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西经济思潮论丛

当代中西经济思潮论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文集收录作者有关中西经济思潮的十四篇论文,主旨在探讨西方经济理论是否能适用于中国。

  本书对影响当代世界经济最深鉅的两大学说:马克思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有客观深入的研讨。指出这两大学说有其时空限制,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

  同时对影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最重要政经人物的经济理念,包括孙中山、马寅初及毛泽东,作鞭辟入里的评估。本书也检讨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市场经济理论的演进,及其对大陆总体经济的影响。

  书中并提出作者对「大中华经济圈」、「均富社会」、「明日中国」的构想,为中国未来发展指出一合理可行的道路。是一部体大思精,极有分量的着作。

  此书为郑教授三十年来在美国各大学里讲授中西经济思想心得。在美国的学术界,郑教授更是一位深受士林敬重的学者。

  郑教授在1990年时出版的《中国大陆政经社会巨变》一书,曾经美国图书馆协会评选、并获得1992年杰出学术着作奖。美国《纽约时报》也曾刊出过他的论文,CBS的《六十分钟》电视专栏节目,也曾播出过他的电视专访。自1985年以来郑教授连续十九年被列入「世界名人录」及「美国名人录」中,这位在经济学领域颇有建树的华裔学者,其受到学术界推崇的程度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毕业,美京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经济学博士。历任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研究教授(Research Professor),美京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客座研究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顾问,美国教育部傅布莱委员会评审委员等职。  现任美国印地安那州立博尔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 Indiana)经济系终身职正教授,主讲西洋经济思想史,比较经济制度,第三世界政治经济问题等课题,并担任研究部博士班校方代表。
一九七二及一九七五年两度当选全美杰出教育家,一九七六年获博尔大学卓越研究奖(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
一九八二年被选为博尔大学杰出经济系教授。
一九八四年被选为印地安那州杰出学者。一九八五至二○○四年连续十九年列入《世界名人录》(Who掇 Who in the World),《世界成就名人录》(Men of Achievement)及《美国名人录》(Who掇 Who in America)。一九七二年(第一届)及一九八二年(第十二届)两度当选国家建设会议财经组领队。
一九八四年当选为「美中学术联谊会」会长,一九八六至八八年任「华人社会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
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七年任芝加哥「海外中山学社」社长。一九九○至一九九二年任美京「中美协会」(Chinese American Society)会长。一九九○年出任国是会议委员。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六年任台北总统府「国家统一委员会」研究委员。一九九一年起任留美中国经济协会顾问。
《中国经济评论》(China Economic Review)编辑委员会委员。一九九六年出任国家发展会议代表。
自一九五○年起,研究中国大陆经济凡五十三年。已出版中、英、日文专书三十九种,论文数百篇。
英文论文刊登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半年刊、哥伦比亚大学《世界商务》季刊、宾州大学《奥比特》季刊、加州大学《亚洲观察》月刊、芝加哥大学《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双月刊、香港大学《香港经济学报》年刊、哈佛大学《商业评论》季刊、《纽约时报》、《大英百科全书》、《当代历史》、《大西洋月刊》及伦敦《中国季刊》等刊物。  一九八二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发展》(China掇 Economic Development: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一书曾为全美各着名大学採用为课本达十年之久。
一九九○年出版的《中国大陆政经社会变动》一书被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之《Choice Magazine》选为一九九二年杰出学术着作奖。  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六年任北美华人社会科学家协会会长。
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任全美中国研究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会长。
二○○一年起任海外中山学社董事主席。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西方经济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
第二章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学说的时空限制
第三章马寅初的思想与风格
第四章孙中山思想传承与独创
第五章孙中山思想与当代潮流
第六章孙中山思想与中国现代化
第七章毛泽东经济思想评估
第八章大陆市场经济理论的演进
第九章中国大陆总体经济发展与稳定
第十章「大中华经济圈」的构想与实际
第十一章 均富社会的建立
第十二章 明日中国之构想
第十三章 美国资本主义面临严峻考验
第十四章 世界经济的深层危机
附录一 郑竹园与中国经济研究/刘遐龄
附录二 潮州人与潮州文化

图书序言

  这本文集收录我近十年间有关中西经济思潮的十四篇论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我曾先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罗伦斯大学(Lawrence University)和印州的博尔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讲授西洋经济思想史。

  对西方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马克思(Karl Marx)及凯恩斯(J.M. Keynes)的经济学说,有过相当广泛的涉猎。其间应学生的要求,也评介当代有影响力的中国思想家和政治人物的经济理念,包括孙中山、马寅初和毛泽东。

  九十年代与美国中西部学人,在芝加哥创立海外中山学社,以研究和阐扬孙文学说为宗旨。

  先后在台北及芝加哥举办四场大型国际研讨会,并在美编印《孙中山思想与当代世界》英文论文集,对中山学说,也下过一番工夫。近二十年,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的潮浪下,指导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方针,与毛泽东掌权时期大异其趣,成为我研究的新对象。这十四篇论文,大部分是在美国,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代表我研究中西思潮的一些成果。

  出版这部文集的动机,是鉴于自十九世纪以来,经济学家的理念,对各国政经社会常有深刻影响。

  正确的思想,能洞察经济大势,指导发展路向,为社会创造财富,达到富国裕民的效果。谬误的思想或学说,往往误导施政、贻害苍生。西方的经济理论,自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问世,奠立古典学派基础以来,二百余年间,名家辈出,由古典学派而新古典学派,形成一脉相承的正统。

  一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支配着西方世界的经济思潮与各国的经济政策,开启了资本主义的光辉时期,使西欧及北美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美经济爆发大恐慌,历时七年而无复甦迹象。

  古典学派市场调节的理论,已不能解释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

  一九三六年英国大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新理论问世。

  摒弃正统经济学的市场法则,否定充分就业的必然性、主张政府干预与大量消费,为疗治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过剩、消费不足的良方。凯恩斯主义的实践,为战后美国、西欧及日本等工业国家带来空前的繁荣。

  但近五十年来,由于医药的突飞勐进,与各国卫生环境的明显改善,人类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化不但大幅度提高医疗及养老费用,成为各国政府及企业日益沉重的负担。且引发社会消费结构的急剧转变,出现普遍性的通货紧缩。再加上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自动化与网络化减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各国大规模的失业。凯恩斯所提出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已不能解决当前经济成长与就业脱�的新现象。原来用以调剂短期性经济循环的法宝,已无法应付人口、技术与制度等长期变动所造成的弊端,经济学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西方经济理论,由新古典学派取替古典学派时,以十九世纪中叶西欧工业革命后的经济社会为研究主体的马克思Karl Marx学说(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异军突起,独树一帜,与主流的新古典学派相抗衡。马克思借用哲学家黑格尔(G. W. F. Hegel)的辩证法,思想家普鲁东(Pierre-Joseph Proudhon.)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古典学派大师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经济理论,创造其「科学的社会主义」。这套理论,经过列宁的窜改,成为近百年来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支配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的命运。

  一直到一九九一年苏联瓦解才被扬弃。  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服膺马列学说,在中国大陆建立苏维埃政权。

  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三十年间,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大陆施政的最高指导原则。以俄为师的结果,大陆经济日益凋敝,与周围国家及地区比较,明显落后。证明以阶级斗争为纲,以计画经济为本的制度,不但违背人性,且窒息国民经济的运行。近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为大陆经济重振生机,开启中国复兴的新机运。

  以上的概括陈述,指出两层含义:首先,古往今来的经济学说,都是经济学家对其所处时代经济情况的反映。都在谋求解决当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因而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往往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的理论必应运而兴。其次,各国的历史文化,天然禀赋,发展阶段相去悬殊,适用于西方先进工业国的理论与政策,未必适用于落后地区。外国的发展经济可以借镜,但不能机械搬运,照本宣科。基于上举的认识,本文集选录的十四篇论文,按其研究重点,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的三篇论文,主要在探讨西方经济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并研讨影响当代世界经济最深鉅的两大学说,马克思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指出这两大学说的时空限制。西方经济理论传入中国,虽由严复译《国富论》肇其端;而有系统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分析中国经济问题,并将新古典经济学介绍给国人的先驱,当推前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马氏不但对中国社会及经济有卓越的见解,且能活用西方经济理论,而不盲目附从。为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提供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案。是一位风骨嶙峋,具有卓识远见的杰出学者,其见解到今天仍有极高的启迪作用。  第二个单元的三篇论文,主要是评介孙中山思想。孙氏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好学深思,博览群书,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其手着的《三民主义》、《实业计画》及《孙文学说》,虽不是严谨的理论,但却为中国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经济制度与工业化蓝图,对当代第三世界经济发展有指导作用。这三篇论文,分别研讨孙中山思想的传承与独创,孙中山思想与当代潮流的唿应切合,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具体规画。就《三民主义》与第二次大战后世局演变的轨迹,《实业计画》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孙文学说》与当代科技的进展三个层次,来阐述中山思想,不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且历久弥新,将由于大中华经济圈的壮大,而受到世人日益广泛的重视。

  第三个单元系以中国大陆经济理论的演进及经济发展为中心,评介影响大陆前三十年经济的毛泽东思想及近二十年市场经济理论的演进,同时从近二十年来大陆经济的运作,来观察其成长与稳定。对大陆经济发展的前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从理论与实际,提供总体的评估。  第四个单元的五篇论文,分别剖析笔者对「大中华经济圈」的构想,和对「均富社会」与「明日中国」的理念,以及对当前西方资本主义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主旨在指出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并评述凯恩斯以短期分析为基础的理论,已难解决长期性变数所衍生的经济困境。一套新的经济理论,迟早将会应运而兴。

  这十四篇论文,并非有系统的述作,但撰写时也颇费心力。不但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也需要一番爬罗剔抉,撮要钩玄的工夫。往往一文之作,孤灯冥思,通宵达旦。希望能对近百年来世局演变,从经济的角度,提供一点线索。本书的出版,承救国团李钟桂主任,台湾大学葛永光教授,及幼狮出版公司王福生总经理多方协助,使笔者长年思虑积植的一些见解,能结集问世,谨表衷心的谢忱。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