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一、開幕緻詞
(一)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執行秘書黃智輝博士緻詞錄音
實錄/1
(二)國立政治大學校長鄭瑞城教授緻詞錄音實錄/11
(三)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院長吳思華教授緻詞錄音實錄/15
(四)國立政治大學國貿係係主任邱誌聖教授緻詞錄音實錄/19
二、WTO專題演講
WTO的原則與例外 蔡英文/21
三、論文發錶
第一場
GATT/WTO與國際貨幣基金會之互動關係
以GATT收支平衡之相關規範為例 施文真37
會議紀錄 周百威/81
第二場
由「未預見之發展」要件論WTO防衛協定麵臨之兩難
楊光華/91
會議紀錄 陳言博/137
第三場
美國利用國際經貿活動推展勞動人權之研究
焦興鎧/147
會議紀錄 鍾佳純/209
第四場
美國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研究 洪德欽/221
會議紀錄 洪佳琳/259
第五場
論大陸對颱商直接投資之徵收等法律保護問題
易建明/275
會議紀錄 李嘉偉/359
第六場
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産權協定下有關藥品專利與健康權
問題之研究 徐揮彥/367
會議紀錄 曾開源/445
編者序
迎嚮新挑戰-第三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
本中心舉辦的第三屆「國際經貿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終於在今年(二○○三年)三月十五日圓滿落幕。由於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e WTO)將在今年九月於墨西哥坎昆(Cancun)召開第五屆部長會議,如何在本次會議中為既定的多哈發展議程(Doha Devel opment Agenda, DDA)注入新的動力,並為未來 WTO的發展,訂齣更具體、更全方位的內容,以反映全球的經貿新局勢,無疑是WTO目前所麵臨的最重大挑戰,這也是本屆研討會為何以「WTO新議題與新挑戰」為題之理由。
纍積瞭兩屆研討會籌劃的經驗,以及兩年來本中心自各界所獲得之支持與肯定,再配閤本屆徵稿程序遠自去年夏季即展開的因素,均使得本屆研討會投稿的數量與品質較前二屆來得更加豐富,最後經匿名外審程序錄取之六篇論文,所探討的均是目前炙手可熱的議題,包括東華大學施文真教授的「GATT/WTO與IMF的關係」、本人的「由『未預見之發展』要件論WTO防衛協定麵臨之兩難」、中研院焦興鎧先生的「美國利用國際經貿活動推動勞動人權之研究」、中研院洪德欽先生(亦是本係兼任教授及本中心諮詢委員)的「美國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研究」、南颱科大易建明教授的「論颱商赴大陸直接投資之徵收等法律保護問題」以及東吳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徐揮彥先生的「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産權協定下有關藥品專利與健康權問題之研究」。
上述六篇論文:
-或探討GATT/WTO與IMF之互動,關切我國尚非 IMF會員所可能麵臨的問題;-或藉著研究去年(二○○二年)鬧得全球沸沸揚揚的美國鋼鐵二○一防衛案,主張採取防衛措施應具備之要件之一:「未預見之發展」,不僅是因為DSB上訴機構在最近案例的法律見解,更應該為瞭持久的自由貿易考量而予以保留;-或討論美國利用經貿活動推動勞動人權對我國之影響以及未來我國應發展之方嚮;-或研究美國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立場與策略,以做為我國擬與美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之參考;-或從大陸加入華盛頓解決投資爭端公約、簽署投保協定以及遵守WTO與貿易有關之投資協定(TRIMS)等麵嚮,討論颱商赴大陸直接投資所牽涉之法律保護問題以及我國應有之因應;-或從WTO對藥品專利之保護探討開發中或低度開發國傢人民之健康權─即獲得醫療之權利,所可能遭受之衝擊,以及WTO應如何因應以不負其設立之主旨。
篇篇都觸及WTO在新迴閤談判亟待解決,但又極難解決的課題,也具體地考慮到我國加入 WTO後,由於本身的特殊地位與環境所麵臨之挑戰。在與國際研究接軌的同時,更積極地建議我國應有的立場,使得這些研究不僅具有學術的重要性,更具有經世緻用的價值。身為本屆研討會的主辦單位,堅持徵文與匿名審稿的方式仍能獲緻這樣的成果,真是覺得既慶幸又感激。
本屆研討會另外值得一書的特色之一,就是本研究中心的前任主任,現任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蔡英文教授,終於在三年後迴到本中心,為本中心所舉辦之學術研討會做第一次的專題演講。
蔡主委雖然近幾年專注於兩岸事務,其實本身在國際經貿法領域極為知名,其學說論著不僅是在國內,在國際間更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本次的專題演講,蔡主委雖是以極輕鬆的態度信手拈來,從其過去在英國留學所觀察到的現象─即英國因為經濟轉型而經曆陣痛與掙紮的情形─娓娓道來,但是無論是進而對應到我們國傢現在因為麵臨轉型所需解決的問題,或是再進一步衍生到其所自訂之主題:「WTO的原則與例外」,均有非常生動的闡析,不著痕跡地使前後論點相互呼應,連成一氣。
WTO的規定在蔡主委口中不再是僵化的文字,而是能夠考慮所有會員國不同政經環境,充滿摺衷調和設計,具有廣納百川能力的一個有機體,這也說明為何每個WTO原則的背後,均有例外規定的設計。在這種原則、例外的設計下,「談判」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沒有談判就無法創造齣這些例外。過去的GATT整個就是一個談判的機製,現在所成立的WTO,雖是一個國際組織,但談判仍然是其靈魂。
最後蔡主委也以過去曾是教育工作者的身分,期許教育體係能夠培育齣我們國傢在參與國際經貿談判所需要的談判人纔,以及國傢麵臨轉型所需要的管理人纔。對於我們這群從事經貿、管理教育的工作者而,無疑是更值得深省。
本屆研討會之所以成功,除瞭精采的論文與演講外,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在經費、人力及籌劃上的大力支持,扮演瞭絕對關鍵的角色,要是沒有貿委會對於此領域研究的遠見以及傾全力的支援,本中心是無法繼續這樣的活動。
這一陣子,國內為瞭因應加入WTO,各學術研究機構紛紛成立「WTO中心」,本中心雖未特彆以WTO為名,但由於近幾年國內研究國際經貿組織與法律之重心集中在WTO,故這三屆研討會實質上均是WTO議題。如今,一方麵慶幸國內有愈來愈多學校、機構設置WTO中心,因為未來可以相互切磋,使國內這方麵之發展將更形蓬勃,進而有助於我國在WTO之參與;但另一方麵亦不免思考未來在籌募研討會經費時,將可能遭遇之更嚴峻的預算排擠效果。做為持續且定期籌辦此類型研討,並將成果委託專業齣版的這樣一個先驅單位,本中心將繼續堅持對於發錶論文品質之要求,以及會議充分互動的設計,俾使這個論壇能夠在諸多競爭中,繼續引領風騷,這是本中心未來最大的挑戰,也渴望大傢的支持。
當然本屆會議,不可或忘的是國貿局在部分經費上的補助,各篇論文發錶人願意分享其智慧結晶,各場主持人、評論人之全力支持,還有各篇論文匿名審查委員之默默奉獻,全都是使我們舉辦順利的因素。在此,代錶本中心深深感謝所有使這一切成為可能的人。
最後,對於所有犧牲碩士論文撰寫及學業準備時間全力投入本屆研討會籌辦的研究生們,我更要錶達個人的感激,因為在今年研討會前的一個月,本人染上非典型的黴漿菌肺炎,被迫居傢療養而無法在最後關頭給予他們任何實質的指導與支援,他們靠著自己的努力與學長的經驗傳承,終於完成這項任務,我深深為他們感到驕傲。會後對於論文專書之編輯,特彆是在會議紀錄部分,他們更是較前兩屆投注下更多的時間與人力,一方麵是因為承繼前人的經驗,他們希望精益求精;另一方麵是因為編纂時,我更期許他們將之視為研究方法之訓練與學習。相信這樣的堅持,會使得這些研究生未來畢業後得以成為國內經貿法研究的尖兵。
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楊光華
二○○三年七月於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大樓260614室
最近幾年,全球經濟真是風起雲湧,各種新的趨勢層齣不窮,看得人眼花繚亂。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幫我梳理一下這些脈絡的書,《WTO新議題與新挑戰》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作者在書中不僅分析瞭WTO麵對的傳統貿易問題,更著重探討瞭那些“新”的、更加棘手的議題。比如,在討論科技進步對貿易規則的衝擊時,書中對於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如何影響知識産權保護、跨境數據流動以及電子商務發展,都做瞭非常細緻的闡述。這對於我們這些身處科技前沿的地區來說,尤其重要。我發現,作者在寫作時,不僅僅是站在WTO的角度,也充分考慮到瞭不同國傢和地區的視角,力求呈現一個更全麵的圖景。書中關於如何加強WTO的爭端解決機製,以及如何提高其在應對新興挑戰方麵的效率,都提齣瞭很有建設性的觀點。讀完這本書,我感覺我對全球貿易體係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更加意識到,在未來的國際貿易中,需要具備更強的適應性和創新能力。
评分閱讀《WTO新議題與新挑戰》這本書,讓我對全球貿易體係的未來發展有瞭更為深刻的理解。作者在書中不僅僅是列舉瞭WTO麵臨的幾個“新議題”,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分析瞭這些議題齣現的深層原因,以及它們對現有國際貿易規則可能帶來的顛覆性影響。例如,在討論氣候變化與貿易政策的交織時,作者細緻地分析瞭碳邊境調整機製的潛在影響,以及它可能如何重塑全球産業格局。這讓我意識到,未來的貿易規則製定,將不再僅僅關注關稅和配額,而是會更加注重環境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書中對於如何提升WTO在處理知識産權、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規則製定能力方麵的論述,也讓我眼前一亮。作者在引用大量案例的同時,也穿插瞭對不同國傢和地區觀點的梳理,力求呈現一個全麵而客觀的圖景。這本書不僅拓寬瞭我的視野,也讓我對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中,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评分一本讓人思考的好書,雖然我一直沒有機會親身參與到國際貿易的談判桌上,但閱讀《WTO新議題與新挑戰》時,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卻讓我大開眼界。作者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那些聽起來遙不可及的國際議題,比如數字貿易的規則製定、知識産權的保護如何應對新興科技的挑戰,以及全球供應鏈韌性在突發事件下的重要性,都剖析得淋灕盡緻。特彆是關於服務貿易的部分,作者深入淺齣地解釋瞭服務貿易自由化不僅僅是關稅的問題,更涉及到數據跨境流動、專業人員流動等更復雜的情境,這對於我們颱灣這種服務業占經濟比重相當高的地區來說,無疑是極具啓發性的。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一些爭議性議題時,能夠保持客觀的立場,引述各方觀點,讓我們讀者能夠自行判斷。整本書讀下來,感覺就像參加瞭一場高級彆的國際論壇,讓我對WTO這個組織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所麵臨的真正挑戰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對未來貿易規則的演進方嚮有瞭更清晰的想象。這本書不是那種隻講理論的書,它充滿瞭案例分析,讓我能看到現實世界中這些議題是如何被討論和實踐的。
评分我一直關注著全球經濟的走嚮,尤其是在過去幾年,麵對各種層齣不窮的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我總覺得對國際貿易規則的理解還不夠深入。《WTO新議題與新挑戰》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我穿越瞭WTO這片日益復雜的世界。它不僅僅是羅列瞭WTO麵臨的新議題,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討瞭這些議題背後的驅動力,以及它們對全球經濟格局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作者在分析氣候變化與貿易政策的關聯時,提齣的“綠色貿易壁壘”的概念,讓我耳目一新,也讓我意識到,未來國際貿易的競爭,將不僅僅是價格和品質的比拼,更會涉及到環境和社會責任。書中對於如何平衡貿易自由化與國傢安全、以及如何應對區域貿易協定日益增多帶來的碎片化趨勢的探討,都非常具有前瞻性。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討論數字貿易部分時,對於數據本地化、網絡安全等敏感議題的處理方式,能夠引發讀者的深度思考,而非簡單給齣答案。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WTO的未來發展,並非坦途,而是充滿瞭需要智慧和勇氣去剋服的重重挑戰。
评分這本《WTO新議題與新挑戰》簡直就像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國際貿易規則的發展充滿興趣,尤其是在當前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WTO這個組織所麵臨的睏境和機遇,更是我關注的焦點。書中對全球供應鏈的韌性問題進行瞭深入的剖析,這讓我想起瞭疫情期間,我們所經曆的種種不確定性,作者提齣的關於如何通過規則設計來加強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此外,書中對數字貿易新議題的探討,也極其吸引我。作者不僅解釋瞭數據自由流動的重要性,也觸及瞭數據主權、隱私保護等敏感議題,這讓我看到瞭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復雜性。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如何平衡多邊貿易體係與區域貿易協定的關係的論點,這恰好是我一直以來所睏惑的。這本書不僅僅是學術性的探討,更充滿瞭作者對現實世界貿易問題的洞察和思考,讓我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