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你属于我。在我梦中倚梦而憩。
爱与痛苦与工作现在都该安眠了。
夜转动它隐形的轮轴,你在我的身旁纯净一如熟睡的琥珀。
诗人聂鲁达以有机宝石中琥珀优雅温暖的色泽来形容那种挚爱相守的幸福感,他更以托帕石和平纯净的化身来为婚姻生活的美好恆长下註脚。
钻石的硬度与无与伦比的璀璨光芒,更是情人们互定终身的坚贞信物,或许你也眩惑于白玉温润的文化气质、迷醉在祖母绿的绿波荡漾中,透过宝石看出去的眼就是有能预知神祕事物的魅惑。
宝石的美在于它稀少珍贵,在于它纹理色彩千变万化,在于它恆久流传,在于它的无瑕、耀眼、星光、猫眼所传达的艺术结晶。
然而宝石本身的价值更在于它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不断沈潜变化着,在浑浊不明的岩石中豁然而出显露光华——有缘与你相遇,诉说远古远古的故事。
《大地瑰宝——认识宝石之美》由科学的角度介绍宝石形成、特质、产地与鑑别,深度论述包括钻石、红蓝宝、托帕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碧玺、石榴子石、橄榄石、水晶、蛋白石、翡翠、白玉等35种珍稀宝石,还有世纪特展──光彩夺目的七颗璀璨钻石的图文介绍。
提供购买宝石的相关知识,以及实用有趣的相关资讯,图文丰富、印刷精美,值得收藏。
【作者简介】
何恭算
Kung-Suan Ho
1957年出生于新竹县,国立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毕业、国立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博士,现任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副研究员兼地质学组主任、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1988年进入博物馆任职至今,主要从事矿物和岩石的蒐藏与研究工作,多次远赴国外自然史博物馆考察,并执行矿物及宝石标本的购藏计画。
E-Mail: ksho@mail.nmns.edu.tw
钟坤炜
Kun-Wei Chung
1967年出生,台湾彰化人,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地质系,1993年进入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地质学组任职至今。宝石和矿物是自己的最爱,个人曾主修过建筑,对于具创意及设计性的各种作品,自己也都相当喜欢。
e-mail:kwchung@mail.nmns.edu.tw
作者序 宝石——大自然珍贵的宝藏 /5
宝石的身世
宝石矿物的形成环境 /9
宝石矿物应具备的条件 /11
宝石矿物的物理性质 /15
宝石的地理分布 /30
宝石的分类 /31
透视珠宝
宝石的优化处理 /35
人造宝石 /37
宝石的造型与车工 /38
宝石的镶嵌金属与型式 /42
宝石的评价 /47
宝石的鑑定 /51
大地瑰宝
璀璨的永恆之星——钻石 /56
耀眼的迷人刚玉——红宝石与蓝宝石 /69
十一月份的生日石——托帕石 /76
绿柱石家族的三大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与摩根石 /80
古代波斯人的至爱——金绿宝石 /87
色彩丰富的电气石——碧玺 /91
坚贞、纯朴与信仰的象征——石榴子石 /95
太阳宝石——橄榄石 /100
多彩多姿的石英家族——水晶、玉随和玛瑙 /104
绚烂闪耀的彩色精灵——蛋白石 /110
硬玉中的玉石——翡翠 /114
石之美,有五德——软玉 /122
闪亮的风信子——锆石 /127
迷失在红宝巨浪中的宝石——尖晶石 /130
辉石类矿物中的佼佼者——锂辉石和透辉石 /134
温润淡雅的长石族宝石——月光石、天河石、日光石和拉长石 /137
相传来自土耳其的古老玉石——绿松石 /141
古印度文明的珍贵宝石——青金岩 /144
宝石界的后起之秀——丹泉石 /148
色彩多变的宝石——硅线石 /150
善变的紫罗兰——堇青石 /152
柔情似水的罕见宝石——榍石 /154
生物体的漂亮化身——有机宝石 /156
参考文献 /165
附 录 宝石鑑定书解读.12个月份的生日石.宝石的主要基本特性.中英文对照及索引 /166
致 谢 /179
宝石 大自然珍贵的宝藏
宝石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远古时期它是人与人交易的媒介,随着时代的演进,它那美丽迷人的外表和耀眼的光芒,是富贵与权力的象征,也带给人们心灵上无限的寄託,有些民族甚至相信它可以赋予持有者神奇的力量。
传统上,中国人爱玉,礼记玉藻篇便有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可见一斑。
而罗马人钟爱蓝宝石和祖母绿;埃及人对绿松石和青金岩最为着迷;近代的人们则偏爱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并有「四大宝石」的美誉,因此,宝石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精粹。
宝石从晶胞的孕育、晶体的滋长到成形,往往历经悠久的岁月,它是大地的精华,也是大自然极为珍贵的宝藏。
质地绝佳的宝石有些深藏在地底深渊、有些蛰伏在川壑之间、有些则蕴藏在崇山峻岭之中,这些宝藏需要依靠挖宝勇士们无比的勇气与艰辛,才能一一呈现在你我面前。而外表并不起眼的原矿或毛料,还需经过师傅们巧妙的车工切磨,配合精雕细琢的功夫,方可显现出璀璨耀眼的光芒。因此,在宝石光环下闪动的光彩,也正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象征。
宝石与生俱有美观、稀罕和耐久的特质,过去只有达官贵人、名媛仕女才能拥有,在现今经济繁荣的社会,人们生活水准已大大的提昇,过去那遥不可及、充满神秘色彩或迷人传说的珠宝,早已成为假日逛街唾手可得的商品。它和我们是那么的亲近,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关。
钻石也好,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水晶、珍珠或是蜜腊也罢,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珠宝佩饰,除了美艳动人的外表,您是否曾经试着去探索珠宝内所蕴藏的奥秘?
水晶的颜色非常多样,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合成宝石、仿造宝石和组合宝石充斥市场,天然宝石要如何鑑定与评价?在挑选翡翠时,常听说A货、B货和C货,他们所指的又是什么?有关宝石的林林总总,有些是大学问,有些是小常识,这些都值得大家一起来学习,仔细去探究。
美国史密森机构国家自然史博物馆于2003年年中推出「璀璨钻石(The Splendor of Diamonds)」特展,吸引了许许多多宝石爱好者前往参观;在此同时,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也精心策划了「慾望天堂——宝石特展」,此项展示总计展出三百五十余件展品,包括各类宝石之原矿、毛料、裸石及成品,在成品中多数是近代的首饰,也有一些是古老的器物。
本书罗列绝大部分展出精品的影像,并辅以详实的文字说明,除了让给未能前来参观者也有一饱眼福的机会外,同时提供参观过的民众,也能拥有一本延伸展读的书籍图录。
从孤寂、艰涩的蒐藏与研究,转化为生动的展示,进而使相关的知识推广普及,乃是身为博物馆的一员所需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此次配合宝石特展推出的契机,笔者有幸编撰此书,期盼对社会大众探索矿物和宝石内所蕴藏的祕密,有更多的帮助,同时期盼矿物与宝石界的前辈及读者多多提供意见与指正。
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我对色彩和光影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当我第一次看到一些高品质的宝石原石照片时,就被它们那种未经雕琢的、原始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色彩所震撼。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触及我灵感深处的作品,而我相信,这本《大地瑰宝:认识宝石之美》很有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一本。我期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宝石的成品,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挖掘宝石的“本真”之美。我想看到那些未经打磨的原石,它们粗糙的表面下,是否已经蕴含着惊人的色彩和纹理?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宝石切割和打磨的艺术分析,探讨不同的切割方式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宝石的内在光彩和火彩,以及不同切割工艺背后所蕴含的设计理念。此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探讨宝石与设计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宝石,其独特的质感、色彩和光泽,是如何激发设计师的灵感,并最终转化为一件件令人惊叹的艺术品的。我期待着,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让我在宝石的光影流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源泉。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混迹于各类珠宝展销会和拍卖行的资深爱好者,我总是能在琳琅满目的宝石中寻找到一丝共鸣。然而,我深知,仅仅拥有“看”的经验是不够的,真正能打动我的,是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宝石灵魂的作品。我读过不少关于宝石的书籍,但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要么过于浅薄,泛泛而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不仅仅是罗列各种宝石的参数和产地,更能将它们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中进行解读。比如,它能否讲述一下不同宝石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古代,某些宝石是否被视为神圣的图腾,承载着特定的信仰?或者,它能否探讨一下宝石的工艺发展史?从最初的简单打磨,到如今精湛的切割和设计,宝石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人类追逐的艺术品的?我更希望它能触及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宝石的价值是如何被定义的?除了稀有度和美学价值,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一块宝石的身价?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启发,让我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欣赏者,而是能够成为一个更有见解的鉴赏家,能够从宝石的细微之处,洞察出它们背后的故事和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就足够吸引我了,那柔和却又充满力量的色彩,仿佛真的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展现在眼前,让人迫不及待想去探索它深藏的奥秘。拿到手后,厚实的纸张和精致的印刷质量就让人觉得物超所值。我一直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力深感着迷,而宝石,无疑是大自然最璀璨的馈赠之一。我期望在这本书中,能看到那些闪耀着生命光泽的石头,不仅仅是冰冷的矿物,更是承载着地质变迁、时间沉淀的奇迹。我想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在地底深处,历经怎样的沧桑,才能孕育出如此惊人的色彩和光芒?我尤其好奇那些传说中的宝石,比如稀有的红宝石,它那火焰般的色彩背后,是否隐藏着古老帝国的传说?还有那深邃的蓝宝石,是否真的蕴含着海洋的秘密?我希望这本书能用详实而生动的笔触,为我揭开这些宝石的面纱,让我感受到它们的独特魅力,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它们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故事。我期待着,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找到与大地的连接,与古老的智慧对话,让每一次翻页都成为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
评分我对宝石的兴趣,更多源于一种对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敬畏。想象一下,在亿万年前的地球深处,经过难以想象的压力和高温,无数微小的原子组合,最终形成了那些在我们手中闪耀着迷人光泽的晶体。这种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与传奇色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科学的原理和地质的奥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出来。比如,它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有些宝石会呈现出如此绚丽的色彩?是特定的微量元素在作祟,还是晶体结构在特定光线下产生的衍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钻石的火彩,祖母绿的翠绿,紫水晶的神秘紫,它们各自的色彩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科学原理?而且,我对于宝石的形成环境也非常好奇,不同类型的宝石,是否孕育于截然不同的地质构造和环境中?这本书能不能带我“穿越”到那些遥远的年代,亲眼“见证”宝石的诞生过程?我希望它能唤醒我对科学的好奇心,让我看到,那些美丽的宝石,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大自然最精妙的科学实验的产物。
评分我一直觉得,每一块宝石,都像是一个浓缩了地球历史和生命力的微型宇宙。它们在漫长的地质演变中,吸收着大地的精华,承载着无声的故事。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读到那些关于宝石的“故事”,不仅仅是它们的物理属性,更是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很好奇,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是如何看待和使用宝石的?它们是否曾被视为权力、财富的象征?或者,它们是否在古代的仪式和宗教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图景,让我看到,那些在博物馆展柜中静静躺着的宝石,曾经是如何出现在古老的王冠上,或是被镶嵌在神圣的法器之中。我也想了解,那些关于宝石的传说和民间故事,它们是如何一代代流传下来,并赋予了这些石头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我期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宝石不仅仅是冰冷的矿石,更是承载着人类情感、信仰和历史的活的见证,每一次触摸,都仿佛能与那些古老的故事产生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