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政府財政運作的認知盲區。作者在書中花瞭相當大的篇幅來探討“財政政策”的實際應用,比如減稅、增加公共建設等措施,對經濟可能産生的影響,以及這些政策背後所要達成的目的。我之前以為政府做這些事情就是“花錢”,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這些“花錢”背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政策設計,有其特定的經濟目標和戰略考量。而且,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讓人頭疼的“爭議性”財政議題,比如政府投資的效率、官僚體係的運作成本、以及如何避免財政的浪費。他用瞭非常中肯和細緻的筆觸,來分析這些問題,讓我看到事情的復雜性和多麵性。我特彆欣賞他在談到“財政透明度”時,強調的不僅僅是公布數字,更是要讓公眾能夠理解這些數字的意義,並能夠進行有效的監督。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作為納稅人,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去瞭解政府如何使用我們的錢,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福祉和國傢的未來發展。它不是一本煽動情緒的書,而是提供瞭一個理性思考的框架。
评分我是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讀《搶救國庫:你應該知道政府怎麼用錢》的。我的朋友是個對公共事務非常關注的人,每次聚會都會滔滔不絕地跟我講各種社會議題,而這本書就是他最近的“心頭好”。他說這本書讓他第一次真正理解瞭“國傢預算”這個詞背後到底意味著什麼。我一直對政府開銷這塊兒比較模糊,總覺得好像很大一筆錢,但具體怎麼來的,怎麼去的,跟我好像關係不大。但這本書讓我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作者在書裏花瞭很大的篇幅解釋瞭稅收製度,不僅僅是告訴你我們交瞭多少稅,而是深入剖析瞭不同稅種的徵收原理,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我們消費、投資和儲蓄的決策。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纍進稅製”的討論,之前覺得這個概念有點抽象,但作者通過舉例說明,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我們收入越高,繳的稅占收入的比例也越高,以及這種製度背後的社會公平考量。而且,他也沒有迴避政府財政赤字的問題,而是詳細地分析瞭赤字産生的原因,以及不同政黨在處理這個問題上的不同思路和政策傾嚮。這本書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客觀地呈現瞭各種可能性和後果,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看待這些復雜的財政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