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1
《老子》又名《道德经》,但是内容世人所谓的「仁义道德」完全无关,亦即所论并非伦理学的题材。以王弼(二二六-二四九年)所注的版本为例,《老子》分为上下两篇,先论「道可道,非常道」,后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于是遂有「道经」(一至三十七章)与「德经」(三十八至八十一章)二篇,合称《道德经》。
关于《老子》一书的作者,亦即「老子」此人,司马迁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宝之史也。」老子是周朝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学问与见解应该具有一水平。根据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四七九年)曾经向老子请教礼仪一事来看,老子应该也是春秋时代的人,年龄比孔子稍长。孔子听了老子的一番训勉之后,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所谓「龙」,描写他「乘风云而上天」,并非年轻时的孔子所能理解。老子眼见周朝衰颓,决定西出函谷关,准备隐居,守关的官员请他留下作品。「于是老子迺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今日通行的是王弼注的版本,而王弼上距老子的年代也有七、八百年,谁能担保这段期间的传抄与刻印都没有问题呢?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的「汉墓」,出土了一大批帛书,其中就有《老子》的帛书甲本与乙本。这两个版本大同小异,都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并且没有分章。一九九三年湖北荆门郭店村「战国楚墓」又出土了许多竹简,其中有三种《老子》的摘抄本,分为甲、乙、丙三组。摘抄本的字数只有通行本的三分之一,并且丙组中的文句较为接近帛书本与通行本。专家认为,甲组较为接近《老子》祖本,它的抄写年代距离老子逝世「可能」只有一百多年。换言之,目前所能找到的断简残篇,离
作者老子本人也有一百多年了。既然如此,我们在依据最新出土的资料修订《老子》通行本的同时,还是要把焦点置于老子学说的阐释上。
在探讨老子学说时,会发现材料最多的是历代的注解与引申。从最早的庄子、韩非等人,经过河上公、王弼,甚至唐玄宗这位帝王,以及宋朝的王安石、苏辙、朱熹等人,无不发表心得,增益老学。但是,《老子》似乎是一面镜子,人们总能借它照见自己的长相,而未必说得清楚它原来的用意是什么。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他所谓的「道」,是指「真实」(更好说是「究竟真实」)而言,亦即要将人生依託在永恆不变的基础上,再由此观照人间,安排适当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外,另外开辟了一条路,并且是更为宽广的路。奈何天下人却难以体认他的美意。他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我们不妨欣然接受此一邀请与挑战,一起认真研读《老子》。
以智慧取胜的老子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为什么老子认为自己的说法既容易了解又容易实践,但是天下人却没有办法了解,也没有办法实践呢?答案是:老子的智慧太高了。
「智慧」其实无所谓的高低,它像是一道门槛,只有跨过去与跨不过去的问题。一旦跨过去,就觉悟了,就豁然开朗,从此月白风清,无所沾滞,可以解脱自在,也可以逍遥自得。庄子的表现不正是如此吗?
道家由老子开创,并由庄子发展,所形成的思想及影响可以同儒家分庭抗礼,在深度与广度上则更有过之。
所谓「道」,是指「究竟真实」而言,亦即万物的始源与归宿,万物的基础与动力来源。这样的道,当然超过人类认知的能力及表述的范围,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一章),又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既然如此,那么老子又是如何知道的?他凭借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意思是: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靠着虚与静,无异于排除感官与认知的分辨作用,化解欲望与行动的具体作为,然后再觉悟那由道而来的「永恆的与无限的层面」。依此观之,万物的变化不再使人困扰,万物的有限也不再使人遗憾。从体验「真实」出发,可以抵达「审美」之境,因为心灵敞开,无所不容,天下又岂有不可欣赏之人,又岂有难以欣赏之物?
《老子》向来是一本难解的书,而其关键即在于「道」 字。一方面,道是无所不在的,而「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所以说「道生之,德畜之」(五十一章);另一方面,道又与万物截然不同,因为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这两种性质可以分别称为「内存性」与「超越性」,亦即:道是既超越又内存的。掌握了这一点,才可进而发挥老子的无为观与自然观。譬如,何以无为?因为,「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人又何必自寻短烦恼?又如,何谓自然?「自然」即是自己如此,一切本来就会走上正途,合乎道的运作模式。
我在解读《老子》时,主要的根据是自己研习中西哲学三十余年的心得。「哲学」的原意是「爱好智慧」,因而对于老子的智慧,自有相契之处。白话译文,求其通顺畅达;解读部分,专就关键概念加以解析,并且把《庄子》书中列述的语句也附录于后,以兹对照。
解读者简介
傅佩荣
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着有《儒家哲学新论》、《中西十大哲学家》、《西方心灵的品味》、《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为自己解惑》、《人生问卷》、《四书小品》、《文化的视野》(立绪文化)等数十部,并重新解读《论语》、《庄子》(立绪文化)。
傅佩荣解读老子(平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傅佩荣解读老子(平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